珊亞 发表于 2012-12-2 09:48:53

【转帖】宋代皇陵风水 五音姓利风水理论

本帖最后由 珊亞 于 2012-12-2 09:50 编辑


宋代皇陵风水
类别:古代帝王将相风水   访问量:  关键词:宋代皇陵风水←返回

http://www.zhzywh.com/Upload/image/%E5%AE%8B%E9%99%B5%E5%85%A5%E5%8F%A3.jpg
宋陵入口(上)http://www.zhzywh.com/Upload/image/%E5%AE%8B%E9%99%B5%E7%A5%9E%E9%81%93.jpg宋陵神道(上)http://www.zhzywh.com/Upload/image/%E5%AE%8B%E7%9C%9F%E5%AE%97%E7%9A%87%E5%B8%9D.jpg宋真宗皇帝(上)宋陵巩义位于河南郑州、洛阳两大古都之间,南望嵩山、北临黄河,洛水自西向东蜿蜒而来,这里自古以来就被风水先生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这里有面积达 30多平方公里的北宋皇陵区,北宋 9 个皇帝,除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掳走惨死漠北外,其余7 个皇帝都葬在这里,加上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陵墓,素有“七帝八陵”之称。    据陵圆工作人员讲,金兵攻下大宋都城开封,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金兵不仅对京城开封大肆劫掠,而且对北宋皇陵也开始了疯狂抢劫。因下宫的大殿及禅院里有许多金银玉器、古玩字画,这里成为金兵最先下手的地方。   
宋陵都建在平原的黄土地上,墓道建制规模相同,所以比较容易盗挖。金兵对小墓采用揭顶的方法,对大墓则从陵台侧坡挖洞,撬开墓顶券石,缒绳而下。陵区内顿时烟火弥漫,一片混乱。据记载,北宋的皇帝陵包括皇后陵都遭到了很严重的盗掘,哲宗皇帝的尸骨还被盗墓者抛到了陵外。
   
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永昭陵南高北低,居于最崇高地位的陵台却处在陵区的最低处,到这里瞻仰宋陵,丝毫没有皇帝高高在上的感觉,因为皇帝几乎躺在了人们的脚下。 这和历代皇帝的埋葬方法完全不同。那么,宋陵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选择呢?原来,在宋时期,流行“五音姓利”的风水理论,就是人们姓氏的读音对应着宫、商、角、徵、羽五音,宋代皇帝的赵姓属于角音,角音不仅要求在都城的西方选阴宅,而且陵地也要求“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所以宋代的皇陵都南高北低,形成了一种倒仰的姿势。 整个巩义陵区面对嵩山,背依黄河,也符合角音“山之北、水之南”的风水要求,真是可笑!   
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越向北地势越低,这就背阳向阴,因此违反了“负阴抱阳”的风水法则,此为宋陵风水不足之处。     

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傍水,而南宋的皇帝陵在地形选择则相反,陵墓地形南高北低,陵台在地势最低处,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基址逐渐增高并将主体建筑置于最崇高位置的传统做法。原来,当时盛行与汉代“五音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说法,“五音姓利”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乾兴元年(1022年)举行宋真宗葬礼,八月六日司天监上言说: 按经书(阴阳堪舆之术的经书),壬、丙二方皆为吉地,今请灵驾(载运棺椁的车驾)先于上宫(献殿)神墙外壬地新建下宫(寝宫)奉安,候十月十二申时发赴丙地幄次,十三日申时掩皇堂(地宫)。
在南宋朝廷担任重要职务的大臣朱熹南宋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理学家、天文学家,世称“朱子”,与当时很负盛名的风水大师蔡元定亦师亦友,他俩精通形势与理气风水术,对于朝廷所任用的某些风水师死板地信守“五音图宅术”之“五音姓利”风水说极力批驳,朱熹强调“负阴抱阳”的风水观,他在给赵括皇帝上的奏章《山陵议状》中说:但以五音尽类群姓而谓冢宅向背各有所宜,乃不经之甚者,不惟先儒已力辨之,而近世民间亦多不用。……古之葬者,必坐北而向南,盖南阳而北阴,孝子之心不忍死其亲,故虽葬之于墓,犹欲其负阴而抱阳也。岂有坐南向北,反背阳而向阴之理乎?  
在北宋传到第三代,宋真宗赵恒即位的第三年,北方强敌辽国军队大举南侵,北宋军队稍作抵抗,便很快地败下阵来,辽军如入无人之境,直逼北宋都城开封。眼看兵临城下,宋真宗吓得脸色苍白,本欲弃城逃跑。但因强硬派宰相寇准力主抗战,连拉带拽地迫使宋真宗至澶渊督战,宋真宗也就壮着胆子,拉开架势走上楼台监督众军。宋真宗装作临危不惧,实则是心惊胆战。如果不是边上有寇准看着,说不定宋真宗拔腿逃跑、溜之大吉了。此次战争北宋每年上贡辽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下好了,北宋举国上下一片哗然,胜而不胜,败而不败这不是百年不遇的怪事?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从此成为北宋人民长期的沉重负担,而后在向西夏纳贡,北宋国力衰危,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最软弱无能的一个朝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宋代皇陵风水 五音姓利风水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