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usg 发表于 2013-3-29 15:02:04

新加坡-晚晴园 (孙中山纪念馆)

12地支骑缝

晚晴园坐落于新加坡市区5公里以外的大人路12号。它与辛亥革命紧密相关。

20世纪初,孙中山在海外策划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有两个策源地,一个在日本东京,一个在新加坡,香港则作为两个策源地的中继站。当年,孙中山在新加坡活动的总部便设在晚晴园。

晚晴园原名明珍庐,是一位粤籍梅姓殷商的别墅。后来,另一位粤籍殷商张永福买下这座别墅,供母亲颐养天年,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天意怜芳草,人间重晚晴”,取名“晚晴园”。

孙中山为了革命四处奔走呼号,曾8次抵达新加坡,会见支持者并为革命运动筹款,其中3次与革命伴侣陈粹芬住入晚晴园。1906年4月,孙中山二度来到新加坡,经名列“四大寇”之一的尤列介绍筹划,新加坡侨领陈楚楠、张永福等人亲自迎接孙中山上岸。4月6日,孙中山邀集新加坡革命党的主要人士到晚晴园开会,经过讨论协商,成立了南洋地区第一个同盟会分会———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陈楚楠任会长,张永福任副会长,张永福捐出晚晴园作为会所。当天,包括陈楚楠、张永福、林义顺、李竹痴等12位创始会员,在孙中山先生见证下宣誓,认同“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等16字奋斗宗旨。这份“盟书”,是孙中山与李竹痴等人在晚晴园二楼商议起草的。其中,陈楚楠、李竹痴等人祖籍均为厦门。

1911年以后,晚晴园易主为印度商人的产业,但因为人稀屋大,不免有阴森之感,他们迁往别处,晚晴园又荒废了好些年。1938年,陈楚楠与陈占梅协商集资赎回,以保存历史古迹。当年,中国驻新加坡总领事馆出面,会商李振殿、李光前、李俊承、周献瑞、陈延谦、杨吉兆等殷商,合资购买晚晴园奉献给中国政府;又由中国政府拨款维修,恢复旧观。各界人士搜集有关文物,孙中山当年所睡的铜床,所用的桌椅、文具,一如过去,存放原处,让人见物如见其人。1940年元旦正式开放。1942年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新加坡,晚晴园被日军充作通讯营部使用,所陈列的纪念文物、图片,荡然无存。日本投降时,晚晴园满目疮痍、四壁萧然,甚至有崩塌之势。1946年,中国政府再次拨款重修晚晴园,供新加坡国民党支部办公之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英国政府在外交上正式承认,所以,新加坡英国殖民地政府不允许国民党新加坡直属支部存在,并停止活动,晚晴园房地契就近交托给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保管。至此,晚晴园再次处于荒置之中。

1964年底,新加坡中华总商会提议重修晚晴园,并同意李光前的意见,将晚晴园建筑物作为图书馆及文物馆,以纪念孙中山在新加坡领导革命运动的光荣史迹,1965年11月12日,在这里举行了孙中山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1966年3月15日,修葺一新的晚晴园重新开幕,适逢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创立60周年,一并举办庆祝活动;1994年,晚晴园被新加坡宪报公布为国家古迹。1997年,晚晴园进行重大装修布展,并在2001年11月12日由内阁资政李光耀主持开幕,以孙中山南洋纪念馆的新形象与广大公众见面。李资政称赞孙中山为“一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人”,这句评语现在镌刻在园里一座3米高的石壁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加坡-晚晴园 (孙中山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