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先生 发表于 2013-5-4 20:55
该不会是宋朝潘仁美吧?
潘氏为吴川望族。小弟补充如下资料。
在吴川王村港排山岭(俗称出王岭),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始葬原葬古墓群,共有古墓16口,其中墓体完好或基本完好、墓碑文字清晰的12口;墓葬年代最早的1206年,最迟的1827年。墓主人身份,朝廷命官从一品2人、正二品1人、正三品1人、正七品1人;朝廷命妇正二品3人、正三品1人、正六品1人、正七品1人。
墓地的来由
据《高州三贤潘氏谱》记载,约840年前,由福建迁移到高州的粤西潘氏始祖,开疆劈土,户名潘仪彰,面积三斗九升七合;至清末,粤西潘氏超过百名先祖始葬原葬于此岭之下;由于年代久远,日晒雨淋风化,不少祖墓已逐渐湮没;但世世代代沿习旧例、年年农历三月初十,来自广东下四府,包括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指广西北海市、防城港市一带)、琼州府(现海南省)的粤西潘氏后人都上岭拜祭古墓。
《高州三贤潘氏谱》记载,粤西潘氏入迁的第一人是潘铭冠,原籍福建福州府,后改兴化府,蒲田人,迁高州茂名县博铺乡万平里田寮村,即今王村港镇覃寮村。
祥兴戊寅,元兵铁骑直扫粤西,高州府及周边各县纷纷投降,潘惟贤仰天大恸,曰:“忠臣不事二君,我为宋臣,当为宋鬼耳。”被执至电白,愤骂不屈,被杀害;其长子斗辅仗剑报父仇,亦死难;次子梅窗听从长兄之劝,逃循“以承宗祠之重”,得粤西潘氏存根生发。惟贤父子赴国难102年后,至明朱元璋洪武年间,御史黄观澜著文褒扬其事并上奏朝廷,朝廷追封惟贤为宋忠臣、高凉名宦,斗辅、梅窗兄弟被敕封为宋孝子,奉旌忠孝一门,这是封建时代最崇高的封谥;先后在各地建文庙15座,其中三贤祠5座,万世崇祀。这就是高州三贤潘氏的来由。自此,粤西潘氏以惟贤为一世祖,其祖父及父亲就变成太太始祖、太始祖了。
特殊的禁碑
排山岭西南方岭腰处矗立着高出地面约3米,宽3.3米,厚1米的清道光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一日高州府竖立的茂名排山岭禁碑,特别惹人眼球。164年前,租户蚕食岭边土地进而抗租引发打斗致死人伤人,案件告到茂名县,两审定案,租户不服,越级上诉到高州府,高州府正堂亲自办案,维持原判,并在岭上竖此禁碑,说明办案经过和判决结果,“如有豪强占伐佃户欠租各情准尔潘姓投保禀究决不姑宽各宜凛遵毋违”。这就是禁碑的来由。 潘韬 清代将领,中国清朝武官,籍贯广东吴川。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潘韬于 1788年 (乾隆 53年 )奉旨接替魏大斌,于台湾地区担任 澎湖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职等为正二品,扼守台湾海峡的重要武将,并统帅两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 潘惟贤,字扬徵,号菉竹,生于南宋嘉定九年七月十六,卒于祥兴二年六月(西元1216~1278年)【1】,高州军茂名县博铺乡万平里田寮村人(今吴川博铺镇一带)。咸淳年间(西元1265~1274年),赴乡试中举后,以乡贡的身份出任茂名县尹,“九载无代”。 潘斗辅,潘惟贤长子,字时钦,号赤胆,生于淳祐二年二月初一,卒于祥兴二年六月(西元1242~1278年)。 梅牕(也作“梅窗”),潘惟贤次子,字源晖,号双溪,生于淳祐十年,卒于元至顺元年(西元1250~1330年)。 宋端平元年至祥兴二年(西元 1234~ 1279年)这 45年间,元军不断向南宋进攻,宋廷节节败退。景炎三年(西元 1278年)三月,宋末小皇帝 赵昰及其弟卫王 赵昺【 2】在 陆秀夫、 张世杰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被元兵追逼至那黎港(古地名,所在不详,也叫 “那黎沟 ”)【 3】。潘惟贤前往上觐,并奉命守御白沙寨以阻挡元兵。而宋幼主的船队在那黎港稍作停留,补充给养后便又匆匆启程前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 “不果,遂驻碙洲(今湛江硇洲岛) ”。 潘惟贤率众死守白沙寨,与在电白庄山抗元的黄十九遥相呼应,为小皇帝南逃争取时间。四月,端宗赵昰病逝,陆秀夫、张世杰于同月在碙洲拥立赵昺为帝。五月,改元祥兴。不久,黄十九壮烈牺牲于庄山北麓。六月,因元兵势大,“敌势猖獗,人争降附”,连高州知州李象祖也投降了元军。潘惟贤看到此情景,自知大势已去,宋室将亡,禁不住仰天恸哭道:“自古以来,哪里有外族做中华之主这样的事情发生啊?”。斗辅、梅牕从容劝道:“方今宋灭元兴,大势已定。况且现在中朝将相都已经归顺了元朝,父亲何必固执如此?”潘惟贤愤然变色,厉声道:“烈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君!我为宋臣,当为宋鬼!断然不效他人那种妾妇一样的行为!”最后兵败被俘。不久,他被元军押至电白县。元军主帅见他面不改色,语言自如,颇觉惊奇,逼他投降,但他仍“奋骂不屈” ,拒绝投降,最后被元兵所杀,时年63岁。 潘惟贤被俘后,斗辅曾积极设法营救。“备金求赎,不受”,“请以身代,不从”。后得知潘惟贤被杀,斗辅怒不可遏,持剑便要去替父报仇。有人劝阻他不要去白白送死,他痛哭道:“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实属本份。以此剑刺贼之腹,为父报仇,方可解恨!万一被贼杀死,随父于地下,我也死而无憾。”梅牕欲同往杀敌,他阻止道:“杀父之仇,誓不共戴天,固然不可不报。但是我们潘家香火不能因此而断了。为父亲报仇的事情,让我去做,你应该找个地方隐藏起来,好好延续潘家的血脉。”说完,便持剑径闯敌营,与元兵拼杀至死,时年仅37岁。 梅牕后来迁居电白县文墨乡(今电白县坡心镇潭莲村),成为袂花、坡心、七迳一带的潘氏始祖,享年81岁,去世时有子孙数十人。 明初洪武朝副都御史邑人黄子平(西元1351~1424年)对潘惟贤父子的忠孝行为极为推崇,将他们的事迹写成《潘氏三贤记》一篇,高度赞扬潘惟贤与护驾战死晋代宰相卞壶一样,同属于忠臣之义;殉父难的斗辅与卞壶之子卞眕、卞盱一样,同属于孝子之义;“梅牕受兄之命,全躯以为潘氏宗祀千载之图”,则与宋微子逃殷归周仿佛,“非惧祸而偷生也,宗祀之寄重也” 。所以虽有生死之不同,但他们都是忠臣孝义的代表。于是他奏闻朝廷,敕封潘惟贤为宋忠臣,斗辅、梅牕为孝子,大力旌表“忠孝萃于一门”的潘氏父子,并称他们为“潘氏三贤”。从此之后,潘惟贤父子受到历朝崇祀,府、县皆祀为乡贤,并祀于文庙之中,后人还在高州府城南街立“忠义孝弟祠”以祀之。 【校勘记】 【1】关于潘维贤父子生卒年月的记载,均来自潭莲村《三贤潘氏谱》。 【 2】由于黄子平《潘氏三贤记》和明 ·万历《高州府志》等史料皆记载为 “宋幼主 ”,所以后人往往误解为 “宋帝昺 ”。而据《宋史 ·二王本纪》载,德祐二年(西元 1276年)二月, 元军攻占宋都 临安(今 浙江杭州),益王赵昰与其弟卫王赵昺在 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 陈宜中及其母杨太妃等南宋遗臣的拥护下南逃到泉州。同年五月,赵昰在福州即位称帝,改元 “景炎 ”,继续和赵昺南逃。景炎二年(西元 1277年)十二月,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击,赵昰在井澳(今珠海市横琴岛)遇上飓风,船毁落水,几乎溺死,从此落下病根。景炎三年(西元 1278年)三月,驻跸碙洲 (今湛江硇洲岛 )。四月,赵昰病逝,庙号 端宗;陆秀夫、张世杰于同月在碙洲拥立赵昺为帝。五月,改年号为 “祥兴 ”。六月己未,迁到崖山(也作 “厓山 ”,今 广东新会崖门),以崖山为据点,拜张世杰、陆秀夫为左右 宰相,并起用张世杰抗元,陆秀夫整顿内政。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南宋最终还是于次年二月在 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陆秀夫遂背时年 8岁的赵昺跳海而死,张世杰、杨太妃等人也相继投水殉国。宋王朝随之灭亡。综上可见,宋幼主到达那黎港,事在景炎三年三月驻跸碙洲之前,而当时宋主是赵昰,赵昺仍是卫王。查 “幼主 ”乃 “年幼的君主 ”之意,虽然历史上人们习惯称赵昺为宋幼主,但是赵昰仅比赵昺大三岁,逝世时年仅 11岁,同样可称之为宋幼主。加上二位幼主是共同南逃的,所以史籍中写 “宋幼主 ”完全没有问题,只是后人将 “宋幼主 ”改为 “宋帝昺 ”可就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3】如今电白至吴川沿海一带以“那”字开头的地名极多,那黎港应当在这一带的某处。查今七迳镇蓝田坡村委会有上那螺村、下那螺村,此地距离今天海岸线不远,宋代属于茂名县,且“那螺”与“那黎”谐音,疑为宋元那黎港故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