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的屁去了哪里
忍住的屁去了哪里忍住的屁到底跑到哪儿去了?
屁中所含的成分,其个别比率因人而异。比方说,氮含量少的人,只占23%;含量多的人则占80%。 放屁时,不只放出吞入体内的空气,也包括肠内细菌所制造的气体。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差别。
这些气体除了成为屁,从肛门排出来,也从别的地方排出来,这一点不晓得读者知道吗? 比方自己喜欢的异性在身边时,虽然有屁却不敢放出来,忍着忍着就不会想放了。我想,任何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验。 可是,曾经想放的屁,并没有在某处消失。那么,这股屁到底跑到哪儿去了?事实上,是和吐出的气一起从嘴巴出来的。 或许会有些女孩子涨红着脸说:“本来就觉得很不好意思了,竟然还从嘴巴出来……”可是,忍住的屁确实是从嘴巴出来的。 虽说如此,也并非是因为屁眼紧闭着,而使气体从大肠往小肠、胃、食道逆流上来。如果屁原封不动地从嘴巴出来,不但会造成周遭人的困扰,连自己都会觉得臭得受不了。 忍住屁不放,气体就会积存在肠管内。但是,此气体可以和来到肠黏膜的血液中的气体互换。所以,肠管内的气体浓度高时,气体就会流入血液中,原封不动地被血液运至肺部,与呼出去的气一起排出体外。 呼出去的气中的氮含量,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改变,一般来说,大约为14%。 由于屁的成分可以从嘴巴出来,所以只要分析呼出的气体,在某种程度内,可以推测出积存在肠内的气体种类或数量。 “来自肠内的书信”,从上从下都可以收到。
吃东西速度快的人,放屁的次数会增加
那么,屁有什么样的结构呢? 正如前述,屁的材料是与我们的唾液或食物,一起咽下去的空气。其中有一部分以打嗝的方式从胃排出,剩下的空气则进入肠部,成为屁的来源。 事实上,习惯将大量空气与唾液一起咽下的“吞氧性”的人,放屁的次数通常比一般
人还要多。严重的话,胃部一半以上有时都会占满空气。 在肠内等待被咽入的空气的,是肠内的细菌群。 栖息于肠部上方的大肠菌、葡萄球菌等需气性菌,会先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因此,栖息于下方的厌氧性菌(遇氧气即死的细菌),就可以几乎不接触到氧气而活了下来。 剩下来的氮,则原封不动地成为屁的主要成分之一。氮的比率因人而异,健康的人屁中有60%~70%的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