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他的专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第一要訣看宅命,虛處動來實處靜﹔空邊引氣實邊受,命從來氣天然定。
蔣大鴻一陽宅指南一宅命宅身圖訣
举报
實處為宅身,虛處為宅命!
空隅在何方,即命在何方﹔七赤運局依圖訣看之此值七局兌方隅空宅命吉,而宅建於震方宅身吉!
兌之旺氣引入震,倒排顛倒不用兌,而得生旺氣,順排本卦在兌位,伏吟下元禍難當,玄空大卦秘密在元空!
(一)圖示 依水立局 (二)圖示 依偶空道路立局
然宅基須辨三格,(一)為井邑之宅,如居城郭、市區比戶鄰立萬家(二)為曠野平地之宅,以水為要,而門風方隅、道路次之(三)為山谷之宅,以風為要,而其餘次之。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2/4/2005 8:36:39 PM编辑过。]
然宅基須辨三格,(一)為井邑之宅,如居城郭、市區比戶鄰立萬家(二)為曠野平地之宅,以水為要,而門風方隅、道路次之(三)為山谷之宅,以風為要,而其餘次之。 法師的貼圖, 都是絕佳的堪輿教材,甚方便初學,十分感恩。請問第一井邑之宅以何為要?
法師的貼圖, 都是絕佳的堪輿教材,甚方便初學,十分感恩。請問第一井邑之宅以何為要?
然井邑之宅以好的衢巷為要,次之高樓當嶠星廻風反氣作用也!
六法大金龍在艮,但如果前無遮攬,無案山,空無一物,冬天一來,東北季風一吹,人都站不住,還談什麼金龍?這種直吹的風,就是是金龍也要化為泥鰍。
學風水的,經常忽巒頭因素,不懂空氣流通原理,被一些人譏笑,看來其來有自。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2/4/2005 10:53:29 PM编辑过。]
学习了!
井邑之宅乃是城市閙區萬井人烟陽居,在三格屬第一格法,乃要得好衢巷,所謂(衢巷)是方便人出入行走,亦通正氣,而有明有暗,有正有隅,有動有靜,有三彎而至曲尺而來,則不一端。
下盤格氣有在(門口)(屋角)(巷口)訣日:「一曲須論首尾,三彎看取兩頭」,有巷路闊大而來,從氣而論﹔狹小而至,準水看之!構過我宅之前巷路是為靜氣﹔正來隅到即是動氣,宅角曲尺路巷抱之,氣則從對面驗也!再來談重要一點屋角隅位,艮來則艮,坤來則坤,莫不從處推論,所以(衢巷)有動氣與靜氣乃是(井邑城市宅)辨氣之分為首要!
再來才是(橋梁)屋前冲激,也是動氣而觀,此宅吉凶驗應不爽﹔次之(嶠星)高樓大厦借插鄰家,適當我宅,可借以回風返氣論,來助乾坤吹祥,注意來!!!倘如嶠角向我,則又何益?風随八字分散,其能返氣論也!
陽宅作用是辨之﹝三格),再運用(五機)之妙法!市售有很多宅書,簡直在痴人說夢!而陽宅指南一書,值得各位研究!
若造建陽宅先辨出三格各歸各格,以運用五機妙法,通變之法在人之妙用矣!
靜氣由他,動氣則我。何哉?
靜氣零正自成一體,界氣之用爾爾。
動氣是零,我為正,零正始交媾,吉凶生焉。
劣者再貼圖簡述路衢有動靜之分吉凶禍福!
再強調(城市閙區)之宅先取路衢為先,若是岑寂之鄉村,更得水局必是出格之宅,得要得水為要,也可百萬驟至,催貴立躋矣!所以再運用元空五行,天心正運而辨其氣運,據此以推陰陽、動靜交関,楊公看雌雄之法竅!前篇二圖不同而實同也!
一路一巷之微,而太極,五行先後天八卦,一語貫之而無不在,先賢曾云:(非善人合天之家、不能遇也)此句非過語!
圖(二)
我宅之前巷路是为静气
愚者请教 宅之前巷路之形势是指路之二侧皆有建物所夹之道路 可否理解为二山夹一水?
又前巷路之形势 若宅对面空旷无建物 是否会影响静气之存有?
故此 静气之基本立论点不在巷路而是在两侧形势之高低空实 如此理解不知妥当否?
愚者初学 呆想枝节 先辈见谅
我宅之前巷路是为静气 ]愚者请教 宅之前巷路之形势是指路之二侧皆有建物所夹之道路 可否理解为二山夹一水? 又前巷路之形势 若宅对面空旷无建物 是否会影响静气之存有? 故此 静气之基本立论点不在巷路而是在两侧形势之高低空实 如此理解不知妥当否? 愚者初学 呆想枝节 先辈见谅
]愚者请教 宅之前巷路之形势是指路之二侧皆有建物所夹之道路 可否理解为二山夹一水?
依城市閙區之巷路,人來人往,車水馬籠,殷闐響振,若宅對面空曠之氣,影响不了我宅!此因直來直往人、車稍未不停歇,對面隅空之氣被直來往之氣阻隔帶走了,所謂路直過無情,橫路直過宅一排,直過無真氣,若宅有進退凹凸即路氣非直體,那就含有動氣真機矣!
呵呵,瞻法师之见解,觉自思之同流
谢谢指导 获益良多 感恩
依城市闹区之巷路,人来人往,车水马笼,殷阗响振,若宅对面空旷之气,影响不了我宅!
愚者请教一
若宅居一 二楼与五 六楼是否有别 如何别之?
图中动气艮路坤路 干角亦转折与坤路之右方 可否作动气
以下是引用 祿元鶴陽法師 在12/5/2005 8:41:41 PM的发言?劣者再貼圖簡述路衢有動靜之分吉凶禍福!再強調(城市閙區)之宅先取路衢為先,若是岑寂之鄉村,更得水局必是出格之宅,得要得水為要,也可百萬驟至,催貴立躋矣!所以再運用元空五行,天心正運而辨其氣運,據此以推陰陽、動靜交関,楊公看雌雄之法竅!前篇二圖不同而實同也!一路一巷之微,而太極,五行先後天八卦,一語貫之而無不在,先賢曾云:(非善人合天之家、不能遇也)此句非過語!
低樓層可能還會開門開窗納氣,高樓層風大通常只有開室內空調或是開內門(連通屋內與電梯通道),
關於這點法師陽宅看法上有無建議?
愚者请教一 若宅居一 二楼与五 六楼是否有别 如何别之? 图中动气艮路坤路 干角亦转折与坤路之右方 可否作动气 >>>>>>>>>>>>>>>>>>>>>>>>>>>>>>>>>>>>>>>>>>>>>>>>>>>>>>>>>>>>>>>>>>>>>>>>>>>>>>>>>>>>>>>>>
>>>>>>>>>>>>>>>>>>>>>>>>>>>>>>>>>>>>>>>>>>>>>>>>>>>>>>>>>>>>>>>>>>>>>>>>>>>>>>>>>>>>>>>>>
(一)若是依整楝大樓觀之,樓層數是沒有差別,因各間公寓有各自私門及間格,斷定是由各公寓私門出入為要。大樓總出入口為整棟樓之向!
(二)艮路與坤路為之動氣,橫直、轉角為之靜氣!
大樓立向,一層四間公寓吉凶禍福不同矣,各樓層同此推也!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2/7/2005 1:08:27 AM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 祿元鶴陽法師 在12/5/2005 8:41:41 PM的发言?劣者再貼圖簡述路衢有動靜之分吉凶禍福!再強調(城市閙區)之宅先取路衢為先,若是岑寂之鄉村,更得水局必是出格之宅,得要得水為要,也可百萬驟至,催貴立躋矣!所以再運用元空五行,天心正運而辨其氣運,據此以推陰陽、動靜交関,楊公看雌雄之法竅!前篇二圖不同而實同也!一路一巷之微,而太極,五行先後天八卦,一語貫之而無不在,先賢曾云:(非善人合天之家、不能遇也)此句非過語! 請教法師,今高樓大廈林立,同一層亦有不同單位, 低樓層可能還會開門開窗納氣,高樓層風大通常只有開室內空調或是開內門(連通屋內與電梯通道), 關於這點法師陽宅看法上有無建議?
請教法師,今高樓大廈林立,同一層亦有不同單位,
一層至十層等等,同上發表推法,如風門、氣口、陽台、採光、動線引氣、間架同此推,吉凶斷定應無差!
再補充一下abcd公寓不必另立各坐向,是依整棟大樓坐子向午、下盤起星推斷吉凶即可、無二法門!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2/7/2005 1:22:22 AM编辑过。]
回豐年兄;一層至十層等等,同上發表推法,如風門、氣口、陽台、採光、動線引氣、間架同此推,吉凶斷定應無差!再補充一下abcd公寓不必另立各坐向,是依整棟大樓坐子向午、下盤起星推斷吉凶即可、無二法門!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2/7/2005 3:00:15 PM编辑过。]
再舉法家名云:五機訣之一,地段又一變格(猿猴伸腿宅)圖訣!
案例此宅格量座巳向亥,造建六白管事,七赤金中期之時,劣者乃建議宅主,正居左邊屋氣漸衰,現而不可置家居,當可移置右下屋為正居!
值六白運時住左屋旺運可載三十年,此宅父為警政武貴升官順事,到七運初時有些不順,宅父主身體有恙犯疾顏面神經及骨疾,經移置右下屋為正居之後,然得一紀旺運可發,言之並且應巳酉丑年,兒子,中男可顯發官運,在辛巳年果然應驗升任海外部高階主管,此宅父退休後身體倖有轉佳!其故何也?此乃抽爻換象,闢一路即移凶吉,改一門立判災祥!闔闢相尋之道哉?是一宅分兩元,所居右下之屋再得一紀旺運,豈有不明矣!此宅地段又一變格(猿猴伸腿)之作用妙法也!
感謝法師、慕羲版主,豐年兄和各位先進的觀點,令人多所啟發。關於陽宅,後學有幾個問題,懇請前輩解答。
關於迴風反氣,如艮方空缺,能納得艮氣?還是艮方有樓屋才能迴得艮氣?還是艮方動氣才能得氣,靜氣就無得?依後學臆測,艮方樓屋能迴風反氣者,風氣一定是來自別方,艮方之氣不是就被艮方樓屋擋住了嗎?迴風反氣指的是星氣嗎?
關於高樓上的住宅,如開艮門,(個別的住家門,不是樓下大門),按理納得艮氣,但雙拼住宅,開門就對著鄰居門或是電梯間,空間沒幾公尺,比之陽台大片落地窗(例如落地窗震向),請問此宅納得艮氣還是震氣?何者重要。如蒙回覆,感激不盡!
非常感謝 法師詳細的解說。心中仍有兩點疑問,冒昧的請教法師:
若以整棟大樓出入口為準納外氣,因為目前都市大樓頗高,動輒一、二十層樓以上。以樓上住戶來說,大樓出入口已在住屋之下。也就是說不管大樓門向何方,對高樓住戶來說,氣皆由下而上。如此,不妨礙大樓艮門,樓上住處仍引得艮氣入室嗎?
一、二十層的高樓住戶,若旁邊沒有同樣高樓,則八面受風、四方通氣,離地面水路氣口距離已遠。吉凶之論仍以納外氣,引內氣為準嗎? 請原諒後學囉唆,是以當今建築型態實有異於往昔。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21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