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每年踏入九月,是日本太地(Taiji)屠殺海豚的季節,海豚的血會將太地一個海灣染成血紅色。 漁民會敲打船身,發出噪音,將海豚趕入峽灣,然後讓海豚訓練員挑選,再以近二十萬美金一條海豚的價錢,售予世界各地的水族館。不適合表演的則會被漁民用長茅殺死,然後假裝成鯨魚肉於日本市場出售。 美國人Ric'o Barry將事件拍成紀錄片《海豚灣》,而片子深深感動了香河山港人陳迪茵(Jess)。Jess於三年前開始,每年都親身到太地進行和平示威,呼籲日本 人停止濫殺海豚。然而,這條保護海豚的道路並不容易。Jess第一次示威前,便試過收到日本右翼分子的死亡恐嚇,而且每次示威都會被他們指鬧。不過即使前路荊棘滿佈,Jess還是一直堅持:「我們救贖的第一是自己的靈魂,然後好希望令其他人有同樣的感動」。 Jess坦言小時候並不熱愛小動物,也不特別鍾情海豚。會如此投入保護生態,全因《海豚灣》這套紀錄片喚醒了她。看過電影後,她便拒絕光顧以動物去賺錢的行業,例如動物園、買賣狗隻的寵物店等。她還戒吃牛肉和豬肉,因為覺得屠殺動物太殘忍。她說戒吃過程並不辛苦,因為自己早已打從心底不想再吃。一套電影可以改變到一個香港人的生命,那它又可否改變海豚的命運呢?
記者:葉瑞媚
想深入了解港人如何破壞全球海洋資源,請留意港台節目《海底交易》:
網上直播及重溫
http://programme.rthk.hk/rt......2&p=5985&e=226234&m=epis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