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033|回复: 3

[轉載] 地球内核存緩慢旋轉速度 利于探索地球磁場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3-11-16 17: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這東西對王金甲的地幔研究不知有無幫助?

http://www.cmen.cc/2013/baidu_dq_1113/185907.html
http://www.skylook.org/info/info-tw/info_7339.html
  
  地球内核旋轉速度早在很久以前就被測算出來,但是那時的數據并不精準。科學家日前(2011)最新研究首次精确計算出地球内核的旋轉速度慢于此前的預計速度。
  
  據國外媒體報道,此前科學家評估地球内核每年旋轉速度增加1度,但英國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這項統計并不精确。研究顯示地球内核旋轉速度比此前估計得更慢,大約每100萬年才增加1度。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雜志上。
  
  地球内核增長非常緩慢,新增物質來源于液體外層内核固化在内核表面的物質,在這一時期内,東西半球旋轉速度的差異不可能存在于内核結構。該研究小組負責人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博士生勞倫•瓦斯澤克說:“由于東西半球旋轉速度的差異不會出現在内核結構,因此地球内核較快的旋轉速度不與觀測數據相符, 此前的理論存在較大的錯誤。然而,我們從半球結構的進化史中獲得旋轉速率,因而這項研究首次證實半球和地球内核旋轉存在兼容協調共性。”
  
  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對比了震波穿過地球内核(地下5200公裏)和從地球内核反射的傳播時間,兩種傳播時間的差異證實了地球内核的旋轉速度。之後他們将東半球和西半球内核旋轉速度的差異進行了協調統一。
  
  首先,他們觀測到東西半球在旋轉速度上存在差别,之後在兩個半球的分界線上發現在深度上持續向東進行偏移。由于地球内核随時間推遲逐漸增長,因而内核中心區域相對年代更久遠,兩個半球之間分界線的改變将引起随内核旋轉而進行變化。依據兩個半球分界線的變化和内核增長速率,可計算出内核的旋轉速度。
  
  雖然地球内核位于地下5200公裏以下,但其産生的效應對于地球表面尤爲重要。特别是伴随着地球内核增長,液體内核向外層傳送對流凝固期間會釋放熱量,這種對流傳送過程将産生地球地磁場(geomagnetic field)
  
  據了解,一旦沒有地球磁場,地球将無法抵禦太陽的輻射,生命會無法生存。這項研究是首次觀測證實地球内核具有緩慢的旋轉速度。這将用于模拟地球液體内核對流傳送模型研究,使我們更好地洞悉地球磁場的進化。(註 : 地磁對太陽風帶電粒子產生羅倫茲力,造成行進路線偏折,迫使其中一大部分沿著磁場(力)線集中到南北兩極高磁緯區,美麗炫幻的極光生焉。另一部分則與地球中低緯上空電離層交互作用,然後被大氣層吸收,轉化成其他光能。)

131115122537dab8b753d8bd20.jpg



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 ... =%CD%F5%BD%F0%BC%D7
http://www.fengshui-168.com/foru ... =%CD%F5%BD%F0%BC%D7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6 18: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conciling the hemispherical structure of Earth's inner core with its super-rotation
Nature Geoscience 4, 264–267 (2011) doi:10.1038/ngeo1083, Published online 20 February 2011
Lauren Waszek, Jessica Irving         & Arwen Deuss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7 09:53: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9292

虽然极光的许多细节仍有待研究,但基本物理过程现在已经基本清楚了。地球始终侧对太阳,但从外太空进入地球的高能带电粒子并不会直接穿透地球磁层进入大气,它们只能沿着地球的磁力线做螺旋运动,这样大部分粒子就被输送到两极,与那里的大气分子碰撞,形成极光。在太空中能看到极光的顶部有着暗红色的辉光,那是进入大气边缘的质子流捕获自由电子变成氢原子时发出的Ha 线,波长656.3nm,进入到150公里处,便到了电离层,那里大气仍然十分稀薄,大量氧原子被激发到亚稳态,从而产生了禁戒跃迁,从1D能级跳到1S,发出波长为557.7nm的绿光,如果从3P跳到1D,则会发出波长为630和636.4nm的红色双线,这就构成了极光最常见的两种颜色。

极光卵形区因为带电粒子被束缚在磁力线上,所以极光不会遍布整个极区,而是集中在磁纬67度附近的环形区域中(以北极光为例,北极点附近的地磁南极在西半球,北纬79度,西经71度,所以在加拿大可见极光的纬度要比北欧诸国低了大约20度),这个区域又在强劲太阳风的冲击下收缩成卵形(auroral oval)。通常在中低纬度地区是看不到极光的,但在太阳活动强烈的时候,地球磁场受到大量高能粒子的扰动,就有可能造成极光的猛烈爆发。先秦古籍《竹书纪年》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贯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先民是否真的经历了如此强烈的爆发,抑或只是司天太史的穿凿附会?太阳的活动以11年为周期,我们可以在现代的记录中寻找佐证。1898年9月9日,欧洲发生了极光暴,连罗马都看见了血红的天光。而1989年3月13日的魁北克极光暴甚至延伸到了佛罗里达和古巴,那么在西安看到极光也不是没有可能。

earth_magnetosphere_s.jpg
发表于 2013-11-19 05: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是分层结构,主要由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等组成。每层的角速度懂不尽相同,在固体潮汐的作用下,地壳自转最慢,内核自转最快。
根据岁差时间(20分24秒)换算,地壳每年比地幔滞后50.266角秒。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9 04: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