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摘自《大正藏第 85 册 No. 2733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大正藏第 85 册 No. 2733 御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宣演
金刚般若经宣演卷下
敕随驾讲论沙门道氤集
经。须菩提忍辱至说非忍辱波罗蜜 演曰。第九为离不忍苦障。即第十法界无量回向。第十三忍苦住处。前希当福以修胜因劝励虽成须能忍苦。若修道时不耐他害。不能安受寒热疲乏生老等苦。虽勤修道便舍众生。又无福果。亦不长时便同二乘早入寂灭。若无谛察法忍。于无相理不能证悟。亦无前二以谛察法与前二忍作依止故。又若不能忍流转苦。便乐涅槃不发大意。若不能忍众生相违苦。便生恚心不能摄化。亦无相好四众八部一切眷属。若不能耐乏受用苦不能精进。数生退败。于无上果如何克成。今为对除有此文起。其不能忍即是嗔恚。懈怠愚痴通二障摄。能忍即是无嗔。精进审惠三种忍流转苦。及乏受用皆精进故修胜福因之良助也。前约能忍名忍苦住。今约断障离不忍苦。准前通释彼论为断。第八经成苦果。疑论云。向说彼身苦。以彼舍身苦身果报而彼福是劣。若尔依此法门受持演说。诸菩萨行彼苦行。行彼苦行即是苦果。云何此法门不成苦果。演曰。前说苦身以得苦果故福是劣。依经苦行亦是苦果。若尔此经应成苦果。如何福胜耶。下文意说。前舍身命有我法相。或有嗔恚不能忍苦。有疲懈故感于生死而福是劣。今有忍度及以慈悲能趣菩提故福为胜。举彼能治不忍正行以答前疑不连此论。依此论判文则有四。一如所能忍即是忍体。二明忍相及生忍处。三如忍差别即种类忍。四对治不忍因缘此初也。论云。何者能忍。谓达法无我故。此论问略意言何者如所证境而为能忍。谓如其所证真境之能忍体即无瞋。勤惠无嗔。勤惠如其所证法无我理境而方能忍境。既无我忍心如何有我。故无瞋等得彼无我如所境也。又解如所对境之所行能忍。思对能行名所对诸境界名能。是修行者如所对境之所行能忍即忍体也。经言说忍辱波罗蜜者。正明此体。又言非波罗蜜等者。以无我等想及不着度想于非度中不住无想。如是行忍即安立第一义故名非波罗蜜。贞观有结。是故如来说名忍度。余本皆无彼论颂云。
能忍于苦行 以苦行有善
彼福不可量 如是寂胜义
离我及恚想 实无于苦恼
苦乐有慈悲 如是苦行果
释云。虽此苦行同于苦果。而此苦行不疲倦。以有忍度名为第一故。彼岸有二种义。一者波罗清净善根体。二者彼岸功德不可量。如经即非波罗蜜故。非波罗蜜者。无人知彼功德岸故。演曰。经言如来说忍辱波罗蜜者。以有清净善根体故。又言非者不可量故。由此二义名第一。余意可知。
经。何以故 演曰。自下第二明忍相及生忍处。初徴后辨。此初也。以何等处故能生忍。又行忍度而复言非何所以故。
经。须菩提至割截身体 演曰。下辨分二。初明生忍处。后正明忍相。此初也。即此他处忍度非度及余一切法而为生处。谓于他处生耐怨害忍即无嗔。于忍度及诸法中不生有无想。即谛察法忍。是审惠故略无安受苦忍生处。此即耐怨害忍生处。言歌利者。此云忍害。以能安忍行损恼事故名忍害。西域传云。斗诤王余本音殊而名不异。说此因缘广如余处。
经。我于尔时至寿者想 演曰。正明忍相有二。初顺释后返显。顺释有三。初他害不瞋无人我想。二精勤行忍不著有想。三于非度等不着无想。初一耐怨。后二谛察法略无安受苦。或非胜不辨。或初中摄此文初也。论云。云何应知忍相。若他于己起恶等时。由无有我等想故不生嗔想。菩萨地说。若遇他害应作是思。此我先业应合他害。今若不忍更增苦因。便非爱己成自苦缚。又自他身性皆行苦。彼无知故增害。我身我既有知。宁增彼苦。二乘自利尚不苦他。我既利他应忍他害。作是思已应修五想。一亲善想。二唯法想。三无常想。四有苦想。五摄受想。此于他害不生我想。即五想中唯法想也。由修无我唯有法故不报彼怨生初忍也。唯此余忍应有起缘略故不辨。又解即前割截及耐怨忍是余二种之所起处不离此故。由斯贞观我于尔时都无有想亦非无想。此本经中阙无此文。准论释者。亦不于羼提波罗蜜中生有想。于非波罗蜜中生无想。演曰。即余二想于忍度中不执法有。及非忍中不起无执。而常修习合是谛察法忍想。若执法无总拨无体不断不修不欣不厌不欲利乐。是故复令不住无想。维摩经云。但除其病而不除法。又非度者即前非忍辱波罗蜜非有别法。彼论云。此苦行胜彼舍身。何况离我相嗔恚想故。又此行无苦。不但无苦及有乐。以有慈悲故。如经我于尔时无我想乃至无想亦非无相故。此明慈悲心相应故如是说。演曰。彼离我相嗔恚相。释经无我相等。又此行无苦等释经无相。虽为苦行不见苦相。不但无苦及有乐等者。释经非无相。以有慈悲共乐和合故与此论别。又解彼文不于忍度生有苦想故言无想。不于非波罗蜜外众生中起于无想。不救不化。由见生苦而行拔济与乐想。应而起慈悲云非无想。正当此同。又此三想如次能生彼三种忍。无相者安受苦忍。以不见苦有寒热等想苦故。又此三相。初一离我执。后二离法执之中有无别故。皆令离之。非全执无即为真忍故言亦非无想。
经。何以故至应生嗔恨 演曰。返显也。先徴后释。何所以故知于彼时无有我等想耶。具徴之想释但显。初以影略故。嗔由我见生。若有我见应生嗔恨。恨依嗔立。怀恶不舍结怨为性。即随烦恼嗔恨既无明无我想。由如是故行忍度时无我想等。
经。须菩提又念至无寿者相 演曰。第三明如忍差别。即种类忍。论云何者种类忍。谓极苦忍相续苦忍。此意极苦忍者。谓割截身分。相续忍者。谓于五百世作忍辱仙等。非唯一忍名为差别。生生常行前后相似名种类忍。论中欲辨忍差别故。更举割截理实属前。言忍辱仙者。慈悲人也。
经。是故须菩提至三菩提心 演曰。第四对治示忍因缘由三想生。一住流转苦想。二住众生相违苦想。三住乏受用苦想。由初想故不发菩提心。即不能忍生死流转。不起安受苦忍。及谛察法忍。住众生相违想故。见怨害苦。不起耐怨害忍住乏受用苦想。亦不能起安受苦忍。不能忍受寒热饥乏等故。今为对治此三想故令生胜忍。初流转苦通三界。是行苦。后二苦唯欲界。色界已上无寒热乏少等故。然依相增众生相违是苦苦。乏受用是坏苦。又流转摄五苦。谓生老病死五阴盛苦。众生相违摄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乏受用摄求不得苦。前明忍相中论解有二耐怨谛察。今明对治不忍因缘方解安受苦忍。或初流转苦相虽亦不能起安受忍。而今意即不起谛察法忍。由不谛察二空道理住流转想。或一向厌求自灭度。或由住着流转苦生皆障菩提故。正对治令不住着。以下第三别解对治之受用因安受苦故。问。准论下解明暗喻中。唯据当果名乏受用。亦无安受苦忍之相。如何说是安受苦忍。答。下有二意。一令当果不乏。二虽乏受用而不生苦。不住相故。故论说为忍苦住摄对治。此三即为三段。初对流转苦因缘中分四。初总标二别释三重成四结劝。此初也。论云发菩提心者。以三种苦想故则不欲发心故。说应离一切相等。此中一切想者。为显如是等三苦想也。演曰。大发大心要起慈悲救济。含识观诸法空解苦无苦。方于生死长时救度共证菩提。永出流转。若见三苦起逼迫想。如人畏时非人得。便如是菩萨畏生死故。六尘得便自受流转。安能救人。或见苦想自求涅槃不能息他流转之苦。或见苦相相缚缚深复增粗重。或全诽拨邪见流迷常处生死。不能自息流转之苦。是故发心不起三想免受流转名为对治。其不发心是流转苦之因缘也。问。此言邪三苦相障发大心劝离三相发菩提心。若尔应是三苦对治。如何唯说对治流转苦因缘耶。答。理实发心能治三苦。由发心者起三妙观。一厌生死即除流转。二愍众生即除相违。三求菩提即除乏受用。况此说为离三想故应治三苦。而言唯治流转苦者。总别异故。谓发心是总离一切相。余二是别各离相故。所治亦然。流转是总。余二苦别。以总除别故不相违。问。不发心障以何为体。答。即法执三想及痴贪等一切二障以为体性近流转因正是无明。无明缘行故受流转。痴之根本。即是智障。三相心是。由此离相发菩提心。痴等自灭无明灭故。乃至老死亦复随灭。流转自息故。彼论云。若有菩萨不离我相等。彼菩萨见苦行苦亦欲舍菩提心。为彼故说应离一切相发心等。偈言。
为不舍心起 修行及坚固
为忍波罗蜜 习彼能学心
演曰。准长行释上二句问。下二句答。一问为何等故心得不舍菩提相。二问为何起行相而修行。下二句答。为忍等者。谓以无我等相而发心修行也。然准彼论初地以去证第一义。所得忍度名不住心。举此为证劝。彼地前菩萨发心亦离一切相故云未生。第一菩提心者有如是过为防此过等。
经。不应住色至味触法生心 演曰。二别释不住。于相令离相缚及粗重缚。由执相故。使为境相之所拘碍。于生死中生粗重缚。粗重缚者。不安隐性。不调柔性。无堪任性。身心劳倦疲之性故。有经颂云。相缚缚众生。亦由粗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得解脱。如观戏调境。相拘心耽嗜。不已便生劳倦后休息已方觉疲乏。此想拘心生乏亦尔。此相缚者。体通一切三世三性。有漏境相所生。粗重亦通一切有漏之性。故说三界皆是行苦。或此文意由执色等以为实有。便起希求追恋悭惜。于流转苦更憎疲乏。永处生死。安能发心。为遮此等故劝不住色等生心。论云。若着色等。则于流转苦中疲乏故菩提心不生。释文如前。愿净土解。论文云。不住非法者。谓非法无我也。于非法及法无我中皆不住故。演曰。贞观不住六尘及非六尘。梁本及此论。但有不住前五尘无不住非五尘。其法非法即皆不住故。论逐难先解非法。然准论意。经言法者谓法无我。言非法者谓非法无我。即有法我故。总结云。于非法及法无我中皆不住故。谓于法无我及非法无我中皆不住也。
经。应生无所住心 演曰。第三重成。论云。为成就彼诸不住故说遮余事。如经应生无所住心。何以故。若心有住则为非住等。此意遮余事者遮心有住也。文分为二。初顺成后返遮。此初也。上说不住色非色我无我等生心。为成此义住空住有皆不应故。故云应生无所住心。
经。若心有住即为非住 演曰。返遮也。余本先徴无住所以。若心有住便是执着非为真住。真如理中无所住故。发心亦应顺理无住故住。净名经云。无住即无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彼论云。示不住生心义故。若心住于色等法。彼心不住佛菩提。佛菩提者即真理也。
经。是故佛说至不应住色布施 演曰。第四结劝。引前所说诸菩萨心不住布施。此及魏经略举于色。贞观六尘皆称不住。此举经中初不住心起行方便以劝久学。或举十地真行方便不住布施。以劝地前不住修行。如劝离相发菩提心。问。何故引施证忍劝发心耶。答。彼论释云。以檀波罗蜜摄六波罗蜜故。
经。须菩提菩萨至应如是布施 演曰。第二对除众生相违苦因缘。虽复发心不住流转。若为众生相违之时。便起劳倦不能济度。而生退转故为除此。问。准此应言流转苦因缘对治等。或应言流转苦不忍因缘对治等。如何论言流转苦忍因缘对治。乃至乏受用苦忍因缘对治等。以忍非所治故。又论第二云。显示对治众生相违苦忍。即似以忍为所对治其义如何。答。论总说。此为对治不忍因缘故。非以忍为所对治。然总相言此忍因缘之中而为对治。谓于此忍种种因缘而不能忍故对除之。文分有二。初正对除以令信受。后遣执着。初中复二。初总标对除。后别释所以。此初也。论云。既为一切众生而行于舍。云何于彼应生嗔也。舍即布施。菩萨发心及行施等。本为众生既为利乐。应当如是不住众生相违苦想。不生瞋恚而行布施。彼论疑云。云何为利众生修行。而不名住于众生事。疑意修行利生应住生想。如何不住。偈云。
修行利众生 如是因当识
众生及事相 远离亦应知
演曰。初二句修因所为。下两句令除我法执。彼意只由不住能利众生故除二执。众生相违时便能忍受。正与此同彼曲生疑属第八摄更不别开。
经。如来说至即非众生 演曰。别释所以。初法无我。后人无我。论云。由不能无众生想。以此因缘故。众生相违时即生疲乏。故显示人无我法无我。此意既无实法及实众生。何故于无妄生有想而行布施。又亦不应起相违想。而生疲乏故应不住而修布施。魏云。一切众生相即是非相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梁隋唐周并初众生想后但众生。唯此本中初无众生但言想即非相。彼论颂云。
假名及阴事 如来离彼相
诸佛无彼二 以见实法故
演曰。准彼释意众生事有二。一众生名二五阴事。即彼众生能诠名相非实体相。以名自在无实体故。由是一切众生相即非相。众生名相无实体相故。能诠名成法无我。余本云。想者由想起名。即显名相。又以五阴假名众生。于五阴中无众生体。以无实故。由是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明人无我故。论结云。如是明法无我人无我。若依此经初法后我。文更明显。梁周二本。此下云何以故者诸佛如来远离一切相故。余本并阙。准彼论引应合有之。论云。此句明彼二相不实。若彼二实有者。诸佛如来应有彼二相。何以故。诸佛如来实见故。演曰。显佛说无由自内证如证而说。或前二无佛自证达令为汝说劝。彼发心修行之时。有众生相违观二我无勿生嗔恨。
经。须菩提如来至不异语者 演曰。次令信受而行于忍。世善贤良犹无诸诳。况乎大圣。对诱天龙有四谛语而为诡说。论云。真语者为显世谛相故。实语者为显世谛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于中实者此行烦恼。此行清净故。如语者为第一义谛相故。不异语者为第一义谛修行有烦恼及清净相故。演曰。初总说俗谛。二别说俗谛。三总说真谛。四别说真谛。别说俗中。此有为行烦恼。此有为行清净。或此行生烦恼如为名利行。此行增清净如舍名利行。别说真中。依真修行有所断烦恼有能断清净。或依真谛而修行时。此行生烦恼如有住心施。此行增清净如无住心施。今劝菩萨依真谛修应信生忍。此不诳语者。即属不异约口名诳约心名异。彼论自下为断第九道非作因段。论云。此中有疑于证果中无道。云何彼于果能作因。颂云。
果虽不住道 而道能为因
以诸佛实语 彼智有四种
此有二释。一云。谓诸圣人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无圣道云何观二无我。利益众生道能为彼因。为破此疑故说四语。以佛真智证理无言后得如证而起言说真无取得。俗谛离妄方便因缘修二无我非不为因得佛果也。显佛能知彼道为因故说四语。以断情疑即令生信顺修无我果之因道而生于忍与此同也。二云。证无为时。但用真智不用言说之道。即谓佛说持经功德为法身因。是其虚妄故。说四语除彼疑谤。前解疑从忍起。后解疑从经起。观彼论意后释为长。此由境四故有四智。由智有四故起四语。颂云。
实智及小乘 说摩诃衍法
及一切受记 以不虚说故
一实智即菩提。二小乘。三大乘。四受记。如次四境皆不妄说。以配四语。除此已外。或假设说。于小乘等说苦谛等。大乘中说法无我。如受记即是说三世事。决定无谬。如彼义而说不颠倒故。今说菩提及以大乘劝信佛语。
经。须菩提至无实无虚 演曰。后遣执着。论云。说此真语等已。于此中如言说性起执着。为遣此故。经言如来正觉法及说于中无实无妄。无实者。如言说性非有故。无妄者不如言说自性有故。此意以见佛证二无我理。说二谛语。便执此言诠着彼法定实相属故。今破之可言。之法无故名无实。离言智证不可名法有故名无虚。魏云所得法所说法。贞观有二。所证所说所思智所契证言所诠说心所思虑。此中总云所得即所得法名为此法。彼论颂云。
随顺彼实智 说不实不虚
如闻声取证 对治如是说
演曰。上二句正释经文。下二句明遣执着。准彼释者。以所说法不能得彼证法故无实。以所说法随顺彼证法故无虚。说此意者。不应如所闻声而取证法。又亦不应离所说法而求证法以随顺故。
经。须菩提若菩萨至则无所见 演曰。大段第三对治乏受用苦因缘。由着未来果事行施心有相故。果有限量。受用便乏。即心住着。是乏受用因缘所乏受用是外资具增上果摄。依此论解前不住于事行施是布施度。今于未来果说不依彼论自身名事。此中说是乏受用故。若不住施外资不就。外资不就因乏与果翻前可知故为对除有此文起。彼论自下为断第十证如不证疑论云。若圣人以无为真如得名。彼真如一切时一切处有。云何不住心。得佛菩提。佛菩提则非不住。若一切时一切处实有真如。何故有人能得有不得者。此中得佛菩提四字。通上下用。依彼新论云。如何佛果以无住心方能证得非有住心也。此有二问。一问有得不得。二问不住心得住心不得。总举一颂以答二疑云。
时及处实有 而不得真如
无智以住法 余者有智得
彼释意云。真如虽复遍于时处。无智者住法故不得。有智者不住法故得。此答初问。又心住法者。不清净故不得。不住法者清净故得。此答后问。彼总结云。以是义故。诸佛如来清净真如得名。是故住心不得佛菩提。彼破疑心以生文。此约修行以起说。既以不住得彼真如。当果无限不乏受用二论无违。文中有二。初法喻明无智不得。后法喻明有智证得。若依此论。初明有相着果报施即是所治乏受用因。后明无相不着事施即能治行。此初也。初法后喻。论云。若为果报布施便著于事而行舍施。彼于异施欲乐苦受中不解出离。犹如入闇不知我何所趣。彼欣乐欲乐亦尔。演曰。欲乐苦受是当来果。与施异时名为异施。彼当欲乐是胜义苦。有漏皆苦故名苦受。非是三受之苦受也。经言如人喻。无智者由无智故着果行施名为入闇。无所见者喻不见真理故。不求出离如在闇室无所见故。盘旋在中莫知所趣。无智亦尔。由著相施当果有限受用匮乏。
经。若菩萨心不住法至见种种色 演曰。有智证如不着事施即能治行。初法后喻。论云。彼无明夜过惠日出已。种种尔涅槃如实见之。喻言如人即有智者言有目者。惠俱心等日光明照即喻智惠。种种色者喻真如等种种理事。所除闇相即前无智。余本说。为夜分已尽由不住绝得无限果受用无乏。又释若住于事执有实境不见过患而受用之。于中生忍如人入闇。若不住法不执境有。于中行忍如目得自见种种物。由见过患生知。是故虽乏不苦故。能对治乏受用苦。起安受苦忍。前释据当果受用不乏。此解据现虽乏不苦。彼论颂云。
暗明愚无智 明者如有智
对法及对治 得灭法如是
颂初二字总举明暗喻也。故长行云彼暗明喻者相似法故已下。别释闇喻无智。明喻有智。对法即是能对除。惠日喻惠体日喻惠用。虽俱是惠体用不同。分为二喻。颂言对治及灭法者。即所对治闇相灭也。故云夜分已尽者如所对闇法尽故。
经。须菩提当来之世至受持读诵 演曰。第十为离阙少智资粮障。即第十四离寂静味住处。前福资粮有三住处。初亲近佛行供养因。次修因时少欲劝进。后劝行忍。所以然者。由供养等故。值佛闻法当得净土珍饶乐。备由少欲等故。麾空出宝果报不断。所作究竟好为胜事。由谛察忍故为他说法。所言诚谛他皆信受。由耐他害故眷属围绕。相好庄严。由安受忍故。生死不拘随类化物无苦逼恼。皆福德明故有三文。下修智因亦三住处。初舍定味。次离喜动。三求教授。初勤依经而舍静味。持读为因发生修惠。前资粮道虽复总为无相理观而修。等至由耽定味尚未别修。从此已下是加行道。别修理观。初得修惠在暖位中。次由得智名位。既高我慢便增遂生喜动。为离此故有第二文。喜动除已入于顶位。后为得入忍第一法。然外求良缘以希教授。此后邻近即入初地证道住处非求第一法。后更求教授唯一刹那即入见故。故求教授在见位。前暖顶两位观所取无初作难故。今至忍位即所取无顺观能耶。世第一法二空双印因成满故。前修福德在四位。前诸回向位。今修惠正入四位。即是第十回向未心。由此准前文亦三段。初文之中大分为二。初明五种殊胜功德劝舍味定以修修惠。后我念过去下重释。五中第二福聚前离少闻多。是闻思障虽已令离犹有分别二障。微起俱生二障。多数现行未能别修无相修惠由阙。此故不得证真。今为令于修惠位中别观真理。令分别障一向不行俱生二障亦能渐伏速入见道。故有此文。前言寂静味者。爱味禅定体即是贪。由爱定故不肯修惠。此名智障即彼贪也。或此正邪所知障体名为智障。前烦恼障故。此所除通二障。摄彼论为断。第十疑中大分有二。初正断疑。后挍量显胜。前断疑讫自下挍量。彼先问起颂云。
于何法修行 得何等福德
复成就何业 如是说修行
演曰。初句问修法。次句修益。次句修用。后句总结。即于此经读诵受持以生修惠。修惠功德所作胜业而生。下文正与此同。先依此论总申经意云。此中为离三摩提攀缘显示。与法相应有五种胜功德。演曰。三摩提者等持义。攀缘者作意义。对法论云。得定心者名得。作意与法相应者。法谓经教。此中令离不顺教法一向专修等持作意贪着禅味。是菩萨缚故劝令离之。与经相顺而修作意能除乱障。有五功德发生修惠。以愚断痴非是总令不修于定意。欲令其顺法修定。定生修惠故。行者必须止观双运故。五功德者。论云。一如来忆念亲近二摄福德三赞叹法及修行四天供养五灭罪。明此五种即分为五。初中分二。初所修法行。后佛念亲近。此初也。彼论于何法修行。即此如来忆念。次得何等福德。即此摄福德。后成就何业。即此叹法修行乃至重解前福德文。皆属第三。彼先答于何法修行。颂云。
名字三种法 受持闻广说
修从他及内 得闻是修智
谓于此经名字教中三种修行得成闻惠。一受二持三读诵。即颂中受持闻广说如次配之。三皆闻惠。前二闻惠依总持生。第三闻惠依广闻生。彼云广多读习亦名闻惠。此简有部。彼宗读诵三部经是生得惠。大乘异彼故言亦名闻惠。切显少读不解义理生得惠摄。虽依名字而生三行复问。修行云何而得。即颂下二句答。谓外从他闻内持不忘数数思惟便生修惠。此中具足三惠四亲近行。依中边论十法行中开读诵为二。合受持为一。与彼论不同者。彼论云。受持修行。依总持法故读诵修行。依广闻故。意以受持之行体即总持。初受后持故开为一。读之与诵。但一广闻故合为一。中边约总持为依故合为一。对文皆句读诵分二。又依此论法行者四。一受二持三读四摄。论云。受者习诵故。持者不忘故。若读若摄者。此说受持因故为欲受故。读为欲持故摄又复读者习诵故。摄者总揽义故。演曰。此论前文释受者受文字摄者摄义也。准释此者。于文字中先读次诵后受。于义中初摄后持之论不同。各据义别。彼又颂云。
此为自淳熟 余者化众生
以事及时大 福中胜福德
上之二句释前修行为自他利。论云。此义云何。彼名字闻惠修行为自身淳熟故。余者化众生。广说法故下之二句释得何等福德。
经。则为如来至悉见是人 演曰。后佛念亲近。文如前释。
经。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演曰。第二摄福德分二。初标多后校量显胜。此初也以此持经之福在于地前有漏熏习资无漏种。远与佛果四智而为疏缘。近与十地无漏亦为增上缘。与十地位十王果报为异熟因故。彼论下解何福业中云所谓摄受四天王释提桓因等成就势力故。中应叙十王果报所生之处故。言功德无量无边。
经。须菩提若有善男子至恒河沙等身布施 演曰。下校量显胜。于中有二。初举舍身多后校闻经福。初中复二。初施广后时长。此初也。彼论得何等福德示现胜挍量故。颂云以事及时大。此即事大以一日中舍多身故。
经。如是至以身布施 演曰。时长即彼论时大也。
经。若复有人至其福胜彼 演曰。校闻经福有二。初举劣校量后况福胜行。此初也。于拾法行各起四行。一自作二教他三赞励四庆慰。庆慰即随喜。即是此中信心不逆。逆者谤也。余本有胜彼无量无数。释云。以第一百六数名无量数数一百四。又解但言无量无数何必即是彼之数也。上来至此四重校量。如彼论说渐化义故直闻说多。或生不信故。彼论云渐化众生令生信心上妙义故。依此论中所对位地转胜转上故。校量福渐以深胜。是故已下不约身财。但依然灯行等而为校量。
经。何况至为人解说 演曰。况福胜行也。由此胜故不可将彼舍身功德用。为校量故举信心不谤少福。彼尚不如况心正法行。
经。须菩提以要言之至无边功德 演曰。第三赞叹法及修行。初赞叹法胜后赞修行人。初中复二。初正赞后重成。此初也。论云不可思议者。唯自觉故。不可称者无有等及胜故。此非十地菩萨所思。即法花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彼经论云等现难思故。思谓世间寻伺心等法。非彼境名不可思议。今经更加无边功德。即通两处为不可思议无边功德。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彼论自下释复成就何业。颂云。
非余者境界 唯依大人说
及希闻信法 满足无上界
受持真妙法 尊重身德福
及远离诸障 复能速证法
成种种势力 得大妙果报
如是等胜业 于法修行知
两行半颂有九种义。备在经文。下二句结。此即第一非余者境界。彼云。不可思议者。示不可思议境界故。不可称量者。谓唯独大人不共。声闻等亦同此论。
经。如来为发至最上乘者说 演曰。此重成也。论云。此成就不可称义。于中余乘不及故。最上烦恼障所知障净故名为最胜。此经名为大乘。简小为称。小乘不能净二障故。问。何须说二。答。虽体无别。此中意说为顿悟大乘根性。所说之法名最上乘。希求此人名发趣最上乘者。为不定姓中大乘根性。所说之法名最胜乘。离二障故。若离惑障未离智障名为劣乘。今学一乘离二障尽名最胜乘。希求此人名趣最胜乘者。体虽无别。依所被根分为二种。此约正被不为二乘。兼亦无失。解深密经第二时中。唯为发趣大乘者。说亦同此会。今释大乘及最上乘。但是义分未必对根分为二种。不尔一乘更无上乘等种种多名更对何根。由是依论余乘不及故。最上二障净故。最胜不烦异解。彼论不可称量。及此唯为大乘者说。并是第二唯依大人说也。第三及希闻信法。论云。以信小乘等则不能闻此。示希闻而能信法。又云希闻者谓不可思议等文句。新论说为难可得闻。
经。若有人能至不可思议功德 演曰。赞修行人有四。一举修行。二成胜德。三荷正法。四简非根。此初二也。如来悉知已下是第二文。问。前说佛知与此何别。答。前约忆念亲近如说记念。如此人等。今约唯佛能知。行法行人所成福等余不能知。故二意别。释文如前。即是彼论第四句满足无上界。界者因义。
经。如是人等至三菩提 演曰。三荷正法无上菩提不过理智。以此教法诠菩提故亦名菩提。今持妙法蕴积在心。即为以肩荷担菩提。或以念惠而为两肩总持体故。令经文义集之。于彼此为如来二种菩提生了因故亦名菩提。以念惠二荷佛菩提。彼论第五句受持真妙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