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794|回复: 10

生态环境的恶化!中国高层罕见批评调水工程

  [复制链接]
<
发表于 2014-6-8 15: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来源: 东方早报 于 2014-06-07


0607162123_79700.jpg

据住建部今年5月数据显示,中国657个城市中,有300个属于「缺水」或者「严重缺水」。

城市之渴已经十分普遍。

为缓解缺水危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耗资巨大的调水工程开始在国内广泛实施。

据中评社引述东方早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至少有15项地方性调水工程,耗资逾1300亿元,年累计调水约208亿立方米,铺设调水管线总长近4000公里,比北京到拉萨铁路全长还多300余公里。这还不包括耗资达50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

昨天刚卸任的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今年曾撰文称,随著调水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长,带来了调水越来越困难、调出地水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等诸多问题; 同时,外调水工程量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调来水与当地水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越来越多。以长距离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

环保专家坦言,应该理性决策调水工程。解决城市水安全,应从水生态修复入手,全面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缺水,缺水,缺水

2014年5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数据称,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环境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面对日渐稀缺的水源,工业发展和人为破坏导致水污染事故层出不穷,仅2014年迄今,兰州、武汉、靖江多地相继出现水污染,导致城市停水、生活失序。

目前,「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等举措,被普遍视为从根本改善目前城市缺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的解决手段。然而早报记者调查发现,调水工程能解城市之渴,但它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小觑。

为何一些大型城市频繁喊「渴」?而且部分缺水城市还邻近水源,比如守著滇池的昆明、黄河穿城而过的兰州,邻近千岛湖的杭州……如此近水楼台却无水可用,尴尬原因何在?

它们不缺水,但缺少干净的水。

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数据也佐证了上述观点,该部曾连续8年对35个大中城市的自来水厂约12000个取水口进行水源水样检测,结果表明,达到二类水体标准的水样数量由2002年的24.8%下降到2009年的8.6%。

知名环保专家、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缺水主要存在三种机制,分别为: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

一些位于降水量充沛或水系发达地区的城市,周边水源污染严重,由于水质型缺水引发的水危机事件,近年来并不鲜见。最近一起影响较大的相关案例,便是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

2014年4月10日,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超国家标准20倍,兰州市政府随即宣布该市自来水24小时内不宜饮用,由于没有备用水源,守著黄河的300多万兰州市民陷入饮水危机。调查得知,污染事故直接原因是水厂自流沟中出现了含油污水,原因是自流沟附近的中石油兰州石化曾发生洩漏事故致一些渣油和消防污水渗入地下。4天后,兰州恢复正常供水。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达到了51.3%。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来看,当城市化率达到50%以后一段时期,往往就会出现水资源、水安全的转折点,从水量型危机转向水质型缺水危机,一个显著的表象便是—水污染事件进入高发期。

也就是在2011年前后数年间,国内相继出现水污染事件,如2010年福建的紫金矿业污染事件、2011年的渤海渗油事件、2012年的龙江镉污染事件、2013年的黄浦江死猪事件、2014年兰州等多地爆发水源污染……

  调水工程遍地开花

中国调水的开始可以上溯到20世纪50年代。至今60多年里,大大小小数十项调水工程在国内多个城市相继展开,调水工程的开展密集,调水量之大,均为世界罕见。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之一,南水北调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它是实现我国水资源战略布局调整、优化水资源配置的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项目投资5000亿元,工程从2002年持续到2020年。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在缺水的北方,黄河、辽河等流域开展了「引滦入津」、「引大入秦」、「大伙房调水」、「引黄济青」、「引黄济晋」等调水工程;在水资源丰沛的长江、珠江流域也纷纷调水,「引江济太」、「引江济汉」、「广州西江调水」等工程纷纷上马。这些工程少则耗时数年,铺设数十公里管线,耗资上亿元,多则耗时十数年,铺设管线数百公里,投资上百亿。

我国最早启动的重大区域调水工程,是1983年建设的引滦入津调水工程,工程全长234公里,设计引水量每年l0亿立方米,斥资11亿元,于1982 年5月11日开工,1983年9月11日建成通水。迄今为止,该工程已经运行31年,为天津和唐山累计供水225亿立方米。然而,随著城市化的发展,近年来滦河水已不能满足天津用水需求,天津又开始向山东开展「引黄济津」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求水。

西南的春城昆明,也因为缺水而频繁调水。数据显示,昆明是全国14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为缓解昆明城市用水紧张,云南建设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和清水海供水工程,然而,近年持续干旱、自然环境恶化,让水源地的水也「捉襟见肘」,随后云南又打造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作为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之一,其定位主要是治理滇池,并在昆明发生水危机时,为其提供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

兰州作为国内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守著黄河却用水紧张,不得不另辟水源,今年4月发生的苯水污染事件,更加速了兰州市政府调水的决心。5月上旬,兰州市政府将此前已传多年的刘家峡引水工程提上日程。该项目预计建设输水管线40公里,斥资80亿元,已于今年5月15日通过,预计最快年内开工实施。据兰州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曾参与过刘家峡调水工程前期调研的教授张明泉介绍,刘家峡水库上游为甘肃、青海的生态保护区,人口和企业较少,污染源少,把取水口迁移至此,可以确保兰州市民日常饮用水的需求。由于目前的取水口上游为青海的湟河,污染相对严重,在调水工程开通后,可考虑用刘家峡取水口代替黄河取水口作为主要引水点。

水资源丰富的杭州也开始酝酿调水,2012年,杭州计划每年从千岛湖取水约20%,此举遭杭州市下辖的建德市激烈反抗。后者官方、民间对取水可能带来的生态危机存在担忧。今年初,杭州宣布将开建千岛湖引水工程。

据记者不完全整理,地方性15项调水工程耗资逾1300亿元,年累计调水约208亿立方米,铺设调水管线总长近4000多公里,比北京到拉萨铁路全长还长300余公里。

 调水的巨大代价

调水带来的负面作用也在凸现。

昨天刚卸任的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撰文称,随著调水规模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长,带来了调水越来越困难、调出地水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等诸多问题;同时,外调水工程量大、投资和运行成本高,调来水与当地水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越来越多。所以,以长距离调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陷入困境。仇保兴还援引前苏联时期阿姆河、锡尔河引水项目与咸海遭遇的例子,来说明不当调水引发的生态灾难。

仇保兴称,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外普遍对长距离调水加以限制,尤其是对跨流域的调水。

在该篇文章中,仇保兴还披露了备受外界关注的调水成本,「南水北调中线的实际运行成本已经达到8-10元/立方米,而且还不包括调水工程带来的生态和社会成本。」在仇保兴列出的表格中,外调水的成本远高于雨水收集利用、污水再生利用、海水淡化等。

这是中国高层官员罕见发声批评调水工程。

调水工程困境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

作为国内首个大型调水工程—引滦入津工程,近年来便遭遇水源地养殖氾滥、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生活污水排放污染严重等问题。由于上下游城市缺乏有效的统筹机制,生态补偿始终难以推进实施,从而又导致生态持续恶化。

引大入秦工程的生态「副作用」也已经显现,早在调水工程之初,张明泉就预见调水到秦王川后,土壤的盐渍化将会加剧,低洼地带的乡村甚至出现了盐硷滩,能做的就是尽量排硷,使土壤恢复。

张明泉告诉记者,如今江河断流、污染严重,黄河入海水量锐减,都与众多调水工程有关系。他举例称,在甘肃党河、疏勒河部分流域,由于私自建设小水电站调水,已经导致河流断流、干涸,出现生态危机。

有资料显示,黄河流域的众多灌溉调水及饮用水调水,让黄河水在近十年平均年入海量不足200亿立方米。以总水量计,黄河水被沿岸居民用去70%以上。由于黄河入海水量持续减少,从上世纪50年代的500多亿立方米减至如今不足200亿立方米,渤海海水的氮磷比严重失调。2008年,渤海海水的氮磷比为 67,而渤海湾底部、莱州湾底部、辽宁近岸的氮磷比甚至高达200以上。一般认为,氮磷比超过50,会造成生态恶化。昔日渤海为海上渔场,今日已基本没什么渔获量了,大批海洋生物灭绝。

目前,国内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东线均未正式通水,相关影响暂时尚无法估计。但有学者表示,中线调水后,汉江襄樊段水位下降严重,水污染将加重,水生鱼类可能大幅减少。此外,南水北调或将使得长江入海口遭受更大程度的咸潮倒灌,从而影响上海的饮用水质,造成水源危机。

  被指「拆东墙补西墙」

马军坦言,从某种程度上说,跨流域以及长距离的调水工程作为应急项目可以缓解一些地区面临的水危机。但从长远来看,调水工程实质上存在著「拆东墙补西墙」的弊端。它只能作为解决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作为主要的解决办法。他认为,节水应该是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这方面的投入要远远小于水库、调水工程等方面的投入。解决城市水安全,应从水生态修复入手,全面地提高水的使用效率。

以色列和新加坡的高效用水案例,或许可为我国提供借鉴。

据资料显示,以色列人均水资源佔有量只有每年320立方米,仅为我国人均水平的1/6,世界平均水平的1/33,并且国内缺少过境水源;同时以色列的水资源分布又严重不均,50%的农田都需要灌溉。

以色列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加强微咸水和雨水利用,实施海水淡化,节约农业用水等手段,用水效率成倍提高,辅以完善的水价体系,发挥行政手段、技术手段和市场手段,成功地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新加坡的水资源利用率也很高,该国污水再生利用率可以超过90%,其中30%的再生水经过水库进一步的自然净化后可作为饮用水水源;雨水的收集利用率达到90%;海水淡化可满足至少10%的用水需求。

马军称,除少量的生活饮用水外,其他如绿化、环卫等用水都可以通过污水的再生利用来解决。更多城市已从「以需定供」的「供水管理」,转向以提高用水效率为任务的「需水管理」。如果科学规划,通过多次循环利用完全可以替代长距离调水;如再加上海水淡化、雨水收集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有能力解决自身水资源短缺问题。

马军认为,从技术措施上,要加强开源节流,大力开展城市节水,加强建筑节水和雨水、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从市场机制上,要进一步完善水价机制,从计划的定额管理,转向超定额加价、阶梯水价调节,充分调动企业和市民节水积极性。

前车之鉴

  不当调水致咸海干涸

国外有不当调水引发的生态教训,前苏联时期的咸海即是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

咸海曾经是全球第四大内陆湖,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前苏联将汇入咸海的两条河水截留用于棉花、水稻等农耕项目以及中亚的工业发展。1960年到2000年,从阿姆河和锡尔河抽出用于灌溉的水量增加一倍,棉花产量也增加了一倍。咸海的补充水量长期少于蒸发量,加上19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咸海的面积在20世纪后期快速萎缩。

根据测绘,相比多年前基本稳定的常态水量,咸海水量如今已「缩水」90%。事实上,前苏联及后来相关的独联体国家,看到负面影响后,曾计划修建引水渠把相对邻近的西伯利亚水系的水引进咸海。结果这个工程太过浩大,资金难筹集而不了了之。

现在干涸的咸海成了一个大盐库。中亚的大风把这些盐粉吹到毗邻地区,严重污染农田。而且高含盐量的空气也对周围居民健康产生灾难性影响,很多人因此患了各种癌症和肺病。

咸海渔业消失而导致超过十万人失业。还有研究认为,水面积的缩小已经严重改变当地的气候,让当地的夏天更干热,冬季更长更冷。

 他山之石

  纽约节水顶替调水

20世纪60年代,美国纽约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最初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从新泽西调水,工程预算超过100亿美元,由于工程投资巨大,且新泽西州民众也不同意调水给纽约市,调水工程没法实施。

在纽约陷入困境之时,城市给排水方面的专家提了一个建议,将纽约市的旧抽水马桶全部改为一次冲洗水量6升的节水马桶,市政府给每个马桶补贴更换费用的 1/5。纽约市采用了这一方案,经过11年、累计投入不到3亿美元对全部马桶进行改造后,人均日用水量下降14%,水危机问题得到解决,起到了100亿美元调水工程都达不到的效果。
楼主其他發帖
<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15: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万米地下水已喝光 年人均水量够1人活2年

来源: 凤凰网 于 2014-06-07 图略

水,启迪生命文明的资源,是追逐文明的牺牲者,还是文明毁灭的预言家?兰州地下水污染事件,让中国水危机重回公众视野。本期特别节目深入水危机核心现场与人物,震撼纪实中国水环境的严峻现实。这是我们的故事,面不当初的江河,等待我们的选择,或者,我们的消失。揭析根本恶因,文明的本质不在于物质的无限增量,而在于对人类需求的反思与约束,以若水之心,渡人欲之患。或许,我们才能延续人类的故事。[阅读全文]

北京万米地下水已喝光 年人均水量仅够一个人活两年

张俊峰,十余年持续关注与研究北京水危机情况,2007年发起“城市乐水行”活动,并已推广全国。每周带领公众、義工考察北京水环境,被誉为最了解北京水现状的民间水专家。对于北京水环境,张俊峰掌握着第一手素材。他表示,目前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人均每年只有区区不到一百二十立方米。如何了看待这个数字?张俊峰打了一个比方,“这一百二十立方米的水资源量,仅仅够一个人,他自己生存使用两年的时间,也就这个样子。”据张俊峰调查,2004年左右,北京挖采的地下水已至上万米深度,是平谷水矿水。那是地质年代需要几千万年才能形成的水,我们已喝光。还有一些地下水我们已无太多能力采取。北京浅层地下水作为农业灌溉尚可,但作为饮用水已不可能。

北京地下水位在不停地下降。南水北调即使成功,也仅刚满足北京超采地下水,超采的那部分。要是人口持续增加,水资源量持续减少呢?我们只是享受这种工业文明的成果,却没有想到我们的自然为我们承受了多少?我们的子孙为我们承受了多少?我们的未来为我们承受了多少?

张俊峰表示,按照北京水资源的供给量来算,北京地区合理的人口数量最大不能超过二百万,如果要是超过二百万,那么对于北京地区生态就是一个负向的增加,就是一种破坏。那在这样一种状况之下,我们说北京可能用任何办法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或者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这种工程的技术办法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深刻去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对资源有这样大的需求?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应该从文明角度,或者从文化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源上去放弃我们对欲望的需求和渴望。我想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彻底转变我们现在的这种生活方式。邵文杰:我为祖国测污水 请让河流以自然的方式流淌

近年来,随着空气、土、水源等污染问题在公共舆论中持续发酵。越来越多的公益人参与到环保问题的调查与解决当中。其中,一位名叫邵文杰的年轻人,在水污染问题最被关注的时段,利用微博连续发布污染图文,并牵头发动“我为祖国测污水”的环保行动,呼吁以民众亲力亲为的方式,主动验证各地污染实情的数据信息,引发大批网友关注。

环保部数据称,中国有近三亿农村居民饮用不安全水源,20%城市居民饮用水源地不达标。一半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90%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七大水系除长江、珠江水质状况良好外,海河重度污染,其余河流均为中度或轻度污染。长江上游大规模建坝浪潮:破坏生态环境 加剧江河污染

被当地民众称为“牛奶河”的昆明市东川区小江,灰白色江水源源不断汇入金沙江,最终融为一体,向下游奔流。矿业公司私设暗管,将未经处理的尾矿浆排入小江。当地村民介绍,80年代开始有大量尾矿水直排小江,几百亩庄稼早已被尾矿泥掩埋。江水虽是附近唯一水源,村民却没人饮用,亦不让牲口饮用。而用“牛奶河”浇灌的西瓜,却至今畅销于滇川各地。

国土资源部十年前调查显示,中国197万平方公里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不能饮用面积达六成。人类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理地下水污染的技术。80年代,日本测算治理地下水污染需要800万亿美元,面对天价成本,无奈扼腕叹息。

溯流而上,金沙江蕴藏着长江四成的水力资源,仅四个巨型梯级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总装机容量已相当于“两个三峡”。这些动辄数以百亿投资的电站均已超过100层楼高,前一个水库的库尾,往往已是下一个水库的大坝所在,我们似乎“一寸水头都不放过”。加之旱情,金沙江水磨灭了昔日湍涌的脾气,枯萎乏力地逡巡山谷之间。人们习惯认为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跑马圈水之际,忽略的是,层层筑坝,将进一步削弱被污江河的自净能力,加剧污染。而大量的脱贫就业和经济收益,确让人难以割舍。


凤凰公益:面对中国城市水资源危机,北京该如何应对这迫在眉睫的现实?

张俊峰:北京可能用任何办法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或者我们现在所能想象的,这种工程的技术办法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北京地下水位在不停地下降。南水北调即使成功,也仅刚满足北京超采地下水,超采的那部分。要是人口持续增加,水资源量持续减少呢?那也就是说,南水北调最终能够给北京运输的水,还不够北京市使用。我们应该深刻去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对资源有这样大的需求?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还应该从文明角度,或者从文化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凤凰公益:北京现在地下水利用的现状如何?

张俊峰:2004年左右,北京地区上万米的地下水都已经取了,在平谷,水矿的水。那是地质年代需要几千万年才能形成的水,我们已经喝光了。还有一些地下水我们已经没有太多能力来取了。我们已经不可以再打了,作为一个普通的村一级单位,最深的井已经达到两千米,在门头沟,我也调查过。一千米左右的井也有很多,因为政府为解决当地居民,尤其是农村的居民能够饮水的问题,打了很多这种地下井来避免饮用浅层地下水而得的疾病。北京的浅层地下水,现在作为农业灌溉或者生态的用水还是可以来使用的。但是作为饮用水是不可能的。凤凰公益:应对资源危局,许多城市开始尝试迁出一些功能区到外地,你怎么看?

张俊峰:2002年时,我与朋友聊天,就已经提到,由于水危机对于北京造成的影响深刻巨大,那么北京应该考虑迁都的问题。但是到了2006年之后,我彻底转变了迁都的想法。为什么呢?北京如果迁都,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有点像蝗虫。蝗虫如果你让它在一个地方来吃庄稼的话,它只要不飞,它就不会成灾。但一旦让它飞翔起来的话,它便会一个地方、一个地方,最终会把这个地区吃光后,又到下一个地方接着吃光。这样的城市你让它迁都,迁到任何一个地方,对当地都是一个生态资源的巨大需求。
<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15: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不应该存在地域性歧视。
任何资源,都属于国家调配。任何地区发展,政策性引导成为关键。

从国际上看,实际上具体丰富资源的地区和国家是最富有的。比如:铁矿、煤矿、石油、.....等。
金融、贸易,取决于工业(实业)的发展。
农业,是基础,农产品价格,直接决定基础生活状态水平。
金融,是资金流通渠道。贸易,是物资流通渠道。是农业、工业的活化剂。


<
发表于 2014-6-11 0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志呀?!懂发展经济不?懂创新不?不调水,哪里来的工程上马?如何解决劳力?印钞机如何开起来?家旁的田地的水随便像以前小山村河流的水随便可以喝,矿泉水厂要倒闭呀?!可是这个水一调,本来丰富的资源立马变稀缺了,问题变复杂了,程序更多了,矛盾出来了,经济创新发展了!!!呵呵!
<
发表于 2014-6-11 19: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ximefr 发表于 2014-6-8 15:50
在中国,不应该存在地域性歧视。
任何资源,都属于国家调配。任何地区发展,政策性引导成为关键。

赞同楼主观点!
<
发表于 2014-6-20 00: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平衡。
<
发表于 2014-9-8 03: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贫水国还到处冰桶比赛!呸啦
<
发表于 2014-9-8 14: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自己上山接水自用     已有十余年矣    水呀  
<
发表于 2014-9-9 15: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
发表于 2014-9-9 16: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大陸每年夏季都吹海岸性氣流, 年年夏季都備低氣壓竉罩, 年年水浸, 高官們?如想想辦法接接這些天上水罷!!
<
发表于 2020-10-24 11: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好陌生,是地球生态的,不懂。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