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觸木 Touch Wood﹕環保燈籠高高掛
【明報專訊】小時候,對於大部分節日的感覺,通常來自學校相關的佈置、活動和一些勞作小手工,節日背後的意義就是「好嘢!有得玩!」;到人長大了一點,節日就等於「好囉!終於有日放吓假唔使返工」,然後在放假前夕的晚上或呼朋喚友、或在街上蹓躂,總之遲遲不願歸家,「唏!聽日又唔使早起!」成了通宵達旦的藉口;到中年了,節日就是家庭聚會的理由,扶老攜幼,好不溫馨,一邊互相問候,一邊細說當年,尤其中秋節是農曆新年以外,最有團聚意味的傳統中國節日。
除了口味愈來愈千變萬化的月餅,燈籠亦變得千姿百態,今期就和大家應節一下,做個簡單容易又環保的燈籠吧!
明月見證滄海桑田
小弟生於七十年代末,沒能搭上象徵變革的八十後列車,然而吾輩的中秋節,也可說見證了時代變遷。首先是滄海桑田的變化,筆者人生的頭廿二年,雖曾兩度搬家,但同樣居於大角嘴。那時候的大角嘴,雖然沒有公共房屋,卻是密集式的基層家庭私人住宅,是一個連麥當勞開店也會成為區內好奇熱話的小社區,中秋節的好去處,要麼是大角嘴碼頭,要麼就是大英樓、大華樓後面靠海的一片小空地(我家會稱那處為海皮);現在呢?相信年過三十的大角嘴老街坊才會知道,因為兩處地方十多年前早已被一大片填海的土地所覆蓋,成為了地產霸權打造的豪宅地段,不要說海皮,連街道都變成了離地而封閉的冷氣天橋,昔日街坊乘涼閒話、共享皎月的畫面,只能成為緬懷的掌故。
燭光照出育兒態度的轉變
除了海岸線的變化,燈籠這種在中秋節不可或缺的小玩意,在這幾十年來同樣變化甚大。先是發光的部分,以往無論是果皮切開製成的、紙製直立風琴式的、鐵線紮作加玻璃紙的,一律是燃點蠟燭發亮。那種一年一度獲大人批准,可一試點火滋味的刺激,既興奮、又忐忑,提着燈籠時必須小心翼翼,才不至把蠟燭弄翻繼而燒掉心愛的燈籠,這種無形訓練,是膽量和責任感的挑戰,當然大膽過頭玩煲蠟就是玩命,而不是一種學習經歷;相反,現時孩子玩的熒光棒之類,或是使用電池的燈籠,按下開關便亮起,由便宜的一顆小燈泡,到會變色的LED,還有些附有音樂播放的,看起來好像又安全又美輪美奐,但那種想當然及唾手可得的效果,就是缺少了一種因失手或挫敗而得着的經驗。其實所謂安全,並不是把一切危機拿走便能達到,認識並明白危險帶來的代價,讓孩子一步步學會防範或應對危險,方是長遠之計。
月餅變臉 時間證明冰皮成功
第三樣在中秋節看到的時代變遷,不能不提月餅,數百年來的一款傳統餅食,在今時今日的香港,已成為了五花八門、七彩繽紛和餡料各異的新派發明。筆者記得某本地品牌首創冰皮月餅推出市面時,大部分人都嗤之以鼻,不少老人家更說冰皮「白晒晒、凍冰冰」食壞人;誰知廿多年後,傳統月餅因糖分高及油膩,反而不及迷你月餅或冰皮月餅等其他選擇受人歡迎。可見創意帶來的效果,是可由時間證明成功與否的,千萬別以概定的認知隨便斷然創新的失敗。
後記
香港今年的中秋注定黯淡,因大家在政改和普選的陰霾下,似乎看不到皎潔明亮;然而,路,向來是人行出來的,正如以往誰也沒想過冰皮月餅能夠戰勝傳統月餅一樣。固執的、強大得似乎勝券在握的,終於也敵不過時代變革的洪流,人們最終也會用行動帶來改變,而月餅裏頭,除了鹹蛋黃或其他新穎餡料,不是還藏着起義的字條麼?今年中秋,大家想應應節的話,或許要來點不一樣的活動呢!你有沒有什麼好提議?
欄目簡介
英文「Touch Wood」,有驅散噩運的意思,有說和廣東話的「大吉利是」意思相近。無論如何,木頭和人類的關係可說是唇齒相依,由原始人鑽木取火,到用木搭建房屋,利用木筏渡河,製作家具,及至各種藝術設計等,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故此本欄目命名為「觸木 Touch Wood」,正希望把一些和木有關的人、事和地方,以至簡單的DIY創作和各位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王天仁,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超過十年,活躍於不同類型展覽、跨界合作和項目策劃,亦積極擔任教育工作,近來透過不同平台,以文字分享所見所想。
www.facebook.com/junkwoodsculpture
圖、文﹕天仁
編輯 王芷倫 |
-
(明報製圖)
-
(明報製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