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1 19: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果老星宗是宋中后期产物吧,包括斗数等,都是陈抟老祖老祖以后的产物吧。
司马迁《天官书》曰:天乙在紫徽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斗战,知人之吉凶者也。天乙常背天门向地户而行。天官十有二,天乙常以甲戊庚日,旦治大吉,暮治小吉。乙己之日,旦治神后,暮治传送。丙丁之日,旦治征明,暮治从魁。壬癸之日,旦治太乙,暮治太冲。六辛之日,旦治胜光,暮治功曹也。
而《景佑六壬神定经》引此段,列为“释天乙第二十八”章。作者杨惟德为司天监官员、并任太子洗马兼司天春官正权同判监。作为官家出版、皇家密藏的《景佑六壬神定经》我觉得比民间任何其以后的出的书籍都要靠谱。原因如下:1、官家占有历代积累资料良多,非民间一本二本家传祖传可比;2、三式都是围绕历法、天体运行而来,除了官家司天监哪家能有财力物力和精密器具去严密精细观察天体记录并测算天体运行的能力?
司马迁也是官家出身常在皇帝身晃的人,且其家世本就是太史、天官世家,在周朝就是了,按司马迁老爸的话说,其家祖先早在虞夏之世就功名显赫、掌管天官了。
我个人认为:应从宋朝官家入手,并寻宋前历代官家版本进行考证。明清之后的,除非官家翻版引前朝官家的,但凡什么注释一类都应舍之;更不用说什么民间家传等等,在起法式上一概弃而不看;但可在类象判例上则参而习之。
现今所谓六壬,何日何时入何月将都无法清楚知晓,或简单用中气或引古人观测数据,百千年过去,如何有准?一个起贵人法,N种说法,众口纷纭莫宗一是,让我等后学者以为难。盼有德者考古天文历法,依现代知识就古浑仪简仪测度28星宿宫度,明古法立法式。
任何不懂历法、不观星辰而言什么天地子丑、圣人古人等等,都有自误误人之嫌疑。都如如今佛教的口嘴禅,实无用处,自慰慰人罢了。
(鄙人学四柱八字有段时间,越学越糊涂。最后依某算命书说”推来推来不如推星辰“,所以就去看了几天太乙,没搞懂、搞不懂。然后就来看六壬了,满打满算还不到三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