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生活 于 2019-1-26 22:29 编辑
“为什么有这样的技法的转变?还是回到两种五行的区别上来讲,真五行为先天无形之气,十干五行为后天有形之五行。先天为阳,后天为阴。先天五行未分阴阳顺逆,后天五行才分出阴阳顺逆。直接体察无形之气难矣。上古之人修养高,体察无形不为难,而愈到后来之人慧眼渐失已经很难体察了,因此必须从另外角度来把握五行。” 对于为什么会产生子平,我有不同的见解。探讨下,望指正。 为什么由禄命法到了宋朝会发展到出子平,并非是古禄命法不准了,今天用古禄命算命的算六亲,穷通夭寿都一样准,不可能在宋朝就不准;也并非是因为宋朝人慧眼渐失已经很难体察,今天传承禄命法的人慧眼还在不会那个时候就没了。古禄命仍旧很准,但是对于当时的特殊人群的重大需求确实是不行了。这个需求这就是科举。 科举隋唐朝兴起,后来南北朝天下大乱了。再到了宋朝刚好是科举文化调整后的一个巅峰期。北宋优待文人,优待官吏,俸禄高,社会地位高。一件科举考试的成功,一个小概率事件完全可以彻底改变社会阶层。新的文化对应新的需求,科举考试这种极端事件,在古禄命诞生的时候是没有的。用古禄命,确实不好算。但是用子平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子平法动不动就讲用官,动不动就讲财官印。金不换大运月令取格即使在四库月有点官的余气也默认用财官。行运关注点就是身强身弱用财官。栏江网虽然全篇不讲格局讲五行,但是也是用正五行,用日干为自主,没用纳音五行,也没用胎元,没用命宫,不用十二宫。对好命批语就是科甲定然,一般就说青衿小富,烂命就是平庸之人,无用之人,寒儒。这些断语绝对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此外栏江网因为算考功名准,抄一抄都要花大价钱,为什么愿意花大价钱抄?因为可以赚回来。怎么赚?给底层劳动人民算命是赚不回来的,他们也听不懂什么是无用之人,什么是寒儒,目标客户还是读书人。为什么当时子平法不融合下禄命法呢,脱开干什么?第一融合了复杂,要学俩体系。算命首先是谋生技,其次才是学问。复杂就是错,即使有用也是错。第二个,也是根本原因。需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功名就是读书人活着的人生价值。什么出身,子女,六亲,身体健康等等人伦都不是个事,刘罗锅还是驼背(当然他是清朝人了,但是也是科甲文化里面的成功人士)官坐到了大学士,礼部尚书,你用禄命法能算出来他身体驼背,那又怎么了?用梁湘润先生的话说,只要考中,哪怕当一天官,第二天拉出去杀头也是有功名的人,也光宗耀祖了。在科举这么极端的文化下,禄命法自然就要有所改变了。 书是读书人写的,霸占话语权的也是读书人,经历了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文化霸权,四库选书焚“伪书”的事件。留下的多是子平法的书,禄命法在主流社会没人谈了,给人假象就是算不准被淘汰了,是伪学。事实是在没有机会考科举的中底层人群中,禄命法生命力充足,照样准,照样传承,只是默默无闻失去了话语权,被当成了流俗,迷信,糟粕。但是天道不讲你怎么看他,只要有价值仍旧生生不息。 综上,小结一下。算命是一种术数,是技能,有技术的一面,但是算命是面对的人,人就有社会文化,所以算命还有文化的一面。梁湘润先生说:三代礼乐不相沿袭。“禄命法”也是如此。今天科举文化已经淡了,高考可以改变命运,但是也没有之前科举那么极端了。所以古禄命和子平法相比较适用场景更均衡了。 这句话太文,说的好理解一点就是。人富贵、幸福的原因,调候、格局、用神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反倒是七大姑八大姨,六亲,子女,健康,十二宫那些东西,居家过日子的人伦东西越发重要。子平法后退了一步,古禄命法进了一步。 用虞喜制定《大明历》的原则结束本贴。天自为天岁自为岁。天不变,变得是太阳的回归点。术数不变,一代代的人变,文化变。有人在文化就在,术数也在,文化变,术数的关注点也变,术数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