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2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62
- 回帖
- 0
- 精华
好评率:50.00%
差评率:50.00%
质量:2.00分
交流:2.00分
附件:2.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三僚村
三圣堂
三圣堂全景
出土蜈蚣模形
出土蜈蚣来龙入脉模形
出土蜈蚣朝向模形
象形碑
象地模形
象地明堂模形
猛虎跳墙石碑
猛虎跳墙形
虎形地石碑
虎形地墓象
虎形墓碑
虎形墓水口
虎形墓峦头
虎形墓来龙入脉
虎形墓明堂
导向石头
曾氏蛇形祠石碑
曾氏蛇形祠香火堂
曾氏蛇形祠
曾氏蛇形祠照壁
曾氏蛇形祠明堂
补充内容 (2014-11-6 14:20):
转帖/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梅窖镇三僚村国师佳作
为了满足各位易友了解三僚特转此帖子,请各易友不要再转此帖!
三僚的祠堂不拘格局大小,在风水角度都进行了认真的讲究,大多数可以成为风水术的教? 我们将其中一些典型作一个简介: 1、兰溪堂: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又名侧面虎形,壬山丙向,天井水出丁口,丁向开院门。祠前有一个反弓刀形水池。祠建于明朝中叶,原来三房俱发,人丁兴旺,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改动了朝向,丁财忽衰,几乎绝了二房,在清嘉庆年间再修时,特意立了禁碑,不许后代再改朝向 2、蛇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是曾氏一个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后龙是一条蜿蜒的山梁,祠堂正好座落在山梁落穴处。祠堂后坡用石块摆成蛇鳞形,状如蛇颈。祠堂院门开在右侧,门口有一堵墙挡着,绕道而入,是一道狭长的曲廊。院墙不高,但院内一堵照墙很高,把祠堂大门挡得很严实。院内祠堂门前开了一口半月池。整个祠堂造型低矮、曲仄。到处都不对称,院子一边大小,房子一边大小,连房沿都是一边大小,屋后的墙角都是一边方一边圆。堂内香炉摆法也怪,神案上一个香炉,神案下一座香炉。这座精心设计而处处别扭的祠堂确实耐人寻味。这是一个下山蛇形,壬山丙向兼亥巳,穴点在蛇的七寸,院门丙方正是蛇口,壬山丙向兼? 相传做这个祠堂的地理先生姓廖,是他们的母舅。用罗盘分金,共五房,其母问兄长? 3、维庆堂(狗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大门甲山庚向兼卯酉,侧门壬山丙向兼子午。整个房屋按照狗的特征进行设计,门大,窗大,祠内的神案牌位不是安在祠中间,而是安在祠内北边角落,祠的后门也不是开在后面,而是开在房子的前侧,开在狗耳的位置上,祠的前面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狗食盆。狗形祠属曾氏三? 4、若文堂:位于三僚老圩南面曾氏老屋,属曾氏三房的房厅,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下天井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挂壁天井大门未开,只在屋角开一侧门,据说开大门会绝长房,不开大门开侧门,房房皆利。长房很盛,? 5、九鳅落窠: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个房厅,厅主乔新公。相传按九鳅落窠形设计坤山艮向兼申壬,人丁兴旺,九鳅落窠,意思是建在盛产泥鳅的水田里。后来,另一房建乌鸦落阳堂制煞它,因为乌鸦喜欢飞到田里吃泥鳅,乔新公在堂后建了一个鸟铳形,对付屋后的乌鸦 6、乌鸦落阳: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个房厅,建于乾隆癸酉年,堂主是庄阳公。相传因为“九鳅落窠”祠建成后,人丁非常兴旺,故庄阳公建祠时,按“鸟鸦落阳”设计了这个房厅,此堂为丁山癸向,为了克制前面“九鳅落窠”堂,设计了这个乌鸦泊田的形状,在祠内安放了一个踏米的舂,每天一上一下地踏米,像乌鸦低头啄食泥鳅的形状。民国三十四年被火烧? 陵墓:三僚村坟墓比较多,宋明时代的古墓数量也很大,其中不乏风水讲究的精品 1、侧面虎形:位于三僚村阳背垴枫树下,是宋代曾姓的玉屏公(又叫吾道公)之墓,他是文辿公? 2、廖伯渊婆太墓(猛虎跳墙形):廖姓在阳背垴的虎形墓,叫猛虎跳墙。阳背垴本来是曾姓人的祖坟山。廖姓久就打算在这里找块地建坟,分点风水。后来二房有一个女儿嫁到曾家,在春节带菜回娘家时,她用地契包鸡腿回去。几年后,廖姓在这里做成了一个虎形墓。以后廖姓二房人丁发展到几千人。主要在分布在下廖和寨脑。墓壬山丙向正针,共有十一块墓碑,墓过罡刻有“屏山水带、秀挹清环”横联,另有两幅柱联:位妥仍昭穆 神安福子孙;德泽绵长光日? 3、海螺形墓:三僚塘里曾姓的祖坟叫海螺形,在虎形墓上面,面朝廖屋,后来重修时,先生哄他们用石灰砌墓,便把海螺毒死了。塘里曾氏便衰了,迁到了县城附近,人比较少了。海螺形有八个墓,摘录其中三个碑文如下: 一、“葬在阳坳上海螺形乾山巽向,高祖考广尊府君墓? 4、文辿婆太墓:位于三僚阳背垴最高处,听别人介绍说这个墓是“人形”,但墓碑上说明是“旗形”。这墓是唐末时建,是曾氏第一个墓,多次重修,后代非常兴旺。碑文:“唐故妣曾公文辿、母谢、朱老孺人之坟”“葬阳坳上旗形酉山卯向? 5、太监墓:位于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曾氏下砂的毛竹林里,坐壬山丙向兼亥巳。三僚居民有“先有陈刘沈,后有高曾廖。”的说法。沈姓过去就是大姓,人多势众,曾姓来了之后,就在沈姓的祠堂旁边(蜈蚣形) 做个下沙(一道山梁),做了三年,沈姓人一个晚上就把它刨掉了。明代初年曾从政成为朝庭的国师,请来了皇帝的圣旨,重新修筑了下沙,(关闭了沈氏的生方? “明钦差力士官黄公讳榜之墓。太史从政公再召入京都, 旋卒,上命力士官黄公护柩回籍,公囗囗吾地,因葬此焉。曾姓合族立? 从碑文看,是因为皇帝第二次召曾从政上京相地,不幸亡故? 6、龟形墓:位于三僚村罗经石北麓的公路边,墓前用水泥浇铸了两只龟前爪,正好在水田里,龟态昂然。据碑文载,原墓为清代同治年间建,巳山亥向兼丙壬分金,癸酉年重修? 7、罗三公墓:位于三僚圩前公路左侧的大松树下。明万历年间建墓。清代前已经四次重修。碑载:“皇明万历祖父母记载家谱葬三僚鱼土嵊寅山申向兼甲庚地肖鱼形。皇? 8、鹅形墓:位于三僚曾氏下砂上方的一株大枫树下,为曾氏十世祖曾朴斋和夫人钟氏合葬墓,后来22世? 9、廖均卿墓:三僚最有名的国师墓,是廖均卿墓? 10、廖文政墓:位于梅窖镇店山村老爷山眠犬形,与三僚村一山之隔。墓藏在一个小山窝内,整个地形象一只卧地狗,所以地名就叫眠犬形。墓在犬形的腹部。明代隆庆四年建墓,清代康熙55年和同治6年重修,乾山巽向。横梁上? 11、凤形墓:位于三僚廖氏后龙山背坑冲,子山午向兼癸丁。此墓又名寅葬卯发、寅葬卯绝墓,墓形为凤,墓穴点在凤尾,为明代三僚著名风水师廖歧山亲建祖墓。相传,廖歧山做墓时,断言点中穴位后,全家当日将有灭门之祸,但如果弃家远遁,当日即可大发。廖歧山寅时做墓后,即从家里的后窗跳出远遁,其兄弟等人不信,当日卯时应验,屋塌人亡。廖歧山逃至外地后,大发 其他风水建筑? 三僚村在祠堂陵墓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风水建? 1、曾氏下? 2、龟蛇把水口:位于三僚圩侧河边,三僚河水在此绕圩而流,曾氏在此人工堆积了一个圆土堆,一个长条形土堆,象征龟形和蛇形,让龟蛇保护水口 3、出土蜈? 4、章罡土和七星池:位于三僚廖屋村北无蚊祠后面,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堆,高?名人事迹三僚廖姓人引以自豪的是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廖均?,他选定的昌平县黄土山上一共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那儿? 1984年廖均卿墓被确定为兴国县文物保护单位,在三僚有好多座造型各异的古墓,相传杨筠松创造了72种阴宅墓葬法,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造型,诸如“凤形”、“龟形”“蛇形”、“蛤蟆形”。我们眼界大开地看见了“虎形”的墓穴就犹如一只老虎卧在山头,两尊副碑如两只竖立的耳朵,墓碑诚如张开的大嘴俯视着山下的村落,位于村口的“鲤鱼形”墓穴是给明万历皇帝选了阴宅风水的曾邦旻的墓地,墓前的参天古树犹如鲤鱼的两根胡须,可惜的是,左边的那棵树在大练钢铁的年代给毁了? 三僚村引以骄傲的是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堪址的曾从政,曾从政因为长城择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养在北京,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了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枢还乡荣葬,只可惜我们没有发现曾从政的墓地,倒看见了护送其灵枢回乡的太监黄榜的墓址,三僚的开基祖先是曾文讪,这位杨筠松的首席弟子为了却师父心愿而制煞了赣州府督卢光稠的历史掌故不但广为流传还载被入了赣州府志?岩洞三僚村东南方的山峰均为石灰岩层,有二处岩洞较为著名,即观音岩、吸石洞 1、观音岩:位于三僚村排上村小组尾部,位于观音寺后,观音寺上殿的神案之后,即为观音岩洞口,高约2米,宽不? 观音岩又名石仙宫,相传洞内宽阔有河,可以通往宁都赖村,杨救贫曾在洞内修仙悟道,著书立说。五十年代初剿匪时,三僚乡政府组织民工进行了封填 2、吸石洞:位于三僚村罗经石峰西麓半坡中,兴国县道光四年出版的县地图中,就标明了这个洞的存在。洞外有二块巨石掩蔽,巨石间有一道不足一米的石缝曲折相通,外面不易发现洞口。洞口很宽敞,高宽都在三至五米左右,下洞有人工修建的台阶十余级,入洞后有上百平方米的厅堂,然后分成若干个可以进入的岔道。这些岔道曲折相通,吸石洞虽然不如太平岩宽大,但也是幽静深远。在洞内没有找到地下溪河,石燕极多,鸟粪遍地,把钟乳石柱都蒙上了一层黑色。三僚村如果作旅游开发,这个洞和罗经石一起还是有一定观赏价值的3兵灾纪录三僚村自唐末杨公定居以来,代代名师云集,华厦巨屋,蔚然可观。从清代三僚村二姓族谱中古村图,可以略窥一二。三僚村庄建筑的破坏,主要是清初以来的三次兵?第一????顺治11年,清兵攻略赣南,在兴国遭遇民众的抵抗。据兴国县志记载:“清顺治十一年(西元1654年),衣锦乡三僚曾拱辰、曾象吾、曾玉华等领导农民数百人,以梅窖太平岩为据点,继烟兵进行抗清斗争。这支队伍与青塘何辉明领导的农民队伍相联络,出入永丰、万安、泰和、于都等地。”这场战争持续了二年多,这支三僚曾氏为主组织的抗清义兵,最后被清兵封锁在太平岩溶洞之内,以烟火熏逼而败。战争结束后,清兵对三僚村进行了大规模屠杀?第二?是民国八年,即公?北洋政府却正在对三僚村进行一场洗劫。这场战争的起源征收鸦片烟的“青苗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对鸦片种植实行一种所谓“寓禁于征”的政策。即允许农民种植鸦片,但对烟农课以重税,并在每年收成之前,按每亩6块银元的标准进行征税,对于不能缴税的烟苗,立即铲除。民国八年,北洋军连长张绪千率兵进入三僚查铲烟苗过程中,和烟农发生武装冲突,张绪千被土炮击伤,在抬返县城途中,跌入河内淹死。事后,县衙向赣南镇守使吴鸿昌搬兵讨伐,发动了一场历时二个多月的战争。最后投入北洋军一个团及兴国、于都二县的警察支队,并收买了绿林武装,才攻破三僚,全村被屠杀村民一千余人,将房屋焚毁一空。这场兵灾,对三僚村的古村建筑,几乎是致命的毁灭。这场战争的进程,在当时的上海《大公报》、《申报》均有详细报导,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是民?4堪舆之村影响?唐朝末年风水大师杨救贫定居三僚授徒传业开始,三僚产生了许多风水先生,踏勘风水的足迹上至皇家陵园,下至平民宅第,形成了风水学说的形势一派,在江西、广东、福建乃至东南亚一带具有广泛影响,在潮汕一带犹负盛名。宋朝以来,仅廖氏就有上百人在潮汕相地,其中出名的地师有宋朝廖月山、廖子安、元朝的廖国玉、明朝的廖炳章、廖胜概、清朝的廖炳子和廖仁等七人,在当地留下大量的建筑风水,三僚人称之为“七廖下潮汕”,至今在三僚仍然有“不到潮汕不出师”的说法。随着潮汕人不断拓展海外的生存空间,三僚的风水声名远播港台和东南亚一带。当然,最为三僚人感到骄傲的,应属明朝廖均卿等三僚地师勘择的明十三陵。即便如此,在地师们世代居住的三僚村,也留下了他们许许多多的风水实践杰作? 2013?中国风水家协?命名三僚村为“中国十大风水宝地”,中国风协主席高占?授牌。第三届中国风水文化?将在这里举行?三僚由来三僚人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外看风水,风水堪舆文化的繁盛与杨救贫是分不开的,据史书记载,廖、曾两姓都从宁都徙居兴国三僚,“盖两家冢宅,皆筠松所卜而贻之谶云”?5荣誉唐朝时期三僚村本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山区自然村寨,但自从唐僖宗坤?明朝时期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三僚村自明初开始到清代中叶,出现了不少引以自豪的风水先生。如受明成祖朱棣召进京为皇帝陵墓选址的廖均卿,他选定的昌平县黄土山上一共安葬了明代十三位皇帝,那儿已被后人称之为“十三陵”,此之后北京故宫大皇城的勘测也出自于廖均卿之手。廖均卿因此被皇帝以四品职衔供养至老死,他的墓地至今还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为万里长城修建九镇军事要塞和北京天坛祈年殿而堪址的曾从政。曾从政因为长城择址有功被皇帝一直供养在北京。老死后永乐皇帝还派遣了两名太监护送其灵枢还乡荣葬近代时期三僚村最富传奇的还是山腰上一棵十几里外就能看的见的形似伞盖的大杉树和树底下的形似包裹的两块巨石。传说杨筠松的弟子曾文辿当年也发现了三僚这块山环水绕的宝地,在曾文辿眼中这杉树如伞盖巨石如印章,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华盖遮荫,代代能文武,世世好为官。”师傅杨筠松却当即断言为:“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三僚人说,是杨公忍不住泄露了天机,所以他才没有后代,但他的两个徒弟却从此在这大山深处繁衍不息,替人看风水成了世世代代三僚人谋生的祖传技?易经关系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恰似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6著名景点阴阳?三僚的地形还酷似一幅阴阳太极图形,原来是因为村里有两条弯延曲折的溪水平行地流淌在阴阳两极之间,溪水流至杨公祠前则二溪合而为一地形成了一条大溪流。最有意思的是,大溪流源头的水温左右两岸竟相?杨公?2000年建成的杨公祠是这是曾氏供奉的祠堂,是由福建的客家人赞助并施工的。祠堂是锁着的,无法入内,仅从外观上看其造型十分豪华壮观,外墙全是青石雕刻,正面墙壁刻满了浮雕,内容 是杨公著书、出游、进政、考风水的四组大幅浮雕,仰视中呈现出立体化的人物栩栩如生得呼之欲出;人物下面以“山清水秀、江山多娇、群峰叠翠、玉溪春色”为题的四幅风景雕刻中的山水花鸟、亭台楼阁,其细腻逼真的工艺也让人叹为观止大杉?三僚村最富传奇的还是山腰上一棵十几里外就能看的见的形似伞盖的大杉树和树底下的形似包裹的两块巨石。传说杨筠松的弟?曾文?当年也发现了三僚这块山环水绕的宝地,在曾文辿眼中这杉树如伞盖巨石如印章,他说:“这是一个好地方,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华盖遮荫,代代能文武,世世好为官。”师傅杨筠松却当即断言为:“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三僚人说,是杨公忍不住泄露了天机,所以他才没有后代,但他的两个徒弟却从此在这大山深处繁衍不息。替人看风水成了世世代代三僚人谋生的祖传技艺,三僚人和许许多多的人都把杨公视为祖先供奉着眠弓?即是三僚村东面的东华山,此景仍存。一峰独起,云遮雾绕,险峻异常,仿佛步步登天,故称“眠弓峻岭”。古人有诗曰“攀桂莫言云路远, 登临正如步蟾宫。”形容登眠弓岭如同登?独石?就是村口的罗经石,杨救贫当年选中三僚传道授业,是因为三僚村地形状如一个太极图形。站在两姓界的“和合石”上看,三僚村是一个盆地,盆地中间一座条状石山“罗经石”恰似罗盘中的指针。曾屋村和廖屋村如太极图中的两仪,为强化八卦图形,后来人为在盆地中间建造了东华、西竺、南极、北斗四座寺庙,在全村营造了八个景点,吻合了《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演八卦”的原理 三僚村仍保留了不少古代风水建筑作品,如章罡土、七星池、龟蛇会、石拱桥、虎形祠、狗形祠、蛇形猫眼祠、靠壁天井侧面祠、石仙宫等以及大量宋、元、明、清古墓如人形山、海螺形古墓群、卧虎形墓、猛虎跳墙形墓、寅时葬而卯时发、凤形墓等典型的明清墓葬风格? 据曾氏古族谱《僚溪文丛》记载,“八景”乃当年杨公亲自命名,他对弟子曾公说:“僚溪虽僻,而山水尤佳,乘兴可登眠弓峻岭,健步盘遨独石谗岩,赏南林之晚翠?汾水龙潭在村子南方的天马山下,是从溶洞观音岩侧涌泉流入的深潭,人民公社时建三僚水库,将潭淹没,故景已不存。这条河水极为清澈,在村子中部与另一河会合,清浊分明,杨公钳记中的“南方天马水流东”就是指这条?留记珠石据清代宁都进士丁有美的三僚游记,留记珠石在三僚村真君祠旁,古人有诗描绘:“山腰有石一珠圆,屹立巍巍万古看。威势雄昂如虎踞,形横屈曲似龙盘?西山晚照其实就是三僚村的晚霞,古人有诗云:“金乌欲坠晚将临,万叠西山渐送阴。雁落芦汀翎带锦,鸦投江树翅翻金?东郭朝云是三僚村朝霞满天的景观。村子东面看见的正是石灰山、水泥厂,山体破损。古人诗谓“好看随风收敛去,不知还在几重山?北浦渔歌浦字的本意是湖泊或大海边,北浦乃古代三僚村东北的水泽。从三僚古村图上看,古代村东北是一个湖泊,荷花映日,碧叶连天,村民在湖内捕鱼捉虾。古人诗云:“湾湾流水抱树前,北有渔翁乐自然。噫欤数声烟树晚,徘徊一曲夕阳天?南林晴翠南林是村南面的天马山下,与于都梅屋村交界处的一片缓坡土岗,古代是一片树林,仍屹立不少大松树。晴雨之间,风光无限7代表人物杨筠松,名益,字叔茂,号救贫,是杨家?8当地小吃三僚的风味食品就是豆腐和水酒。三僚豆腐宴是当地有名的小吃,很多人到了三僚必要品尝一下,在一定范围内(兴国县境内)有影响,其特点是鲜嫩有嚼头。三僚街虽小,却有四家豆腐店,而且不逢圩也有豆腐供应。三僚豆腐做法很多,可以上整桌的“豆腐宴”。主要品种有? 煎豆腐、水豆腐、酿豆腐、豆腐乳、豆腐花、豆腐渣、豆浆、臭豆腐等等 三僚村在当街时,有七家炸米果和卖水酒的小店,水酒是三僚村常见的饮料。三僚水酒酒味清淡,价格便宜,是一种可以推介的特色旅游景点饮料,有焖豆腐、乳豆腐、油炸豆腐等。
三僚村的风水建筑 三僚村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风水文化村,村内有大量的风水建筑。但由于民国8年、民国34年的战火和“文革”的破坏,对村内的风水建筑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现存风水建筑数量有限,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发掘、整理甚至去恢复。三僚村现存的风水建筑主要分为祠堂、陵墓及其他一些建筑,我们将其中主要建筑分类介绍: 祠堂:三僚村二大姓氏的宗祠,都已被毁,廖氏宗祠正在恢复。房派小祠大部分存在。三僚的祠堂不拘格局大小,在风水角度都进行了认真的讲究,大多数可以成为风水术的教材。现在我们将其中一些典型作一个简介: 1、兰溪堂: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又名侧面虎形,壬山丙向,天井水出丁口,丁向开院门。祠前有一个反弓刀形水池。祠建于明朝中叶,原来三房俱发,人丁兴旺,清乾隆年间重修时改动了朝向,丁财忽衰,几乎绝了二房,在清嘉庆年间再修时,特意立了禁碑,不许后代再改朝向。2、蛇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是曾氏一个房祠,祠建正在后龙山一个蛇形山梁之下,整个祠以蛇的特性设计。后龙是一条蜿蜒的山梁,祠堂正好座落在山梁落穴处。祠堂后坡用石块摆成蛇鳞形,状如蛇颈。祠堂院门开在右侧,门口有一堵墙挡着,绕道而入,是一道狭长的曲廊。院墙不高,但院内一堵照墙很高,把祠堂大门挡得很严实。院内祠堂门前开了一口半月池。整个祠堂造型低矮、曲仄。到处都不对称,院子一边大小,房子一边大小,连房沿都是一边大小,屋后的墙角都是一边方一边圆。堂内香炉摆法也怪,神案上一个香炉,神案下一座香炉。这座精心设计而处处别扭的祠堂确实耐人寻味。这是一个下山蛇形,壬山丙向兼亥巳,穴点在蛇的七寸,院门丙方正是蛇口,壬山丙向兼子。 相传做这个祠堂的地理先生姓廖,是他们的母舅。用罗盘分金,共五房,其母问兄长, 那一房好?当时回答说都好。晚上,私下告知其姐妹说,好在二房,差在四房。其母要兄长改变风水,因为四房孝顺,二房忤逆。后来其兄通过改变房子结构,做成蛇形,让风水好四房绝二房。后来二房发现了蹊跷,向舅舅求情,舅舅点拨他在地下放一个香炉祭祖,二房于是也可以看见天光,后代不至于绝香烟。3、维庆堂(狗形祠):位于三僚曾屋村诚真希望小学背后,大门甲山庚向兼卯酉,侧门壬山丙向兼子午。整个房屋按照狗的特征进行设计,门大,窗大,祠内的神案牌位不是安在祠中间,而是安在祠内北边角落,祠的后门也不是开在后面,而是开在房子的前侧,开在狗耳的位置上,祠的前面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狗食盆。狗形祠属曾氏三房。4、若文堂:位于三僚老圩南面曾氏老屋,属曾氏三房的房厅,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下天井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挂壁天井大门未开,只在屋角开一侧门,据说开大门会绝长房,不开大门开侧门,房房皆利。现在长房很盛,有800多丁,祠堂是明朝时曾乔世做的,叫“翻肚鲤鱼形”。这祠堂的门多次遭雷击,这又有一个讲究,叫雷越打,鲤鱼籽越多。因为一打雷,鲤鱼便产卵。祠堂是坤艮兼辛乙向,辛丑分金,甲方开门,出子午口,卯水上堂,对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开大门,正面如果开门朝不了山峰,而侧面开门是一个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国师曾罗三、曾永章都是出在这个祠堂。5、九鳅落窠: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个房厅,厅主乔新公。相传按九鳅落窠形设计坤山艮向兼申壬,人丁兴旺,九鳅落窠,意思是建在盛产泥鳅的水田里。后来,另一房建乌鸦落阳堂制煞它,因为乌鸦喜欢飞到田里吃泥鳅,乔新公在堂后建了一个鸟铳形,对付屋后的乌鸦。6、乌鸦落阳:位于三僚曾屋村南门村小组范围内,是曾氏五房的一个房厅,建于乾隆癸酉年,堂主是庄阳公。相传因为“九鳅落窠”祠建成后,人丁非常兴旺,故庄阳公建祠时,按“鸟鸦落阳”设计了这个房厅,此堂为丁山癸向,为了克制前面“九鳅落窠”堂,设计了这个乌鸦泊田的形状,在祠内安放了一个踏米的舂,每天一上一下地踏米,像乌鸦低头啄食泥鳅的形状。民国三十四年被火烧毁。 陵墓:三僚村坟墓比较多,宋明时代的古墓数量也很大,其中不乏风水讲究的精品。 1、侧面虎形:位于三僚村阳背垴枫树下,是宋代曾姓的玉屏公(又叫吾道公)之墓,他是文辿公第18代,相传虎形墓这个位置,属另一房所有,墓对面建了三房的狗形祠后。人丁兴旺,对吾道公一房压力很大,吾道公用自己的生命换到这个位置,造了虎形墓,压倒了狗形祠。 墓碑文如下:“宋十八世祖曾玉屏太公墓, 葬阳坳枫树下骑龙穴虎形申山寅向庚甲,庚寅分金。皇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岁五月吉日重修。(联曰)石淳觉春仙榻暖,佳城不夜来灯辉。”虎形墓是卧虎,这个虎形用心良苦,因为是伏地虎,两只人工的虎目很大,可谓虎视眈眈,但只是看住山坡下的狗形,并不咬狗。也咬不住狗,俗话说寅公进村食豕,先问犬公,因为狗形祠亦是同宗。2、廖伯渊婆太墓(猛虎跳墙形):廖姓在阳背垴的虎形墓,叫猛虎跳墙。阳背垴本来是曾姓人的祖坟山。廖姓久就打算在这里找块地建坟,分点风水。后来二房有一个女儿嫁到曾家,在春节带菜回娘家时,她用地契包鸡腿回去。几年后,廖姓在这里做成了一个虎形墓。以后廖姓二房人丁发展到几千人。主要在分布在下廖和寨脑。墓壬山丙向正针,共有十一块墓碑,墓过罡刻有“屏山水带、秀挹清环”横联,另有两幅柱联:位妥仍昭穆 神安福子孙;德泽绵长光日月 灵机变化会风云。主碑碑文:“祖妣生殁藏内葬本处阳坳上虎形正针壬山丙向缝针丁亥丁巳分金。”3、海螺形墓:三僚塘里曾姓的祖坟叫海螺形,在虎形墓上面,面朝廖屋,后来重修时,先生哄他们用石灰砌墓,便把海螺毒死了。塘里曾氏便衰了,迁到了县城附近,现在人比较少了。海螺形有八个墓,摘录其中三个碑文如下: 一、“葬在阳坳上海螺形乾山巽向,高祖考广尊府君墓, 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嗣孙胜、原、未重修。”二、“高祖妣李氏孺人之墓,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三、“宋祖考贵运府君之墓,葬本里阳坳上海螺形,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吉日重修。”4、文辿婆太墓:位于三僚阳背垴最高处,听别人介绍说这个墓是“人形”,但墓碑上说明是“旗形”。这墓是唐末时建,是曾氏第一个墓,多次重修,后代非常兴旺。碑文:“唐故妣曾公文辿、母谢、朱老孺人之坟”“葬阳坳上旗形酉山卯向”。5、太监墓:位于诚真希望小学后面曾氏下砂的毛竹林里,坐壬山丙向兼亥巳。三僚居民有“先有陈刘沈,后有高曾廖。”的说法。沈姓过去就是大姓,人多势众,曾姓来了之后,就在沈姓的祠堂旁边(蜈蚣形) 做个下沙(一道山梁),做了三年,沈姓人一个晚上就把它刨掉了。明代初年曾从政成为朝庭的国师,请来了皇帝的圣旨,重新修筑了下沙,(关闭了沈氏的生方) 沈姓人后来迁走了。其中一个皇家太监死在三僚,三僚曾氏将其葬在下砂上,墓仍存。碑文如下: “明钦差力士官黄公讳榜之墓。太史从政公再召入京都, 旋卒,上命力士官黄公护柩回籍,公囗囗吾地,因葬此焉。曾姓合族立石 道光五年孟冬 吉日重修。”现在从碑文看,是因为皇帝第二次召曾从政上京相地,不幸亡故, 皇帝派太监送灵柩返乡。太监死在三僚,葬在三僚。三僚曾姓有意将太监葬在砂手上,借钦差墓防止沈姓再平砂手的意图也很明显。6、龟形墓:位于三僚村罗经石北麓的公路边,墓前用水泥浇铸了两只龟前爪,正好在水田里,龟态昂然。据碑文载,原墓为清代同治年间建,巳山亥向兼丙壬分金,癸酉年重修(1993年)五月重修时改为巳兼巽。墓主系皇清待赠拟谥“忠良敦朴”的曾毓伦老大人,附葬有儿子传伯。墓上横幅是“江山永固”。7、罗三公墓:位于三僚圩前公路左侧的大松树下。明万历年间建墓。清代前已经四次重修。碑载:“皇明万历祖父母记载家谱葬三僚鱼土嵊寅山申向兼甲庚地肖鱼形。皇明23世祖妣考 公邦旻?字罗三太公 母钟、温氏太婆 老府君之坟墓”。三僚村有个“罗三公修南京,从政公修北京”的说法,是风水国师墓。8、鹅形墓:位于三僚曾氏下砂上方的一株大枫树下,为曾氏十世祖曾朴斋和夫人钟氏合葬墓,后来22世、24世亦附葬于此,碑上说明是:“本村砂树脑鹅形亥山巳向”。整个形状象是一只张翅欲飞的鹅,两边砂手环抱如鹅两翅,穴位点在鹅屁股上,这是鹅起飞时,屁股必定上跷,故这是正穴。来龙软了一点,所以栽了一株大枫树,这树象征鹅头。9、廖均卿墓:三僚最有名的国师墓,是廖均卿墓,1982年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廖均卿墓相传是天葬,找不到墓穴。落葬时,其亲属和工匠抬至其生前择定的岭背猛虎下山形附近,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大家慌忙四散避雨,不一会风停雨歇,大家出来一看,棺柩已失,山坡上已经隆起了七个坟堆,竟不知那一个是真穴。这个地方在梅窖镇黄岭村,与三僚村一岭之隔,为下山虎形,望碑在虎形的头顶,7个土堆正好是虎嘴的位置,实际上陡坡上突起的7块石头,很象虎牙。10、廖文政墓:位于梅窖镇店山村老爷山眠犬形,与三僚村一山之隔。墓藏在一个小山窝内,整个地形象一只卧地狗,所以地名就叫眠犬形。墓在犬形的腹部。明代隆庆四年建墓,清代康熙55年和同治6年重修,乾山巽向。横梁上书 “太史世家”,碑文曰“明敕授钦天监承旨郎廖考东山公太 妣张氏婆 妣钟氏何氏婆 之墓”,碑右上角是“皇明隆庆四年庚午岁腊月”,碑左下角是:“皇清康熙五十五年丙午岁夏月觳旦 同治六年十一月吉日 ” 11、凤形墓:位于三僚廖氏后龙山背坑冲,子山午向兼癸丁。此墓又名寅葬卯发、寅葬卯绝墓,墓形为凤,墓穴点在凤尾,为明代三僚著名风水师廖歧山亲建祖墓。相传,廖歧山做墓时,断言点中穴位后,全家当日将有灭门之祸,但如果弃家远遁,当日即可大发。廖歧山寅时做墓后,即从家里的后窗跳出远遁,其兄弟等人不信,当日卯时应验,屋塌人亡。廖歧山逃至外地后,大发。 其他风水建筑: 三僚村在祠堂陵墓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风水建筑。1、曾氏下砂:位于三僚圩北面河边,沿山梁人工加筑的一道土坝,高约2米,宽约3米,长约50米。曾氏下砂的修筑,是明代曾氏与沈氏争夺生存空间的建筑,砂手护住曾姓祠堂的下方,不让生气冲走。但修筑下砂,却在沈姓的上方,挡住了他们的生方,故发生了争执。曾氏借助的皇室的权威修筑了下砂,并将太监黄榜的墓葬在砂手上,制煞了三僚沈氏。2、龟蛇把水口:位于三僚圩侧河边,三僚河水在此绕圩而流,曾氏在此人工堆积了一个圆土堆,一个长条形土堆,象征龟形和蛇形,让龟蛇保护水口。3、出土蜈蚣: 出土蜈蚣是三僚后龙山的别称,由杨救贫的铃记“出土蜈蚣艮寅向”得名。明代以前,三僚沈姓的后龙即出土蜈蚣,曾氏在与沈氏争夺风水时,正对着蜈蚣建了一个石拱桥,是个弓形,在桥头建了一座水阁,为箭形,用于破出土蜈蚣的建筑。4、章罡土和七星池:位于三僚廖屋村北无蚊祠后面,是一座人工修筑的土堆,高约2米,厚约3米,宽约20米,把一条从山谷里涌来的溪流分成二半,一条流入村内,经七处水池曲折流入村前小河,另一条从村边绕流入村前小河。建在明代初年,由国师廖信厚主持修筑,目的是化解本村后龙座山山煞水煞,使廖姓后代人丁兴旺。其做法是“文公无蚊祠”、“月洲堂”为轴,在白虎方按五行生克制化之理,在无蚊祠后龙构筑章罡土、由北而南开挖“天乙池(土)”、“犁头池(火)”、“墨池(木)”、“曲尺池(木)”、“砚池(水)”、“半月池(金)”、“太乙池(土)”,七池以小溪相连贯通,自太乙池起,逆水而上至章罡土;同时,先后在廖屋村内开挖了一百零八口塘,七星池如人的七窍能通气聚气,对应一百零八口塘,恰似人体全身上一百零八个穴位,使之血脉畅通。六、三僚村的山水资源 三僚村是盆地,当年杨救贫在三僚铃记中首先就说明“僚溪山水不易观,四畔好峰峦”。三僚村在万分之一的地图上,标明了四座有山名的山峰,可惜这些山都没有列入兴国县志、地名志里的山峰卷,我们在这里将这些山峰作一个简单介绍: 后龙山:位于三僚村北部,峰顶位于东经115o43’20”,北纬26o22’30”,由西向东走向,山体为石英石岩,表层砂质土,有不少巨石裸露,林木稀疏,以马尾松为主。后龙山在三僚境内约4公里,从与黄岭村交界的穿风坳起脉,最高处在三僚和合石以北,海拔高度550.5米,向东延伸从三百圩方向进入梅窖村境内。山顶有山寨遗迹,寨墙沿山脊而建,长达数百米,高度不等,有的达一、二米,也有的只剩一排石头依稀排列,是三僚村清代以来几次与外敌作战的遗迹。后龙山上没有居民,在东端有北斗庵。在西端有三圣庙遗址(殿宇不存,仅余石碑)。 庙子岭:位于三僚东南的油槽勿、石下等村小组一带,地理位置是115o44’25”,北纬26o21’30”。山势由西向东走向。峰顶向梅窖村延续,是梅窖村子同山(梅窖镇最高峰,海拔830.4米)相连山峰。为石灰岩山,顶峰海拔692.2米,山上土层较厚,植被较好,三僚村村办林场场址即在庙子岭山坡。庙子岭山上原来有一座东华寺,山名因庙而来,因为山形象一把弓,杨救贫当年曾经命名为眠弓岭,曾对曾文辿赞叹:“乘兴可登眠弓峻岭”。过去三僚曾氏曾在三僚确定八大景观,其中的“眠弓峻岭”景观就是指这座山,而另一个“东谷朝云”,就是指在庙子岭上的东华寺前看日出的景象。原东华寺已经废弃,近年村民在山脚下真君祠附近重建了一座小庵堂,沿用原来东华寺的寺名。山下还有一座供奉治水的许真君菩萨的真君祠。在窝石坳下还有一个奇石——磨盘石,庙子岭上有一条人行步道,在窝石坳与宁都县赖村乡高岭村交界。高岭村有一座小乙型的赖村水库。 罗刷岭:位于三僚村东南角横坑村小组一带,地理位置是东经115o43’20”,北纬26o22’00”。由西向东走向,与庙子岭相连,山形象过去农村拾柴用的竹扒子,几座山峰并排突起,三僚人称之为“箩恰”,把这座山叫做箩恰岭。地图标注时记成了“罗刷岭”。山峰林木稀疏,山坡上盛产油茶。有一个通往赖村高岭的小道,在茶亭坳与高岭村交界。罗刷岭泉水丰富,有曲尺弯泉、排脑泉、水榨下泉等泉眼。 牛轭丘:位于三僚南面的社背、江背段、排上等村小组一带。地理位置是东经115o43’35”,北纬26o21’00”。由南往北再转东的走向,因为山梁转了一个L形的弯,象是牛拉犁的木轭,故得名牛轭丘。峰顶海拔774.6米,是三僚村内的最高峰,是与于都县梅屋村交界的界山。这座山当年杨救贫称之为“天马峰”,他在三僚铃记中说:“南方天马水流东,仙客拜朝中。”就是认为三僚村能够出大批朝庭国师,是因为有这座天马峰和天马峰流出来的水。这座山峰属石灰岩,故山坡上有溶洞观音岩和观音寺,岩侧有泉水,水质清澈凉爽,是三僚村阴阳河水的清水来源。 罗经石:是一座四面悬崖的孤峰,又名独寨子。杨救贫当年曾有“健步盘遨独石巉岩”的概叹,曾将这座山命名为“独石岩”。位于三僚盆地的东部边沿,地理位置是东经115o44’25”,北纬26o22’00”。由北向南走向,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海拔387.3米。山上土质较少,大部分为裸露的石灰岩,树木很少,山上山下有不少坟墓,东、南、西三面陡峭,北坡有小径通往山顶,山顶尚存古代山寨寨墙残迹,山顶平坦,是眺望三僚村景的理想去处。石峰西麓有一座溶洞,名叫吸石洞。杨救贫当年选定三僚隐居,认为三僚是一个罗盘形,而这座石峰是罗盘中间的指南针,故这座山是三僚风水村的象征。兴国清代《潋水志林》第7页介绍三僚中说到:“上有北斗祠,南为罗迳山,配以吸石洞,两家世习青乌家言,故以此为名也。”就是认为三僚村曾、廖两家能够世代从事风水术,就是因为有北斗祠、罗经石和吸石洞,因为罗经石峰和吸石洞是三僚成为风水村的灵气所在,也是未来景区建设的重点。 廖前山:三僚村廖屋南边是一片丘陵,砂质土,植被较差,只有少许松杉和油茶林,其中最高的山头为廖前山,即廖屋村前的山。顶峰海拔459.5米。山坳内有一个小寺南极寺,山坡上还有一个著名的沙糖井,清代时三僚廖屋村全村共用这口井,井水很甜,因而得名为沙糖井。据清代兴国县志《潋水志林》记载,这口井水量丰富,汲之不尽,但每年除夕,井水都会枯渴,进入新年,井水又会突然涌出,成为三僚村一大奇观。 中九山:三僚村廖屋南的丘陵中,有一个稍高的山峰,海拔451.2米,名中九山,土质较差,植被稀疏。山坡上有一座廖氏著名的祖墓鱼形。山下有一个小水库木鱼水库。 三僚村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发源于村南排上观音岩的小溪和发源于廖屋木鱼水库小溪,水量都不大,在诚真希望小学广场附近汇合,因为二条溪水清浊凉热不同,得名为阴阳河,小河由西向东穿越整个三僚盆地,流往梅窖村汇入梅窖河。这二条溪水的上游各筑了一个面积约二十亩左右的小水库。三僚村的廖屋村池塘甚多,在水大的范围里,人工开挖了一百零八口池塘,象征人的一百零八个穴位,用人工的方法改造了三僚的生存环境,改善了三僚缺水的不足。现将三僚村的一些有代表性水资源介绍如下: 木鱼水库:位于三僚廖屋村西侧鱼形墓附近,大坝高3米,长约50米,宽约3米,泥土堆垒而成,水深二至三米,面积约二十多亩,用于灌溉和养鱼。 社背水库:位于三僚村南社背村小组,三僚村通往王坳的公路旁边,故名社背水库,大坝高约2米,宽约3米,坝上可以通车,长约50米,水面宽约二十多亩,并被人为分成二个部分,后三分之一用一道栽满柳树的土坝隔开,目前用于灌溉和养鱼,库内积泥甚多。这个水库的位置原来有一个深潭,是三僚八景中的“分水龙潭”,相传潭中水深莫测,天阴下雨,潭中隐约可以听见龙吟之声。 观音泉:位于三僚牛轭丘下观音寺后山上,水从石缝涌出,常年不绝,水质清澈甘甜,观音寺用水管引入寺侧。寺侧另有涧泉,水量较大,是三僚天马水的源头。罗刷岭的曲尺弯泉、石下泉、排下泉,水榨下泉等诸泉,虽然水量大小不一,但相距不远,成为一个很值得我们关注泉水群,是三僚村一个待发掘的水资源。 七星池:三僚村廖屋的七星池是七座相连的水池,建于明朝中期,由风水大师廖信厚择建,环绕在廖屋诸祠中间,池名分另是天乙池、犁头池、曲尺池、玉尺池、墨砚池、半月池、太乙池等,按五行土金水木火的生克原理排列,一条小溪将七池连通,引山泉活水流经各池。七星池象征人体的七窍,七窍流通,自然生机勃勃。为了化煞,三僚廖屋还开了108口塘,象征人体的108个穴位。这是三僚著名的风水建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