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4.00分
交流:4.00分
附件:4.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漢語拼音】Jiapiluowei
【中文詞條】迦毗羅衛
【外文詞條】Kapilavastu
【作 者】方廣錩
古印度佛教遺址。傳為釋迦牟尼的故鄉。亦譯劫比羅伐窣堵﹑迦毗羅婆蘇都﹑迦毗羅窣都﹑迦毗羅﹑迦毗梨等。意譯妙德城﹑黃頭居處等。釋迦族聚居的迦毗羅衛國的國都。中國的法顯﹑玄奘都曾到過此城﹐但兩人對它的位置的記述有所不同。近代以來﹐雖經專家努力探索﹐但至今未能確定其原址。
有人認為﹐今尼泊爾南部的提羅拉科特就是迦毗羅衛。它距相傳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不遠。這是印度考古學家穆吉克根據玄奘的記載﹐以1895年在尼泊爾泰雷地區發現的阿育王拘那舍牟尼佛石柱及1896年在藍毗尼發現的阿育王釋迦牟尼佛誕生石柱為線索﹐於1899年在提羅拉科特試掘後認定的。近年來﹐發掘工作已擴展到提羅拉科特周圍地區﹐並發現了一些城壘和佛教遺址﹑文物﹐但尚不能完全確證該地就是迦毗羅衛古城。
另有一些人認為﹐迦毗羅衛的遺址應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距尼泊爾邊境1公里處的庇浦拉瓦。它距藍毗尼和提羅拉科特都不遠。早在1898年﹐英人佩普曾在此地一佛塔中發現一個滑石製的舍利壺﹐上有婆羅謎字體的銘文:“這是釋迦族的佛世尊的遺骨容器﹐是有名譽的兄弟及姐妹﹑妻子們(奉祀)的。”不少學者認為這可能就是在所謂“八分舍利”時釋迦族分得的那一份。1972年印度考古局在上述同一佛塔的下層﹐又發現兩個形態與質料同上述舍利壺完全一樣的舍利壺﹐但兩壺的大小不同﹐且無銘文。從出土情況判斷﹐安放這兩個壺的年代約在西元前5~前4世紀。不久﹐又在佛塔旁的僧院遺址中發現了四十多枚赤陶製的印章和缽蓋﹐其中一枚印章上有婆羅謎字體刻文:“唵﹗迦毗羅衛的提婆跋陀羅僧陀的比丘僧伽(所有)”。另一枚印章上為“大迦毗羅衛的比丘僧伽(所有)”。在一個缽蓋上也刻有迦毗羅衛的字樣。另在附近發現有若干用大磚砌成的建築物和其他一些文物。據研究﹐庇浦拉瓦的地下文化可分4期﹐最古老的一期約屬西元前8~前6世紀。因此﹐近來不少學者認為這裡就是迦毗羅衛遺址﹐但仍不能確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