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湾村麦氏宗祠 开枝散叶忆南迁 本报记者 邓圩 下着雨的午后,在麻石巷穿越光阴,梅雨季节浓烈的潮气裹挟着故人故事从历史深处而来。 广州城东、珠江之滨,紧邻黄埔古港和我国四大海神庙之一南海神庙的,是南湾古村。 唐代古运河绕村而过,百年老秋枫、老榕树在村间麻石古道旁郁郁葱葱。村中灰墨色的古巷里,一块牌匾曾经惊动了国内不少专家,老宅横额“初泰麦公祠”,这是李鸿章手迹。说起来这是有一段故事的,牌匾的主人麦子坚是光绪年间御前侍卫,二品大员,曾给慈禧医好了病,后来又在李鸿章手下办洋务,因此有了李中堂亲书牌匾的殊荣。 南湾的旺族正是麦姓。麦氏宗祠是南湾最古老的祠堂,名“序睦堂”,面积638平方米,初建年代不详,清道光辛卯年重修,为三进石脚青砖马头墙建筑。祠内雕梁画栋,壁画有30多幅,还有不少的屏风、对联等。 作为中原汉民族南迁开枝散叶之地,岭南好修祠堂,几乎村村有祠堂。建祠堂共祭祖,成为宗族百世得以相联的纽带。就像南湾村中,即便都是麦姓,大宗有大祠堂,各支派还有小祠堂。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古迹除了麦氏宗祠,还有初泰麦公祠、敬祖麦公祠等。 祠堂肯定是村中最堂皇的建筑,建筑的细节透露出家族实力。踏进麦氏宗祠,引人注目的是客厅天井石阶的7块花岗石,每一块竟然长达6丈。专家说,看这些长石就知道这个族群非富即贵━━因为在当时采集和运输这样长度的花岗石没有实力是办不到的。 麦氏大宗祠门前有石鼓,这也不寻常。这里的老人告诉我,其实这不叫“石鼓”而叫“面子”。石鼓基座上往往雕刻上蜜蜂和猕猴、雀鸟和梅花鹿等图案,寓意“封侯”“爵禄”━━封侯、爵禄对汉民族的家族来讲果然“很有面子”。 哪种家族祠堂门口可树“面子”?一种说法是凡外出做官的族人回乡才可以在祠堂门口立两面石鼓;另一说是凡立石鼓者,族人中必然是出了举人的。 南湾自然要称“诗书人家”了,至今村人仍引以为傲。“当时读书不用交学费,都是太公给的。所以这里出了好多读书人。”南湾村中老人家说。 无论走到哪里,祖先的风姿遗训已经深植于南迁汉民族内心,宗祠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南湾村,每天总有几个老人家仍然默默坐在古老祠堂的围墙内,守望着祖先留下来的建筑,看家族辉煌的历史和离奇的掌故在光阴间游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