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014|回复: 0

牛河梁红山文化 & 辽宁半拉山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5-5-9 00: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9/19/021916361.shtml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
中国青年网  2014-09-19 16:20:08


  红山文化是五千年前活动于北从辽河流域,南到大凌河流域,勃海湾北岸延伸到燕山以南的一支部族集团。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而命名。

  牛河梁遗址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500--5000年。位于朝阳市境内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京沈公路、锦(州)承(德)铁路从遗址中部通过。 1981年发现, 1983年开始发掘至今。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 2003年第十六地点发掘成果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整个遗址被评为二十世纪全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世界百项考古发现榜上有名。

  遗址保护范围56. 25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34平方公里。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遗址面貌被逐步揭开。在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5000米连绵起伏的山岗上,有规律地分布着女神庙、祭坛和积石冢群,组成一个独立于居住区以外,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同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石器、玉器。

  女神庙在牛河梁主梁顶部,是整个遗址群的中心位置。在主梁顶有一“平台”,东西长159米,南北宽75米,台址周边多以石料砌墙。台面高出女神庙的地面约2米。这是一处大型的红山先民活动的“广场”。女神庙位于平台南侧18米处的平缓坡地上平面是“中”字形的半地穴式建筑主体由主室、东西侧室,北室和南三室连为一体,另有南单室。总范围南北长25米,东西宽2— 9米,面积75平方米。全部为土石结构,地上墙壁有木柱支撑,呈拱形起筑。现保存的地下部分,深为O. 8— 1米,四壁内竖立5一lO厘米的圆木作管架,结扎秸杆,抹有4厘米厚的草拌泥,外抹2— 3层细泥加固墙体。加固后的墙体上还涂有赭红间黄白色的三角形或勾云形或条带形几何图案进行装饰。有的地方还用直径约2厘米的圆窝点纹进行装饰。庙内堆满建筑物构件、陶祭器、泥塑人体和动物雕塑的残件。

  经试掘,人物塑像已出残件分属7个个体。其中相当于真人2倍的面部、手臂、腿部位于西侧室,经拼接为盘腿正坐式。相当于真人3倍的鼻、耳位于主室中心。庙内重大的发现是出土了一尊较完整的女神头像,出土于主室西侧。头像高22. 5厘米,宽23. 5厘米,塑泥为黄土质,掺草禾,内胎泥质较粗。捏塑的各个部位则用细泥,外表打磨光滑。颜面呈鲜红色,唇部涂朱。头像为方圆形扁脸,颧骨突起,眼斜立,眉弓不显,鼻梁低而短,圆鼻头,鼻低平,无鼻沟,上唇长而薄。这些都具有蒙古人种特点。头像额部隆起,额面陡直,耳较小而纤细,面部表面圆润,面颊丰满,下额尖而圆。这些又都具有女性特征。此头像除写实外,更有相当丰富动感,嘴角上翘欲语,流露出神秘感。尤其是眼眶里深深嵌入圆形玉体为睛,使炯炯有光的眼神一下子进发出来。传神之情自然流露,更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整个头像的塑造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夸张,把传神、表情、动态融为一体,以追求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在情感。从而塑造了一个极富生命力并予以高度神化的女性塑像。这应为祖先偶像,并且是围绕主神的群神崇拜。另在主室中心的南单室,出土了熊龙的头和爪。北室出土了猛禽鹰爪、鸟翅等动物神塑件。出土的陶器有四种,一是大型彩陶镂孔器,泥质红陶,质地纯正而坚硬。壁后达2厘米,红地黑彩,图案为宽条带组成的几何形状,有长方形镂孔,规格特大,真径达1米以上,堪称彩陶王。二为敛口盆。短圆唇,鼓肩,饰压印条纹和之字纹,体形亦特大。还有小型圆形盖式器和薰炉器盖等。从女神庙的规模看,此时的红山先民已从图腾崇拜进入到祖先崇拜的高级阶段。

  积石冢是红山文化的墓葬形制。牛河梁遗址有编号的冢共有13处,大都分布在较为平坦的山岗上。有单冢、双冢和多冢。冢内又有大、中、小型墓。都砌筑石棺。冢以石墙为界,多道石墙由外向内高起,形成台阶,上封土积石。所用石料为就近开采的硅质石灰岩。冢界内侧有彩陶筒形器排列,墓中只陪葬玉器。最具代表性的积石冢是第二地点和第十六地点。

  第二地点位于牛河梁主梁顶南端坡地上。整个冢群由六座形制不同的大冢组成。东西方向一行排列,总长110米。大座冢均为石筑,三四号冢为圆形,一二号冢为方形,五号冢为“日”形。在各冢周围均筑有内外两周石圈,有的石圈内还有排列密集的彩陶筒形器。在一号冢内南侧发现小型墓葬15座,较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在二号冢中心还发现一座大型墓葬。这座墓是先用石块筑成一个较大的方形墓室。其规模最大,位置最显赫。墓中的随葬品大都是玉器,少则一二件,多则20多件。种类有玉龙、玉环、玉璧、玉龟、玉棒、玉镯、玉珠、玉箍、勾云形玉佩、竹节状玉珠、蚕形玉器、人首三孔玉梳背饰等。

  第十六号地点位于牛河梁遗址保护范围内的凌北乡三官甸子村,距女神庙4000米的一座山梁顶部。积石冢被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堡所叠压。经发掘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房址8座,窖穴3个,灰坑94个,灰沟7条,石、骨、陶、玉等各种器物470件。发现红山文化墓葬6座,灰坑4座。

  中心大墓(第4号墓)凿山为穴,长3. 9米,宽3. 1米,深4. 68米。在墓坑中央的上部,用石板砌出一多角形石“井”。“井”长1. 35米,宽1. 16米,高O. 5米。下为石砌墓穴。墓穴长1. 90米。宽O. 55米,高O. 65米。有石铺地板和石盖顶板。墓主人为成年男性。仰身直肢葬,头东脚西,人骨保存较完整。随葬品有玉凤1件、玉人1件、玉箍1件、玉镯1件、玉环2件、绿松石坠饰2件。玉人为淡清色软玉,体形圆厚,裸体,瘦身,五官清晰,双臂曲肘扶于胸前,双腿并立,额间凹陷,肚脐凸起,背面在颈的两侧及颈的后部对钻三孔呈三通状,通高18. 5厘米。玉凤淡清色,板状,卧姿,弯颈回首,高冠,圆眼,疣鼻,扁喙带勾,背羽上扬,尾羽下垂,背羽下绒毛清晰可见。身体各部用阴线廓出,体态层次清楚,线条优美流畅。背面有四对横穿隧孔,通长19. 5厘米。此两件玉器为首次发现,极为珍贵。其他墓较小,共发现双熊首三孔玉饰、玉环、玉棒等共13件。

  “金字塔”位于遗址保护范围内的“转山子”小山丘上。为正圆丘形土石结构,中央为夯土筑成的土丘,直径40米,残高7米。外包砌石,直径60一100米,总面积10000平方米。积石为圆形,并逐层起台阶。其规模与形状,都与埃及金字塔相似,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祭坛位于第二地点内。祭坛居中为立石筑起的三重圆形。三重圆的直径分别为22米、 15. 6米、 11米。每层台基以O. 3米到O. 5米的高差由边缘向中心层层高起。立石所用石料为红色花岗岩质,多为五棱状体,立置排列如“石栅”形。三重圆也由外向内逐渐缩小,三层“石栅”内侧分别放置成排的筒形陶器。坛顶面铺石灰岩石块,、较为平缓,形成一个结构独特而完整的祭坛体。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从神庙的写实女神塑像可以看出,红山先民已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进入到较高级的祖先崇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神权观念。从积石冢的大小和位置排序,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等级观念。从积石冢中心大墓和随葬品玉器的多寡和品位的不同,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人独尊”的王权观念。从祭坛和大型祭祀活动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观念。从玉葬之礼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所有这些都证明,原始氏族部落制的发展已达到产生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组织形式,即中国文明起源的“古国”阶段。而这一阶段正是三皇五帝传说时代,而这一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黄帝,“黄帝战蚩尤于涿鹿之野”,地处今河北西北部。周武王封黄帝之后于蓟,其地在今燕山南麓长城脚下,与辽西相邻。考古界权威人士把牛河梁考古发现与古史传说联系起来,指出“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时空框架可以与之相应。”因此,牛河梁红山文化坛、庙、冢遗址群和大量玉器的发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证明:她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物证。她对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史、传统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的研究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的确是华夏民族寻祖问源的圣地,东方文明的曙光。正如原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先生在分析牛河梁女神像时说:“她是红山人的女祖,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共祖。”


=========================

http://news.sina.com.cn/c/2015-03-21/175931630993.shtml

辽宁半拉山出土5千年前石人像 呈瓜子脸樱桃口
2015年03月21日17:59 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3月21日电(记者赵洪南)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对朝阳市半拉山红山文化积石冢的首次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其中包括两件存世稀少的陶人头像和石人头像。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新全介绍,积石冢是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埋葬制度,建在山丘的顶部,砌出石棺墓再垒砌石块,有山陵之感,兼具祭祀功能,考古界将其命名为“积石冢”。朝阳半拉山积石冢位于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尹杖子村的半拉山顶部,发现于2009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

  李新全说,因盗墓分子多次盗掘破坏,2014年9月,考古人员开始对半拉山积石冢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完成阶段性的发掘。

  半拉山积石冢平地起建,由纯净的黄色黏土堆积而成。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3米,东西宽约22米,面积约726平方米,冢高约1.5米。冢的北、东、南三面均见用石块垒砌的冢界墙。冢上局部现存有大量的封石。

  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等。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还有夹砂红褐陶与夹砂黑褐陶,多为筒形器;石器以打制为主,有石斧、石锄、饰件等。发现玉璧1件,玉环1件。

  李新全说,考古现场出土的两件红山文化时期先人头像,具有极高艺术和审美价值,此前发现的红山文化陶、石人像存世量少,保存差。陶人头像清秀俊美,长着瓜子脸,高鼻梁,樱桃小口;石人头像神态自然,长着高额头,突颧骨,圆下颌。两个头像的头顶均有盘绕发髻。

  李新全说,该遗址的发掘为红山文化考古研究提供新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对研究大凌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分布范围、积石冢群的分布特征、墓葬特点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17: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