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功 语要 第 九 讲
丹道入手行功,凡体质虚损、房劳过度、心肾阴虚者,应首先从补亏正法入手。另外,对人到中年的知识分子,或潜心学术,或经商从政,终日绞尽脑汁,思谋策划,耗气损神,亦有一套功法相传。笔者借传这套功法,将丹道的行功要点,随文讲解,以便读者能举一反三,得到实修的行功法诀。
(一)首先,讲丹道行功的姿势。丹道修炼一般以动势、站势、坐势、卧势较常用,我在《道学通论》中已逐一作了介绍。现需说明的是,宫观寺庙中的佛道修炼者,大多教人以坐势炼功。殊不知坐势炼功,禁忌尤多,特别是打坐数个时辰,血液流通滞塞,易在腿部血管中产生凝聚淤滞的细小血块,这些淤血成块后一旦沿血管流动而没融解,在脑部和心脏发生堵塞,会引发瘫痪或心脏病猝死。这种心脏细胞不可逆性突然坏死的病例由于事先毫无朕兆,会被宗教家称为尸解或坐化,误作成仙成佛的效验。其实西方医学界已在长时间乘飞机的旅客中发现这种病症,仅是他们不知道打坐修炼中早有这种病例而已。这些乘客在飞机上长途旅行达十多个小时,吃睡都在椅子上,下飞机后突发心脏病猝死,经检查为淤血堵塞心脏血管所致。我们教人修炼,应对学生的生命负责,不能不先把危险讲清楚。
坐势和卧势炼功,必须端直其体,将姿势摆正,使五脏得位,血液流通,要做到:“齿轻叩,津频咽,身要直,体要松,息要微,意要轻”,关键是一个“松”字诀。怎样将身体真正放松,这就要采用佛教净土宗的修持法诀,“彻底将自己交出去”,交给本尊,交给师父,自己赤条条无牵挂,身体也就真正放松了。净土宗认为只有到那个无牵无挂的境界,念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才能发生天人感应而得到佛果,否则念多少声佛也没用。因之人们要想真正得到这个“松”字诀,还得先学一个“舍”字诀。人若真正放下自己,把自己彻底交出去,一般人做不到,特别是知识分子更不容易做到,总是牵挂自己,要自己给身体作主,舍不下这个“我”字。丹家成道都要登上“舍身崖”,纵身一跳,舍身忘形,将“我思故我在”的这个色身、识神大胆舍掉,虚空大定,寂然无我,则道自来归。丹家讲要“身非我有”,讲“吾丧我”,讲“堕肢体,黜聪明”,“外其身而身存”,必须下狠心放下自身,后天的身心俱舍,扔掉这个“我”字,才能真正使身体放松。
站势和坐势炼功要注意放松双肩,卧势炼功要特别放松颈椎,只要身体真正放松了,炼功才会出现效验。有了效验,身体的自动机才会被启动起来,无论采取动势、站势、坐势或卧势,什么姿势也没关系了。“跟着感觉走,步步奔虚无”,这是丹家的根本法诀。
丹家之要,必知动静互根,内外兼修之理;如鹿炼精,如龟炼气,如鹤炼神,如虎聚阳,如蛇聚阴。血脉未和,莫贪静坐;关窍未通,不行既济。不可不分清浊,逼气过关;不明升降,即行采药;逼成幻境,诡言通神。欲成大道,不妨医药、饮食、体育并用,古代丹家不离武术和医药,首先牢固色身。金丹大道千门万派,都只能从色身上修起。病从心起,弱自精衰,邪由气入,修养精气神,色身自然强健。舍色身而得法身,出有入无,有无相通,则大道必成。身体静则属阴,动则属阳,坐势和卧势阴气较重,易生筋骨血脉滞重瘫痪之弊,仅有站势在动静之间,得阴阳之中道,故丹道入手以站势为优。人类从动物进化到能直立行走,这是一场身体的革命,可知站立是人类入道之门。因之我推荐丹道之筑基入手功夫,以王芗斋所传意拳站桩最切实用。
我幼年在沧州市吴桥县度过,那地方是全国知名的武术、杂技之乡,我虽13岁负笈离乡求学,然雅好武学健身之术,所见各家功夫多矣,自有一番比较和分别的道理。依我所见,丹道的动势和站势筑基功夫,除了王芗斋的意拳(又名大成拳)的养生站桩功外,还有达摩易筋经功夫、太极拳和金家功夫,皆适宜丹道修炼。世传《增益易筋洗髓内功图说》,有唐初道学名臣李靖的序,讲《洗髓》、《易筋》为达摩大师真传,其是否托名且勿论,然其功法必为丹家真传却是事实。我推敲这套功夫,甚合丹道之旨,读者能取其精义而修之,便入丹道正途,不必管它是佛是道是儒等诸多分别相,大道本殊途而同归。《易筋经》本有多家传授,含脱胎换骨、伐毛洗髓的绝学,可鉴定为丹道动功,其功效必然步步印证丹经。这是前辈丹家为后世学者留下的一叶渡舟,可惜世人迷于琳琅满目的丹经道书佛典,所认不真耳。先师知非子曾得黄克刚先生《真传易筋经》32式,可供丹家参考。太极拳本为张三丰祖师留传于世,显为丹家动功无疑。世间研究太极拳的著述甚多,已没我置喙之余地。
我曾正式入门的几位丹师,皆以武术、中医名世,且俱为太极拳高手,知非子老师为李雅轩先生高足,给我遗下一盘太极拳录相光盘。太极拳法,关键亦在一个“松”字上,要能松、沉、稳、静,神气浑融,自然无象通于大道,没几十年功夫难至化境。太极拳达到高境界,和自身阴阳的清净丹法效果相类。世人习练者多,但入高境界十分不易,其养生健身的效验毋庸置疑。从此步入丹道,当是顺理成章。
意拳与金家功夫,皆传自山西姬姓,由道士金一望窥得其中奥秘,避地入蜀,遂有金家功夫之传。金一望道士原为福荫寺少林武术高手,得姬家拳法后,拳随姓走,称名金家拳,经李少侯、麻贵廷、万玉成、周之德而传至先师知非子。金家功夫乃天下之武林绝技,精要处必心传口授,唯先师之哲嗣得其真传。
丹道筑基,不必精通金家拳,仅取其开合劲修习即可。此功法要点,一合一开,共两个基本姿势,一气呵成,合劲要快,开劲要慢。合劲时口发一声“嗨”,徐徐吸气入丹田;开劲时呼一声“噫”,徐徐吐气。合劲时前足迈步足尖外摆,后足紧跟一步,足踵先着地足尖内扣,松肩坠肘,颈前伸后缩,蹲身弓背似猿猴(猴盗桃),手腕上提头上仰,目视额顶势虚柔,凝神定心不用蛮力,至气吸满方换开劲。开劲时再赶一大步,由虚变实成弓步,尾闾内收气沉下腹,屈膝挺身两手下落至两胯侧。头微微上顶继而迅速低头下颌贴胸,此姿势称“鹅顶头”,双目下视于腹,至气吐尽方换合劲。此二式反复行之至五个开合,谓之开合功。
意拳源于“心意拳”,俗称“心意把”,由山西姬隆丰传戴龙邦,将“心意拳”改称“形意拳”,传其技于河北深县李洛能。郭云深先生得李洛能之形意拳法,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将其技尽传于本县王芗斋。王芗斋学成后又游学全国,集众家武学于一身,创立意拳,后人亦称为大成拳。意拳扫去其他拳术一切套路,以无招胜有招,专在神、形、意、力上整体运用,相机而动,应感而发,虚灵守神,功夫已出神入化,与道相合。
1949年以后,王芗斋先生融武学于养生,创立养生站桩功,以适应时代变化。其女王玉芳,其徒秘静克,皆以养生站桩及医疗保健见长。于永年教授早年留学日本习医,1944年拜在王芗斋先生门下,习练意拳站桩功六十余年,其学生遍及欧亚诸国。我修习意拳站桩乃于永年教授所传,后经他介绍才结识北京意拳研究会诸耆宿,现意拳分技击和养生两途并进,年轻一代中已人才辈出。
先秦《管子》书中,将各家内功称作“心术”,这个名称突出了心神在炼功中的作用,比现代以气功命名各家功法更为科学。王芗斋称其拳法为“意拳”,显然也是把意拳看成了一种心术,关键在于意念的修炼。《老子》讲“独立不改”,《黄帝内经》讲“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管子·心术》讲“毋代马走,毋代鸟飞,毋先物动”,皆是意拳站桩功的理论根据。
意拳养生桩功夫以《养生桩歌》为基础,即“身体要直,两足分开与肩齐,双膝微微弯曲,臂下坐,头上提”,“内空洞,外清虚,两手要慢慢地轻轻抬起。高不过眉,低不过脐,臂半圆,腋半虚”。王芗斋《大成拳论》云:“习时须首先将全身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项竖、神庄、力均、气静息平,意思远望,发挺腰松,周身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朗照顶巅,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激荡回旋,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下有木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曰空气游泳殊近似也”。
我将其引入丹道筑基功,亦总结出一些要领,这个要领首在一个“松”字,先要放松两肩。其姿势为“似笑非笑,似尿非尿,似坐非坐”,“上松下紧,前松后紧”,紧是相对松而言,上松双肩,两足如踏地三尺;后提肛,前松尿道。前松后紧是对老年人前列腺肥大及肛门松弛诸病的纠正。此术放开任督二脉,只在四肢上找感觉,表面看来与重视通任督二脉的丹道相反,实则放松任督二脉反而使气血精神归于自然,任督得自然运行,更合丹道之理。初站桩有酸、麻、胀、痛之感,即为站桩效验;后酸痛之感消失,以周身得麻、热、胀之感为效验,如此日积月累,离形去知,谓之“站忘”,方入丹道境界。
(二)其次,谈建筑心灵堤防。这就是说,行功之前要在客观上和主观上建筑一道堤防,以隔绝尘世名利色权的干扰,保持修道的小环境。这个堤防,有外堤防和内堤防之分。外堤防如净身入室,闭门谢客等,《道学通论》已专门介绍了法、财、侣、地的条件。司马承祯《坐忘论》将修道分为七阶次,即信敬、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其中既有外堤防,又有内堤防,还有修持方法,乃丹道中必读的要籍。
我近些年来书信多、电话多、会议多、来访多、邀会多,苦不堪言,故信奉司马承祯“简事”、“断缘”之诫,定下“不开会、不赴宴、不会客”的三不政策,减少了许多麻烦,这便是外堤防。吾本此娑婆世界之田间一草民耳,视各色人种皆我同类,东西大地皆道化之土,今为创立新道学和揭破丹道之秘两项学术任务殚精竭虑者,无非是想藉此为人类消弭本世纪的核弹战祸诸种劫难略尽绵薄之力而已。
我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日益体悟到,仅有道学是救世的文化,是双赢的文化,是消弭人类相互残杀、掠夺资源、破坏生态、恐怖犯罪等种种灾难的文化,是世界大同的文化。我因而著《21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一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互联网上,以唤醒世人,谁能翻译、传播此文,必是功德无量。吾也何敢轻天下之士?对于海内外各界人士上千封来信,因无力回复深感不安,故又著此《丹道法诀十二讲》,遍答各地丹道爱好者,此所谓“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而已。
内丹学是一项重铸人格和心灵的系统工程,一旦人类贪、瞋、痴的野蛮本性被扬弃为善良的真人之性,人类将重新找到灵魂回归的家园。人之生于世间,无不在千事万物中营求,然事物有轻重缓急,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鸾凤巢林,不过一枝;龙象饮河,不过满腹,人生之使命有限,谁也无法包打天下,故要度德量力敢于将使命托付给他人,是之谓“简事”。世人无不处于一张社会的关系网中,网上之人各为己谋用尽机心而牵动他人,修道之人仅以道为缘跳出世网,此之谓“断缘”(断俗缘)。《坐忘论》中之“信敬”、“收心”,则为内堤防。“信者道之根,敬者德之蒂”,敬信为修道之立足点。收心即儒家之“求其放心”,即佛家之“心无所住”,即道家之“归根复命”,“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
修道者心灵难以入静,大多是在心灵深处的潜意识里埋藏着一股不平之气,认为自己平生多处逆境,才华未得伸展,灾病苦苦相逼,所求皆不如意,无奈于修道中寻求心灵慰藉,然尘缘未断而不甘心。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说:“大凡从来独抱绝学,为人类谋福利者,与极忠诚之士和聪明绝顶者,社会从来鲜有谅解”。其实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何况在我国历史上,阉割本民族优秀文化和残害本民族社会精英的事屡见不鲜,此乃社会机制使然,亦无足怪。庄子为保存民族根基,故有《人间世》、《德充符》、《养生主》、《应帝王》之著,他告诫人们:“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就我所知,将道学视为遁世、避世、厌世之学,将丹道修炼视为束身入空门之举,乃千百年来腐儒之俗见。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能蹶而复起,中国文化能绵延常新,皆是以道学文化为根基使然。《老子》云:“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中华民族的社会精英,只能靠道学之术才能救世,才能自保,才能自立,才能立功。内丹学是科学而不是宗教,修道的目的仅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社会和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而已。丹道修炼,造就一批得道高士,他们视名利如浮云,运政事入掌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扶危救溺,力挽狂澜,伸一指可拨正历史航船,岂仅是养生避世而已哉!姜子牙年七十而独钓渭渚,诸葛亮学成后躬耕垄亩,二者皆抱道之士,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又何必怨天尤人哉!道学是强者的哲学,丹道是造就人才之道。世间大英雄、大丈夫,抱有冲天之志而欲大有作为者,不可不深研道学,不可不精修丹道,仅有得道之人,才能动则叱咤风云,静则退藏于密,达到庄子《逍遥游》中圣人、神人、至人的境界。这些观点我在创立新道学的文章中已析理入微,兹不赘述。
修道者要筑起心灵的堤防,就要学会惩忿窒欲,懂得警戒自己,劝勉自己。世传《永明智觉禅师警世说》、《憨山大师劝世文》皆此类著述。龙眉子云:“且人身难得,中土难逢,正法难闻,盛年难再。不于此生省悟,下手速修,直至此生尽后,沦落鬼趣,更欲修行,作么理会?”“此身不向今生度,更于何处度此身?”《悟真篇》亦云:“大药不求争得遇,遇而不炼是愚痴!”《碧苑坛经》云:“生前何处是家乡,死后还归那一方。现在法身宜早悟,莫将空手过韶光。死生生死两相参,大事因缘不等闲,未死之前先象死,生机即在死中探。”此皆警世之言。又有古德云:“毋以妄心戕真心,毋以客气伤元气。”“随缘消旧业,无复造新殃。”“不患念起,惟患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但自无心于万物,那怕万物常围绕。”“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玩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拂意处要遣得过,清苦日要守得过,非理来要受得过,愤怒时要耐得过,嗜欲生要忍得过。”此皆劝世之言。丹道入手,情绪最重要,丹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在良性心态下修道,才能内不出,外不入而进入虚静状态。《千金方》中载有“四少歌”云:“口中言少,心中事少,腹中食少,自然睡少,依此四少,神仙必了。”此乃丹家入手真传,万勿轻忽。其实所谓建筑心灵堤防,乃是方便说法,有堤防即着相,直至连堤防也化去,顿入虚无,方是究竟境界。
(三)再次,谈虚寂恒诚总纲及“忘”字诀。天仙功夫之虚无丹法,以虚寂恒诚四字为总纲。虚为无念而神灵,寂为气静而得真息,万缘放下则自能进入虚寂境界。虚寂为体,恒诚为用,诚为入道之门,恒为见效之本。法惟一意虚寂,念中无念,持之以恒,事之以诚,自然后天气寂,呼吸气停,先天现象,玄关洞开,生出五彩神光。刘一明《神室八法》将“刚、柔、诚、信、和、静、虚、灵”作为丹道之神室,亦是虚、寂、恒、诚的另一说法。修道者志气能刚,才敢断万缘,勇猛精进,持之以恒。刚而能柔,为达目的忍辱含垢推甘就苦,则是真能恒矣。道贵乎诚,诚则定,诚则明,诚则灵,由诚方能入道境;诚则处处归真,诚则事事守正,不诚则行入虚假流于邪恶。诚则必信,信则立,诚信之人必有师缘,必有法缘,必能成功。和则寂,静则虚,虚则灵,气寂神虚而灵光现,则入道境。
女子丹法,更须由诚切入,不诚则难入定境,而定境实即道境。人能以虚寂恒诚入道,则可致虚极,守中笃,胎息成,玄关开,不动心而得虚空大定,身如水晶塔子,便是天仙功夫。 天仙功夫,以止念为经,浑照、浑化为纬,继以浑忘为竟。丘长春真人云:“学者急须止念,念止则心定,心定则慧光生。慧既生矣,还须自涵于不睹不闻,无声无臭之中,久之方返于虚无真境。”《如我是闻》亦云:“金丹之道,全在静定其心。若不静定,则神志错乱,难调真息。其息不住,身中先天炁隐,三才真炁,无朋不归,行无补益,将何以生药?是以遇事制心,凡有所为,顺德自然;事若未至,不生行念;事若过去,释同冰化;务令此心,常若无事,则心静矣。”《规中指南》又云:“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此已。此法无多子,教人炼念头,一毫如未尽,何处觅踪由。”又云:“夫无念者,非同土石草木块然无情也。盖无念之念,谓之正念现前,回光返照,使神驭气,使气归神,神凝炁结,乃成汞铅。”大道教人先止念,止念者,万缘放下,身自虚寂。盖缘乃意成,意由心生,心定意静而缘自断,故不言“扫除万缘”,只言“万缘放下”,能放下则天心乃现,此诀惟“念中无念”一法。众生但一念回光,即同本有;能知无念,便证法身。
丹道入静,本有许多层次,由浅至深,须学者得诀后自己摸索体证。李涵虚所传《九层炼心法》、禅宗之《六妙法门》、四禅、九次第定、《修真全指》之“十静工歌”等,皆是讲入静次第的要典,应当参看。我之所传,为“松、和、空、灵”四字诀,即松静、和静、空静、灵静四个次第层次。佛教将“眼、耳、鼻、舌、身、意”称作“六根”,其所识者(眼识之色、耳识之声、鼻识之香、舌识之味、身识之触、意识之法)为“六尘”,佛法以为六识害人慧命,故又称“六贼”。然而在丹道学中,六根门头皆能成道,
入静次第多由感觉体验入门。《楞严经》中记载观世音菩萨成道,就是从耳根闻声修起,称为耳根圆通得菩提正觉的第一妙法。丹道以听息法入静,即为观音法门。入静先由放松开始,此为“松”字诀。“和”字有祥和、平和、安和、中和、太和之义,是调整情绪和身心状态的要诀。“空”字诀可将万缘放下,心包宇宙,虚壹而静,达到“大清明”的境界。“灵”字诀则神光常明,如水晶塔子,直入庄子“宇泰定”的境界了。由松和空灵,次第可达宇泰定,这也是浑照、浑化功夫。觉照是真心,分别是意识。人能无念,即可见性。一念不起,即是性境。浑照功夫,乃是由意敛两目神光,向脑一注,然后在眉心聚光止念。浑化则是全身如晶瓶承照日下,凝神炁穴,上下通明,由有为法渐入无为法,而以浑忘为竟。 《修真全指》云:“不合虚无不得仙,能到虚无可炼丹。”“夫炼己之法,即观照本心,而心不为识神之所劳,而身不为物欲之所牵,万缘不挂,一尘不染。常教朗月耀明,每向定中慧照。”“外息诸缘,内绝诸妄。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四肢不动,一念不起。”“常要心念不离此窍,神光一出便收来,造次弗离常在此。不可刹那失照,亦莫率尔相违,先存之以虚其心,次忘之以廓其量。随处随时,无碍自在,至妙至要,先存后忘,此口诀中之口诀也。”《易·艮》卦云:“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养真集》云:“不获其身者,忘我也。忘我,则生欲之根绝矣,是静而止也。不见其人者,是忘人也。忘人,则可欲之事泯矣,是动而止也”。丹道之心传,要在一个“忘”字诀。
谭紫霄《化书》为丹道要籍,其中传有“五忘仙诀”云:“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忘虚以合道,忘忘则功圆”。人能一气氤氲,而至忘形,则炼精化气之功成。人能一灵独存,神不自神,而至忘神,则炼气化神之功就。人能体合太虚,上下通明,直至打破虚空而忘其虚,则炼虚合道之功毕。而后离二边,归中道,能所俱忘,以至忘忘,由法身摄色身而出入有无两界,则达丹道究竟境界谓之道成。
(四)复次,谈丹道之火候。丹家自古流传有“圣人传药不传火,自古火候少人知”的话,足见修道是否有成,能否掌握火候是关键。丹道以神为火,以呼吸为风,候即差别的程度,实指丹道修炼中意念和呼吸运用的程度。这有如厨师之于烹饪,水平高低全在能否掌握火候。厨师用来烹饪的工具,好似丹道里的鼎炉;其调料配菜,恰如丹道里采药、调药功夫;其炒菜、蒸煮食品,妙在火候的运用,这和丹道修炼火候运用之理相同。人元大丹的火候本是从道士烧炼外丹的化学实验中借来的经验,内丹修炼之火候也全凭经验。内丹火候中有文武、升降、进退、行藏、塞通、寒热、润燥、采取、烹炼、沐浴、野战、守城、温养、封固、运药、周天、脱胎、神化等,不同体质不同阶段火候之运用也不相同,要靠丹师在真修实证中不断摸索反复体会积累经验。同样是呼吸、存想、止念,但轻重缓急的程度不同,即火候运用不同,效验也大不相同。我说过,人体本是一台自动机,有一个从后天色身通向先天法身的开关,只要碰对了劲,将这个开关窍门打开,就会进入自动运转的先天境界,就能激发出不吃、不喝、不冷、不热、不息、不睡、不病、不老等等生命潜能,就会进入丹道修炼程序。然而怎么“碰对了劲”,怎么开启“玄关一窍”,怎样掌握修炼功夫的轻重缓急,怎么调谐使意念、呼吸不轻不重的这股巧劲,这种“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技艺,就是火候。火候是变化,是次序;是体会,是经验;是艺术,是技巧;是预感,是神妙。
我每言仙佛之人体生命和心灵修炼工程本质上按同一规律运行。《指月录》载径山大慧宗杲禅师云:“莫管悟不悟,心头休要忙,亦不可放缓,如调弦之法,紧缓得其所,则曲调自成矣。”足见禅宗开悟也要掌握火候。世上不仅丹道修炼如此,其他如政治家之于国家大事,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虽该做但眼下不能做且不能说,怎么将该做的事情避开各种敌对势力办成办好,什么时候下重手当机立断孤注一掷,什么时候施巧计深藏不露瞒天过海,全在掌握火候。政治家的手腕,商业家的经营技巧,军事家的用兵作战,艺术家的演唱书画,都在善于掌握火候。丹道之学本来经天纬地,懂得了火候之学,无论修道、从政、经商、用兵、治学,皆可随心自如,事半功倍。丹道之火候,实即老子“动善时”的法诀,大致程序不外由无为继之以有为,由有为复返于无为;由静入动,由动返静而已。其要诀在于守中致和,勿使偏胜,切忌执着、强作,不可间断,要知时识候,随机应变,活泼自然。运火之法大致以虚静为体,以清和为用,法于自然,准于无间,是其基本原则。
吾得先师所传,将丹道修炼之火候分为“内火候”和“外火候”。内火候为体内精气神之运用,要行“中孚”卦,即不紧不缓,不偏不执,不轻不重,恰到好处,以中和为妙。特别是意念要轻,呼吸要微,似有似无,在有无之间寻找一个“中”字。以功夫的轻重缓急,用武火为野战,文火为守城,生动自然,由熟生巧,由巧通灵,则功到时至而神知,为内火侯之要诀。丹功说到底,无非是“定”的功夫,“化”的功夫。“定”在身外虚无之法身,色身亦“化”而为法身。心是火,息是候,心息相依即火候。有息相依为武火,无息入定为文火,定久浑忘为止火,功夫深入,火候变化,都在一个“化”字上着眼。
至于外火候,则如体外之站桩、辟谷、闭息、炼睡魔等,则行“小过”卦,即在自己的承受能力之上再稍稍过一点头,才能将人体的生命潜能真正激发出来。例如每次站桩20分钟很舒适,可增加到30分钟或40分钟,直至觉得实在忍受不住时,往往突然激发出生命潜能。在逐渐摸清辟谷的规律后,可由短期辟谷改为长期辟谷。闭息法的训练可试探一下“快要憋死了”的感觉。丘处机祖师为炼睡魔每夜行走七八十遭,才昏即出入行动,不教昏了性子。丹道之明心见性,多由炼睡魔而来。《续指月录》载:“灵云铁牛持定禅师,太和磻溪王氏子,故宋尚书赞九世孙也。自幼清苦刚介,有尘外志,年三十,谒西峰肯庵剪发,得闻别传之旨。寻依雪岩钦。居槽厂,服头陀行。一日,钦示众曰:‘兄弟家!做工夫,若也七昼夜一念无间,无个入处所,取老僧头做舀屎勺去!'师默领,励精奋发。因患痢,药石浆饮皆禁绝,单持正念,目不交睫者七日。至夜半,忽觉山河大地,遍界如雪,堂堂一身,乾坤包不得。有顷,闻击木声,豁然开悟,遍体汗流,其疾亦愈”。雪岩钦大师敢于说如炼性七昼夜不睡而不开悟,就拿老僧的脑壳作舀屎勺去!“开悟”是一种特定的精神状态,由炼睡魔七日而开悟是心理学的规律,据《续指月录》这一修道案例可以说明。《指月录》中还有许多案例,可作内丹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我1967年初在南开大学曾因赶写“文革”的材料,三日夜目不交睫,剧烈头疼被天津总医院误诊而抽脊髓,头昏手颤几成废人,后经校医杜泽先等治疗见效,至今仍留后遗症,故虽对炼睡魔一法揣摩既久,一直不敢轻试。今将此段案例摘出,仅供学道诸君参考。至于我自己,不敢炼睡魔,无奈偏向魔中求道,学一个孙悟空,仅将心息相依为法诀,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去牵牛鼻子,魂入阴阳窍,一梦到华胥。盖丹家之路有多途,能睡也是一条道。我随文讲了这么多话,读者仅须记住外火候可行“小过”卦,稍微过点头还可以,以利调动生理潜能,切不可背道蛮干,行“大过”卦,招灾伤身,欲速则不达。丹家要明白火候也符合“阴阳互根,至极必反”的“太极原理”,要善于运用其技巧,开关展窍,进入丹道修炼程序。
(五)最后,传一套丹道功法。这套功法《二懒心话》已披露,颇适合社会各界知识分子保命健脑之用,为丹道之正宗功夫。此功夫能修炼“出阴神”,可以激发出诸多心灵潜能,望修士万莫贪着,莫背离成就玉液还丹的目标。
盖人之一身皆阴,惟两目为阳,目中精气神俱全,人体其他部位可化妆变形,惟两目无法掩饰。两目回光返照,便是化阴还阳的丹道功夫。
1、洗髓法:冥目,调息,凝神内照。片时息调后即以意凝神于脑,以目光微向头顶一看,觉有微明,如黑夜月色然。随即用意引此光映照泥丸,待得脑中光满而头若水晶然。此法为内照巅顶,初时仅以意为之,并未有光,久之而光现,光现则性纯而命固。密宗亦有此引罡之法,光色有白、黄、红、绿、蓝不同,或呈五彩并现之,其作用亦各异。据知非子老师《心气秘旨诀中诀》所述:“白光主消灾除障,通行血脉之壅滞;黄或红光,主增益严肃,补气进阳;绿蓝两光,则主成就不动,益精安神,究竟成就。如初修气脉,或时值夏秋,则以白光为妙;至气脉已通,或时值冬春,则以红、黄二光为宜”。匡常修道长所传龙门派分支金山派丹法,入手则一面守静聚性,一面观光止念,久之眼前一片虚白。初则如白雪飞舞,继则似银浪翻腾,久则聚为虚白,光聚则性聚,光定则性定,光满则性圆。观光之法,自内照巅顶入手,不久白光显现,由微而著,由动而静,渐入圆光大定。
2、洗心法:光映泥丸存之既久,乃引此光明下降重楼,直达绛宫。在绛宫存之半晌,但觉绛宫纯白,惺惺而照,即为洗心法(绛宫为心府)。
3、净土法:随之以意引白光降至中黄(黄庭中宫),存之既久,觉中黄一片纯白。绛宫为心脏区域,中黄为胃部区域,脾胃属土,故名净土法。
4、靖海法:其光明自觉随气下降,至下丹田,感觉丹田渐渐宽阔,幽深如海。
5、龙从海底现:内照丹田,愈照愈明,愈宽愈广,久而久之,觉有气动于丹田之中。
6、虎从水底翻:我则一念清虚,微以意引目光,从海底兜照后去,觉此光已透尾闾。
7、黄河水逆流:光从阴蹻,直透尾闾,由尾闾自下而上,沿督脉上行。
8、还精补脑:气随光动,由丹田降阴蹻(会阴)直透尾闾,沿督脉上达头部泥丸宫。
9、圣日圣月照金庭:我于斯时,用首尾照顾法,其法即以我双目之光,存在半天空中,如日如月,下照巅顶,直透三关,照至极深海底(阴蹻)。
10、水在长江月在天:此种内照功法,即以头顶悬空一轮明月,下照海底阴蹻。又在海底一轮月影,同顶空明月上下相映(如佛密之月轮观)。
我于斯际,万籁俱寂,上冲下透,久之但觉此一缕清光,上透九霄,下破九渊。如此空而忘,忘而空,直至自身亦不觉有,便证得虚无之境。此种功法,与密宗修气脉、明点之法,均为借假修真,成就玉液还丹。
丹功入手,还有炼液化精与炼阴还阳二法。炼液化精为口中津液频频吞咽,流下丹田,起火烹炼,精生阳举。炼阴还阳乃将每日水谷之阴精,起火于丹田处烹炼,复凝神集炁于海底,以两目光推转如磨,久之热如汤沸,转河车经绛宫送至两肾,在两肾旋转后归脐轮,存注久之复降海底,则炼阴还阳之效验日见。觅元子云:“阴精者,五谷饮食之精,苟非巽风坤火猛烹极炼,此精必在身中思想淫欲,扰乱心君。务要凝神调息,使橐籥鼓风,而风吹火,烹炼阴精,化而为炁。”此即炼阴还阳之功法。一旦身体返归先天,河车自行运转,寻回自己的主人公,宿疾自然尽除。
以上所论《行功语要》,大致不分男女,皆可参照修炼。古仙云:“大道不分男共女,阴阳五行总一般”。男女之丹道皆要性命双修,性之根,根于心,命之蒂,蒂于息,仅在身外虚空心息相依上做功夫,至于阳生之景,男子阴茎勃举,女子乳头挺硬,也不过生理反应不同,实则男女并无差别。男女之差别,仅在后天入手处。刘一明诗云:“只有下手真口诀,彼此运用隔天渊。太阳炼气男子理,太阴炼形女蹄筌”。关于女子丹法,我在《道学通论·仙学篇》中已有专论,读者可以参看。
知常养生轩 (http://www.zcysx.com/index.php)
- 金简玉书 (http://www.zcysx.com/forumdisplay.php?forumid=7)
-- 《丹 道 法 诀 十 二 讲》(1-9)胡孚琛 (http://www.zcysx.com/showthread.php?threadid=914)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9/13/2005 11:53:43 PM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