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楼主: 慕羲

【转帖】请教來龙、入首、入手定義與测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 11:5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圖A為父母山頂,D為穴星山頂。
 問題1:測來龍是A-D還是C-D?

 問題2:測入首是A1-D1還是C1-D1?或B1-C1?

 問題3:過峽是哪一段?

 問題4:論過峽有說:“峽正出,穴亦正出;峽左出,穴亦左出;峽右出,穴亦右出。”就上圖而論,穴結中間還是左邊、右邊?
发表于 2007-7-1 18: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任兄好图,请各位请辈出手指点一下????
发表于 2007-7-7 22: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精彩!期待中...
发表于 2007-7-22 1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答案?....等待中
发表于 2007-7-25 1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测量来龙入首的方法

转贴,测量来龙入首的方法
2006115233226324.jpg
发表于 2007-7-25 13: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1
20051227174010891.jpg
发表于 2007-7-26 20: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就我图中弯来曲去的山脉指点一下吗?谢谢!
发表于 2007-7-26 23: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期待中 ......
发表于 2007-8-11 23: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

一來龍去脈是理氣門派使用重點不同而有差異

二入首、到頭、穴星、父母山等是碰到穴點乳凸的「肉地」過於大或高而容易搞混吧!?

還是先看看各派高手回應

 

 

发表于 2007-8-16 15: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ntianjian 于 2006-6-20 14:48 发表 开始有点明白,后来模糊,现在彻底晕了,感觉前后说法不一样
呵呵!!!!!!!!!!
发表于 2007-11-1 01: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多的贴子,才见真章.叩首了!
发表于 2007-11-1 22: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原帖由 慕羲 于 2006-5-9 17:24 发表 以下是引用 rocky01070 在5/2/2006 7:11:50 PM的发言?請問樓主 大與前輩 來龍和入首有何相異否 如果把山龍看做一連串的土堆,以穴位明堂為前,則往後數,第一個起頂
... 象我这种超级风水盲,就需要如此直白的解说。谢谢! 就是有风水知识理论的人。也该如此解释才明白。希望版主在此比喻下,解释一下如何测定入首和来龙。在何处下罗盘?
发表于 2007-11-2 1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45楼的格龙法表示怀疑。《罗经透解》上是在过峡处格来龙的。
发表于 2007-11-2 21: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玄来一梦 的帖子

玄来兄能说一下“来山脑”吗?谢谢!
发表于 2007-11-2 21: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多多,少祖看外水口,入首看中水口,明堂看内水口,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10 收起 理由
何有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5 11: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看看赣南李定信的方法

1、格龙,就是察审来龙的方向,五行属性以及祖山、过峡、降势、驳换,入首诸种情况,以供坐穴乘气。 格龙的方法,几乎所有地理术书籍,都是闭门造车而撰写的。都说在龙的过峡处下罗经以进行格龙,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龙过峡的结构同样是很复杂的,有粗有细,甚至没有束气而过峡的。有直线行过峡,有之玄行过峡。之玄驳换情况没有规律,其驳换五行绝对不与龙的过峡五行一致,在过峡处是无法下罗经的。

所谓过峡,就是行龙奔腾的起经伏到起的过程,即是自祖星或某节龙的起星束气降势(伏)到下一节龙展气起星的过程就称为龙的过峡。龙从高处到低处称为降势,行龙每节方向的更换,就称之谓驳换。所以龙的运动的变化过程,就是起、伏、过峡、降势、驳换的互变过程。

因此,格龙必须在龙起星的顶点与过峡后再起的顶点,开始降势的首端与末端与下节更换方向的交叉点下罗经格龙,才能够格定行龙的运动情况,《解定》说的“在过峡处或入首一节的龙脊下罗经格龙”是闭门造车没有通过实践的呓言。是不可能实现的。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就是应用七十二龙五行格定来龙的驳换过程以察审来龙属性。 行龙驳换,或一气行龙,即金龙,金龙,金到底。木龙,木龙,木到头。水龙,水龙,水到底……。或二气行龙,即五气中的任何二气相互行龙。或三气行龙,即五气中任何三气相互行龙。或四气相互行龙,即五气中的任何四气相行龙。或五气相互行龙,即木火土金水五气交互行龙。或相生行龙,即金生水,或木生火,或火生土,或土生金,或水生木而行龙。或相克行龙,即木克土又或土克水,或水克火又火克金,或金克木行龙。或生克互变行龙,既木克土,或土生金又或火生木,或土克水又水克火……而行龙。

以地理术方面来说,格龙,就是格定来龙生气的源起方向和龙身生气的变换方向以及来龙生气的性质。

发表于 2007-11-5 11: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是自源头祖山起直至入首龙为止,全部用七十二龙格龙以察审行龙驳换每节龙生气的五行属性,以审定来龙真假,凡祖山来向及过峡以及入首一节与水口相合者(同一卦),为真龙,否则为假龙或真龙假穴。

郭杨曾古法地理术认为七十二龙本身不俱有吉凶,各龙的吉凶都要依据客观自然条件来决定的。
发表于 2007-11-14 14: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格龙必须在龙起星的顶点与过峡后再起的顶点,开始降势的首端与末端与下节更换方向的交叉点下罗经格龙,才能够格定行龙的运动情况"
. 兄能否在36#楼任兄的图中用您所述格龙方法标定.使后学更加明白.
发表于 2007-11-14 17: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因D到C过峡是弯,故取起两点連线,此为入首

以D点与A之连线为来龙

 

前提是A为太祖B为少宗C为父母D为穴星

 

请各位指证

 

測龍.jpg

发表于 2007-11-23 20: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入手脉根我所知最主要是用在接气,可是我只是听说,知道的朋友请出来说说好吗?
发表于 2008-3-12 15: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任平生 于 2007-7-1 11:39 发表 15050
还是不怎么明白,我认为A点为父母山也可以,父母山也应该是高大的,从父母山出脉到穴星D,一直到穴后八尺内的小八字处注入穴中,不知对不对

发表于 2008-3-12 2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要用话说清楚好难,后如有条件,才发一些过峡,束气(入首、过节、过格)的图片。 [ 本帖最后由 zhuangjy 于 2008-3-12 20:35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2 20: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古人之书大多只讲理论、峦头,实际操作很少论及。
发表于 2008-3-13 23: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说几句

来龙一般泛指从祖山到穴星相连的山体,直指的是这些山体所有束咽处,所以才有“三节四节不宜杂”之说;过峡与龙节不同,过峡是大龙行渡脱煞变换之处才是,既脱煞变换,就可再起星辰,换句话说,既脱煞变换,峡前与峡后的行渡方式是可以不同的,而一般的过节是不会变的(如变就不是真龙或大贵之龙);入首与入手应该是同义,只是用字上稍异,首者,头也 ,穴星也 ,入首,就是进入到穴星龙,来龙既是直指束咽的山体,那么入首龙是什么呢?测龙就是测两点间的连线,关键的是两点如何取:


有枝脚看枝脚,无枝脚看大小,(即是有枝脚的峰就可取点,无枝脚的高起的就应看其大小,大得象峰者取点,小到似束咽比束咽大不了多少的不取点,所以才有鹤膝过峡之说),就是取点的要点,当然,要真正理解,一定要到实地实践,也应灵活变通,因山体是千变万化的。


本人说的是不是,先去实践一下,看如何。本人所用就是这一方法,用结合本人所学的理论结合这一方法去验证旧地颇合,应验率很高。在此说明,与易友们交流。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20 收起 理由
何有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4 17: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來龍:龍為49金.為數之極.所以以穴後最高點來論. 入首:即入氣一節.看"脈氣"從何字入.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5 收起 理由
何有 + 5 新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4 21: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剛好走到 于 2008-3-14 17:51 发表 來龍:龍為49金.為數之極.所以以穴後最高點來論. 入首:即入氣一節.看"脈氣"從何字入.
请教是从穴星还是穴位对最高点呢,是看地盘还是七十二龙还是六十龙透地呢
发表于 2008-7-8 23: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慕羲前輩,能否以33楼任平生兄图例说说入首具体测量方法吗.
发表于 2008-7-9 00: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樓 慕羲 的帖子

比喻得很妙,理解了,谢谢!
发表于 2008-7-9 01: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任平生 于 2007-7-1 11:39 发表 15050

单以此图而论。如何测量。请名位指点。

2.jpg
发表于 2008-7-9 01: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个图上标明的话来龙、入首,应该是给在现场差不多的吧。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7 00: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