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改善自己的命运
文珠法师讲述
我们皈三宝,坚定信仰,尽形寿修学佛法,一定可以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何谓命运,是谁主宰人的命运,又应该如何去改善命运,现在让我们站在佛教的立场,作深入的探讨。
一、命运的意义
命是生命,指自然趋势的生活机能,是人力不可能左右的谓之命。运是运动、运行,是一种自动转移,运行不息的力量。合言之,凡有生命的事物,无不从自然运行的动态中生长,也在自然的动态中消逝,谓之命运。例如,春天百花开,秋天黄叶落,寒暑迁流,四季交替,是物的生命运行;生老病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死生生,轮回不息,是众生生命的运行。
例如:人由幼年而童年,而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不断推进,岁月不停,就是生命运行的旅程。人在生命自然运行的旅程中,有的一生坎坷,满途荆棘;有的平步青云,一帆风顺。有人富可敌国;有人贫无立锥。有人仪表端庄,美丽可爱;有人容貌丑陋,五官残缺。有人健康长寿,百病不侵;有人恶疾缠身,或英年早丧。有人聪明伶俐,才智惊人;有人呆头呆脑,笨拙可怜。有人自小生在富贵家,享受如意;有人自出娘胎,饱受饥寒折磨。同是生命,一般运行,但其际遇苦乐不等,祸福悬殊,是谁的主使?又是谁在安排?因此,有人以为冥冥中有一主宰人间祸福的神灵,操纵人生的命运,其实,安排命运、主宰祸福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二、命运的主宰
因为众生心念,飘忽不定,时而思善,时而思恶,策动身口的语言行动,便形成一种或善或恶的惯性,贮藏在自己八识心田中,作为一种引生未来生命的力量,佛教名之为业力种子。当因缘聚会时,此业力种子自然引生或苦或乐的果报体,同时也注定一生或苦或乐的运程,此即是俗语所谓:命中注定。
譬喻大地,含藏花草树木的种子,春天来了,自然萌芽,开花,结果一样。又等如电脑,能贮藏一切资料;电脑依靠资料,用一定方式操作;众生凭借业力种子,依据一定的因果法则,营造众生的命运。由于业力种子有善恶,故人的命运有好丑。又业种子有共业与不共业的分别,故人的遭遇,运程各异。不共业是指人个别单独行动的结果;共业是由社会群众共同操作而形成。我们的世界,是否美好,社会是否幸福,皆由众生共业使然。至于同在一国,或在同一制度的社会生存,甚至同一家庭环境长大的兄弟姊妹,各人的成就与感受都不一样,这完全是由人个别所作或善或恶的业种子决定。
业报差别经言:一切众生系于业,随业自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法华经说:善恶业缘,受报好丑。所以众生的生命,是高贵或下贱,众生的享受,是上等或低级,皆是由自己的业力安排。业力能将各人身心活动的善恶行为所应得的代价,很公平分配给各人自己享受。故古人说:‘祸福无门,唯人自招。’人可能是自己最大的恩人,也可能成为自己最大的敌人。人间贫富贵贱,福禄寿夭,智愚得失,皆由自己一手做成,甚至上天堂,落地狱,六道升沉,生死轮回,皆唯心所现。
华严经言:‘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五阴,一切世间中,无法而不造。’正法念处经:‘心能造一切业,由心故有一切果,如是种种诸心行,能生种种果报。’可知心念是支配人间祸福的主要力量,亦是人行为的决策者,我们欲想改善命运,首先要改善自己的心念。
三、命运的改善
欲想改善自巳的命运,可从三方面进行:
(一)改善心念
人的心念,喜怒无常,爱恶不一,喜爱时,良善如天使;憎恶心生,则恶毒如魔鬼。天使令人幸福,魔鬼给人制造恶运。故改善命运,第一秘诀,就是要注意自己心念,时刻检讨自己,每天有多少善念,又有多少恶念,知其善而精进,知其恶而不为,努力止恶,积极行善,自然转祸为福,变苦为乐。
古人言: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成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成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命实造于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好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所谓修心,即修改心中贪嗔痴种种心理毛病。因为众生自从无始时来,迷失真心,愚痴闇蔽,贪嗔炽盛,顺境则贪,逆境则嗔,作诸恶业,流转生死,六道升沉,苦多于乐。若能修学佛法,以布施对治悭贪,以慈悲对治嗔恨,以智慧对治愚痴,彻底取消心理毛病,转移贪心、嗔心、痴心成为不贪、不嗔、不痴三种善根,自然可以改善自己的运程。
人因贪心,往往不满现实,时刻追求财富,贪不得时必争,争必乱,小则制造社会混乱,大则策动世界战争;结果,给自己制造多灾多难的命运。若能学佛,以布施心对治悭贪,远离五欲过患,不致因贪名、贪利、贪财、贪色而互相斗争,互相残杀,反而从善如流,热心公益,爱人如己,愿意与人分享自己所有,用自己的财力,物力,智力,体力帮助别人,随时随地,以平等心,恭敬心,欢喜心而行布施,解救民生艰苦,促进社会福利,随喜他人功德,改善人际关系,自己的命运,亦随之而改善。
从前中国清朝,金陵鸡鸣寺的杂役李庆善,少壮时,以贩卖鸡鸭为业,中年妻丧子亡,悲伤之余,顿悟孤苦之报,来自杀生罪孽,立即结束营业,得银二百两,投向鸡鸣寺当杂役,挑水坎柴、勤劳忍苦,以忏悔业障。鸡鸣寺历史悠久,正梁腐蚀,亟需重建。无奈需金颇钜,住持无力修茸。一日,当地富商周、邵二人来寺拜佛,问住持印空法师,何不重修大殿?师言:早有此意,奈欠金钱,时适李庆善奉茶至,闻言即说:师父若重修大殿,我愿意捐银二百两。周、邵二人,碍于面子亦言:‘李挑夫能捐银二百两,我们亦奉陪。’李随即入宿舍,取出仅有蓄积二百两银,奉上住持,翌日周、邵二人,亦将银两奉上,住持立刻开工,重建佛殿,金碧辉煌,焕然一新。
数日后,李庆善不慎堕溪水中溺毙,住持将其遗体火葬,骨灰存磁瓶置佛殿旁,以记其倡建之功。二十四年后,有一新任巡抚名韩琼林,微服入寺游览,住持见其器宇不凡,请坐献茶。韩言:昨梦观音菩萨说:‘此寺与我有宿缘,故特来见访。’住持导其参观新建楼房,所过之处,似曾相识,见寺中僧人,甚觉面善。至殿旁骨灰塔处,问是何物?住持将李庆善故事为之详说。李庆善死时,即巡抚生日,疑李是其前生,晚留宿寺中,再梦见观音菩萨告其往事。醒后深信因果,努力布施修福,断案谨慎,办事公正廉明,用刑甚宽。结果,子孙满堂,年享八十,无疾而终。这就是舍财布施的善因善果。
人因嗔心,仇恨敌对,不喜他善,不耐他荣,又因利害冲突,是非蜂起,刀枪相见,非置对方于死地不可,致使人间充满杀机,人的生命财产备受威胁。若能学佛,运用慈悲心对治人心的嗔恨,使人内心平静,远离忿怒、仇恨敌对种种过失,不因嗔恨而残杀无辜,不因忿怒而虐待生物,反而慈悲、容忍、宽恕,处处为人著想,在在劝人行善,尽己所能,拔他人苦,与他人乐,建立友谊,促进亲善,使社会安宁,世界和平。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摆脱人为灾害,转入欢乐的运程。
人因痴心,不明真理,不尚正义,不知因果,仅凭情绪冲动,胡作非为,导人于迷信,陷人于邪见,人间苦恼,随之而增。若能学佛,以智慧心对治内心愚痴,不信邪教,止息邪行,进而洗刷内在无明烦恼的积垢,使内心清净,不颠倒是非,不嫉贤妒能,不傲慢无礼,轻视他人,抬高自己;反而能够时刻关怀别人,关怀社会,以智慧剑,断我法二执,放下个人的利害得失,进而舍己为人,如是积福积德,自然使自己的运程,脱离苦因苦果,长养善根,运行于永生不灭,纯乐无苦,纯净无染的真理境界。
综上可知,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慈悲,实行布施,能彻底治疗人的贪嗔痴心病,改善人的心念,扭转人的恶运,所以仁王经说:‘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大智度论亦说:‘一切善法,从不贪,不嗔,不痴三善根起。’
(二)改善行为
改善人行为最好的方法,就是严持五戒。五戒即戒杀生,戒偷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
戒杀生:即不杀害一切生物,因为有命尽贪生,不分人与畜。人爱护自己性命,岂可任意杀害其他生命。何况六道众生,可能是自己过去父母,六亲眷属,亦是未来诸佛,无论基于孝道,或恭敬三宝的原则,皆应戒杀放生。更何况杀生恶业,必招多病短命之报。因果经言:‘今生多病人,前身杀孽重。’我们欲想改善多病、或死于天灾人祸的恶运,一定要戒杀。不可因嗔恨而杀人,不可因贪图口腹之欲而屠杀生物。不从事与杀生有关的行业,不经营贩卖刀枪剑戟钓具鱼网之类的贸易。远离一切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仁慈爱物,保护一切生命,不止爱人如己,还要舍己为人,自然福报随身,走向健康长寿,平安如意的运程。
从前有一个屠夫,以杀羊为业,姓金,人皆称为金屠夫。有一天,金屠夫捆著一头肥羊,正举刀要杀,刚巧文殊菩萨化身的戒禅师经过,待死羔羊,看见禅师,咩咩大叫,希望禅师救他。师对羊说:‘两脚不修,遭此活剥。’羊闻言:突然停止呼叫,闭目待死。金屠夫见状,顿悟因果报应之理,立即放下屠刀,归依佛门,乞戒师为之剃度,出家为僧,法名可化。自此,追随戒师学佛,颇有心得。一天向师告假,欲往天台山参拜石桥禅师。半途被一群强盗捆绑在树上,正要动手活剥其皮,盗首走来,命众人放他。可化死里逃生,不敢前进,退回戒师处,将途中遇险事奉告。师言:‘不是老僧救汝,已还他八两。’原来及时出现之盗首,正是戒师化身。由此故事,知菩萨度生,权巧方便,更知杀生业报可畏。
戒偷盗:即安份守己,不非份贪求,不苟取他人财物,不侵犯他人权益,不贪脏枉法,不走私漏税,不欺骗奸诈,不假公济私盗取公物,不眼见心谋,出言赞美,令人不得不馈赠自己;或凭借商职,受人不得不送之礼。凡是用不正当手段,所得非份财物,皆属偷盗。偷盗之罪,眼前要受法律裁判,死后要偿还债务,来生更招致贫穷困苦恶报。若能严持不偷盗戒,止息贪念,反而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必可改善贫穷困苦的命运,转入财富日增、所求如意的运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