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离欲上人遗方集》
四川省乐至县报国寺《离欲上人遗方》
离欲上人生平简介
离家修行
大彻大悟 离欲上人(1887-1992),四川省合川县泥溪乡人。俗名侯喻君,秉性刚毅,智慧过人。家世经商,年十五时,家道衰落,一贫如洗。一日在姑母家偶阅
《金刚经》,顿有所悟。从此,看破名利,离家访道。民国十一年(1922)在射洪东山寺,依本空、思摩二位老禅师披剃,法名觉空,字离欲。修头陀行,寒暑不辍,历十三载,忽然大悟。
继后,于新都宝光寺方丈祖道禅师座下受具足戒,并承宝光堂上无下穷老和尚,付与衣钵,法号圆空,为临济宗二十一代禅师。师于晚年,每忆及当年学道情景,常慨叹说:“现在的青年人,连句重话都受不了,还能放得下么!”
游化各地
中兴报国 师悟道后,游化各地,建寺弘法。民国十九年(一九三0年),由中江县行脚至乐至报国寺(时报国寺长年失修,殿堂倾塌,然师目为绝好道场)。师身穿破衲衣,背负烂蒲团,来寺挂单。正值举办观音法会,四众云集,师声称自己是穷和尚,别无供养,愿在殿上打坐七天七夜,陪伴菩萨。众以为妄人,会首谢某说:“你如果
真能打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我愿拜你为师,留你当住持。否则赶出山门!”并派人监视。师入定七昼夜;出定时,法会尚未结束,师又入定三天。众大惊,会首
及信众当即争相皈依。师乃依法化度,广结善缘,致力修复,先后修复观音殿、藏经楼、东西丈室及楼廊、寮房等,规模臻于完善,师又飘然他往。
慈悲济世
著手成春 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五)师行脚成都,川军师长范绍曾,中弹深入肩胛骨,发炎剧痛。医院主张截肢,范不从,请一法国医生治疗。每次诊费银币四百元,连治四十
天,痛更甚。一次在周某家偶遇师,求治。师随手给蜜枣二枚,范吃后,少时觉痛缓解;当夜醒来,肿痛俱消,忽觉一物抵背,视之为子弹。范大为惊异、感激。以
银元十万供养师,时川北大旱,饥民遍野,师建议用此款“以工代赈”。仿宝光寺规模。建射洪县古佛寺,作为十方丛林。遵百丈遗风,农禅并举,建盐厂一座,植
树三万余株。民国三十三年(一九四四)举行传戒会,受戒僧众一百三十六人。旋以寺务付欲空法师,主动退院。师悲愿至深,平时弘教之余,有求医者,辄随缘施治,不少中西医束手的难症绝病,往往著手成春。活人无数。师治病,有时开中药处方;有时给患者水果或食品吃;有时与之闲谈;有时留在寺内小住,善巧方便,不拘一法,而疗效甚佳。因之远近求医者,络绎不绝。奇异事亦颇多。
成都弘法
大众倾仰 民国三十年(一九四一),师应三宝弟子请,复至成都弘法。大众倾仰;共捐净财,在北郊任家湾(现人民北路)。为建“离欲念佛堂”一座。总面积达四千九百平
方米,建筑面积达二千一百平方米,一时法缘殊胜。捐宝者不少为危症获救,深感再生之恩的患者。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日机频繁轰炸成都,每遇空袭,前来避
难者不少,而该处始终未被轰炸。一九四零年夏,一日,日军一百零八架飞机狂炸成都,饭后,师忽言有事,须往铁脚巷叶青成家,众人苦陈利害,师不从。抵叶家,警报大作,市民奔相逃命。师跏跌坐,从容嘱叶:“家中人勿惊乱,即将有人到此。”话毕,叩门声甚急,一中年妇女,仓惶入门,见师,扑地求皈依,师微笑,收为弟子。法名昌逃。笑谓:“昌逃、逃命的逃。”事后,人们上街,见房屋倒塌,遍地瓦砾,独存师所在两间铺房,完好无损,顿时好奇者涌进铺房,充塞小屋,有认识师者惊呼:“离欲法师!神仙!神仙!活佛!”立刻,求皈依者接踵而至。川军将领邓锡侯等人,亦先后皈依座下。
艰难创业
梵宇重辉 一九五一年,师重返报国寺,守寺护林,种地养蜂,纺织草鞋,躬亲劳动,怡然自得。至一九八四年落实宗教政策,当时报国寺经历十年浩劫,又遭火灾,几成废墟,而师亦已年满九十七岁,出于爱国爱教的一片赤诚,毅然独肩重建千年古刹的艰巨任务。从整体规划到具体施工,都亲自料理。在其纯洁高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下,各地四众弟子,踊跃捐输,不费国库分文,经八年的惨淡经营,终于重新建造起琳宇梵宫,气象一新;寺内广植树木花果,绿荫密布,环境幽静宜人;并从缅甸迎回玉佛十三尊,其中四尊均高达二点五米;重新规划原千佛岩造像,已精工造就长达十三米的卧佛像一龛,及高约四米的接引佛像一尊,药师佛像一尊,观音
菩萨像二尊。现在报国寺已成为瞻礼朝拜和旅游观光胜地。
诲人不倦
普度有缘 离欲禅师一生,刻苦修行,深入禅观,悟佛心要,而对广大弟子,则据根机,普遍教人念佛,求生净土。他说:“人的自力是有限的,佛的愿力和慈悲则是无限的。人的自力好比微细的针,佛力则好比巨大无比的磁山。我们学佛修行,必须明心见性以求清除自身的一切诸缘障碍,再加以诚心勤力、老实念佛,接受无限的佛力接引,才是事半功倍之道”
上人自行化他,诲人不倦,普度有缘,言简而意赅,严肃而热忱,刚毅而温和,常把高深博大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明晓易懂,或引佛言祖语,或谈修行故事,或联系生活小事,稍加点拨,启迪弟子去体悟。
怎样学佛修行,禅师认为:学道之要领,必须从去妄念入手,三藏十二部,可用“去妄”二字概括。妄心与真心本来是一体两面,妄心附着于真心,妄心去,则真心自显。古德云:
“打得念头(妄心)死,许汝法身(真心)括”,真实不虚。如何去妄?须发大心,用功修行,立志了脱生死,广度有情。同时,应时时处处检查身口意三业,管好
六个弟子——眼、耳、鼻、舌、身、意。还常举古德修行的例子,每天身上挂一个袋子,心中起一个恶念,即捡一粒黑豆放人袋内;起一个善念,即捡一粒白豆放
入,夜里总结一天善恶念头的多少。最初黑豆多,白豆少;以后逐渐白豆增多,黑豆减少。这样就把修行的重点放在行上了。总之一句话,要从起心动念处脚踏实地用功夫,别无取巧之法。
几位初学佛的居土问:“我们的妄想杂念总是很多,怎么办?”
禅师答复:“你们要随时随地管好自己的六个徒弟。”
众人面面相觑,“我们哪有徒弟!”
一位居土若有所悟:
“跟、耳、鼻、舌、身、意?”
禅师笑道:“不错,凡夫学道,妄念太多,犹如一块染污了的白布,要想洗净,不容易呀!要多念佛,清净身口意三业,同时多诵经礼佛,总有一天会有所悟入。”
生活检朴
乐道安贫 师生活检朴,布衣蔬食,终身不变;清心寡欲,不求名利,乐道安贫,从不攀缘;非为弘法利生之事,芒鞋不出山门。日食仅用园蔬咸菜和豆制品佐餐;有供养珍贵
食品者,每派人携往市场变卖作建庙用。所用被盖床褥均有无数补丁,家具用品皆旧破损。师安之若素,不许更换。一九九一年荣昌县部分居士,见师卧具破旧,特
选购高档商品供养,师终不愿使用,仍变价用于基建;寺内开辟荒地数亩,除种植果树外,其余种杂粮、蔬菜;僧众功课之余,出坡劳作;师虽年过期颐,有时亦亲
自下地浇水除草,农禅并举,以身示范。
预知时至
安详坐化 师身材修长,银髯飘逸,目光炯炯,气朗神清,视听聪明,步履矫健。于一九九二年四月十七日(农历壬申年三月十五日)预知时至,于报国禅寺丈室,安详坐化,
世寿一百零七岁。至于师之年龄,据乐至县佛教界人士,赴合川、射洪等地调查结果:师生时为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终年应为一百二十四岁,师生前于年龄素
不在意,有人曾问:“师父,人家都说你瞒了岁数。是吗?”师微笑答道:“何必说那么大嘛。”有年轻人问:“师父,你多大岁数?”“和你同年。”说完一笑。
师生前曾任射洪县古佛寺方丈,乐至县报国寺方丈,乐至县佛教协会会长,内江市佛教协会名誉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理事,乐至县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内江市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原载《香港佛教》月刊,1993年6月,397期)
编者的话: 佛法重在对机,良方务求对症。上人一生悬壶济世,活人无数,凡能对症施方者无不应验
。所以在此提醒一切信心于上人的患者或善人,在给自己或他人选方治病时,务必要对症施方,不可死搬硬套,以免自误误人。
应用疾病范围 ★
感 冒 ★
头 晕 ★
头 痛 ★
面 肿 ★
腮腺炎 ★
鼻 炎 ★
两腮硬痛 ★
慢性喉炎 ★
呼吸系统病变 ★
胃肠病 ★
胃下垂 ★
心跳烦闷 ★
肝胆病变 ★
胰腺炎 ★
糖尿病 ★
腰腹病 ★
臌 胀 ★
疝 气 ★
二便不通 ★
风湿关节炎 ★
水 饮 ★
遗 精 ★
阴茎痛 ★
男子淋症 ★
妇科病 ★
高血压 ★
冠心病/心绞痛
★
失 眠 ★
疟 疾 ★
肿 病 ★
乳 痈 ★
神志病变 ★
发 热 ★
牛皮癣 ★
外科病 ★
肾炎兼冠心病
【感冒】
★
麻黄10克
杏仁10克
正北辛5克
苏子12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前胡10克
葛根15克
法夏10克
★
木香10克
云苓10克
桔梗10克
白蔻5克
竹茹15克
甘草6克
生姜5片
★
桔梗15克
枳壳10克
紫苏10克
荆芥10克
木通15克
紫菀10克
黄芩15克
麻绒5克
川贝10克
寸冬10克
白蔻10克
钩藤15克
甘草5克
莱菔15克
★
陈皮15克
黄连10克
厚朴15克
枳壳15克
条苓10克
杏仁15克
白术20克
广木香15克
大腹皮15克 吴萸6克
甘草30克
香附20克引
★
净银花15克
连翘15克
荆芥15克
薄荷15克
桔梗15克
鲜芦根40克
大力15克
菊花10克
陈皮10克 杏仁12克
淡竹叶15克
淡豆豉15克
霜桑叶10克
甘草5克
专治感冒、咳嗽,效验如神:
★
麻黄6克
杏仁10克
苏子10克
陈皮10克
前胡10克
法夏10克
枳壳10克
木香10克
云苓10克
桔梗10克
黄芩10克
葛根15克
竹茹15克
甘草6克
感冒见背寒,心里不舒,行动、精神恍惚,无食欲,用下方:
★
元参10克
半夏6克
净菊花6克
香薷(即
香茹)6克
木通10克
车前草10克
灯芯草6克
滑石10克
栀子6克
黄连3克
连翘6克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甘草6克
感冒见头痛身强,烧热,肚痛,早上流鼻血,用下方:
★
银花10克
川芎10克
桂枝10克
白芷10克
北辛3克
杭菊10克
钩藤15克
羌活10克
防风10克
木通10克
滑石20克
木香10克
薄荷10克
荆芥10克
广台乌15克
神砂草15克
甘草6克
【头晕】
★
杭菊10克
钩藤10克
川芎10克
云苓10克
防风10克
银花15克
桔梗10克
蔓荆子10克
甘草5克
§头晕兼右边筋骨痛,心累,用下方:
★
黄芪20克
桂枝10克
白芍20克
当归20克
大枣20克
炙甘草10克
饴糖60克引
头晕且无记忆力,左膀痛,用下方:
★
茯苓20克
陈皮10克
法夏12克
桂枝10克
羌活10克
枯黄芩20克
§头晕且血压高、晕车、清早发呕、睡眠不足、左眼花、流泪,用下方:
★
山药20克
白扁豆20克
苡仁20克
茵陈20克
泽泻10克
盐杜仲20克
枸杞20克
连翘20克
§头晕且头痛眼花,左腰痛,常流泪,用下方:
★
当归15克
熟地20克
枣皮(学名:山茱萸,又名:山萸肉))20克
山药20克
黄芪20克
茯苓15克
丹皮15克
泽泻15克
§头晕十几年,胃胀,上台阶时胃痛,感冒咳嗽,脸肿,用下方:
★
茯苓15克
党参20克
白术15克
炙甘草6克
大枣20克
陈皮10克
法夏15克
生姜一片引
§头重脚轻
★
山药20克
苡仁30克
茯苓15克
党参30克
大枣20克
陈皮10克
黄芪20克
木瓜20克
连翘20克
§头晕且汗多,用下方:
★
柏子仁20克
五味子10克
茯苓20克
全当归15克
生地20克
党参20克
玄参15克
麦冬15克
天冬15克
远志12克
朱砂15克
桔梗1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头痛】
§头痛且看久了眼发花,舌发炎出血,四肢乏力,胃口不开,用下方:
★
黄芩15克
麦冬20克
生地20克
熟地20克
赤芍15克
龙胆草3克
银花20克
炙甘草6克
§头痛且眼花,胃胀腰痛,手足麻、痒,用下方:
★
黄芪20克
党参20克
陈皮10克
柴胡10克
白芍15克
青皮6克
木香6克
茯苓15克
§终年头痛,用下方:
★
熟地35克
玉竹3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山药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玄参10克
五味子2克
寸冬7克
(服一剂后头痛更甚,二剂其痛即止,三剂头痛痊愈,永不再发。药味不可加减。)
【面肿】
§左边肚皮烧,脸肿十多年,用下方:
★
苍术15克
陈皮10克
黄芩10克
连翘20克
枳壳3克
川木香6克
油厚朴15克
甘草6克
§眼花和沙眼,用下方:
★
青木香30克
夜明砂60克
白菊10克
白糖引
§少阴耳聋,用下方:
★
泡参10克
柴胡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法夏10克
通草5克
菖蒲5克
正北辛3克
大枣7克
§肾虚耳鸣、耳聋,用下方:
★
正北辛3克
菖蒲3克
川椒1克(上药共研成细末黄蜡、松香二药煨熔时,以前药作成条状,用砂布包,
塞耳。一日一换,三日即愈。
§鼻尖生瘤、痣、下垂,用下方:
★
外服:火葱、鲜夏枯草,捣烂外敷,每天1次。
内服:昆布15克
海藻15克(二药另包,洗去盐)
柴胡12克
香附12克
夏枯草20克
陈皮10克
栀子10克
苍耳子12克
辛夷10克
赤芍10克
归尾10克
射干15克
连翘15克
【鼻炎】
★
内服: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僵蚕10克
防风10克
钩藤10克
黄芩10克
白芷10克
甘草3克
车前草、
蒲公英引
外治:白花蛇舌草、野油菜、断肠草共鲜用捣汁滴鼻内。亦可治鼻痔和鼻疳牙痛
★
升麻10克
防风10克
荆芥10克
生地10克
细辛5克
丹皮10克
当归10克
甘草3克
川椒1克引
(上门牙痛加黄连2克
寸冬2克;下门牙痛加黄柏10克
知母10克;左边上痛加栀子15克
柴胡15克;
★
左边下痛加羌活10克
龙胆草10克;右边上痛加大黄10克
枳壳10克;右边下痛加黄芩10克
桔梗10克;
两边上痛加白芷10克
川芎10克;两边下痛加白术10克。(上方服后,再用六味地黄丸加骨碎补35克,
牙痛永不复发。
【腮腺炎】
★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柴胡10克
川芎10克
白芷10克
连翘10克
红花5克
天花粉10克
大力子10克
防风10克
荆芥10克
归尾10克
甘草3克
漏芦3克引
【两腮硬痛】
★
青黛10克(另包)冲服
银花10克
瓜蒌10克
贝母3克
甘草3克
(寒加麻黄10克
大力子10克;热加
连翘10克
紫花地丁20克)
【慢性喉炎】
★
熟地3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山药15克
云苓15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当归15克
川芎15克
白芍15克
★
首乌15克
枸杞15克
寸冬10克
阿胶7克
人参10克
玄参10克
女贞子15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玄参、
女贞子、知母、黄柏四味药用盐水炒)
※上述各药共研成细末,炼蜜为丸,白开水送服。
★
熟地3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山药15克
云苓15克
泽泻10克
丹皮10克
枸杞15克
首乌15克
肉桂7克
白附片7克
人参10克
★
净银花30克
连翘30克
元参25克
桔梗25克
大力子22克
板兰根25克
马勃15克
射干22克
薄菏叶20克
甘草10克(内服汤药加减普济消毒饮,主治喉痹蛾喉、痄腮、大头瘟症。相当于西医所言急性扁桃体
炎、腮腺炎、流行性耳下腮炎)。
【呼吸系统病变】
★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防风10克
荆芥10克
桔梗10克
枳壳10克
云苓10克
川芎10克
杏仁10克
菖蒲10克
苏子10克
豆豉10克
大枣7克
★
嗅草25克
五匹风25克
鱼腥草25克
蛇泡草25克
猪毛草25克
陈皮25克
肺经草25克
化痰清25克
制黄连25克
石枣子25克
苏子25克
冰糖引
§咳喘者用下方:
★
杏仁30克
柏子仁30克
紫苏根30克
桑白皮30克
陈皮30克
生姜30克
葱籽30克
神砂草30克
黄荆子30克
§治咳喘验方:
★
云苓10克
半夏10克
百部10克
菊花10克
沙参20克
陈皮10克
紫菀10克
白前胡10克
款冬花10克
甘草5克
§咳嗽十分厉害,且鼻痛较严重:
★
沙参15克
杏仁10克
苏子10克
寸冬10克
桔梗5克
白芥10克
葶苈8克
黄芩15克
银花10克
大腹皮10克
§咳嗽且吐血过猛,行动无力:
★
头方:瓜蒌10克
苏子10克
杏仁10克
白芥6克
京夏10克
防风10克
茯苓15克
橘络6克
荷叶3克
川贝6克
甘草3克
白茅根40根
天竺黄10克(天竺黄另包,研成粉末,服药时冲服)。
尾方:白术20克
茯苓15克
白芍15克
沙参20克
吴萸10克
泡参30克
黑附片10克
甘草3克
黑姜片3片
§百日咳
★
地骨皮15克
桑白皮15克
黄芩10克
甘草3克
大米1克引
§肺气肿
★
元参10克
寸冬10克
生地10克
沙参20克
丹皮15克
淡竹叶3克
甘草3克
§支气管炎兼肺气肿:
★
沙参15克
麦冬10克
桔梗15克
枳壳10克
黄芩15克
葶苈10克
紫苏10克
荆芥10克
槟榔10克
陈皮10克
瓜蒌壳10克
天花粉10克
甘草5克
【胃肠病】
§吃不进食物,行动困难,用下方:
★
台乌10克
吴萸6克
小茴香10克
广木香10克
黄连8克
青皮10克
桔核10克
荜澄茄10克
佛手片10克
甘草6克
★
苍术10克
厚朴花10克
建神曲10克
陈皮10克
山楂10克
槟榔10克
草果8克
草蔻8克
砂仁10克
麦芽10克
甘草6克
§胃痛,兼见胸部有硬块,用下方:
★
台乌10克
小茴香10克
广木香10克
荜澄茄10克
郁金15克
陈皮15克
青皮15克
佛手10克
玄胡10克
丹参10克
§吃饭发噎,足抽筋,用下方:
★
苏梗10克
槟榔10克
木香6克
厚朴15克
甘草3克
佛手15克
木瓜15克
苡仁20克
§患胆囊炎、胰腺炎、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炎等病,用下方:
★黄芩20克
郁金15克
枳壳10克
柴胡10克
木香6克
茵陈20克
山楂15克
赤芍15克
陈皮10克
甘草6克
生大黄6克
§食少发吐,软弱无力,周身不适,心跳时快时慢,用下方:
★
羌活15克
生地20克
秦艽20克
防风15克
茯苓20克
山药20克
黄芩15克
苍术15克
白术20克
§长期吃不下食物,热重,用下方:
★
茯苓10克
党参15克
白术10克
山药15克
扁豆10克
陈皮6克
连翘15克
§食后,食物上逆,用下方:
★
头方:苡仁30克
大枣50克
桔梗30克
甘草16克
尾方:京夏10克
黄连6克
苡仁30克
杏仁10克
白蔻10克
黄芩10克
甘草14克
§头眩晕,脘痛,无食欲,口淡无味,四肢乏力,四五天不解大便,用下方:
★
枳壳10克
香附10克
川芎10克
陈皮10克
木通10克
黄连3克
大黄6克
黄芩10克
芒硝9克
连翘10克
藿香9克
净菊花10克
太子参10克
柏子仁9克
甘草3克
§冷气痛,用下方:
★
白附子10克
干姜10克
泡参10克
肉桂10克
丁香5克
甘草3克
野吴萸根25克
花椒根25克
香通根25克
茴香根25克
台乌根25克
山当归25克
青木香25克
※
藿香正气散四时宜服。
§长期腹泻,腹内常鸣,头痛,用下方:
★
茯苓15克
柴胡10克
薄菏10克
白术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青皮10克
佛手15克
§夏季腹痛泄泻,用下方:
★
香薷35克
厚朴10克(姜汁炒)
扁豆10克
黄连5克
(研末服)
§红白痢,用下方:
★
山楂肉35克(炒黑研成细末)红痢,则调蜂蜜,米汤服。白痢,则调白糖,米汤服。
§肚胀痛,下方有理气通便之用:
★
苍术15克
厚朴15克
陈皮10克
草蔻10克
山楂肉10克
建神曲10克
草果10克
槟榔10克
薤白20克
麦芽10克
谷芽10克
甘草5克
【胃下垂】
良姜、均姜、陈皮(即
橙皮)、饴糖
上药每味各半斤(市斤),先将前三味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再加饴糖溶化。每服一小碗,每日服三次。
【心跳烦闷】
§心跳快,耳鸣,骨冷痛,眼珠痛凸出,用下方:
★
玄麦20克
牡蛎20克
浙贝20克
当归20克
大枣20克
麦冬15克
连翘20克
天花粉15克
§心跳、心慌、胸闷,
有时胸痛、头晕、耳鸣、失眠、有怪梦、口苦干,用下方:
★
党参50克
茯苓50克
白术50克
远志15克
生地30克
枣仁20克
茵陈15克
丹参30克
赭石40克
旋复花15克
龙胆草25克
益智仁25克
淫羊藿15克
§心跳、闷,有时头晕、发晕时心跳十几分钟,跳后正常,用下方:
★
瓜蒌壳10克
薤白10克
川芎10克
丹参30克
泽泻15克
甘草6克
§心跳、头晕痛、神气不起、兼有风湿,用下方:
★
黄芪30克
党参20克
桂枝10克
白芍2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20克
§心烦躁、头痛、无精神,一身酸痛、足腿明显。妇女经前肚腰痛,用下方:
★
柴胡10克
当归20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白芍15克
丹皮15克
薄荷10克
桂枝15克
炙甘草6克
【肝胆病变】
§肝肿大15年,有时头晕痛,四肢弱痛,口腻,用下方:
★
柴胡10克
当归30克
白芍20克
玄胡15克
郁金15克
薄荷10克
白术20克
茯苓15克
甘草6克
§肝肿大,用下方:
★
柴胡10克
当归20克
白芍20克
郁金15克
陈皮10克
茯苓15克
青皮6克
枳实10克
山楂15克
金钱草20克
甘草6克
§慢性肝炎
★
白芍20克
白术20克
茯苓20克
枣仁30克
泡参20克
吴萸10克
木通20克
木香20克
大腹皮20克
§急性肝炎,用下方:
★
茵陈30克
栀子15克
郁金15克
当归15克
佛手15克
板兰根30克
酒大黄10克
酒制白芍15克
甘草6克
★
茵陈15克
栀子10克
白术10克
云苓10克
沉香3克
丹参7克
台乌10克
甘草6克(过路黄、车前草)引
§肝胆炎症,常服此方:
★
黑茵陈30克
龙胆草30克
牛大力根30克
铁马鞭30克
过路黄30克
花斑竹30克
车前草30克
野靛根叶30克
夏枯草30克
水案板30克
海金沙藤30克
白糖引
§肝癌,用下方:
★
黄芪20克
百合20克
枣仁35克
白术10克
陈皮15克
瓜蒌6克
白芍20克
川贝6克
甘草30克
仙鹤草20克引
§肝腹水方:
★
青皮15克
陈皮15克
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20克
猪苓20克
泽泻15克
茵陈20克
木通15克
大腹皮15克
※
后剂加入黄柏15克
知母12克
丹皮15克
§胆结石:
★
龙胆草15克
海金沙20克
鱼腥草20克
散羊草15克
夏枯草10克
布菜20克
野靛15克
引
§说明一:此方不管开刀与否均可用。还可治胆囊炎、其他肝胆炎症均可采用。
说明二:此方所用中草药三味,各地名称不同,兹查明如下,以供采购时识别:1、散羊草,又名剪刀夹、
扁竹根、豆豉叶、蝴蝶花。2、布菜,又名布叶草、齐头蒿、布菜子。3、野靛,又名小泽兰。
★
前方:龙胆草15克
银花20克
连翘10克
栀子10克
广木香10克
黄芩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首乌10克
台乌10克
甘草6克
后方:龙胆草15克
银花15克
丹皮15克
青皮10克
佛手片10克
茵陈10克
郁金10克
连翘10克
白芍10克
甘草6克
【胰腺炎】
§食不下,嗳气,一动就咳。
★
柴胡10克
赤芍15克
枳壳10克
玄胡10克
黄芩10克
川芎6克
甘草6克
酒大黄10克
【糖尿病】
★
一方:白术15克
云苓15克
陈皮10克
柴胡10克
升麻10克
苍术15克
甘草3克
益智仁20克(盐水炒)
车前子7克(布包煎)生山药120克
生花粉120克
说明:先用水3斤煮取药水1斤半,药渣再用水2斤煮取药水1斤。两次共取药汁2斤半,随意饮取,不
拘次数。每日饮服剂数,随病情轻重而定。
★
二方:山药25克
云苓20克
天花粉15克
瞿麦12克
制附片1点5克
小便多者山药为君,小便不利云苓为君。
★
三方:茯苓30~60克
熟地60~
80克 天花粉30~60克
说明:以上三方连服月余,病即渐痊。
【腰腹病】
小腹痛,咳喘,心跳,累,烦.用下方:
★
桂枝15克
白芍30克
干姜10克
大枣10克
甘草3克
黄芪15克
当归15克
饴糖
肚内生瘤:
★丹皮10克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台乌10克
小茴香8克
土茯苓10克
木香10克
赤芍10克
青皮10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玄胡10克
檀香10克
香橼10克
甘草6克
气虚腰痛:
★苍术20克
黄柏10克
(炒焦)
木瓜20克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苏叶10克
苡仁30克
红牛膝20克
金毛狗脊30克
中风痊愈后,原来肚腹、腰肋疼痛,未见好转,故主方治之:
★赤茯苓20克
猪苓20克
泽泻15克
栀子15克
滑石30克
白术20克
木通12克
灯芯草5克
女贞子20克
甘草5克
【臌胀】
§小便通者用此方:
★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肉桂10克
通草3克
§大小便不通者用下方:
★大叫梨根60克
通花根50克
香附40克
§小儿膨胀、腹现青筋,用下方。
★
砂仁35克
莱菔子35克
(将莱菔子捣烂,用开水泡半天,然后去渣;原水泡砂仁半天,再把莱菔水和
砂仁煮干。细末兑米汤白糖服。每日2次,每次1点5克。
【疝气】
★
桔梗10克
橘核10克
台乌10克
吴萸6克
广木香10克
小茴香10克
陈皮10克
青皮10克
檀香10克
椒目20克
荔枝核10克
甘草6克
樱桃10克(阴干用)
【二便不通】
§小便不通,肚胀,腰腿痛,用下方:
★
猪苓10克
泽泻10克
木通10克
滑石15克
银花15克
连翘10克
黄芩15克
黄连6克
车前子10克(布包煮)甘草5克
§大小便不通约二十日者,用下方:
★
全归25克
生地20克
玄参30克
寸冬15克
大黄15克
枳实15克
厚朴15克
桔梗15克
滑石30克
火麻仁30克
(捣烂)甘草5克
此方服后,若二便不通,再用芦竹笋煮水,加蜂蜜服用。
§小便不通,可用下方。
★
砂仁6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牛膝10克
荷叶6克
泡参10克
甘草3克
【风湿关节炎】
§四肢关节痛,风湿严重,月经期腰部胀痛,用下方:
★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杜仲20克
秦艽20克
茯苓15克
泽泻15克
木瓜15克
苍术15克
白木通10克
狗脊20克
§头闷痛,面足肿,腰胸痛,皮肤起疙瘩发痒,用下方:
★
苏梗10克
藿香10克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杜仲20克
川芎10克
佛手15克
厚朴15克
青皮10克
§手足痒,起疙瘩,右足痛,麻木,用下方:
★
荆芥15克
薄荷10克
蝉蜕10克
丹皮15克
泡参20克
赤芍15克
大枣20克
甘草6克
§头胀出汗,全身昼夜出汗,左右臂痛,右足痛,骨头冷,不能服凉或热药,只能服温药;感冒头晕,
头脚都肿,用下方:
★
桂枝10克
白芍20克
炙甘草10克
大枣30克
生姜1片引
§头痛、头晕、心慌,兼见妇科病,下身发痒,用下方:
★
柴胡10克
龙胆草6克
泽泻10克
当归20克
生地20克
蛇床子10克
茯苓15克
黄芩20克
木通10克
车前子15克(布包煎)
§头晕痛,关节痛,腰痛,用下方。
★
苍术20克
蔓荆10克
防风15克
蒿本15克
细辛10克
秦艽20克
菊花15克
钩藤20克
木通10克
甘草3克
§风湿痛,到下午手足麻木,头晕,有时小便涩痛,脑鸣,似有风左右来往,用下方:
★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柴胡15克
前胡15克
蝉蜕10克
荷叶20克
山药20克
羌活10克
甘草6克
§头胀痛,神经跳痛,左臂痛,关节痛,四肢乏力,手麻,腰痛,胃痛,用下方:
★
桂枝10克
赤芍15克
当归10克
秦艽20克
姜黄10克
防风15克
狗脊20克
甘草3克
§头晕胀,三叉神经痛,有时眼睛模糊,有冷骨风和关节骨痛,常麻木抽筋,食欲不振且肚常痛,
有支气管炎,咳吐白泡沫状痰,喉咙常痒,下身发烧痛,流出蛋汁色水。皮肤常痒,炎症重。禁服
大凉性药,用下方:
★
僵蚕10克
蝉蜕10克
全虫6克
荆芥15克
防风15克
地榆10克
附片3克
干姜3克
党参20克
山药20克
大枣15克
炙甘草6克
【水饮】
§小腹胀满,积水,有响声。服药时,药碗内放盐引少许,服下方:
★
赤茯苓20克
猪苓20克
泽泻15克
滑石20克
木通15克
茵陈20克
栀子仁15克
灯芯草5克
白术20克
黄柏15克
甘草5克
§胸部积水,有水响,治陷胸症,用下方:
★
葶苈子15克
大黄12克
枳壳12克
黄连10克
瓜蒌12克(去油)甘草3克
杏仁10克(去皮)
§胸部窜痛,有水声,呕吐清水,胸膈膜有水积聚,用下方:
★
茯苓15克
法夏10克
陈皮10克
白术15克
苡仁15克
甘草5克
桔梗12克
贝母5克
苏子12克
枳壳12克
白芥12克
生姜10克
【遗精】
★
石膏100克
甘草20克
酒糟引
【阴茎痛】
★
熟地30克
泽泻20克
丹皮15克
山药30克
女贞子30克
补骨脂15克
杜仲25克
枸杞25克
菟丝子30克
【男子淋症】
§白淋,可用下两方:
★
滑石20克
甘草3克
藕节20克
★
牛膝35克
乳香7克
酒引
【妇科病】
§妇女经逆上行,用下方:
★
犀角3克
生地3克
白芍3克
丹皮3克
枳壳3克
黄芩3克
陈皮3克
倒生刺6克
百草霜3克
韭菜5克
(取汁一盏)童便半盏
§妇女吐血,用下方:
★
倒生刺根30克
煎甜酒服
§子宫烂,流黄水,用下方:
★
一剂:炮山甲5克
乳香6克
赤芍10克
没药6克
连翘10克
当归10克
川贝3克
陈皮10克
防风20克
金头蜈蚣3克
蒲公英30克
甘草3克
茯苓15克
★
二剂:晒参15克
茯苓15克
枣皮10克
黄芪40克
白术10克
白芍10克
大枣20克
当归30克
天麻10克
川芎10克
枣仁10克
甘草3克
柏子仁35克
黑姜片3片
【高血压】
§高血压,右边麻木,头晕,用下方:
★
白菊花18克
钩藤15克
黄芩20克
玄参15克
麦冬10克
夏枯草30克
粉甘草6克
地龙10克
【冠心病】(心绞痛)
★附片(制)30克(先熬二小时)干姜30克
麦冬30克
川芎30克
炙甘草30克
饴糖 ,不拘量,
调入药汁内服。
【失眠】
§经常失眠,痰多,血压偏高,长期头胀;下身痒,皮炎较重,用下方:
★
生地20克
菊花15克
防风15克
陈皮10克
法夏12克
蝉蜕10克
竹茹10克
夜交藤30克
§严重失眠,经常彻夜不眠,用下方:
★
茯苓50克
杏仁30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20克
首乌30克
木瓜25克
生地30克
丹参30克
益智仁25克
柏子仁25克
龙胆草25克
红砂糖引
(注意:红砂糖不与汤药同服,而是每晚睡前1小时服)
【疟疾】
§春病疟疾,用下方:
★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薄荷10克
桔梗10克
芦根5克
桑叶3克
引
无汗加
大力子10克;有汗加
防风10克
荆芥10克;咳嗽加瓜蒌7克
杏仁7克
§夏病疟疾,用下两方:
★
草果10克
知母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0克
大白10克
羌活10克
厚朴10克(姜汁炒,另包)
甘草3克
★
厚朴10克
知母10克
黄芩10克
白芍10克
柴胡10克
常山10克
羌活10克
草果10克(去壳)甘草3克
生姜5克引
【肿病】
★
桂枝10克
云苓10克
陈皮10克
大腹皮10克
桑白皮7克
五加皮7克
枳壳7克
苡仁10克
甘草3克
生姜皮7克
冬瓜皮10克
引
★
泡参10克
白术7克
苍术10克
法夏7克
陈皮10克
枳壳10克
附片7克
嗅草10克
甘草3克
茯苓皮10克
生姜皮7克
冬瓜皮10克
引
§若时肿时消,用下方:
★
羌活15克
独活15克
桑寄生15克
威灵仙15克
防风12克
秦艽15克
苡仁20克
牛膝20克
木瓜15克
骨碎补20克
五加皮20克
甘草5克
石楠藤20克
【乳痈】
方一
★
前方:黄芪30克
连翘20克
银花20克
青皮10克
柴胡10克
白芍20克
瓜蒌壳15克
蒲公英30克
粉草6克
大枣30克
甘草10克
(服时滴酒三滴作引)
★
后方:柴胡10克
当归20克
白芍20克
大枣30克
薄荷6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佛手15克
香附10克
★
外敷:黄连10克
防风15克
白芷20克
辰砂10克
冰片10克
花粉60克
共研极细粉末,涂于溃破处。
注意:内服方须交替服用,即:第一张方服二剂后,改服第二方,第二方服二剂后,又改服第一方。
如此交替服用。
方二
★
前方:乳香6克
没药3克
川贝3克
陈皮10克
金头蜈蚣1条
全当归10克
花粉10克
防风15克
连翘10克
炮山甲3克
甘草3克
申花10克
蒲公英引
★
后方:黄芪30克
当归20克
柏子仁35克
党参20克
白术10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0克
大枣20克
川芎6克
白芍15克
麻花1根
(弄碎同药煎,使之融化)
【神志病变】
§癫痫,用下方:
★
建杆风30克
红苕菊根30克
款冬花7朵
毛秀才30克
§癫狂兼有便秘者,用下方:
★
黄芩15克
黄柏15克
石膏30克
泽泻10克
芒硝15克
桔梗10克
木通10克
滑石15克
甘草5克
§神经官能症,发病时头晕,神识不能作主,眼花乏力,用下方:
★
白菊花30克
夜交藤30克
京大枣30克
甘草20克
白芍20克
小麦6克
引
§神经错乱者,其家人为其用下方:
★
柏子仁20克
五味子10克
当归15克
生地15克
桔梗15克
丹参15克
元参15克
泡参15克(应为20克)
甘草5克
麦冬15克
天冬15克
远志12克
朱砂15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5克
第二剂加琥珀20克,去桔梗;第三剂加牡蛎20克
海螵蛸20克
去泡参
§神志失常,用下方:
★
蒙石20克
石膏10克
滑石10克
紫石英10克
防风30克
桂尖10克
当归10克
泡参10克
黄芪30克
枣仁10克
枣皮(又名:山萸肉)10克
泽泻10克
甘草3克
续方:冬阳花7朵
山桐麻30克
【
发热】
§脚心发烧,开裂;发痒,手心烧,从脸上热起来,左颊痛,中气不足,用下方:
★
玄参20克
赤芍15克
连翘15克
银花15克
当归15克
荆芥10克
甘草6克
薄荷10克
蝉蜕6克
大枣15克
【牛皮癣】
★
玄参10克
地榆15克
地肤子20克
苦参15克
白芷20克
蒲公英10克
蝉蜕3克
丹皮10克
苍术10克
生地10克
茯苓10克
甘草3克
(苍术、白芷二药另包,一半煎服,一半研细,调酸醋搽。)
【外科病】
§某君,右手臂上有小硬块,脊上也有两个小硬块,时间约十多年了。
★
乳香10克
浙贝10克
知母15克
半夏10克
白芨10克
银花20克
甲珠15克
皂角刺30克(去尖)
【肾炎兼冠心病】
★
前方:桂枝12克
当归12克
茯苓25克
黄芪15克
白术20克
泽泻15克
栀子20克
牡蛎15克
淫羊藿15克
紫苏叶12克
淡豆豉20克
★
后方:黄芪20克
茯苓20克
白术20克
肉桂20克
人参15克
甘草6克
桑螵蛸20克
--------------------------------------------------------------------------------
普为出资及读诵受持
辗转流通者回向偈曰
愿以此功德,增长诸福慧,所有刀兵劫,悉皆尽灭除。 读诵受持人,现眷咸安乐,风雨常调顺,法界诸含识。 消除宿现业,圆成胜善根,及与饥馑等,人各习礼让。 辗转流通者,先亡获超升,人民悉康宁,同证无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