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稿件來源: 西陸論壇
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今天我穿了一身特殊的服裝,大家一看可能會覺得像航天員,其實這是空軍穿的一種衣服。所以今天要說的事情肯定就跟空軍有關。現在大家從大屏幕上也能看到一些相關的信息。不過,在說空軍之前,我要先說說火車。大家肯定都有過做火車的經歷,不過在火車上我們會遇到一種什麼樣的情景會讓大家覺得非常有意思呢?那就是如果兩輛火車都停著,我們坐在其中一輛的時候,有可能會產生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感覺到自己的火車在開,等過了一會兒,旁邊的火車不見了,發現我們還在原地,這實際就是一種錯覺。那麼說在陸地上的錯覺不會對我們有什麼太大的影響,頂多是讓大家覺得很好玩而已,但如果飛行員在飛到天空中的時候出現了錯覺,那又會是什麼情形呢?
這是發生在空中真實的一幕︰一名飛行員在做穿雲飛行時,在雲中他突然覺得自己在倒著飛行,此時飛機實際已經進入了俯沖的危險境地,在短暫的數十秒鐘內如果不能擺脫錯覺的糾纏,後果將不堪設想。
天津楊村機場,中國空軍八一特技飛行表演隊的訓練基地。
馮義,表演隊大校副隊長,也是一號長機,是空軍有3000小時飛行經驗的特級飛行員,今天,他將和隊友一起到渤海灣上空進行編隊訓練。
上午九點零七分,編隊飛到了渤海灣上空,他們正在向東平飛,現在編隊航行的高度是7000米。
突然,馮義發現航線前方出現了奇怪的情況。
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副隊長馮義︰離我航線左側約有二十來千米,就是海岸線,渤海海灣,就是在海上發現了大批的飛機。
這個龐大的機群正從東南向西北方向飛來,馮義驚呆了,好一陣子都沒做出反應。這是一個他從沒有見過的編隊。
今天飛行之前,在做飛行準備的時候,馮義曾詳細地了解過飛行空域有沒有其他飛機經過。而根據事先掌握的情況,他堅信這一帶空域沒有其他飛機。
難道是一支大的機群突然從空域經過還沒來得及通報?
馮義︰看到了以後,報告指揮所,報告我們的塔台,說我們左前方在渤海海邊上空發現了大批飛機,你看雷達上有沒有?
機場所使用的對空搜索雷達,可以捕捉到半徑四百公里範圍內的空中目標。雷達顯示,沒有其它機群從這個空域飛過。馮義的發現讓塔台的指揮人員感到疑惑。
九點十三分,馮義得到回復︰沒有任何飛機經過這個空域,更沒有如此龐大的機群。
這難道是自己發生了錯覺,看錯了嗎?馮義下意識地看了一下座艙儀表,時速800公里,高度7000米。對方的機群似乎和他處在同一高度。
這讓馮義百思不得其解,在20多年的飛行生涯當中,他執行過無數次的飛行任務,在空中也處理過無數次的特情,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眼看著機群離他們的編隊越來越近,他急忙呼叫自己的隊友。
馮義︰當我發現了以後,跟我後艙中隊長說,你看左前方那麼多飛機,他說在哪,就尋找,在哪?他也看到了。
他的隊友也看到了同樣的景象,同樣令人吃驚的是,這些飛機居然出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年代,型號更是五花八門。
馮義︰這飛機是各種各樣的飛機,螺旋槳在轉,噴氣機,殲五型號的飛機,像那個二戰時期的飛機,像電影里看到的那樣,一大片的飛機。數不清。
龐大的機群以時速8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逼近,情況非常緊急。馮義再次呼叫塔台。
塔台的答復仍然是肯定的,這片空域沒有任何機群通過。再過幾分鐘,馮義的飛機將與這個奇怪的機群交匯,高速飛行的機群對飛極易發生相撞導致機毀人亡。
馮義急忙調整了一下自己飛機的行向和高度。長機是編隊的靈魂,當馮義做出規避的動作,後面的飛機也相應地也做出了調整,以避開迎面而來的機群。
馮義︰後艙叫我,你保持好狀態,我查一查,我就保持狀態,保持狀態也看,他在那數。一二三四這麼數數,那麼多飛機,根本數不清了,他說我實在數不過來了。
他和隊友興奮地關注這個龐大的機群,眼看著這個機群距離馮義的編隊只有四千米的時候,到了訓練課目規定要轉變航線的時刻,他們的編隊應該向西轉彎進行下一個課目了。
馮義︰到我們轉彎之前,依然能看到,但是我們到了轉彎點了,不轉彎不行了,按照要求必須轉彎了,轉過來以後,我們就看不到它了,但他實際上還沒有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之中,如果我們不轉彎還能看到他。
九點十五分,編隊按照預定計劃向西進入下一個訓練課目所在空域,六架飛機依次西進。那個龐大而奇怪的機群也漸漸消失在表演隊飛行員的視野之中。在轉彎之後,馮義還是有些疑惑,更有些遺憾。
馮義︰如果說錯覺是一個人錯覺,有可能,兩個人同時那種錯覺,判斷是一樣,不太可能。作為我們來講,平時不飛攻擊課目,不飛對地攻擊,沒裝膠卷,下來就跟我們中隊長說,如果說這個飛機裝上膠卷多好,過去以後, 嚓 嚓,拍它一卷膠卷回來,到地面看看有沒有?
飛行訓練結束後,馮義和他的隊友安全返航。回到基地,馮義和隊友依然最關心的還是今天看見的這個龐大的機群。
再次查閱了塔台和雷達記錄後,確實在馮義報告的時候,雷達屏幕上沒有任何顯示。
賈博士︰從我從事飛行錯覺這麼多年的研究和接觸到的資料來看,這種情況也沒有過報道,所以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情況,用我們目前所具備的航空醫學以及飛行錯覺、空間定向等等對這方面的理論是不能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張信民︰世界上的萬物以及發生的一些現象,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科學的方法,那麼說可以解釋清一部分現象,有一部分需要未來探索的現象,可能目前人類到目前還沒有找到很好的辦法加以用科學的依據去說明它,有些情況現在到底是真實的現象還是一些幻覺的現象,還是發生一些錯覺的現象,這個目前還都不敢用科學的話來證明它就是有就是沒有,但是到未來的科學發展呢,是否能對它加以解釋,這還有待于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主持人︰ 要說我們的這幾位飛行員在空中遭遇這樣的奇觀的確挺幸運,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就會讓人覺得驚恐萬分了。
第二天,表演隊繼續飛行課目的訓練,今天訓練的課目是雙機穿雲。
下午1時10分。
馮義和隊友張信民的飛機向西轉彎之後,飛機開始進入雲層。對于雲中飛行來說,積雨雲和雲中帶電是致命的,飛行員必須避開這種雲層。而今天,他們要穿過的只是最普通的棉花垛。雲中光線變幻,忽明忽暗。
馮義很沉著,他手腳不停地操縱飛機,穩定地與隊友保持著隊形。雲中能見度還不錯,能看出去30米左右的距離,保持編隊不是很困難。
可是,飛了一會之後,氣流有點紊亂,飛機出現了顛簸,突然之間,馮義發現了問題︰天空似乎倒轉過來,他感到自己在倒飛。
他趕緊看了一下儀表板上的地平儀,奇怪的是地平儀上的那個小指針告訴他,飛機沒有倒飛。他緊張了,必須立即做出判斷,或者是儀表出了故障;或者是自己的感覺有了毛病。
陳雲吉︰在看不到飛機的時候是最激動最緊張的時候,可能在短時間就像晚上閉著眼楮走黑路一樣的感覺,往那里走,前面是什麼,你什麼都不知道。
這時,在一片昏茫的雲中,看不出哪里是藍天,哪里是大地。現在的情況相當危險,因為油箱設計的限制,這種飛機在倒飛狀態最多只能持續15秒,否則會斷油並出現空中停車的故障,這意味著10秒之後如果不能掉轉過來就可能機毀人亡。
但在馮義的眼中,儀表板上一切都很正常,但他的感覺卻不是這樣。他非常肯定地覺得,飛機不是在平飛,而是在倒飛。倒飛中機頭還一個勁地朝上抬,好像要利用慣性把他甩出座艙。現在飛機隨時都會失去控制,情況緊急,他該怎麼辦?他開始呼叫同伴張信民。
張信民︰我說奇怪了,我們一直是正著飛,怎麼你是倒著飛,我們想又出現了飛行的錯覺。
儀表和戰友的提示明白地告訴他飛機狀態並沒有發生異常,可是,他無法擺脫倒飛的感覺,他感覺身體懸空,隨時會脫離座椅,他不得不緊緊抓住駕駛桿,以免被飛機的慣性無情地甩進空中。
李秋︰錯覺了之後,對你人的精力和體力消耗是很大的,就是即使你自己判斷出來,我現在錯覺,也一樣。因為你始終就是說,是在一種壓力很大的情況,就是說,你出現錯覺之後,這個油門和桿都很硬,握得很死。
1時19分,這時的他覺得自己被撕裂成了兩個人,究竟應該相信儀表還是相信自己的感覺呢?
賈博士︰飛行錯覺並不是一個非常少見的現象,我們大多數飛行員在他一生的飛行生涯當中基本上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但是如果飛行錯覺處置不當,或者我們飛行員不能及時識別自己發生了飛行錯覺,就可以導致飛行事故,那麼從世界各國報道來看,由飛行錯覺所導致的飛行事故,數量是不低的,他們一般佔到總的飛行事故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
而此時, 張信民卻看到了最可怕的一幕,馮義的飛機正在以大角度俯沖向地面,馮義如果不及時調整狀態,從倒飛的錯覺中擺脫出來,以時速600公里從7000米空中向下俯沖的飛機數秒鐘內就有可能接地導致機毀人亡。
主持人︰為什麼飛行員在空中容易出現錯覺呢,這恐怕跟雲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知道雲有白的、灰的,黑的,但是我們在地面看雲的時候毫無疑問那麼雲肯定要比地面亮許多,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判斷出哪兒是地哪兒是天空了,可是飛行員在空中尤其是在雲當中飛行的時候,有的時候因為光的折射問題,所以雲的上邊看起來是比較暗的,而雲下面看起來是比較亮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大腦接受的信息就給我們一種誤判,于是就產生了錯覺。
當然,這個時候飛行員能夠從雲中飛出來的話,那麼大腦就很快給它提供一個正確的信息,于是就判斷對了。但是飛行員始終是在雲中飛行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出現了錯覺的話,就只能堅信儀器儀表,否則是難以度過這個難關的。
1時20分,馮義的飛機高度在不斷下降,正以800千米每小時的速度向下俯沖,作為僚機的張信民非常地著急,他不斷地通過無線電呼叫他。張信民顧不上考慮自己的安危,他加速飛到了馮義的前面。
張信民︰我從反光鏡當中看他,看他的狀態。我說你啊,這個看看左邊的手套,再看看右手的手套,這白色的手套。看看這目的就是找一個平衡,使他從錯覺的狀態中恢復過來。
在雲中飛行,無法以天際線和其他地標為參照物,現在惟一能幫助馮義擺脫困境的就是張信民了。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美國影片《壯志凌雲》里的一名飛行員所遇到的情況,在一次執行完任務返航的過程中,代號美洲豹的飛行員出現了錯覺,他無法判斷方位和操縱飛機。
與他一起執行任務的戰友冒著自己飛機將耗盡燃油的危險,試圖幫助他克服錯覺。
張信民︰當時我在空中,我幾秒鐘之內我想了很多。00︰46︰10自己的戰友,盡量咱們盡到責任去挽救他,同時也為我們隊長期保證安全,也應該是應盡的責任。
這時張信民比誰都清楚,趕到馮義前面,自己將更加危險。
這個有3000小時飛行經驗的特級飛行員,今天踫上的倒飛錯覺,再好的身體素質和高超的駕駛技術都不管用了。要想逃出險境,只能靠人的意志力。這時的張信民只能通過耳機猛叫馮義的名字。
張信民︰當時喊前三聲都沒有變化,飛機一直在向下俯沖,我心情非常焦急,第四聲的時候他才有意識,才有變化。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馮義突然爆發出驚人的力量,他的意志力沖破一切猶豫,迫使他用最大的力氣,把駕駛桿扳向正確的方向。
張信民︰飛行員錯覺了以後,長機是在前面平飛的,而僚機是以為你這樣飛的,也可能以為你這樣飛,也可能以為你帶坡度,但是這時候你要通過長機或其它飛機來校正自己的儀表指示是否準確,要是判斷準確的話,也是要咬咬咬牙要堅持。
1時21分,馮義調整駕駛桿終于把飛機拉成平飛的狀態。而且隨著高度的降低,飛機從雲層中飛出來,他的眼前豁然開朗。
主持人︰航空醫學專家告訴我們,飛行錯覺大體分成兩類︰一類是當發生錯覺的時候,飛行員根本就感知不到,于是出現了一些事故。還有一類是發生錯覺的時候飛行員通過儀器儀表顯示的數據,已經發現出了問題,但是他此時非常矛盾。
他不知道是應該相信自己的判斷力,還是相信儀器儀表,于是就造成了一系列失誤的操作。要說其實飛行員在整個訓練過程當中,教員也會專門安排讓飛行員有意地去體驗錯覺,比如說在北京的中國科技館、航空醫學研究所這些單位,都有類似的設備。
那麼實際飛行員出現飛行錯覺並不可怕,但是由飛行錯覺引發的誤操縱才是導致事故的真正原因。
比如說一架飛機在空中正常狀態的飛行,飛行員沒有進入飛行錯覺,這個時候他如果想改變飛行姿態,比如要做這樣一個轉彎的話,飛行員要借助操縱桿,操縱桿再操縱翼面上的方向舵,升起翼面上的方向舵飛機的飛行姿態就可以得到調整。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一個飛行員出現了飛行錯覺,進入了倒飛狀態的話,如果我們給他發一個指令,要求你把機頭拉起,這個時候他就會做一個動作拉機頭,但是對他來說,這個時候就不是拉起,而是俯沖沖向地面,這才是導致事故出現的原因。
1時22分,正當馮義從飛行錯覺中擺脫出來重新回到編隊時,張信民的飛機卻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從儀表上看,他的飛機離地面只有七八百米的距離,隨時都有撞地危險。
張信民,駕駛的飛機正以每秒140米的速度向下俯沖,也就只有幾秒的時間,他可以用來調整飛機的狀態。同時,飛機在俯沖時,張信民的身體要承受七八倍于自己身體重量的壓力,他能不能承受住六百多千克的壓力呢?
這會兒他已經顧不上別的了,他不可能選擇放棄他心愛的飛機。他用盡自己全部的力量拉操縱桿,要讓飛機從俯沖狀態抬起機頭。
張信民︰眼看著這一次事故在所難免了。看著地面呼嘯,我用力登滿舵,然後壓桿,把飛機改平過來。等改平過來以後,這個飛機已經離地面高度僅有200米。
此時,張信民的衣服已經全濕透了。而且由于飛機俯沖過程巨大的載荷超出了身體的承受能力,他的腰椎受了重傷。
張信民︰說實話就飛行過程當中,首先飛行員要有無畏的精神,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還要有精湛的駕駛技術。飛行員腦袋瓜子這一邊,隨時要儲存上千個數據。隨時出現一些什麼情況,你都要應變能力非常強,馬上做出反應,否則一些特殊情況你就處置不了,不能得心應手地處置。
1時23分,完成訓練任務的飛機全部安全返航。
主持人︰
回來以後,張信民說自己在空中和死神握了一次手,在萬分危機的時刻他挺身而出,顧不得和別人聯系,顧不得和指揮所聯系,挽救了自己戰友的生命,在當他自己在沖向地面的一剎那又憑借著高超的駕駛技巧和大無畏的精神,讓自己平安地歸來。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在空中的機智以及他高超的飛行技巧。
在這里我們也能通過這個故事也能夠感覺到飛行員這個職業真是充滿了危險,天空中不僅是殺機四伏,我們還得時刻小心死神的糾纏。要說我們的飛行員個個都是好樣的,正是他們對這份事業的執著和痴情,才保護了我們的藍天,永遠不受敵人的侵犯。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1/19/2006 11:17:40 AM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