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8221|回复: 81

故宫紫禁城 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并非正南正北 指向元上都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1-5-4 1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转载《北京日报》
121375830_11n.jpg
121375830_21n.jpg
121375830_31n.jpg
121375830_41n.jpg


     不久前,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要将中轴线历史建筑群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启动申遗工作,使得中轴线文化再一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
  提到北京中轴线,一位叫夔中羽的老学者曾在七八年前曝过一场“公案”,但对其中细节,知道的读者并不多
  皇帝龙椅不能歪,中轴线原本应该沿着子午线指向正南正北
  如果要问,北京中轴线的方位指向是什么?你很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正南正北呗。
  的确,你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现存的北京中轴线,是当年建造元大都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后来历经明清两代都城未曾改变。当年的元朝重臣刘秉忠在规划设计元大都时,首先就确定了中轴线的位置,那就是今天的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神武门、地安门鼓楼、钟楼正门的门缝连接线。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中正”的观点一直贯穿其中。更何况,这条中轴线非同小可,故宫就是以此中轴线的位置次第铺展建造的。换句话说,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帝的龙椅就摆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中轴线的指向不是正南正北,岂不是说,皇帝的龙椅都坐歪了吗?
  还有一条依据可以支持你的判断。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在中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挖出一只石鼠和一匹石马。在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这也就暗示着中轴线实际就是沿着子午线的方向。
  这里我们要稍微做一点科普了。什么是子午线呢?用现代科学的术语来讲,子午线就是地球的经线,是代表一个地方正南正北的方向。中国古代没有经纬度的说法,只是将周天分成十二份,用十二个地支来代表。正北方用“子”来代表;正南方用“午”来代表。不管站在什么地方,凡是由正北到正南的中正线都称子午线。因为古代建房乃至建造皇宫署衙多为坐北朝南,所以风水术语上便叫做子山午向。
  所以,恭喜你,你认为中轴线的指向是正南正北应该是正确的。

  为设计航拍中轴线建筑的飞行路线,发现中轴线有点向左歪
  但是,有一个叫夔中羽的老先生,却在七八年前发现事情有点儿不太对劲儿。
  夔中羽的姓很特别,记者也是查字典才确定了它的读音,念“奎”。他今年已经73岁了。这位老先生不简单,退休前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两弹一星”工程中都做出过贡献。
  2004年的时候,夔中羽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拿了巨幅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仔细观察。后来他回忆说,当他的目光沿着中轴线一路北上时,“不知不觉地,脑袋有点儿向左歪。”
  对于有着多年丰富测量工作经验的夔中羽来说,这一点偏离逃不过他的眼睛。他说,“因为卫星和航空影像图都是严格按照测绘精确的经纬地理坐标绘制的,中轴线却与子午线有偏离,很难相信这是由于绘图的误差造成的。”
  在多年科研工作中养成了严谨作风的夔中羽特意找到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那位负责人告诉夔中羽,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规划部门在测量中就发现了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由于偏离得不太多,一般市民根本感觉不出来,这个事儿也没有对外说。
  但是夔中羽是个爱“较真儿”的人,他把这个事儿放在了心上,总想把其中缘故弄个明白。
  为“立竿见影”试验,也证明中轴线和子午线有2度十几分夹角
  夔中羽说,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要发现中轴线偏移的事儿也不是很困难。您可以买一张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北京交通游览图》。图的上、下边线是纬线。您把地图上、下边对齐,左右折一下,折线要通过永定门桥,再把地图展开。或者,您用一个大一些的三角板,通过永定门桥,画一条垂直于上、下边线的直线。这条折痕线或这条直线将是永定门桥的经线,也叫子午线。这时您会发现,北京中轴线与子午线不重合,而是偏西北方向。
  会不会是地图不准确呢?夔中羽说,不会。因为《北京交通游览图》是根据北京实测地图编制的,也有很高的精度。
  夔中羽找来了大比例尺北京地形图。在地图上选择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南端永定门桥、北端钟楼和中间的地安门十字路口中心等几个点,进行量测。经地图上量测作业得知:地安门在永定门北6000多米,钟楼在永定门北7000多米;地安门向西偏离永定门子午线200多米,钟楼向西偏离永定门子午线近300米。因此,北京中轴线与子午线的夹角为2度十几分。
  光是地图上测量毕竟是二手资料,也许说服力还不够。夔中羽特意在永定门城楼下向北的甬路上,做了一次“立竿见影”试验。
  他们在甬路中央设立了一根2米长的杆子。由杆子的下面,延甬路中心线向北,粘上一条长6米的黑胶带,代表中轴线的指向。当太阳经过永定门上中天时,杆子的影子就是永定门子午线。而太阳经过上中天的时间,是在电台播出“北京时间中午12点”的时号上,加上当地时差和当日时差改正后得到的。当然,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天文地理上的专业问题,如时区、真太阳时、平太阳时等等,我们不必深究,只需了解这个结果就可以了。
      结果是,子午线影子与中轴线黑胶带之间确实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也是2度十几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6: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Qilin


  
早在唐代中国人就会准确测量子午线,技术误差几乎不可能
  中轴线和子午线为什么逆时针偏移了两度十几分之多?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夔中羽还特意研究起了北京建城史。
  北京内城西城墙和东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西直门-阜成门-复兴门一线是西城墙;东直门-朝阳门-建国门一线是东城墙。东、西两城墙均不是正南正北,均与北京中轴线平行。因此可以判定,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元朝建元大都时铸成。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明朝将城南移,但中轴线方向未动;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担任元大都“监筑”之职的是忽必烈的重臣刘秉忠。一般认为,元代中轴线是由刘和他的学生郭守敬二人主持兴建的,二人皆为河北邢台人。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到1285年完成,总共用了18年时间。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否因为700多年前年测量技术水平不高,将子午线测偏了?
  夔中羽说,这不可能。如果你没听说过刘秉忠,你至少该听说过郭守敬,他们可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天文、数学和大地测量家。早在中国唐代,就有著名学者一行大师,为测量纬线长度而在河南很准确地测量了四个点的子午线。在河南考古复原的宋代皇城里,笔直的中轴线完全符合子午线。而同样由刘秉忠主持修建的元上都,完全符合正南正北走向。上都建成后,大都晚了好几年才开始修建,还是由那个刘秉忠监筑,却将大都的中轴线测算偏离了子午线2度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还有人提出这样的假设,北京中轴线由建成至今已经700多年,是否在这700多年中,地球自然状态变化,比如岁差、级移、磁偏等等,引起了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
  天文学家对此也给出了回答:不会的。地轴的变化极其微小,短短700多年时间更不会有2-3度的变化。退一万步说有变化,地球是个整体,为什么大都的中轴线偏离了,相隔仅270多公里的上都中轴线却没变化呢?
  是惊人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中轴线指向忽必烈发迹老家元上都!
  如果不是测算错误、地理变化等自然原因造成的,会不会是建造者有意为之?
  夔中羽在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个事情的答案。有一次他和同事聊天时,偶然提起古代建筑的方向有时与远方的地物有关。这让夔中羽心中一亮,他想到,元起源于蒙古。北京中轴线向北、向蒙古延伸,会不会指向元的什么地方?
  夔中羽立刻找来有关的9张大比例尺地形图。经过连续测算,他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古开平。而古开平不是一般的地方,它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元上都的所在地!
  具体的测算结果是这样:北京永定门纬度线至古开平中心纬度线距离约270多公里。古开平往西偏离北京子午线约17公里。北京至古开平连线与北京子午线的夹角为2至3度。这与北京中轴线偏离北京子午线的方向一致,偏离角度几乎吻合。这说明:当初建元大都时,中轴线是采取了开平(上都)与大都的连线作为基准线的!
  为了证实这一点,2004年11月,夔中羽来到现称“兆奈曼苏默”的古开平元上都遗址实地测量。
  在元上都东郊,夔中羽用GPS卫星定位仪,使自己站到由北京向北引过来的延伸线上。向西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都用石头砌的东城墙。这说明:北京南北中轴线向北的延伸线,经过27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很靠近上都城,由上都东关厢旁通过。
  当然,如果北京中轴线和元上都遗址中轴线完全重合就更好了。但现在看来还是有几公里的误差。但元代的测量技术不可能有现在这么精确,在这么远的距离内,这点误差大约完全可以由当时的技术局限来解释了。
  发现这一点的时候,夔中羽说,他的心情真的是很激动。他认为,他终于得到了北京中轴线偏离之谜的答案!
  翻翻历史书就知道,当年忽必烈就是从元上都迁都到元大都(今北京)的。而事实上,元世祖忽必烈实行“两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办公,元大都就是所谓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办公,元上都即是“夏都”。
  夔中羽说,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在建元大都前的堪舆工作中,很可能按当时皇帝忽必烈的意愿,为体现上都——大都的两都统一,而采用上都——大都连线作为大都中轴线的基准线!
  这会是解答北京中轴线偏移之谜的最终答案吗?我们还不得而知。但至少,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答案,您觉得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6: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Qilin


    资料
  北京中轴线
  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有“北京脊梁”之誉,从南往北依次坐落着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九座门,沿途还点缀着数十处皇家园林和民宅四合院。梁思成先生曾点评说,北京中轴线是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
  链接
  汉人刘秉忠故意弄歪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被披露出来以后,有一种影响很大的说法是,当时的元大都设计者是汉人,因为不满蒙古人的等级制度而故意不让元朝皇帝坐在中正线上。
  如果要考证一下这样的说法是否有依据,就一定要了解元大都的设计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而说起来,这位设计师还真的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
  宋代诗人陆游在《书愤》诗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有人就此评价说,一千年后,还真有和诸葛亮不相上下的人,他就是元代名臣刘秉忠。
  刘秉忠,字仲晦,1216年出生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一个官宦人家。刘秉忠小时不仅长得好看,而且很聪明。他8岁入学,“日诵数百页”。17岁时,当了个邢台节度使府令史。刘秉忠不安心于令史这份做文案的工作,整天郁郁寡欢,终于有一天跑到武安山出家当了和尚,取法名子聪。
  元世祖忽必烈未当皇帝时,召海云禅师。海云禅师听说刘秉忠博学多才,便邀他一道去见忽必烈。刘秉忠虽隐居山中,却留心时事,因此,和忽必烈谈论起天下事来,了如指掌。刘秉忠以自己的博学,获得了忽必烈的敬重和喜爱,海云禅师南还,刘秉忠就留在了忽必烈身边。
  刘秉忠给忽必烈多次上书,为未来的元帝国建设从政治、典章、法度、礼乐、教育诸方面绘制了一幅完整的蓝图。忽必烈听了这些建议后,非常高兴,而他登基后也确实是照此蓝图行事的。刘秉忠曾经建议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为“大元”,忽必烈也采纳了,这就是元王朝命名的由来。
  刘秉忠跟随忽必烈左右,因已出家,因而穿的仍是和尚服,他法名子聪,又为忽必烈掌管文案,所以人们都叫他“聪书记”。直到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才拜刘秉忠为光禄大夫,位太保,参领中书省事,达到位极人臣的地位。
  刘秉忠不但是政治家,还是当时第一流的学者、科学家、诗人。曾与他同在邢台西南磁州紫金山学习的张文谦、王恂、郭守敬,都称他们从秉忠而学。王恂是太子真金的老师,早以算术有名,后王恂和郭守敬日夜测验推步,创制《授时历》。刘秉忠在算数、天文、历法、水利上的造诣可见一斑。他的《荷叶·烟霞洞》为卢前收入《元曲三百首》:“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毛泽东很是欣赏,曾一再书写。
  刘秉忠除帮助忽必烈设计了建国的蓝图外,他还是元朝两座都城即上都和大都的设计者,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建设史上,留下了世人惊叹的极其辉煌的成果。其中元大都始建于1267年,1285年完工,历时18年。
  至元十一年(1274年),刘秉忠跟随忽必烈幸上都,八月,端坐无疾而终,享年59。忽必烈听到他辞世的消息时大惊,对群臣说:秉忠追随我30多年,小心缜密,不避风险,言无隐情,他精通于阴阳术数,很多事情他都预先知道,详情只有我清楚,其他人是不了解的。
  由于刘秉忠精通阴阳术数,忽必烈又公开说他能预知未来,不少野史也就将他神化了。如说其墓被盗,有司进墓调查时,发现一石板,上面有刘秉忠留下的预言:某年月日某人盗我墓。有司照此追查,果将盗墓贼抓获。
  从刘秉忠与忽必烈亲密的君臣关系来看,说刘秉忠故意弄歪中轴线,要害蒙古人,显然并无根据。有人通过刘秉忠精通“阴阳术数”的特点做了这样的推测:太阳当顶的时候,古人并不认为它是最好的时候,因为它马上要倒斜了。而如果离最高峰还有一点距离,那么就还有上升的空间。这样说来,中轴线逆时针方向稍稍偏离子午线,是不是也是留下上升空间的“术数”含义呢?
发表于 2011-9-16 22: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就是漢人劉秉忠厲害的地方因其風水術的造詣而使得,中國如今之強盛扃面。
如果您能知道漢人劉秉忠他在想什麼。就能知道五術非無用之術也。
发表于 2011-9-16 23: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过真传地理都知道,坐向不可能是正针,正针犯空亡谁敢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23: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Qilin 于 2011-9-18 23:20 编辑

回复 5# 小小925


    小小老兄,正针与空亡所指的位置还是有区别的。
发表于 2011-9-19 08: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不会是指向当时的北极星的方向啊?
发表于 2011-9-19 08:4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午火是否太强?不宜坐正?
发表于 2015-6-17 08: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移(搬运) 为何以此为基点? 故宫紫禁城

故宫那点事 北京中轴线为何偏移
现存的北京中轴线,是当年建造元大都的时候就确定下来的,后来历经明清两代都城未曾改变。当年的元朝重臣刘秉忠在规划设计元大都时,首先就确定了中轴线的位置,那就是今天的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神武门、地安门鼓楼、钟楼正门的门缝连接线。

        故宫就是以此中轴线的位置次第铺展建造的。换句话说,元、明、清三代历朝皇帝的龙椅就摆在这条中轴线上。如果中轴线的指向不是正南正北,岂不是说,皇帝的龙椅都坐歪了?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一次施工中,曾在中轴线的两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挖出一只石鼠和一匹石马。在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中,子为鼠,午为马,这也就暗示着中轴线实际就是沿着子午线的方向。

  但是,有一个叫夔中羽的老先生,却在8年前发现事情有点儿不太对劲儿。

  这位老先生不简单,已经75岁了,退休前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在“两弹一星”工程中都作出过贡献.

  2004年的时候,夔中羽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拿了巨幅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仔细观察。后来他回忆说,当他的目光沿着中轴线一路北上时,“不知不觉的,脑袋有点儿向左歪。 ”

  对于有着多年丰富测量工作经验的夔中羽来说,这一点偏离逃不过他的眼睛。在多年科研工作中养成了严谨作风的夔中羽特意找到了中国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那位负责人告诉夔中羽,其实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规划部门在测量中就发现了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事实。由于偏离得不太多,一般市民根本感觉不出来,这个事儿也没有对外说。实测中轴线偏了2度多

  夔中羽找来了大比例尺北京地形图。在地图上选择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南端永定门桥、北端钟楼和中间的地安门十字路口中心等几个点,进行量测。经地图上量测作业得知:北京中轴线与子午线的夹角为2度十几分。夔中羽还特意在永定门城楼下向北的甬路上,做了一次“立竿见影”试验。

  他们在甬路中央设立了一根2米长的杆子。由杆子的下面,沿甬路中心线向北,粘上一条长6米的黑胶带,代表中轴线的指向。当太阳经过永定门上中天时,杆子的影子就是永定门子午线。而太阳经过上中天的时间,是在电台播出“北京时间中午12点”的时号上。结果是,子午线影子与中轴线黑胶带之间确实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也是2度十几分!

  早在唐代,中国人就能准确测量子午线,技术误差几乎不可能!

  中轴线和子午线为什么逆时针偏移了2度十几分之多?为了搞清这个问题,夔中羽还特意研究起了北京建城史。

  北京内城西城墙和东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东、西两城墙均不是正南正北,均与北京中轴线平行。因此可以判定,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元朝建元大都时形成。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明朝将城南移,但中轴线方向未动;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担任元大都“监筑”之职的是忽必烈的重臣刘秉忠。一般认为,元代中轴线是由刘秉忠和他的学生郭守敬二人主持兴建的,二人皆为河北邢台人。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到1285年完成,总共用了18年时间。

  一个很自然的想法是,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否因为700多年前测量技术水平不高,将子午线测偏了?

  夔中羽说,这不可能。如果你没听说过刘秉忠,你至少该听说过郭守敬,他们可都是当时第一流的天文、数学和大地测量家。早在中国唐代,就有著名学者一行大师,为测量纬线长度而在河南很准确地测量了4个点的子午线。在河南考古复原的宋代皇城里,笔直的中轴线完全符合子午线。而同样由刘秉忠主持修建的元上都,完全符合正南正北走向。元上都建成后,大都晚了好几年才开始修建,还是由刘秉忠监筑,却将大都的中轴线测算偏离了子午线2度多,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天文学家认为,地轴在短短700多年时间不会有2度的变化。中轴线指向元上都

  有一次,夔中羽和同事聊天时,偶然提起古代建筑的方向有时与远方的地物有关。这让他心中一亮,他想到,元起源于蒙古。北京中轴线向北、向蒙古延伸,会不会指向元的什么地方?

  夔中羽立刻找来有关的9张大比例尺地形图。经过连续测算,他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古开平。而古开平不是一般的地方,它正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发祥地,元上都的所在地!

  北京永定门纬度线至古开平中心纬度线距离约270多公里。古开平往西偏离北京子午线约17公里。北京至古开平连线与北京子午线的夹角为2度至3度。这与北京中轴线偏离北京子午线的方向一致,偏离角度几乎吻合。这说明:当初建元大都时,中轴线是采取了开平(上都)与元大都的连线作为基准线的!

  为了证实这一点,2004年11月,夔中羽来到现称“兆奈曼苏默”的古开平元上都遗址实地测量。

  在元上都东郊,夔中羽用GPS卫星定位仪,使自己站到由北京向北引过来的延伸线上。向西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元上都用石头砌的东城墙。这说明:北京南北中轴线向北的延伸线,经过27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由元上都东关厢旁通过。

  当然,如北京中轴线和元上都遗址中轴线还是有几公里的误差。毕竟元代的测量技术不可能有现在这么精确。

  夔中羽说,他的心情真的很激动。他终于得到了北京中轴线偏离之谜的答案!

  翻翻历史书就知道,当年忽必烈就是从元上都迁都到元大都(今北京)的。而事实上,元世祖忽必烈实行“两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办公,元大都就是所谓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办公,元上都即是“夏都”。

  夔中羽说,知道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在建元大都前的堪舆工作中,很可能按当时皇帝忽必烈的意愿,为体现上都——大都的两都统一,而采用上都——大都连线作为大都中轴线的基准线!

    ——摘自《北京日报》    作者:王鸿良
发表于 2015-6-17 11: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11月就发现了,到2015年才知道,这消息的速度。
发表于 2015-6-17 14: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看当时技术水平有限
发表于 2015-6-17 15: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当时皇帝忽必烈的意愿,为体现上都——大都的两都统一,而采用上都——大都连线作为大都中轴线的基准线!
发表于 2015-6-17 17: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这么简单?史官对这件事没有记载?
发表于 2015-6-18 12: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能把人气得笑起来!
在北京城能看得见古开平么?还是在古开平能看得见北京城?如果两地彼此都看不见,刘秉中又是怎样把两地连成一线的呢?痴人说梦吧?

真懂堪舆学理论的人都知晓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的原因。荒谬的是,既然认定现代科学与中国传统信仰是对立的,而且动不动就要来一次打倒“封建迷信'的举措,那么又何必去追寻北京城这种用"封建迷信"理论指导布局的皇城的“问题”呢?这是用现代科技理论能解决得了的问题么?
荒诞的是,为什么非要不懂装懂呢?

发表于 2015-6-29 17:5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的中轴线为何以此为基点?

70g_jpg_thumb.jpg
210733kuylhlhq2vwq44zy_jpg_thumb.jpg

点评

哎呀,实在不好意思,电脑卡顿,乱动鼠标结果不小心点到“反对”上了,折腾半天不知道怎么取消。抱歉抱歉  发表于 2022-3-11 14:17
发表于 2015-6-29 18: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当年的风水大师没有取正南北座向?

贵州毕节四孩事件房子(前视图).jpg


发表于 2015-6-30 14: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海拾贝 发表于 2015-6-29 18:10
为什么当年的风水大师没有取正南北座向?

可否把那透明罗盘发给我?
发表于 2015-6-30 14: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fanmingyou 发表于 2015-6-30 14:03
可否把那透明罗盘发给我?

你有QQ吗?我的QQ是88973739,加了即刻发给你。
此外,鄙人认为当年的风水大师是取190爻或者191爻。你说呢?

发表于 2015-6-30 17: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是指“正南北”吗?这就不用争论了,没有人用正南北的走向的。
发表于 2015-6-30 22:4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sm7672 于 2015-6-30 22:42 编辑

玄空大卦派的天卦地卦两盘合用,
如北京故宫,坐子山午向兼壬丙分金,子山地卦盘坤一水,入首在剥卦六水,合生成数,或者来龙在亥乾的萃卦四金、否卦九金、合五合十。午向天卦盘坤1水,若出水在天盘巽位中的泰卦9金、临卦4金、合五合十,若出水在天盘丙之谦卦6水合生成数,两盘山向合用,始能所谓的坤山坤向坤水流,也是所谓的子山子向子水流,从午到巽为六一二三四爻联爻动用。
该局为左旋龙右旋水的阳局立阴山阴向。元空大五行正山兼山皆为阴木,生午利于向。
该先生为了保命,又要保证第一代的安全,还要经历一批人马的质疑和打压,为了迎合坤山坤向坤水流,和子午线的归中之局,只好出此方案。但此局阴气太重,加之阳中变阴,四水锁城,四路交缠,进主北京要么孤阳独躁,要么群阴丛生,有秦皇躁暴虚浮之风,有关公桌下舞刀之叹!

3.jpg
4.jpg
发表于 2015-6-30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海拾贝 发表于 2015-6-30 17:19
你说的是指“正南北”吗?这就不用争论了,没有人用正南北的走向的。

帝王可用正南北的,阴宅也可用正南北。
发表于 2015-7-1 09: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大地 发表于 2015-6-30 22:59
帝王可用正南北的,阴宅也可用正南北。

你知道正南北是多少爻吗?你能解释180度=192爻吗?你知道192爻、193爻其中的奥秘吗?你能解释当年的风水师为何要取191爻吗?
发表于 2015-7-1 09: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lsm7672 发表于 2015-6-30 22:40
玄空大卦派的天卦地卦两盘合用,如北京故宫,坐子山午向兼壬丙分金,子山地卦盘坤一水,入首在剥卦六水,合 ...

你所用的理论能支持你的图片标注吗?其他不用多说,你就说说人家为何不用正南北座向好了。
发表于 2015-7-1 10: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楼主谈谈,我们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5-7-1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shhxhkj 发表于 2015-7-1 10:26
请楼主谈谈,我们学习学习。

简单地说,正南北192爻相当于360度罗盘中的180度,这个度数有什么问题?据了解,这个度数有伤主之实。作为风水师,其没有理由取一个伤主的刻度数。至于191爻为何又能避免这种伤主的结果,那就是相当高深的学问了。
发表于 2015-7-1 13: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海拾贝 发表于 2015-6-30 14:39
你有QQ吗?我的QQ是88973739,加了即刻发给你。
此外,鄙人认为当年的风水大师是取190爻或者191爻。你 ...

加了 请发下  你说的是抽爻换象吗?
发表于 2015-7-1 14: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fanmingyou 发表于 2015-7-1 13:30
加了 请发下  你说的是抽爻换象吗?

你想了解北京城没有取正南北座向的问题?
发表于 2015-7-1 18:2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海拾贝 发表于 2015-7-1 10:51
简单地说,正南北192爻相当于360度罗盘中的180度,这个度数有什么问题?据了解,这个度数有伤主之实。作 ...

大師見解高明呀!!!

发表于 2015-7-1 22: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玄海拾贝 发表于 2015-7-1 09:42
你知道正南北是多少爻吗?你能解释180度=192爻吗?你知道192爻、193爻其中的奥秘吗?你能解释当年的风 ...

你太执着了。180度=192爻、193爻都是数学游戏,当年的风 ...就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发表于 2015-7-2 0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卦大地 发表于 2015-7-1 22:28
你太执着了。180度=192爻、193爻都是数学游戏,当年的风 ...就是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别以为自己超越了前人!如果你不相信,不妨自己用180度(192爻)或者用181度(193爻)试试?

http://www.fengshui-168.com/fs168/discuz/discuzx/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2406&pid=1542486&page=1&extra=#pid1542486

请浏览这个网页18楼的文章。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8: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