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882|回复: 1

瑜伽师地论讲记 妙境长老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5-9-28 13: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0)
巳四、离二边行
复有远离二边处中观行,谓离增益边,离损减边。
前边约小乘佛法说,有十三句。这以后是约大乘佛法说,有十四句。十四句,前三句说过了,现在是第四句,离二边行。
「复有远离二边处中观行」这是说修行的事情。修止观的时候,有离远二边处于中道的观行。这个「边」就是不正确的意思,也是有过失的意思。这个「中」就是正确的、没有过失的意思。这二边是那两边呢?「谓离增益边」,就是远离这个增益,就是增加上去的,它本来是没有的,你增加上去的,这就是不对的。唯识的经论上,有的时候说一个譬喻也是很好,就是光线不大好的时候,前边有一个绳子,这个绳堆在那里,我们稍远一点看,就是有一条蛇在那里。但那不是蛇,是绳子。但是我们就认为是蛇,就是增益的。这个蛇是我们加上去的,它本来没有蛇。说是世间上能取、所取的一切法,能取的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和这所取的色、声、香、味、触、法的一切法,蕴界处一切法。这一切法都是虚妄不真实的,但是我们认为是真实的,那么这就是,这个真实是我们加上去的,所以叫做增益边。现在我们要修行,要改变自己,来改造自己。凡夫有这种过失,有增益的过失,现在想要成为圣人,就要把这个过失把它取消,所以要「离增益边」,要远离,时时的观察,这个能取、所取都是虚妄不真实的。我们认为那个真实的,是一点也没有的,无有少法可得,远离增益边。这是一种,远离这个过失。我们凡夫这个过失是很普遍的,无论什么都是有这种执着。因为这个执着,就引起了很多的烦恼,引起很多的痛苦,所以需要远离。
「离损减边」,就是它本来是有的,但是我们认为没有,那么就是减少了。这个缘起法,能取、所取的缘起法,缘起法虽然不真实,但是也不是一点也没有,还是有的。我们若是认为没有呢,就是损减了,损减了也是错误了。所以要调转过来,远离这个损减边,应该这样子用功修行。在从经论上开示我们修行的方法,就是先要知道诸法是缘起。诸法本来是没有,本来没有,因为有因缘就现出来一切法,应该先这样的思惟。然后这些现出的一切法是虚妄、不真实的,我们执着是真实的,这就是个错误。然后观察这个真实性不可得,这个次第这样观察。这样观察,在我们初开始用功的人来说,你要偏重于增益边不可得,偏重于这一边。等久了,时间久了,因增益而有的烦恼,被调伏了。被调伏了,然后你再观察因缘有的一切法是……能取、所取是因缘有的,因缘有,这如幻如化的相,你再这样观察,再发大悲心度化如幻如化的众生。就是由有而空,由空而有,是这么一个次第。原则上说,就是我们修行要离增益边,还要离损灭边,这样子才是正确的,所以叫做中观行。

巳五、四种真实
复有四种真实,谓世间所成真实、道理所成真实、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这是又一句,这是第五句,四种真实,说这个真实就要看站在什么立场来说,站在世间的立场,那么世间所成的也是真实的,道理所成真实、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到最后所知障清净了的智慧,所行的境界才是真实的,这四种真实在菩萨地,在声闻地以后,在菩萨地里面有解释,那么在这里就不要说了。

巳六、四寻思
复有四寻思。谓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
这是第六科四寻思。前面说离增益边、离损灭边是指原则上说,但是真实修行的方法是四寻思,四如实遍智,这是唯识法门里边的一个重要的修行法门。四种寻思,就是四种思惟观察,四种推求。这个名寻思、事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这四寻思也就是义,也就是义寻思。能诠表的是名,所诠表的是义,义寻思。我们这个执着就是在名、义上有这样执着的,有种种的名,就有种种的义,我们执著名所诠表的义是真实的,表达种种义的名也是真实的,这样子就是法执。这个唯识的经论说我执、说法执,这法执就是这样的意思。在讲《摄大乘论》的时候,曾经提过这件事。
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也就是名义里边,名义都有自性的假立寻思,有差别的假立寻思。等到这样作如是观以后,这个义的寻思是没有了,没有这个义,所分别的境界是没有了,但有名寻思、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变成三个了,这在《摄大乘论》上这样解释。而在本论到菩萨地里边,解释的比《摄大乘论》更详细、更微细,有更微细的解释。因为这件事是修行的事情,非要明白才行,非要把它弄得清清楚楚,名是假的,义也是假的,空无所有的,自性也是假的,差别也是假的,都是空无所有的,一定要弄得清清楚楚的,然后在奢摩他里这样修行,它才能发生作用。迷迷糊糊的,若还是不大懂,那是不可以作为修行的方法的。就是本论是这样子,《大智度论》也是这样子,就是明明白白的。

巳七、四如实遍智
复有四如实遍智,谓名寻思所引如实遍智,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
「复有四如实遍智」,这是第七句,四如实遍智是什么呢?「谓名寻思所引如实遍智,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遍智。」这四种如实遍智。这四种如实遍智就是由前边的四种寻思引发出来的,是这样子。

《披寻记》四六七页:
复有四种真实及四寻思四如实遍智等者:此中差别,皆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八页二十二页)
「复有四种真实及四寻思四如实遍智等者:此中差别,皆如真实义品中说。」就是菩萨地里边有真实义品,真实义品里面有详细的解释。就是在陵本三十六卷八页还有二十二页,这地方说得很广的,有解释,这里就不必解释了。

巳八、三种自性
复有三种自性:谓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
这是第八句,有三种自性。这三种自性,就是唯识学者对于无量无边的法,作全面的一个分类,有这三种性质的法。第一种就是遍计所执自性,它的体性,是一切凡夫执着的这一类性质的东西,实际上是没有的,比如执着绳上有蛇,这是属于执着性质的,本身是一无所有的,执着性质。
依他起自性就是因缘所生,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所变现的一切法,也就是这一念分别心。能变现的这一念分别心,有心就有所缘境,就是能取和所取的这一切境界。这些是种子所生,所熏习的种子,变现出来的这种虚妄境界。
「圆成实自性」,圆成实自性就是在依他起自性上,息灭了遍计所执自性,所显现出来的真理。是这样子。在这个……我们若学习《中论》、学习《大智度论》也是有这种情形,也是说众生有执着,但是因缘所生法本身,执着的是无所有的,如幻如化的缘起法,还是有的,也是这么说。那么缘起法自性空,离一切相了,那也就和圆成实性这样,可以相当的、可以相对的,不过它不说自性空有真实体性,不这么说。唯识说这圆成实自性,圆满成就、真实的体性。它是圆满的,是本来就是这样子的,所以叫做成,不可破坏的,这个是有真实体性的。这是和《中论》不同的地方。

《披寻记》四六七页:
复有三种自性等者:此如抉择分中正广分别应知(陵本七十三卷十二页)。
那里分别的很详细的,而这三自性,实在和这四种寻思,四如实遍智有直接关系的。

巳九、三无性性
复有三无性性,谓相无性性、生无性性、胜义无性性。
这是第九句。《披寻记》说:「复有三无性性等者:此三差别,抉择分中广释其相。(陵本七十六卷七页)」。在《成唯识论》里边也是有讲,《显扬圣教论》里面也有说。
「相无性性」就是遍计所执性不可得,是这个意思。「生无性性」就是依他起自性,都是因缘所有的,没有自然生的这个事情,生无性性。「胜义无性性」就是圆成实自性。圆成实自性是没有戏论的我、法自性,所以也是无性,但是无性可有体性,我是不可得,无我的体性还是有,这样子解释。有三性、三无性。

巳十、五相大菩提
复有五相大菩提。谓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转故、还故。
这是第十科,解释第十句,五相大菩提。就是发了无上菩提心,广度众生,修四寻思,四如实智,最后得无上菩提,有五种相,五相大菩提。谓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转故、还故,一共是五个。「这五相大菩提等者:」《披寻记》「此亦如抉择分广释应知」都是说得很多,说得很详细的。在(陵本七十四卷九页)上有解释。

巳十一、五种大乘(分三科) 午一、标
复有五种大乘。
这是第十一科,五种大乘。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复有五种大乘」这是标。底下……

午二、列
一、种子 二、趣入 三、次第 四、正行 五、正行果。
一、种子,以下是列。最初发心悲愍有情,这是解释,解释这五种大乘。

午三、释
最初发心,悲愍有情,波罗蜜多,摄众生事,自他相续成熟。
「最初发心」当然最开始的时候,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因为在阿赖耶识里面有这个种子,你有佛性。这地方有这个事情了,这个种子就是佛性。你有声闻乘的种姓,有辟支佛乘的种姓,有一佛乘的种姓,种姓就是种子。因为你有一佛乘的种子,所以你能发无上菩提心,如果没有这种种子,就不能发无上菩提心了。所以最初发心,那一定表示是有种子,是有种子的,这个意思。
「悲愍有情」这是第二句,也就是趣入的意思。发大悲心,他要广度众生,就趣入于菩萨乘了,就入于菩萨乘了。但是也有解释最初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趣入了,也有这么解释的。那么这样解释,悲愍有情就是次第了。「波罗蜜多,摄众生事」那么要悲愍一切有情的时候,不是光是内心,他要有行动,就是六波罗蜜,这六波罗蜜是实际上的行动,那就叫做次第,这是入于无上菩提的次第。
「摄众生事」就是正行,或者把波罗蜜多和……摄众生事,是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或者波罗蜜多和四摄加起来是正行,这么讲也是可以。那么悲愍有情是次第,发了无上菩提心是……他有种姓是种子,发了无上菩提心,就趣入菩萨乘了,也有这么解释的。
「自他相续成熟」那就是正行果。正行果这个解释上,自相续成熟。自相续成熟是自己无量劫的修六波罗蜜摄众生,度化众生,悲愍有情,得无上菩提了,叫自相续成熟。你本身自相续成熟,同时也令众生,应以何种乘得度者,即为说那一种佛法;或者声闻乘,或者辟支佛乘,或者是佛乘,那就是他相续成熟。「相续」这个字,若是我们初开始修行的人,相续就是你的生命,生命是一直相续下去的;或者是指阿赖耶识。但是在初开始的时候,这个阿赖耶识,是个大杂秽的地方,有很多无量无边污秽的种子,烦恼的种子,业力的种子,或这些苦恼果报的种子,这不是个清净的东西。但是逐渐的修行,逐渐的改变,由于发无上菩提心了,学习般若波罗蜜了,修四寻思、四如实智了,清净自己的心,就是把阿赖耶识清净了。这个阿赖耶识是相续的,不断的清净,不断的庄严,最后得法身,法身清净。阿赖耶识的名字没有了,成了无垢识,有无量功德庄严了,那么就叫做自相续成熟。自相续成熟唯独是得无上菩提,才叫做自相续成熟。他相续成熟是有三乘道法的不同,是这样子。《披寻记》解释的也很好。

《披寻记》四六八页:
最初发心等者:此中五句,如次配释前说种子等义。为显不共声闻、独觉,是故名为五种大乘。谓由菩萨自乘种姓为先,是故能发最初无上大菩提愿。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普于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愿令离苦,是名悲愍有情。若入地已,如其十地次第差别圆满,修习十种波罗蜜多,为熟有情,行四摄事,是名摄众生事。如是自加行满,无间能证二障清净,名自相续成熟。又复于他三乘种姓补特伽罗,随其所应,令乘三乘法而得出离,名他相续成熟。
「最初发心等者:此中五句,如次配释」,就是五种大乘那五种,后面的解释也是五种,这样相配。这样相配,就是最初发生是种子,悲愍有情是趣入,波罗蜜多是次第,摄众生事是正行,自他相续成熟是正行果就是这样配。「如次配释前说种子等义,为显不共声闻、独觉是故名为五种大乘。谓由菩萨自乘种姓为先」,你本身一定是有佛性的,这个是为先,要不然的话你不能发无上菩提心的。「是故能发最初无上大菩提愿」,有这个种子,才能发这个愿。「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这个地方这么解释。
「普于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愿令离苦」,这个菩提心是非常广大。但是我想发无上菩提心,我们先不要发那么大,我们先小一点发,就是我们佛学院的同学,我愿意所有的同学心情快乐,身体健康。你先从这里开始发无上菩提心。就是不管对方说什么话,我心情都是快乐的。我不要说话像刀似的给对方,刺向对方去,不要这样办,这就表示你发菩提心了。不要这样子。就是对方怎么说话都好,你都是和气的和他说话。如果你也说话像刀似的对他,来攻击对方,这个人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没能够「愿令离苦」,你给他苦恼嘛!你不是在给他苦恼吗?我倒希望各位同学做到这一点。大家都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我们有共同的意愿,并不是说是我同你约会到这儿来,不约而至,不约而同,就是为了同一个志愿,聚会在这里,都能向道上会。我感觉你们各位都比我读书多,我在家读书按你们这个学制来看,我就是初中的程度,你们都是大学毕业,可能还有学位。这表示什么呢?表示头脑非常好。你的因缘非常殊胜,能有这么良好的教育,头脑好。头脑好这地方就是智慧高的意思。什么事情,这个说话的时候,不要像一个非佛教徒那样的态度,不要,不要那样子。大家在一起,应该……过了多少年以后,我们以前是同学的,应该是有个很好的回忆,不要造成一个冤家,住在那里头一想起来就不高兴,这个人是我的冤家,佛教徒不应该这样子。你看那有智慧的人都不和人家争吵,不和人吵。有什么事情呢,他要是和你说话,他很温和的,很有智慧的,就是有问题,他也化解了,几句话这个问题就化解了。没有说制造问题,没有说没有问题,制造一个问题,没有这种事情。这是智慧的问题,也是慈悲的关系。有慈悲心我决定忍让一点,不要因为我说话令你痛苦。无诤三昧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因为我令你痛苦,是这样的意思。我们没有得无诤三昧,但是我们现在说话,尽量的控制自己,不要用瞋心同人说话。用瞋心说话,使令对方痛苦,好吗?你令对方痛苦,对方也不一定是有修养的人,那他就是你的敌人了,在有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说得下劣一点,他能站在你这一边吗?他无形中都是反对你了 你感觉你有智慧,你是有智慧吗?我认为就是糊涂了,并不是智慧。所以自己要反省、要有智慧。从自己开始,不要说:他要改变。不是!你想要改变的情况,从自己开始。我对任何人都是要和平,和气,讲道理。讲道理这个道理要公平一点,不能讲歪的道理,不行啊!那反倒是有问题。有的人到任何地方去都受人欢迎,有的人到什么地方就有人示威,反抗。那个人是他愿意示威?都是你本身的行为引发出来的,这很明白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反省自己。我们来学习佛法,不是我来学习文字的佛法。不是!我学习这文字佛法,是要来改造自己的,改造自己,使令自己……。
这个能海老法师,那就在一九四八年的冬天,徐蚌会战结束了的时候,他到北京去要讲经去,他有个徒弟在青岛湛山寺,他顺便到青岛湛山寺来。来的时候倓老法师,定老法师,我们还有很多同学,大概将近一百人,在山门欢迎他。那老法师一来了,那还没有说话,心里就欢喜,一看见他就欢喜。还没有说话,一看见他就欢喜。为什么?这就是道德的力量。为什么他能这样子?他修来的!他修行来的。有为者亦若是。你也是一样,你好好用功修行也是一样,无差别的。自己要有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说你说一句话,我就说一百句话来对付你,不是这个。不是这么回事。这个智慧是什么呢?智慧就像冬天的太阳似的,不是夏天的太阳,像冬天的太阳,谁不欢喜呀?为什么能海老法师到那儿来,大家没有听他说话,一看见就欢喜。我们也应该这样学习。怎么学习?我们不要说大话,「愿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愿令他离苦得乐」先不要说那么大,就是我们房子里面,这个佛学院,这么几个人,我希望各位同学身心安乐,心情快乐,身体健康,业障消除,开大智慧。你发了这个愿,怎么样开始行动呢?从这么以后说话不要像刀似的,就从自己说话开始。别人说话像刀来的时候,你不要,你还是用慈悲心说话,自然是会有感动,把对方也感动了。你自己想一想。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敌人,这个境界好不好?要想一想!「说普于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愿令离苦,是名悲愍有情」。
「若入地已,如其十地次第差别圆满,修习十种波罗蜜多」,这个地方这个意思,十波罗蜜多是入地以后,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以后修这个十地,这样子。「如其次第差别圆满」,就是初地是布施波罗蜜多圆满,其他的波罗蜜不是不修行,但是初地是布施波罗蜜圆满。到第十地是智波罗蜜多圆满,其他的也是修行,当然到佛的时候,一切都是圆满的。
「修习十种波罗蜜多,为熟有情」,当然自己要功德圆满,也要成熟一切有情的,和一切有情共同的修行十波罗蜜多。「行四摄事」众生哪是有智慧的?都是平常人嘛!他要摄受,菩萨主动的善巧方便去摄化众生,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也是爱语,菩萨和人说话都是说爱语,这也是很重要的事情。这也就明白,众生说话不一定是爱语,但是菩萨说话一定是爱语的。爱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那个态度非常的和平,而是用慈悲心同他说话的,所以那个话叫爱语,不是用瞋心说话的,所以那是个爱语。第二意思呢,这个语言里边的内容,对那个人有真实的利益的,不是说空话的,说了老半天,没有什么意思。不是的。那个话里面是令你能真实得利益的,叫做爱语。不然怎么叫爱呢?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叫四摄,「是名摄众生事」。
「如是自加行满,无间能证二障清净」你自己努力修行功德圆满,那么就无间,就是没有烦恼的阻碍,就是能成就二障清净,烦恼障、所知障都没有了。若有这二种障碍的时候就是有间,而不是无间了。二障清净。「名自相续成熟。又复于他三乘种姓补特伽罗随其所应,令乘三乘法而得出离,名他相续成熟。」是这样子。

巳十二、五无量想
复有五无量想,谓有情界无量想、世界无量想、法界无量想、所调伏界无量想、调伏方便界无量想。
这是第十二科,五种无量想。
复有五个无量想,「谓有情界」是无量无边的特别多,「世界无量想」就是有情居住的世界,也是特别多的,无量无边的。「法界无量想」法就是能取所取的蕴界处,一切的境界是无量无边的事情,多的很。「所调伏界无量想」所调伏界是什么?就是所调伏的众生。当然是有情界无量无边,但是你所调伏的,不能说一下子所有的都调伏了,只是一部份,而这一部份还是无量无边的,还是特别多的。当然若是我们没有得圣道的人,当然是很微小的,那是微不足道的,可以说。若是得入圣道以后,也还是很有限度,所度化的众生很有限度。但是到第八地的时候,不可思议。到第八地的时候,就像普门品中说的,同时在无量无边的世界,现身说法,普度众生了。那就是无量无边,能摄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所调伏界无量无边」。
「调伏方便界无量想」,「调伏方便」就是你所学习的佛法,你学习的这个佛法,这个佛法,来调伏一切众生的烦恼,调伏他,叫他不要贪不要瞋,不要愚痴,这样的方便,这样的法门就是了,这样的法门也是无量无边的。所以八地菩萨以上的这个菩萨他同时在无量无边的世界亲近无量无边的佛,同时也在无量无边凡夫世界教化众生,这是不可思议境界,一方面向佛学习,一方面还广度众生,但是还不能与佛比,佛才是功德圆满,所以这是五个无量想。

《披寻记》四六八页:
复有五无量想等者:此五无量,如菩萨地广辩应知。(陵本四十六卷十五页)
这菩萨地很重要的。

巳十三、真实义随至
复有真实义随至,谓于一切无量法中遍随至真如及于彼智。
这是第十三科,真实义随至。这个真实义随至,看《披寻记》。

《披寻记》四六八页:
复有真实义随至等者:此中真如,谓七真如:一、流转真如,二、实相真如,有、唯识真如,四、安立真如,五、邪行真如,六、清净真如,七、正行真如。此七真如,遍满一切无量法中,名遍随至。能缘真如无漏智见,于一切法如理思惟,名于彼智。
「复有真实义随至等者:此中真如谓七真如,」这七真如《成唯识论》上也是有,《辩中边论》上也是有,乃至《成唯识论》上也是有,在这本论上都有解释。下文有解释。七个真如是什么呢?「一、流转真如、二、实相真如。三、唯识真如。四、安立真如。五、邪行真如。六、清净真如。七、正行真如。此七真如遍满一切无量法中,名遍随至」这样讲法。
这个「流转真如」,流转就是我们这个凡夫人从无始以来在生死里边流转。忽然在人间也跑到天上去了,从天上又跑到地狱去了,就是这么样动。而这些境界也都是真如的境界。当然这个就是惑业苦,惑业苦这些境界。这些境界要用佛的智慧来看,都是第一义谛,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都是这种境界;若按我们凡夫来看,这都是惑业苦了,都是这样子,这是流转真如。
「二、实相真如」,实相真如就是观这一切法,我不可得,观一切法不可得,是我空、法空,这就是真实相,真如,这样讲。「三、唯识真如」,唯识真如就是观察一切法,都是心的变现,一切法不可得,心也不可得,那么就是唯识真如,这样讲。
「四、安立真如」,安立真如就是苦集灭道那个苦谛,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寂灭相,那么叫做真如,就是安立真如。这个「安立」这个意思也很妙,就是本来一切法都是寂灭相,无有少法可得的,但是你虚妄分别嘛,就安立出来色受想行识了,安立出来地狱、饿鬼、畜生了,安立出来人、天,乃至声闻、缘觉、佛的一切境界,都是自己安立的,但是这些安立的法都是寂灭相。这叫「安立真如」。
「五、邪行真如」,邪行就是虚妄分别,就是烦恼。这个烦恼是虚妄也是寂灭相,所以是邪行真如。「清净真如」就是苦集灭道这个灭谛,灭谛,也就是那个我空和法空的境界。灭谛叫清净真如。「七、正行真如」就是道谛,就是戒定慧。戒定慧也都是寂灭相,所以也是正行真如,作如是观就是正行真如。「此七真如遍满一切无量法中」这七真如这样子安立,就是它能普遍一切法的里边,没有一法不是真如了。「名遍随至」这个遍随至,可以说遍至,或者随至。这个「遍至」就是这个真如,这七真如是遍至一切法,「随至」及于彼智,你通达真如的智慧,也随着真如遍满一切法,也可以这么解释,也可以。底下《披寻记》上是「能缘真如无漏智见,于一切法如理思惟名为彼智」这样解释也好。

巳十四、不思议威德胜解等。
复有不思议威德胜解,无障碍智、三十二大士夫相、八十种随形相、四种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拔除习气、一切种妙智等。
这是第十四科,不思议威德胜解等。关于大乘这一部份一共就是十四科,那么现在就是第十四科。
「复有不思议威德胜解,无障碍智」还有「三十二大士夫相,还有八十种随形相,四种一切相清净,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三不护,大悲无忘失法,拔除习气,一切种妙智等」。这么多功德。

卯二、结摄
如是诸句,略唯二句,谓声闻乘中所说句,及大乘中所说句。
底下是结摄。结摄是结前面这一大段。「如是诸句略唯二句」,声闻的那个是十三句,这个是十四句。「谓声闻乘中所说句,及大乘中所说句」就是分这么两类。

《披寻记》四六九页:
复有不思议威德胜解无障碍智等者:已入大地诸菩萨,及诸如来所行境界,最极甚深,名不思议。诸佛菩萨威力自在,最极广大,是名威德。广大阿世耶,广普阿世耶,二平等解,是名胜解。如显扬论说。(显扬三卷九页)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是名无障碍智 如菩萨地菩提品释。(陵本三十八卷一页)三十二大士夫相,乃至一切种妙智,皆如菩萨地建立品释。(陵本四十九卷七页) 此大乘中,除前已说诸余所未说句,皆应广说,故于最后,更置等言。
「复有不思议威德胜解无障碍智等者,已入大地诸菩萨,及诸如来所行境界,最极甚深,名不思议。」「已入大地诸菩萨」,就是见第一义谛的菩萨,叫做已入大地。这个菩萨既入如来所行境界,最极甚深,这个第一义谛也是最极甚深的,是「名不思议」,因为那不是一个心行处。我们心的活动,只能在虚妄境界上虚妄分别可以,在第一义谛是不能动的,所以叫做不思议。
「诸佛菩萨威力自在」就是他的神通境界,「最极广大,是名威德。广大阿世耶,广普阿世耶,二平等解是名胜解。」这个阿世耶是一个欲乐的意思,也有一个愿望的意思。这个广大阿世耶,广普阿世耶,「广大阿世耶」这是出在《显扬圣教论》上,它是说菩萨通达了自己和一切众生无差别相,自他是无差别的。但是他有大悲心,去广度一切众生,希望他们得大解脱。虽然都是平等的,平等就是真如了,但是还是有这样的愿,要度化众生,令他们得大解脱,所以叫做广大阿世耶。这「广普阿世耶」是说什么呢?是说菩萨通达了流转和寂灭相。众生是流转相,流转,佛菩萨得大涅槃是寂灭相,菩萨通达流转和寂灭是无二相的。这个无二相,但是菩萨还是有大悲心普度众生,希望一切众生得大解脱,也还有这种阿世耶,也还有这种意乐。若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就没有这个意乐了,你众生流转生死,不关我事,我是休息了。那么这就是这些阿罗汉没有大悲心。这上面说菩萨和佛的广大,誓愿的广大,菩萨佛的伟大,所以叫做广大的阿世耶,广普的阿世耶,它是「二平等解」,自他平等,流转生死和寂灭涅槃也是平等,有这样的解,是名胜解。「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三卷九页)」上说,「于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智无碍转是名无障碍智,如菩萨地菩提品解释的(陵本三十八卷一页)三十二大士夫相,乃至一切种妙智,皆如菩萨地建立品释。(陵本四十九卷七页)此大乘中,除前已说诸余所未说句,皆应广说,故于最后,更置等言」,还加个等字,这样的意思。

寅二、迷惑
云何迷惑,谓四颠倒。一、于无常计常颠倒,二、于苦计乐颠倒,三、于不净计净颠倒,四、于无我计我颠倒。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5-9-28 13: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续-《●[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十三 (10)》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前边那个颂,一共是分十二科,第一科是句,这个句前面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迷惑。什么叫做迷惑呢?就是四种颠倒。第一个是无常计常颠倒,第二个是于苦计乐颠倒,第三个是于不净计净颠倒,四、于无我计我的颠倒。这个常、乐、我、净的颠倒,我们凡夫日常生活就是在这颠倒中生活的。那么现在想要不做凡夫了,就是要反过来,要修四念处来破这个四种颠倒。不要计常,也不要执着是乐,也不要执着这是清净的、是美妙的,于无我也不应该计着这我的颠倒;就是修四念处观,才能不迷惑。你不常常修奢摩他,在奢摩他中修四念处,人总是迷迷糊糊的,虽然我学习佛法了,说得很清楚,但是照样还是迷惑颠倒,还是不行的。
但是这种事情,这个破这个迷惑,叫它不要颠倒,佛的智慧倒不是别的,这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常常静坐,叫这个心不要动,明静而住,修这个止,止有力量了,就修观,修四念处观,常常这么思惟,常常思惟,就不颠倒了。这个方法就这么简单,并不是很难的事。但是难呢,就是你要有恒心,你要肯这样做才可以,不做是不行,你不修观,你不作如是观,你就是一直是在颠倒里面生活,说我天天念佛,我还是念经。念经你也是在颠倒里生活,你还是执着,就是这一念心的执着。这个执着心,就是个颠倒。这个执着心,遮天盖地,普遍地覆障一切众生,一切众生都是在这个执着心里面生活,普遍的是这个样子。佛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相信了佛的这个人是特别的吉祥了,可以从遮天盖地的网里面解脱出去了,可以破除颠倒了。

寅三、戏论
云何戏论?谓一切烦恼,及杂烦恼诸蕴
这个戏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做这种事情,说出这种话,做这种事情,没有真实的利益,你白辛苦了,反而对自己有害,那叫做戏论。我们人是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呢?应该做有功德的事情。使令功德渐渐增长,然后使令自己渐渐有进步,这件事才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虚妄分别,不是贪就是瞋,就是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实在不值得费那么多的精神,结果是很认真的处理那件事。耽误了很多精神,耽误很多时间,结果一点好处没有,一点好处没得到,那么那就叫做戏论。凡是由贪心,由瞋心,由愚痴心,这种烦恼发动的事情,都是一样。所以怎么叫做戏论呢?谓一切烦恼。这一切烦恼叫做戏论,都是不能令你得到有功德,得到利益。烦恼是造成了一些伤害自己的事情。
「及杂烦恼诸蕴」,这个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是杂烦恼,和烦恼在一起的。它是由烦恼才变现出来这色受想行识。有了色受想行识以后,又生出来很多的烦恼,它和烦恼是不能相离的,这个蕴,这个色受想行识。而这个东西呢,也是!就是都是戏论,都是不真实的,都是虚妄的。所以叫做戏论。

《披寻记》四六九页:
云何戏论等者:此中烦恼戏论所生,及彼诸蕴亦为战论之所依缘,由是因缘,皆名戏论。
「云何戏论等者:此中烦恼戏论所生」,这上面说烦恼是戏论所生。那么烦恼是由虚妄分别出来的,不如理作意就生出来烦恼,所以不如理作意就是戏论。「及彼诸蕴亦为戏论之所依缘」,即彼色受想行识诸蕴也是为戏论之所依,之所缘,就是虚妄分别。虚妄分别依于诸蕴而生起的,而还去攀缘这个色受想行识的,攀缘它,就是这样造成了种种的苦恼。「由是因缘皆名戏论」,这是第三句。

寅四、住
云何住?谓四识住,或七识住。

《披寻记》四六九页:
云何住等者:此中四识住,如抉择分释(陵本五十四卷一页)七识住,如七种佛教所应知处释。(陵本十四卷二十三页)
有解释。这个住,当然可以说它停留在那里叫住,但这里面也有爱着的意思,有染着的意思。其实我们这四识住,和七识住,以前都是讲过的。

寅五、真实
云何真实?谓真如及四圣谛。
这个真如它是真实的;及四圣谛也是真实的。这个真实怎么讲呢?云何真实?真实这句话,用我们这个凡夫的话来说,就是靠得住的意思,这个真实就是靠得住。我们一般人的思想,什么是最靠得住的?就是钞票靠得住,或者说是荣华富贵靠得住。大家,小孩子由父母的照顾,然后到学校读书,读书毕业了,然后就到社会上做事。做事干什么?所以就是追求荣华富贵。有的人追求自己的荣华富贵,有人的可能有好心肠,大家的荣华富贵,也可能,认为这是靠得住的。结果这是令你头发都白了,牙都掉了,结果闹一场空,都是苦恼的。到时候没有笑容了。就是什么,就是问题不是那么容易办的,都是苦恼。都是靠不住的。从历史上看清楚得很,很多的英雄好汉,到头来怎么样?一无所得,两手空空的走了,什么也没有成就。
现在我们佛教徒思想改变了,不追求世间的荣华富贵,追求这个真如。为什么要追求它?它靠得住。你要是能够拿到了真如的时候,它永久的令你安乐自在,而不会欺骗你的,这个真如。你若是成就了,觉悟、证悟了这个真如的时候,永久是安乐自在的。不像这个荣华富贵,没有得荣华富贵的时候,以为荣华富贵很好,你得到的时候,原来是苦恼的,并不快乐。说当皇帝是快乐,当皇帝是很苦恼、很苦恼的。你从历史上看得清清楚楚,就从今天看那世界上领导人,亦复如是,无差别,都是苦恼的。这个真如是靠得住,就是得到了真如,就是佛法中所谓的圣人,他是心情安乐自在的,乃至到佛是究竟圆满了。「及四圣谛」。四圣谛也就是真如,苦、集、灭、道四谛也是,佛为了觉悟我们所开示的法门,这也是靠得住的。

寅六、净
云何净?谓三清净性。一、自体清净性。二、境界清净性。三、分位清净性。

《披寻记》四七○页:
谓三清净性等者:摄大乘论说: 有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二者、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净,由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净,谓诸大乘妙正法教。(摄论二卷九页) 今说三种,随应准释。自体清净性,即彼自性清净。境界清净性,即彼生此境清净。分位清净性,即彼离垢清净,及得此道清净应知。
「谓三清净性等者。摄大乘论,说:有四清净法。一者、自性清净,谓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这是自性,它本身就是清净的,也就是真如本身是清净的。「二者、离垢清净,谓即此离一切障垢」,就是那个真如、空、实际、无相、胜义、法界,它远离了一切惑业苦的垢,都远离弃舍了。「三、得此道清净」就是得此离垢真如的方法也是清净的。是什么呢?「谓一切菩提分法波罗蜜多等」这是得此道清净。
「四者、生此境清净」谓指什么呢?「谓诸大乘妙正法教」就是佛说的这一切经、律、论,这是妙正法教,它作你的所缘境,作你一个所学习的境界。从这个境界,你就可以修学三十七道品,修学波罗蜜多,就可以证悟了离垢的真如。这样子。四种清净,在这《摄大乘论》「二卷九页」说的。「今说三种,随应准释」这三种和那四种可以会合。怎么会合法呢?「自体清净性,即彼自性清净。境界清净性,即彼生此境清净。」就是妙正法教,境界清净性就是经律论了,语言文字的佛法。「分位清净性」第三是分位清净性。「分位清净性」是怎么讲呢?「即彼离垢清净,及得此道清净」,离垢清净是果,得此道清净是因。有因有果,有阶级的,所以叫做分位。它有阶级叫做位,一分一分的,不是全部的,你要逐渐地、逐渐地升上去,最后才是圆满的,所以叫做分位清净性。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5 04: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