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溪口 王维友
溪口这个千年古镇素以风景清幽奇秀、气候宜人、人文古迹荟萃而著称。在汉代就有“海上蓬 莱,陆上天台(既溪口)”之誉。现代又出了蒋氏父子,使溪口镇更加声名远播。
溪口,位于宁波市区西南,奉化市西北。从宁波市区出发沿宁奉公路南行至江口右转弯再行 8 公里即可到达。
溪口因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发源于剡界岭的大湖山,由新昌入奉化境内,九曲而至溪口。剡溪九曲自古就是旅游胜地。自大湖山至六诏为一曲,跸驻为二曲,西湖为三曲,桕坑为四曲,三石 为五曲,茅渚为六曲,斑溪为七曲,高岙为八曲,公塘为九曲。九曲各有胜景古迹,以一曲六诏二曲跸驻最为有名。六诏有王右军祠,相传王羲之在35岁那年辞官退隐于此,晋穆帝 6次下诏敦促这 位书法大师赴任,他都不去,因得名六诏。这里至今还保存有王家住宅以及石砚、石池、鹅池等遗迹。又传女词人李清照,自靖康之变后,夫亡家破,只身南逃,曾寓居剡源六诏。后人有诗记此掌 故,“内史禊贴良绝奇”,“孤鸾飘泊剡源栖”,曾到王右军庙“展卷荐以秋江篱。”二曲跸驻, 五代时陈殿中曾隐居于此,吴越国忠懿王钱弘俶曾亲来访他,在此驻跸,故名其地为跸驻。这里有吴越王祠等遗迹。公塘以下称“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镇东头,有武岭头与溪山阻隔成口 ,“溪口”之名由此而来。
溪口镇东枕武山,西挹龟山,北倚白岩山,南对笔架山,诸山环镇,峻秀多姿。三里老街背山面水,依一脉澄碧的剡溪蜿蜒伸展。武岭(又称武山)是进入溪口之屏障,溪口“十二景”,武岭独 占四景,武岭头就是武山之头,因临溪而止,形状像伏龙吸水,当地人又称龙头。武岭门城楼四角 挑檐,雄浑壮观。楼额两面都题有“武岭”两字,外面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里面题字为蒋介石自题。据说原来这儿本是两间小矮房,房内几尊菩萨,称为“武岭庙”。后来蒋介石建都南京后 ,就下令拨款将武岭庵改建成武岭门,使这门楼恰似南京中山门之缩微。蒋家男女老少一向相信武岭庙菩萨灵验,三十年代中,蒋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替远在苏联的儿子蒋经国求签,求的签上有八 个字:“秀才出门,状元回家。”不懂什么意思。不久,“西安事变”蒋介石被张杨二将军抓扣, 其兄蒋介卿得知后惊吓得病而亡,丧事后13天,蒋经国一家即从苏联返回溪口,这时便有人为毛氏解签说,“秀才出门”说的是蒋介卿,因蒋介卿是清末秀才,死了抬出门;“状元回家”说的是蒋 经国,蒋经国苏联留学归来,算是状元回家。毛福梅听后连说武岭庙里菩萨真灵。1949年 1月,国 民党政权即将彻底崩溃,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走进武岭庙也求了个签,签上写道:“蜻蜓飞舞力 已尽,碰见蛛网更伤心;未知明日怎了结?安居它乡过光阴。”蒋介石当时脸色煞白,长叹一声。 蒋经国在一旁劝道:“这求签大可不必认真。”蒋介石苦笑说:“武岭庙菩萨是很灵的。看来大势 已去也!”凡此种种,皆为乡间传说而已!过武岭门向左为潭墩山,山虽不高而古木参天,老枝横钭,覆盖成荫。沿山拾级而上有“乐亭”,也是一个两层飞檐建筑。两旁绿荫婆娑、颇多情趣,故 称乐亭。过亭西行不几步即为建于清雍正年间的文昌阁,此处剡溪潆回,顶尖高峙,“奇岩乔木钟 灵秀,博士文人屡世联”。这阁当年曾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他与宋美龄婚后,常在此小住。1939年12月12日 6架侵华日本飞机轰炸溪口,将这里夷为平地。直到1987年后才又按原样重建 ,雕梁画栋,风姿胜旧。坐落于文昌阁脚下的“憩水桥”,是蒋介石20世纪30年代特为宋美龄而造 ,这里古枫葱茏,弓桥碧潭,桥下绿水悠悠,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又称“碧潭观鱼”,也为溪口 胜景之一。顺武岭南端染有青苔的石板路,沿潭墩山直达剡溪北岸,有一幢三间两层西式平顶小筑,掩映于轻风摇曳的翠竹层中,这就是当地人们所说的“小洋房”,当年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来就 和妻子蒋方良同住于此,在这里温读古书。小洋房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
入武岭门往里直行,一条三里长街沿溪伸延,老屋临溪而建,为单面街市。屋影、人影、山影、竹影、蓝天白云全倒映在溪水中,犹如海市蜃楼,美不胜收。蒋家故居丰镐房就位于溪口老街中 段。丰镐房是蒋家先人取周朝的“丰邑”、“镐京”(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的驻地)两地名的前一 字组成,经国、纬国的乳名“建丰”“建镐”也源于此。丰镐房坐北朝南,面前临街,街外就是剡溪。整个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楼轩相依,廊庑四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 前庭及左右还有三个花园,有月洞门相通,厅堂廊庑布满雕刻彩塑,极富民间艺术风味。中堂系蒋家祭祖敬天的“报本堂”,是丰镐房整个建筑的中心,里面供有蒋家四代宗位。堂门外走廊上高悬 着一方红底金字大匾,上题“寓理帅气”四个大字并附跋文,这是蒋经国四十岁生日时乃父亲笔题 赠的,让他为人做事要以理服众,统帅万物。堂前门柱上刻有楹联:“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 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游客们面对这楹联无不感慨万分。说来奇怪,“报本堂”前原种有两棵桂 花树,一棵为金桂,一棵为银桂,为宋美龄手植。两棵桂花树一直长势茂盛,丰姿绰约,金秋时节,桂香扑鼻。然而2003年以来,那东厢房一侧的银桂却突然日渐枯萎。经植物专家多方救治,但终 无功而返。当时就有游人议论:“莫不是宋美龄女士大势去也!”不幸竟被言中,不久,宋美龄真 的逝去了。
丰镐房内的西平房为蒋家亲戚和蒋介石警卫侍从所住之处,抗战开始后毛福梅因腿脚不便居住于此。就在1939年12月12日日本飞机轰炸溪口时被炸死在丰镐房后门的墙下。蒋经国得知后马上从 江西赶回,手书“以血洗血”四字。平房门口的那棵银杏树就是毛福梅当年亲手所植。树旁有一幢二层小楼,楼上为蒋母王采玉旧居。小楼楼梯特殊,只能容得一人通行。据说当年蒋介石修楼时考 虑到母亲王采玉脚小年迈,上下楼梯不便,特此设计窄梯,让其母可双手扶梯而行,由此可见蒋先生之孝心。据说蒋经国先生就出生在这座小楼内。
“蒋氏宗祠”坐落于丰镐房东约百米处,是真正属于蒋氏一族在春节、清明等节日祭祖、演戏、聚会及举办红白喜事的场所。蒋氏宗祠建立年代久远,康熙五十五年,曾进行一次大修缮。1930 年,蒋介石扩建故居“丰镐房”时,同时把祠堂在原来基础上翻修、扩建,祠堂外立有牌楼,祠堂内两边还有厢房,可供十多户族人同时居住,祠堂里陈列着蒋氏宗族的演变及历史图片。据说,新 祠堂造好后,族长要请蒋介石题牌楼匾额,蒋介石正在读《三国演义》,族长说了原委后,蒋介石遂问:“写啥?”族长笑道:“你满肚皮文墨,爱写什么就写什么。”蒋介石放下《三国演义》挥 笔写了“忠孝传家”四个字,如今这横匾依然高挂在蒋氏宗祠的牌楼上方。进牌楼,是一块开阔的空地,遍植四季花木,葱茏滴翠。走进祠堂大门,里边有大天井,并有一古戏台,天井后边是立着 蒋氏祖先牌位的又一两层楼,正中高悬“永思堂”,表示蒋家子孙永不能忘记祖宗的恩泽。如今这些蒋氏祖先牌位均已由管理部门妥善保管。蒋介石有一年来溪口为其母守坟时,面对青山起伏,杜 鹃啼鸣,曾对月吟诗:“杜鹃声声啼夜月,独见青山分外静;身居山谷人未老,长夜流星马啸鸣。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蒋介石确实似长夜流星,今日,溪口的青山夜月和杜鹃声声,仍引起远方来客的感慨和沉思。
溪口镇上景点多多,仅蒋氏父子遗迹还有玉泰盐铺、蒋母墓道、摩诃殿、武岭公园、武岭学校等10多处。
近年来,溪口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白天车水马龙,游客如织;夜晚华灯齐放,笙歌相闻。国家森林公园、浙东民俗博物馆、蝴蝶世界、银凤度假村等新景点相继开放。溪口风景区注重发展生态 旅游,推出了一系列生态旅游景点及线路,除三十六湾农家乐游外,还开辟了剡溪漂流游,滕头村生态游等。如今溪口雪窦山风景区已成为华东地区的城市后花园,随着景点的不断增多,设施的不 断改善,溪口正以其特殊地位和快步发展的绰约风姿迎接着海内外的游客。 http://www.zhongguotongcuhui.org.cn/06tybbs/next040523.htm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2/2/2006 2:13:39 AM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