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1-12 17: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浅释》
摘自《宣化上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浅释》
有的走到化城了,在《妙法莲华经》上就有化城。那化城,为甚么有个化城呢?因为,这二乘人修道的,今天修求菩萨道也不到,明天修菩萨道又不到,后天行菩萨道也没有行完,这太长远了。我说这个今天、明天、后天,这不过举个比喻。就是,这一年、两年甚至于,很久很久的时间,想求这个菩萨道,也得不到这个菩萨道,达不到目的,他就辛苦了。觉着 … 哦!太疲倦了。好像我们人走路似的,走得太疲倦了,不要走了,不要去了,去这个地方这么远,啊! very far away ! tired, very tired . I'm tired . I'm not going 。这样子,佛,一看,这些个人都辛苦了,就化出来一个城市,说,前边有一个城市,我们到那个城市里休息几天。前边哪,离那个我们所希望的那个目的地,就不太远了。所以这一些个二乘人,到这个化城里边哪,一看,这个地方也不错啊!甚么都有,金银珠宝甚么都具全哪,就想在这个地方住下,就不再向前去进取去了,所以嘛,这宝所。
我们修行要忍苦耐劳,要不怕风雨。好像在普吉利那边住的,听经,刮风也来,下雨也来。这就是有点意思了!我这个做师父的心里很高兴,一想到这些个徒弟,都还对师父印象算不错了;要是没有甚么意思,他不会来听。他们听得佛法是有点兴趣了!这是,这个有点忍耐了。所以我这个做师父的--做徒弟有忍耐了,做师父也要有忍耐了。我也辛苦一点,我也给你们讲经。就我打七打得这个坐得腿也痛,腰也酸,又要去照顾事情,分了很多神,还一样来讲经。所以我征求大家的意思,来讲经。不过我和你们大家商量商量,你们要如果欢喜,觉得坐禅哪,坐得腿不痛了,愿意再陪着凳子坐一坐;陪着这个凳子,坐一坐,我就每天晚间还都可以讲经的。祗要你们大家欢喜。
那么讲经和打禅七,这都是二不二的。这都是教你那个心念专一,注目凝神的。你在听经,这也就是坐禅了;你在那儿坐禅,不打妄想,这也就是听经了。所以,这都是一个道理的,你会得,一切法都是佛法了;会不得,是不是佛法?会不得也是佛法;会不得也不是 … 说是就不是佛法了。会得会不得都是佛法,所以,这个「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我们修行要修大行,修大行就要能忍,能让,能舍。我前次讲那个七大不讲那个六度,就要修六度,六度就要布施。布施,是布施给人,不是布施给自己;是帮助人,不是帮助自己的。说是,我看见出家人化缘呢,他修道尽和人家要钱,他没有拿出过钱来。
那个出家人拿出过钱哪,他不想叫你给他起个好名,说:「哦!这是个好和尚,或者好法师,或者,哦!他尽帮助人哪。」他不。真正想帮助人的,他不愿意出名的,不愿意要这个名字的。所以,我尽我知道的,我接近的有一些个法师;他真愿意帮助人,甚至于,你把他的血给喝了,他的肉给吃了。他都愿意的,他都欢喜的。他为这个世界人哪,把肉割下来,来供养天地,这样他都做得到的。所以呢,那真正发菩提心的修大行的人哪,你们没有见过;或者你见过,他也不会告诉你,说:「我是个修大行的,你知不知道啊?」他不会这么样告诉你,说:「我告诉你呀,我是一个真正修大行人。」他不会告诉你的。他既然不会告诉你,你没有法子知道的。
所以,这个要忍:忍风、忍雨、忍饥、忍渴、忍寒,忍暑;热一点也可以,冷一点也可以,饿一点也可以,渴一点也可以:怎么样都可以。为甚么他可以呢?就因为他有一个忍!所以忍人所不能忍的,让人所不能让的,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人家不愿意吃的东西吗?我来吃。也不要故意装模作样,装出来一个老修行样子给人家看。说:「你看!你不愿意吃的东西我来吃。」给人看样子那就没有意义,那又成了一个家俬,成了一个家里摆着那个摆设。家俬懂不懂?家俬,家俬就是家里摆的这个沙发,台台凳凳啊,这一切的东西,尽给人摆着样子看的。好像家里头,房子布置很好的。这都叫家俬。那么你尽想给人看样子,这也变成了一个家俬了,变成了人家家里的一种摆设了。所以不必给人家看样子,要真做实为,这修大行。
第六,就是经大劫。经大劫,这个菩萨修的,不是在一个佛那儿种善根,所以他经过很长的时间。多长的时间呢?有三大阿僧祇劫那么长的时间。
第七是求大果。菩萨为甚么他要行菩萨道?他就因为想要求大果,这个果,是因果的果,不是国家的国,不是他说:菩萨是个小国,他想去霸占,和其它的国家争,把小国都征服了变成它一个大国。不是那个国;这个果,是果位的果。甚么果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的果,所以这是最大的。菩萨他的目的、他的希望就是求大果。这个「摩诃萨」,有这七种的意思。
他又告诉须菩提,说是啊,一切的大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他们想要降伏其心的方法要怎样子呢?就应该这样子。降伏其心:这个「降伏其心」,也就是对治自己的习气妄想。那么菩萨还有习气妄想吗?我们修行人有粗惑、细惑、尘沙惑。菩萨有初发心的菩萨;在初发心的菩萨,他不能一点妄想都没有,他微细微细的习气毛病还有。所以,那么罗汉当然是有微细的惑了。所以阿难才说:「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这个疑惑的心没有了。现在说的是这个大菩萨,菩萨摩诃萨是菩萨中的大菩萨。那么发心这种的菩萨、这种大菩萨,他怎么样呢?「应如是降伏其心」:他应该,像这样子降伏他的心。怎么样子呢?没有样子。
「如是」:如是是指法之辞,是实相的理体,所以说是没有样子。那么在没有样子里边哪,不得不说出来一个皮毛的样子,给大家听一听。怎么降伏其心,像这样子。怎么样子呢?要这样想,「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他呀,所有这个世界一切众生之类。「所有」就包含了其余的,在这个经上没有说的那两种。那两种是甚么呢?是无色和无想。无色呢,他因为空散销沉了,所以叫无色。无想呢,他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了,所以他没有想。这在《楞严经》上,都有讲过。这「一切众生之类」;「类」就是同类。「若卵生」:《楞严经》上说十二类的众生,现在还有人记得没有?打开本子可以知道;若不打开本子呢,恐怕都忘了。但是就讲胎卵湿化这四生。这四生的来源,有人知道没有?他为甚么有这四生?
弟子:那个胎生是因情有,化生也是因情,湿生是因情,那个卵生是因思?
上人:「卵因想生。」(弟子:卵因甚么?)想,就是思想那个想。「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合,就是和合那个合,「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化生呢,是离开的,变化的:「化以离应。」(弟子:离应?)应,就是答应。我答应你了,那个应,应当的应。
这个情想合离,情想合离,互相变化,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各从其类。这说得非常之明白!「卵因想生」,你好像那个鸡子,那个小鸡子菢鸡。牠趴到鸡蛋上,牠一天到晚想,这么想,哦!我这个鸡仔子就快出来了。想,想了很久很久,果然就被牠想出来了。牠这个鸡蛋都变成了鸡了,想出来了。「胎因情有」,这个胎,为甚么有的胎?就因为男女有一种爱情。这爱情和合起来了,哦!这有了胎了。这叫「胎因情有」。「卵因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这个湿和湿、湿和这个泥土,或者和甚么因缘,合成一起了,这又有一个湿生了。「化以离应」:这个变化,是离开了,自有化无,自无化有,自小化大,自大化小。有的老鼠就变成那个蝙蝠,这都是变化,生出一种变化。那个虫子变成蝴蝶,这都是变化。「化以离应。」情想和合,互相变化。这互相有一种变化就生了一种迷惑;有了这种迷惑就造出业来了;有业就受果报了。这哪一种类就受哪一种类的果报。
(弟子:最后的那一段,那个 …… )哪一段?(弟子:迷惑起因 …… 。)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因为迷惑了,就造出业;因为造出业就受果报了。各从其类,胎卵湿化。胎生就受胎生的果报;湿生就受湿生的果报;化生受化生的果报;卵生受卵生的果报。各从其类,他哪一生与哪一个因缘接近,就受哪一种类的果报。
「若有色」:「有色」,就是能看得见的。「若无色」:你看不见的。「若有想。若无想」:或者有思想的,或者是没有思想的,这一类的众生。「若非有想。非无想」:你说他有想吗?他又没有;你说他没有吗?他又有。这种种的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盘」:「我」呀,这是释迦牟尼佛自称,说是,我呀,令这所有一切的众生都入到,无余涅盘里去。「而灭度之」:我把他们都度脱,令他们都得到无余涅盘。「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我,虽然把所有的众生,也没有数量,也没有边际,这么多的众生,我都令他们灭度。那么要往真实来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实在在的没有一个众生,是我度的。这是,众生的自性自度,并不是我把他们度的。
「何以故」呢?说是甚么原因呢?「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因无所住而生其心。菩萨是行所无事的,菩萨扫一切法,离一切相。这个菩萨既然是无相的,他要度众生,还认为我度了众生了,这就着相了;着相就着住到我相,着住到人相,着住到众生相,着住到寿者相。如果执着这个相,这就是不能成为菩萨了。
这个大菩萨想要降伏他这个心。怎么样降伏呢?他要这样的观想:「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所有」,就是包括十二类的众生都在这里边,「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有卵生一类的,就是由这个蛋生的。「若胎生」:就是经过,胎藏而生的这个众生。「若湿生」:或者因为有一种湿性,牠生出一类的众生。好像那个潮湿的地方,时间久,牠就生出一种,这个菌来。「若化生」:化生呢,是自有化无,自无,牠又化有:这个化生。
B4.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这一分经叫「妙行无住」。「无住」,不要执着;没有执着就是解脱;解脱就是自由;自由就是无所拘束。「复次」:在前边哪,讲这个菩萨要离一切相,不着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如果着这四相呢,就不是真正发菩萨心的菩萨、发菩提心的菩萨。「复次」,那么现在,再来一次,把这个道理呀,再往明显的说一说。佛说,「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这个菩萨不单要离相,要不着相,而且呀,要于法、于这个布施这种的法呀,「应无所住」,不应该有所执着,不应该放不下。你这个布施要三轮体空。你能三轮体空,这就是,不着相布施,不住于相的布施。
怎么叫三轮体空呢?布施不应该存一个有布施的心。说是,喔!我做了布施了,我做了功德了,我是一个能施。那么所受者呢?是个所施。中间哪,就又有一个东西来布施,你的钱,中间有个钱,或者物质,中间有个物质。这都叫没能离开相。要怎么样子呢?要布施而不存着布施之相。做了就像没做一样。不要心里说,哦!我做了甚么功德了,我又,或者造了庙了,我或者呀,造了塔了,或者造了佛像了。有所执着,这不观空,这就叫没能无所住。那么要无所住呢,就是三轮体空:我布施而无布施之相,虽然作布施,离开布施相,这才是,真正布施。
你要布施着相,那根本就没有功德,那功德呀,是一点都没有!你要不着相呢,无相布施,那功德是无量的。所以呀,这个「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单这个不着相,而且也不住这个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对六尘的这个相,你都要空了。你要是着色布施也有所执着,你着声香味触法布施也有所执着。有所执着,这个功德就是有限度的。你要无所执着呢,这个功德是无限度的,没有限量的。
「须菩提」:须菩提呀,我怎么教你,说发菩提心的菩萨要不着相布施呢,「菩萨应如是布施」:须菩提,所有的菩萨都应该呀,这样布施,怎么样布施呢?就是不着相。虽然布施而无布施之相。不要以为,哦!我在某一个庙上,我捐了五千块钱!我大约这功德不小了吧!或者我在某一个地方慈善的团体,我捐了十万块钱,我的功德呀,是很大的。你就捐一百万块钱,你心里总记着有这一百万存在,那祗是一百万而已,不能增加。而这一百万没有了的时候,你的那些功德也就没有了。你要不执着相布施呢,你就是舍一分钱,那个功德也无量无边。所以呀,我们虽然作布施,要明白布施的方法。你不会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去,你修到尘点那么多的劫,就像,微尘微尘那么多大劫,也不能成功的。
为甚么呢?就好像你煮那个沙子,这个沙子,你想要它成饭一样的,那么你煮多久,那沙子也不会成饭的。所以,「不住于相」:菩萨,作布施要不着相上。「何以故」:甚么缘故要不着相呢?「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假设菩萨要是不执着于这个相上来作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他所得这个福和功德呀,是不可思量的,是你想不完那么多,你想不出来那么多,不可思量那么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菩提,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子呢?「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为甚么说不着相的布施它的福德不可思量呢?我现在给你讲一个比喻。「东方虚空」,这个东方啊,单单的,仅仅东方那个虚空,你说它有多大,有多少?「可思量不」,你可以想象它有多少吗?这个须菩提,听释迦牟尼佛这样问,他说:「不也。」说,不可思量,我想不出来那么多,「世尊」,须菩提这样说。「须菩提」:他说,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说这个南、西、北方和这个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释迦牟尼佛又问须菩提了,说:那么你说东方虚空不可思量啰,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这个虚空可思量吗?「不也。世尊。」须菩提又答说,不可以思量啊,世尊。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须菩提,说:「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菩萨,不执着这个相来作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他这个福德,也就像,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这个虚空不可思量那样的多。如果你要是住相布施呢?住相布施,就有所穷尽,而不能永远的存在的;你要不着相布施呢,这个功德就是永远的,这福德就像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虚空不可思量,一个样子。「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须菩提,说:初发菩提心这一些个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是,应该像我所教你这样的去修行去,去修行,去行止去。
那个布施,应该做;做了之后又应该把它忘了,这就是不着相。你做了之后,是永远都忘记了。你要不忘,佛就把它忘了;你要能忘了,佛就把它想起来了。所以,为甚么这个样子呢?这佛,知道一切众生的心。因为他知道你没有忘你这个布施,没有忘你这个功德,所以佛也就不需要想它。等你忘了的时候,佛呀,替你想起了。所以,你想你自己把它记住好啊?是佛给你记得好呢?说是,我怕我忘了,佛也忘了,那怎么办呢?那我岂不是就没有功德了吗?嗯,那你不要担心,不要害怕。你要忘了,佛,是永远记住。为甚么呢?这个《金刚经》上,后边就有讲,说:「一切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悉见。」你这心里想的甚么,佛,都记得,佛都知道。那么你尽想着你有了功德了,这佛、菩萨一想,你自己既然有了功德了,我就不需要把你这个功德给记下来。你自己想着就好了,这就是这样。
那么我们做好事,在心里记得;你做那不好的事,你记得没记得呢?你做了不好的事情,你总想把它忘了;做好的事情,总要想记住。你做好的事,不应该记得;做不好的事,应该记得。应该记得,以后不要再做错事了。那么你做好事,不要记得它。那么你忘了,应该又做多一点。因为以前那个你忘了,现在应该再做多一点。
好像我们学佛法的人,在每逢佛的诞辰、佛的纪念日,或者是,菩萨的诞辰,菩萨出家的纪念日,都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功德。因为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做功德,不过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不能天天做。每逢,佛、菩萨或者罗汉,或者他出家的纪念日,或者他成道的纪念日,或者他生日的纪念日,在这个纪念日的时候,你应该量你自己的力量,你要看一看你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就做功德。做功德,做甚么功德呢?供养三宝,或者向这个庙上捐一点钱。那么你在这个时候,能做功德,比平日的功德,大百千万倍。为甚么呢?因为你做这个功德是--譬如,今天是阿弥陀佛的纪念日,你来纪念阿弥陀佛来做这个功德,那阿弥陀佛,在常寂光就知道了,哦!今年今日,纪念阿弥陀佛的生日,那么某某善信哪,做了功德。做这个功德,那么应该比平时,大几千万倍。今天,尤其是阿弥陀佛开光,你们记得这一位是阿弥陀佛。今天,给这个阿弥陀佛开光。
那么在开光的时候,我说了四句偈颂。这四句偈颂,也是我随便说的,在经上,在书上,根本你们找不着的,没有的。这四句偈颂,我怎么说的呢?我说:「弥陀此云无量光」:这个梵语,是阿弥陀佛,翻译成中文,就叫无量光,又叫无量寿。甚么叫无量光?甚么叫无量寿?无量光就没有数量那么多的光,没有数量那么长的寿命。寿命, long life ; long life ,这是阿弥陀佛的这个翻译的意思。「今日开光光无量」:那么今天,给阿弥陀佛开这个光,这个光也就无量无边的。因为他的名字叫无量光,所以就光无量。这光无量怎么样啊?就「无量光照无量国」:这个无量光,就照着无量这么多的国,无量的国家。「一切众生无量光」:这一切的众生,也都变成无量光了。所以在今天哪,开光,说的这几句偈颂。
那么在今天这个开光,又是阿弥陀佛的生日,我们信佛的人,都应该做功德。有钱就出一点钱来做,有力量就出一点力量来做。所以今天,才为那个佛事,拿出来那个香炉。 …… 遇着阿弥陀佛的生日,又遇着阿弥陀佛的开光,我们每一个人,如果做功德呀,比平时,数量就更增加,不可思量。所以如果没有明白的佛教徒,就不可能做;要是明白了,那是应该时时刻刻都去做功德,行布施。行布施呢,又要不着相,你不要总想着它,这是真正的布施。
B5.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佛呀,又叫一声须菩提。「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里怎么样子呢?你可以身相见如来吗?「可以身相」:就是以这个三十二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这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作为如来了。你可以这样说吗?「不也。世尊」:这个须菩提说,不可以,不应该以身相来见如来。因为甚么呢?如来是无相的。如来他是证得法身理体,虽然有相而不着这个相。「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可以说是有三十二相,这就是如来了。「何以故」呢?甚么缘故呢?「如来所说身相」:这如来所说的这个身相, ( 你们各位不要讲话;你们要讲话,我就不讲了! ) 「即非身相」:这个「即非身相」,如来这个身相,是无相的,就不是有相的。「佛告须菩提」:佛呀,释迦牟尼佛这样说之后,就告诉须菩提,说:「凡所有相」:所有一切有形有相的,「皆是虚妄」:都是假的。「若见诸相非相」:你要,能看见这个诸相、一切相非相,都没有了。即相离相,就在这个有相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是空的,「则见如来」:这个时候,你才能见着如来那个法身呢。
我们在今天哪,遇着这样好的一个机会,又听《金刚经》这种法。可是,我对你们每一个人,用诚实的言语来告诉你们,在这以后,你们就到其它有讲经的法会的地方,在听经的期间,切记不要讲话,不要彼此交头接耳。因为你这一讲话就扰乱所有人的精神,令所有人的精神,都散漫了;精神散漫了,他听佛法就不会明白,因为他没有注意。听佛法不明白就是你捣乱捣的,就是你,做这个障道 demon (魔)。这是,在任何的法会里边,不可以互相谈话,交头接耳。那么也不可以,听到半路途中,离席就走了。这叫甚么呢?有始无终,没有完全听进这个法会。尤其,听这一部经,应该从开始听到最后,听到这个末了的时候。不应该听到一半离开。所以呢,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方才有一个中年人,一个女的,她姓黄,也皈依了,叫果ㄐ- ˋ ji4 ,她的先生姓黄,她自己个人姓战。这个人,苦得不得了。怎么样苦呢?年纪轻轻的,她丈夫就走了。有一个儿子呢,就生了一种癫狂的病,有的时候听话,有的时候就不听话,到现在还是这样。那么她为甚么这样子呢?就是因为做事有始无终。你看见她听经,在这儿不好好听经,讲话!讲话,然后呢,又半路途中就走了,所以这就叫有始无终。结婚之后,不能白头偕老,半路途中,这个丈夫就跑了,不管她了。她自己呢,虽然是非常地苦,但是她不知道这苦怎么来的。尤其最大的毛病,人家讲佛法,她不相信!但是有法会呢,她还要去搅闹,要去搞是搞非的,搅闹道场。因为这样子,所以今生把丈夫死了,来生那更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发心是发一点,但是,供养三宝,她就骂三宝,一边做功德一边造罪业。她的罪业比她功德大得几千万倍。所以,我虽然就想救她,也没有法子救得了。我今天,这是我对你们大家讲的,切记,切记不要像这样子;要是这样子的佛教徒,这叫佛教徒的败类!
甚么都觉得她是要争第一的,你说愚痴不愚痴?这个人哪,多少人都比你的知识高、学问深,哪一个不比你高尚?为甚么你公然要争第一,真是叫化子想要作皇帝。叫化子,要饭的,想要作皇帝。(弟子:哦!)嘿!你说这岂有此理呢!
弟子:这个学问深的吗?
上人:学问哪,他就没有甚么学问。哪个学问也比他高,但是他要争第一。现在因为先走 -- 又半路途中就走了 -- ,也就是表示我第一。你知道吗?嘿嘿!我头一个走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在上一段文,佛叫一声须菩提,说:「菩萨但应如所教住。」这个菩萨啊,应该依照我所教的这样而修行,不要不守我所教的这种的法度。也就是,要依照规矩去修行,不应该不守规矩。这个规矩也就是一种方法。你要依照这个方法去修,然后才能有所成就;你要不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就没有一个准绳,没有一个目标。那么将来,就会误入岐途。所以这菩萨一定要依照佛所说的这种方法去修行去。
「须菩提」: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空生」,说:空生啊,「于意云何」:在你的意思是怎样子呢?你作何感想呢?「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你可以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这种的有相来见如来吗?你以为这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是如来的法身吗?「不也。世尊」:因为须菩提,已经解到空理了,既悟人空,又悟法空,所以,他知道佛不以三十二相为他的相。所以须菩提就说:「不也。世尊。」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的,不可以这个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呢?「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不可以以这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而见着这个如来,「何以故」?是甚么缘故呢?
「如来所说身相」:如来所说这个身相,这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种的身相,「即非身相」:这不是如来的真正法身。不是真正的法身,所以,不可以这三十二相来见如来的。「佛告须菩提」:那么释迦牟尼佛听见,须菩提这样解释之后,他就又叫一声须菩提,说:这个期间哪,佛就认为须菩提讲的是对的。所以说:「凡所有相」,为甚么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呢?「凡」,这个举凡一切有形有相的,「皆是虚妄。」这有相都是假的,都会坏的,有形相终归毁灭的。「若见诸相非相」:你要能看见这一切的相,这个相上你就没有相,即相离相。在这个相上就没有相,「即见如来」:这你也就见着如来的法身了。如来的法身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你要以相来见如来,那就是错了。
所以在后边,那个四句偈上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若以色见我」:「色见」,就是以形相来见我,这个形相就是色相。「以音声求我」:以音声来求佛,来找佛的话,「是人行邪道」:这个人,这就带着有形有相、有声有色上,来找这个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他见不着如来的。这般若的本有的智慧是离一切诸相的。不着住一切的诸相,这是真正的般若。
B6. 正信稀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那么,方才所说这个四句偈颂就是「若以色见我」,这释迦牟尼佛说的,以这个有形有色的,你在这个地方想见如来,想知道如来的法身。「以音声求我」:这个音,就是声音的音,不是因果的因。这个声音的音,你以这个有声音的这种的思想来,见如来,「是人行邪道」:这个人,所行的不是正道,不是真正佛法,「不能见如来。」所以,说完了这个偈颂,这也就是表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现在释迦牟尼佛,说完这话,须菩提就要说了,他又有了见解了。
有甚么见解呢?他生出怀疑来了,他说,「须菩提白佛言。」这个「须菩提」是结集经藏的人,说的;「白佛言。」这也是结集经藏,阿难加上去的,这段文。说,「世尊」--这个「世尊」,是须菩提说的了--「颇有众生」,说,可有这个众生,「颇有」也就是可有众生、或者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他呀,听见佛所说的这种言说和章句,也就是这个经典,「生实信不」:他能真真实实地生出一种信心吗?会不会他不相信呢?这就是问释加牟尼佛。「佛告须菩提」:他这样一问,释迦牟尼佛就告诉须菩提说了,「莫作是说」:说,你不要这样讲,你不要作这种的说法!为甚么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