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他的专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举报
洪武六年(1373年),劉伯溫的政敵胡惟庸當了左丞相,指使別人誣告劉伯溫,說他想霸佔一塊名叫“茗洋”的“有王氣”的土地做自己的墳墓,圖謀不軌。早就對劉伯溫放心不下的明太祖,聽到誣告後果然剝奪了劉伯溫的封祿。劉伯溫非常惶恐,於是親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謝罪,並留在南京不敢回來。
刘基墓真假之谜 刘基,字伯温,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元至顺年间中进士,任江西高安县县丞,后官至浙江儒学副提举。刘基为官期间,体察民情、公正廉洁,深受百姓的爱戴,但官场的腐败、险恶,令他失望,曾四次辞官回乡。 刘基五十岁时受朱元璋邀请出山,为朱元璋制定平国打天下的战略,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战功。明朝建立后,官至御史中丞、资善大夫,封诚意伯爵。刘基不仅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和开国功臣,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刘基才华横益,在文学、军事、天文、风水、预测等方面造诣很深,頗有建树。一生留下大量的诗文,是元末明初最著名的诗人。他于1375年去世,享年65岁。 刘基一生,仕途曲折,经历坎坷,他23岁中进士,以喜剧开场,65岁“被害”至死,以悲剧落幕。他是明代著名的开国功臣,也是温州在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传奇人物。 黄坑新发现刘基的墓碑 清明前,我们组织刘基后裔上百人去南田,为刘基上四代和下二代共九座古墓进行扫墓和考察。这些墓都是宋、元、明时期的古墓,有550年到858年的历史,其中,被盗被毁时有发生,我们的目的是希望为刘基家族的古墓申报文物保护。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黄坑刘基曾祖父刘濠墓下方的草丛中,意外发现了一块刘基的墓碑。墓碑虽经岁月沧桑,但仍然看清上面刻着的字:明開国文臣劉公墓。 碑的后面是一座石头垒起的石堆,看似并不象是一座墓,但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座极普通的墓。在该墓右边十余米处,还有一座刘基9世孙刘瑜的墓。 当年,墓地有石马、石猴、石俑、牌坊等建筑,被当地人称为石马坟。墓前甬道两旁有石马、石猴、石俑对立,还有一座牌坊,规模相当壮观。但现在已被破坏殆尽,石墩和带有云腾浮雕的断石散落一地,地上还有一座龟座和一块碑头,碑头部分宽80公分,厚20公分,高50公分,上有 “谕祭”两个大字,两边各刻有一条龙的图案。但刻有文字的碑体已不知去向,以至于它的建造年代和到底是为谁建造的也不得而知。 根据这些残留的石像、石碑、石柱,可以判定当初这里应该是一座规模较豪华的墓地,与刘基的身份相符。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后来被毁。 刘基墓碑的发现,让人吃惊,过去扫墓祭拜从未有发现过。这块墓碑的出现,说明刘基的墓应该在这里,因为墓碑和墓是在一起的,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在这里立一块刘基的墓碑。 多少年来,在南田从未发现过刘基的墓碑,这块墓碑的发现其中必有缘故。从墓碑风化的程度来看,可以认定是明代的墓碑。有墓碑必定有墓,有墓事情就会变得扑朔迷离。如果墓碑是真迹,碑后也确定是一座墓,那么,会不会就是刘基的墓呢?为什么长期没有被人发现?它与夏山的刘基墓到底那座是真,那座是假?那一座才是刘基真正的归宿呢? 南田夏山的刘基墓 刘基墓位于西陵村的夏山,这在南田刘氏族谱上有记载:“基,字伯温,行永七,诚意伯,谥文成。夫人富氏、陈氏、章氏。享年六十五,敕葬本都七源,土名夏山岗,其坟今名为九龙抡珠。” 洪武十六年即癸亥年(1383年),是刘基死后的第八年,刘基的次子刘璟和长孙刘廌,请同乡好友,時任将仕郞、秦府纪善的黄伯生为刘基写《故诚意伯刘公行状》。黄伯生在文中对刘基下葬的时间和地点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公之子琏、仲璟,以是年六月某日葬公于其乡夏山之原。” 黄伯生记载刘基墓葬的地点无疑是刘璟和刘廌提供的。刘基的墓地在夏山也应该不成问题,因为有族谱和史料为证令人信服。 但是,在民国初期发生的一件事,使人对在夏山的刘基墓产生了怀疑。刘基第二十世孙刘耀东,满清末年留学日本,曾与汪精卫、沈钧儒是在日本的同学。民国初期他先后在松阳、鄞县和江苏宜兴等县任知事。1919年秋,因对国民政府腐败不满而辞官回乡。 刘耀东回乡后根据族谱记载,在西陵村夏山的山坡上找到刘基墓地,发现已被徐姓人家占为耕地。刘耀东为了要回墓地,与徐家打官司,曾向青田法院上诉七次,二次对簿公堂,最后终于获胜。 要回墓地后,在刘耀东的带领下重修刘基墓。由于找不到原先立在墓前的墓碑,只好为刘基墓重新立碑。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墓碑,就是从民国那时候立的,墓前那两座石马也是解放后由后人捐献。 虽然夏山的墓没有一件原始的古物作凭证,却一直被子孙祭拜到现在。1985年文成县政府拨款对刘基墓地划出近千平方米的保护区,并修建了围墙;1989年12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但是,仍有不少人对夏山的刘基墓持有怀疑,他们认为墓地被村民占为耕地,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说明在历史上该墓曾经多年无人扫墓而被遗弃过。否则是不会被人占为耕地的,它可能藏匿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黄坑、夏山二座墓之真假辩 黄坑发现刘基的墓碑,给在夏山的刘基墓提出了挑战,也给人们带来种种猜想,这块墓碑将会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给两座墓有一个合理的诠释,我们不妨来一个假设: 假设在夏山的墓是一座假墓,是刘基精心设计的一个“骗局”。刘基精明一世,当过朱元璋的军师,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他虽然帮朱元璋平国定天下,但也曾三次被朱元璋打发回家。“淡洋”一案后,刘基被朱元璋夺了俸禄,虽然保住了诚意伯的爵位,但已经是半条命了。在朱元璋好疑的情况下,他必须提防朱元璋的秋后算账,因为“淡洋地有王气”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 此外,最令刘基担心的是丞相胡惟庸,刘基曾对朱元璋说过胡惟庸不是当丞相的料,比喻他是犁地还会把犁辕弄坏的人。胡惟庸一直想要报刘基在朱元璋面前“论相”的一箭之仇。刘基还服过胡惟庸挟医看病时的药,从此病情越来越重。刘基担心死后,胡惟庸决不会罢休,他会从中挑拨朱无璋,以铲除“王气”为由来掘坟掏墓,让刘基尸骨无存。 为了死后不受打扰,于是,在他死前交待子孙一个瞒天过海的办法,策划了古墓谜案的真相:夏山的墓是一座假墓,是应付朝廷的,黄坑的墓才是庐山真面目。 子孙们按刘基的要求依计而行,在夏山和黄坑分别建了坟。刘基死后,发丧送往夏山墓的是刘基的衣冢棺,而把刘基的真身秘密送往黄坑安葬,并做了记号,一场假戏真做,天衣无缝。 不过,刘基死前的担心是多余的,刘基死后的第五年,胡惟庸就被朱元璋以谋害刘基为由所杀,直到朱元璋都去世了,墓还是平安无事。明天顺二年(1458年),奉旨敕建诚意伯庙。明正德九年(1514年),武宗皇帝御赐他:“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明嘉靖十年(1531年),世宗皇帝为刘基赠太师、谥文成。 刘基开始大红大紫,于是,刘基的后人就壮胆在黄坑刘基墓前立碑、修建甬道光宗耀祖。尽管刘基生前主张以草为伴,以土当床的薄葬方式,子孙们遵照遗训,保持了墓的原样。但事过境迁,时代不同了,当时的墓可以由刘基说了算,但后来墓地上的建筑就由不得刘基了,也许,这就是石马坟建筑的真正来历。 过去,不少人认为:黄坑墓前的这些石建筑是为刘基九世孙刘瑜建造的,其实不然。刘基的墓与刘瑜的墓在一起,后人不会傻到那个地步,以身份和功绩而论,宁为开国功臣刘基建造,也不会为他的孙子所建,否则有悖情理。因此,可以推定这些建筑是为刘基建造的,这与刘基的身份相匹配。 如果黄坑的墓是真的话,那么在夏山的刘基墓地被占的谜团也就迎刃而解:当人们知道那是座假墓,放弃也就顺理成章,多少年后无人扫墓以至荒废,墓地被徐家占为耕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人们会问:既然石马坟是刘基的真墓,为什么后来在夏山的墓又“死灰复燃”呢?这应该是刘耀东好心办了“坏事”,在他看来夏山之墓,族谱上有记载,《刘公行状》上也讲得很清楚,应该是刘基的墓无疑。 其实,黄坑的刘基墓,刘耀东不会不知道。他回乡后一直致力于刘基家族古墓的保护和维修,他也为刘璟长子刘貊的坟墈被张家所占,打了三年的官司,直到青田县令在坟后立碑永禁侵占为止。当时,只不过刘基墓的真相失传多年,历代修谱时也没有作更正,使他误认为黄坑的刘基墓没有历史记载,是一座假墓罢了。他出于对先祖的负责,为刘基墓正名,于是,就有了要回墓地的那桩官司,并在夏山重修刘基墓,原因就在于此。 刘基苦心的结果还是弄巧成拙。近百年来,由于重新认定刘基墓在夏山,黄坑这座墓又受到了冷落,甚至还遭到人为的破坏。但是,却想不到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为我们今天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有争辩,才会使真相越辩越明,为了解开刘基墓的谜团,为什么不大胆地假设一下呢?也许它正是打开谜团之门的一把钥匙。 我们期待这种假设是真的,它诠释了种种谜团,但是这种假设仅仅是推理分析,只不过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还需要文物部门作专业的考证。 黄坑发现刘基的墓碑和墓,有物有证,不能不引起重视。我们已经向文成县文化局反映过,我们期待市、县文化、文管等有关部门抓紧组织考察和鉴定,并及时进行保护。我们希望早日解开这座古墓之谜,毕竟刘基在温州不是一般的历史名人。 本文作者:刘定卿,电话:13806881199
何有 发表于 2016-2-3 22:50 神机军师刘伯温没算出晚景凄凉(明朝篇) 彭勇 ( 2006-09-16 第十四期 )
aniusg 发表于 2016-2-6 06:35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19 12: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