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93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935
- 回帖
- 0
- 精华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时人习风水之弊一
风水之道,由来已久。历代传承皆是口口相传,鲜有广招门生。因为历来先师皆认为风水乃是帝皇之学,不能轻泄妄传,以遭天谴。
除民国时期谈养吾先生首辨研究社用函授方式广传外,到七十至八十年代台湾曾子南先生也用此函授方式授徒。而香港直至宋韶光先生在电视讲解风水才将风水白热化。风水学院如雨后春笋。懂风水的人仕与日俱增,一年半载就可以造就新的一批风水师傅和风水教师。年纪也越趋年轻化!
从乐观的观点来看,当然可以振兴国学,增加我辈有更多机会参阅古本风水书籍。但从悲观的观点来看,验证不足而妄谈风水,一盲导百瞎,最后会因为误解风水而令风水失明于世。
时而回首当年寻师之难,在于真师多属卧虎藏龙之辈,有部份更是过于清高而潦倒半生,宁愿以干粗活为生而不愿贱卖学术。有的生活安饱而只限内传。在此中寻找真师没有一对慧眼不成。没有半点谦悲之心也不成。只可以至诚之心求教门下,就算应允收为门下,学习也无定期,师传举一,自己便要反三。用脑时间多于学习时间。故老一辈师傅,根基稳而系统差。此为我辈之难处。
今日学习风水,已趋向学院化,课程既有固定系统,但真假之诀相混,而教师本人因实践时间不足,只有搬字过纸,较深入的问题尚未想到,学生问到不懂的,只有胡乱找个答案搪塞。故新一代学员越学越迷,无所适从。但碍于这是功利社会年代,宣传至上,技术其次,为求可以短期聚财,不惜在未满师的情况下设馆授徒,避免错失风水热潮。因而出现不同门派为求利益,互相指骂对方不是。令后学难辨真伪。此为现辈寻师之难。
从七二、七三年开始接触学习术数,至九零年开始在中大校外进修教学,其间凡十七、十八年,个中学习辛酸,非可为外人道。自问对术数的真伪,也能略辨一二。授徒之学问,无愧天地之心。徒弟所付所得,各人心中有数。也不容外界无的放矢的指责。俗语说:『唔怕唔识货,最怕货比货。』有朝阁下能拜入门下,定能判别鱼龙。
辨别真师的方法不难,凡真有学问者必不喜与人争辩,也不会唯我独尊,瞧不起人,或在人前炫耀,情操高尚而内敛。所谓「披褐怀玉,抱道无言!」遇有此特征的师傅,再拿我在术数擂台中的问题相问,而他能给你一个明确而肯定,又合乎常理的答案,那么他已经是一个好的师傅。
时人习风水之弊二
风水的传习,往往主张覆验旧坟。故今日风水班多附带观赏十大名穴作为教材。十大名穴扬名风水界。
对于十大名穴,以谁为首,也是人言人殊。因为各人深究程度不同。这点也是我在投票区设问卷的原因之一,希望令到后学能仔细深思「峦头无假」的真确性。各位也不要追问我的看法,将来有机会的话,我会以学理来讨论个中问题,辑录成专书。若果还是不满,不妨回去找你们现时的风水师傅详细给你分析,看看他们的理论合理否。藉此也可看出你的师傅对龙砂穴水向辨别的真功夫。
对于覆验旧坟的流弊在乎为师的,只是将之前师傅所说的,加上书本所说的从说一遍。真假没有个人定见。前人造了山坟在此,当然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如果没有山坟在此,你会选择此地吗?会否选择相同高低位置?是否采取同一立向?葬棺浅深是否一样?坟式是否相同?左右会否一致?当时地师取材重点在那里?整卦山优点缺点在那里?这些问题,在你临场学习时,有否问问自己?有否问问你的师傅?
告诉你们吧,这些问题在当初传授入室弟子时,不待他们问我,我已开口问他们,从而启发他们真正了解每个旧坟特点。
要想真正懂得风水,先要验证自己师傅所教的学问。不妨有空与自己师傅走走和合石,由他来评论每卦山的优劣处。左右山坟有何不同?有何效应?了解清楚,验证清楚,心中定然有主张。因为连普通公墓之地也能分清,真龙的穴的地,便不易走眼。
有了这样功夫,当你在没有山坟的地方点地,便胸有成竹,快如闪电,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找出平安之地来。其次也不会误学技术不足的虚花假穴的古坟,成为误己误人的庸师!
十大名穴,已经破坏七七八八,移山填海,大厦林立,当年可见的结穴凭证已不知所踪。幸者是我辈及入室尚有福缘得窥结穴奥秘。不幸的是后学福缘不足,天闭其目!应了古书所说:「若然求地不重德,稳口深藏舌。」
至于覆验旧坟是否有用?前人已就此问题发出了疑问。因为旧坟建造出于不同派别之手,其中颇有参差,覆验旧坟只有越覆越迷,相信看官也会心同感受。除非已能清楚分清法诀真伪,那么才会多验多得!
时人习风水之弊三
有些师傅经常鼓励学生多阅风水古籍,其出发点是相当好的。因为今人所著的风水书籍在于扬名,以前的人较为朴实,著书的目的在乎传后。
基于以上原因,某些师傅更认为古书一定正确!
罗辑上说来很通,但实际上是相当有问题。试阅我编的「天玉经诸家注」,里面所选的注疏家皆是风水界殿堂级人士,赫赫有名。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特点,全部都是读古文出身,以古文底子来说,可以说是超我辈几班。
在同一句经文中的批注,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论说方法。所用的理气法则截然不同。与其说他们注疏古籍,不如干脆说他们借题发挥宣示自己学说好过。
借古籍来建立自己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做法,因为普遍人都犯有一个毛病,就是不见经传的,便视之为异端邪说,不加以深入体会个中道理真确性。
对寻求学问真理,这是一块很大的绊脚石,如果不清除它,绝不会有所进步。因此要长时间养成客观开放的心态,从不同的角度透视同一事物,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之处而取舍。长此下去,自可破除迷思,蔚然成为一家学说。试想想,古人在未着经典之前,又凭谁的经典去支持自己的论说。既然前贤可以破格,为何作为今人的大家,经过严谨深入的考证功夫后,不可以破格提出自己观点?而要前人的经典支持自己的理论呢?
而能作为古书流传后世,必然经历三数十年以上才可称为古书。试问今日庸师所著的风水书,经一段时间成为古籍,后贤坚信古籍不错的话,问当时苍生所学的是何?
以此质之现今,我们能看的古籍,大部份出于庸师之手,粗浅不堪,理论互相矛盾。一部份出于全无实际经验的读书人,文章流畅而有韵味,但流于空想,实践时百无一对。用来学习韵文和增强自己的幻想是不错的书籍,但循其方法而修的只会万劫不返。只有一小部份具有真知卓见的书籍可读,但读来艰涩乏味,非有真正师承不足以窥其秘,这是中国人传经不传诀的秘旨。也是师承可贵之处。
时人习风水之弊四
对待风水的态度,主要分成三类。
一、绝对相信,凡事皆以风水行事。
二、半信半疑,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三、绝对否定!
其实这三者都是对风水有所偏差。以第一种人为例,生命完全由风水来操控,个人变成扯线公仔。第二种人心无主见,只有怕执输的心理。第三种人则处事不够客观,忽略风水客观的存在性。
要真正学好风水,要同时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才可客观从事。
一般学习风水的人,他们都会忽略了误差这个问题。误差构成的原因如下:
一、人为的因素
对风水书的误解。
师承不同而理解各异。
身材不同的视觉差。
量度仪器失准。
量度方法不同。
二、空间的因素
苍海桑田的地貌改变。
地磁的转变。
河流改道。
人为的重修改变。
建造物料的改变。
南北位置的气候不同。
日出日落的改变。
气场因应建筑物而改变。
阴晴雨露的改变。
三、时间的因素
一日四时的转变。
一年四季的转变。
以上种种,都是构成风水学说上的误差。你们在学习风水时,又有留意多少这方面的关系呢?
时人习风水之弊五
对于吉凶的验证,一般人都是以自己所懂的方法去处理,遇到一般正格的风水个案,当然没有问题,但遇到棘手的特殊个案,就会出现矛盾。
在未成为师傅之前,尚容易处理,可以四出请教别人。但当已成名成为人师的时间,又有谁愿意告诉学生所教的全是伪诀呢?唯有自欺欺人,将问题有那么密,就收那么密。
从人性角度,未尝不对。因为谁会愿意自毁长城,由头来过?放弃所有被人尊重的成果?但从学术的角度,绝无益处。
在记忆中,似乎只有谈养吾在老年时曾公开说过自己怀疑所学的风水真确性,可惜夕阳余辉,无法可以再作改正。对他来说,可说是一件憾事!
这事令我想起我的书法老师与我闲谈的一件往事,他说某一天有个新学生登门求见,希望私下跟他学习书法,并且带了作品给他评阅,说已练了书法三十多年。当然这位同学年纪比我的老师大了一截。我的老师看后,没有作声,只淡淡的说:「很好!以后要俾心机继续练习。」
原来这位同学练了三十多年字,没有一笔是对的。我的老师真的厚道,不想破灭这位同学三十年来的自信,唯有迁就他的笔法,指导他继续修习。保存了这同学的自尊心。
试想想,民国之前,大部份的人都是用毛笔书写,字体端秀的不少。但书法家的比例少得惊人,这是甚么原因呢?
写字错用工夫的破坏性只是在于未能成为书法家,但字体也可保持端秀。而风水错用工夫,则误己误人。令人灭族呀!
区区的几块铜钱,小圈子里的奉承,就使你愿意走上刽子手的不归路途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