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六壬式盘
1977 年 7 月,在安徽阜阳出土的汉初汝阴候夏候墓,发现失传已久的“太乙九宫占盘”与“六壬式盘”,尤其是六壬式盘,据公元 713 年《唐六典》记载,它的用途乃在“ 决万民之犹豫 ”。 意即,民众在日常生活食、衣、住、行当中,遇到难以抉择之事时,就可用此盘配合时辰,以类似占卜、问卦的仪式,来进行决定。
这些待解事项,古书记载有九项: 一曰嫁娶,二曰生产,三曰历法,四曰屋宇,五曰禄命,六曰拜官,七曰祭祠,八曰发病,九曰殡葬。
九项中,大家重点可放在“ 四曰屋宇 ”这项,因为从这项记录中,可以清楚看出汉朝早已使用六壬式盘来进行风水活动。 六壬式盘分成上下二盘交互重叠,上为天盘、下为地盘,地盘为方形底盘,由硬质枣木做成;而天盘为圆形木盘,一般以枫树木制成,二盘上下重叠,象征“天圆地方”之意。
盘内除刻有“二十八星宿”外,还依方位分布“二十四山”,并画上“北斗七星图”,乍看之下,很像今日风水师使用的罗经,只差上面没有磁针及罗经上的“人盘”(罗经具天、地、人三盘)。现代的罗经是否由此演变而出,值得进一步研究。
世界最早的磁偏角记录
世界最早观察到“磁偏角”并加以记录,可追溯到中国的宋朝。 公元 1088 年宋朝科学家沈括( 1031 - 1095 ),在其名著《梦溪笔谈》中说: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段记录明显看出,早在宋朝时代就发现磁针“不全南”、“微偏东”的磁偏角效应,比西方哥伦布 15 世纪航行到大西洋时,才侦测到的磁偏角,整整早了 400 年。
虽然纪录保持人为宋朝的沈括,但事实上在宋朝之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擅长观察的中国人是否早就发现“磁偏角”,甚至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呢? 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 怎么说呢? 主角就在汉朝出土的“六壬式盘”上!
在几个出土接近完整的六壬式盘,其天地盘摆设,竟然不是刻度完全相同的上下盘覆盖,而是呈现约 7 度至 15 度的交错关系,非常特殊! 学者何晓昕在《风水探源》引《考古》所绘的六壬式盘,就早已发现其交错关系,并疑其是否为“磁偏角”? 加拿大陈怡魁博士认为,应该就是“磁偏角”,没错! 因为,现代风水师所用的罗经,上面即有天、地、人三盘,三盘呈现出各自“互相交错”、相差 7.5 度的排列,和完整的汉六壬盘非常接近。
而现代罗经“天、地、人”三盘两两相差 7.5 度的交错,据研究显示,就是要反映出不同朝代(唐、宋、明)的磁偏角观察,所以六壬式盘的上下交错,很可能就是汉代“磁偏角”的记录。 陈怡魁进一步指出,此时再细看六壬“地盘”上的星宿排列,会发现其较“天盘”的星宿位置,具有整体“偏东”的现象。 这不就和沈括《梦溪笔谈》所说的:“ 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之磁偏角叙述相同吗?
王振铎所绘的六壬式盘,和何晓昕引《考古》( 1978.5.P.340 )依最新发现的六壬式盘资料,二者比较,除天盘上的星宿位置略有差异外,上面的图文内容也不尽相同;前者盘上有占卜用语、二十四山,后者却没有;而后者盘上有二十八星宿名称,前者则没有。 如果可以转动,有中心轴贯穿全盘,让天盘可依“中心点”任意旋转,则讲“磁偏角”意义就不大,因为它可能是六壬式盘出土时,阴错阳差呈现的“巧合”现象。 如果答案是天盘无法任意转动,而是“坚固”的被嵌在地盘上,并“刻意”显示上下盘“星宿”交错 7 度- 15 度的关系。 那么,它将是科学界的一件大事! 将使发现于中国北宋(公元 1088 年)的磁偏角记录,再往前推一千年,追溯至汉朝!(张茗阳)
[此贴子已经被原作者于2/26/2006 3:42:21 PM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