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ongbin 于 2018-7-7 14:52 编辑
方便面居士的考证
我于辛卯春在广东一旧书店一百二十元购得一残缺命理手抄本。这个仅有38页的抄本揭开了余春台、徐乐吾等人《栏江网》《造化元钥》等书内容的“原创作者”之谜。 我个人现在一大爱好就是收集民间命理抄本,一有外出机会都要化妆拜访当地的算命高手,打听一些私人收藏抄本的事。当时购买这个抄本的过程也是很偶然。 当时仅凭古董店老板让看见的几页文字,我判定是与《栏江网》,《穷通宝鉴》、《造化元钥》类似的抄本,并没打算购买。 但上面的书法虽非公正,但也看起来有点气节,就细细看了每一行字。也就是出于对书法的爱好,让我发现了一个掩藏近二百年的秘密。 抄本上明白无误写有一行:“栏纲网全集 乾隆己酉科进士 甄松年著” 此抄本38页,抄本前后几页有一些圆珠笔所写的“二次”笔记,即是后来人看到这个抄本后另外所加的基本概念,或者参照其他抄本所补的一些基本概念。 这些都是细节…… 重要的是,这个抄本揭示了《栏江网》,《穷通宝鉴》、《造化元钥》的原始作者,原始出处。 原书名为《栏纲网全集》,作者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已酉科进士 甄松年著。甄松年为中山乡石海村人,历任内阁中书典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刑部江西司主事(类似法院院长)。 甄松年。字文森,号青圃,台山德行都(今开平石海)人。是舜河祖第二十世孙,为家中长子。己丑年中正榜,授内阁中书,后充四库馆纂修缮书处分校官,钦差户部富新仓监督。乾隆己酉年中进士,升刑部江苏司主事。乾隆年间为皇子教读,在任嘉庆皇子的老师期间,与丞相刘镛知交。甄松年的继室阿娇是刘镛一生视为己出的义女。 甄松年个性秉直,不好逢迎,清正廉明,俭谦持己,一生两袖清风。所穿之靴,破则缝补,京官为之谚曰“青圃靴”。教皇子读书时,更无依仗其与皇上之关系而对族中子侄滥于提官封职。甄松年官途数十年,从未回过故里,桑梓日暮,他呈请辞职返乡。恩准之日,皇子赠对联于他,京中僚友纷纷相送。其中刘镛亲自将他送至广东梅岭,并书“仙集羊城邀暂住 恩沾凤阁待重来”一对联赠与甄松年作别。甄松年晚年病逝于故里,享年62岁。着《栏纲网》一书留给后人。他去世后,干隆皇帝赐予御葬。墓地在今台山市三八镇密冲后岗,土名:盘龙越海。坟墓规模相当宏伟,两旁有石牌坊,并有一对石狮子守墓。墓内陪葬物除御赐尚方宝剑、金玉腰带、官服外,还有甚多金银、玉器、文物和其生前常用的玉箫、金杯、玉壶、书画和文房四宝等。可惜后来该墓被盗,所有文物不知去向。 以我推断:是书的成书序列应为: 一、《栏纲网全集》——甄松年原著——西元2011年春元亨利贞网站方便面居士(超级版主)于广东旧书店购得,并于2011年夏秋之际将此历史史料告之台湾命学泰斗梁湘润大师(此事梁湘润大师将估计会在在其新书中有所体现)。 二、《栏江网》——后人对《栏纲网全集》的再抄本 注意:原书为“纲”而非“江”,江西福建一带,此二字发音几乎相同,所以很有可能经历多次口述抄录后,栏纲网成了栏江网。 三、《栏江网 穷通宝鉴》——余春台出版 至此,余春台对原书已有改名的冲动。 四、《造化玄钥》——据说为徐乐吾的一本底稿,早于《造化元钥》为我一网上好友,“三命学苑”站长尤武伟于2009年春旧书店购得。 五、《造化元钥》——徐乐吾润色加工出版 至此,名称已完全改变。 …… 从一到五的中间肯定还有无数的类似抄本流行民间,据我所知有名有姓的是:民国18年一位叫苏仕持的人在香港抄录了一份“全”本,此“全”本中也明确无误提到为甄松年著。 很有意思,民国十八年离徐乐吾相去不远,徐乐吾能不知道此书的原始作者吗?为什么在《造化元钥》中只字不提原作者,耐人寻味。除此以外我还见过一些广东老书店的老板制作的一些假抄本,基本上就是近几年的人手抄后再以化学方法做旧,然后高价出售,因为里面有很多简体字,且纸张也是近十几年才有的纸张。 以这几个版本对比来看。我购得这个版本里面有很多纲领性诗文为其它书所没有。个人也正在努力写一部命理书籍,计划将这些失传文字附于新书中去。 另外此事已经告知梁湘润大师,他正在整理调侯系统,他的新书中应该也会公布是书的原始作者信息。 栏纲网全集》一书考证之心路历程。 一、调侯之理当然是早于清朝就已存在了,也很有可能早于明。《三命通会》所录‘论五行时地分野吉凶’就已证明命理学中‘调侯’之理的存在,只不过《三命通会》此节较之《栏纲网全集》仍显粗糙而已。 二、康熙一朝有很多高级官员精通子平、术数。《造化元钥》序中所提“陈南陔”即为康熙朝进士,做过类似图书管理编纂的职务,其个人也有一些术数著作。徐乐吾以为是书原理为日官所创,后陈南陔得于日官。假如为陈南陔所著,为什么他的其他著作有流传于世者,而这本书则在甄松年名下?同为大清进士而后朝官员明目张胆争夺版权的事很不可思议! 三、康熙帝喜好术数,曾制有《御定子平》一书,此书可称为微缩版的‘三命通会’,收录内容多为明中后期及至本朝的子平法理。网络上小有名气的的“真宗子平”正是以此书中“石田山人命理微言,碎金炉”为真宗法脉。《御定子平》一书当然早于甄松年之乾隆年代,书中收有“日元确论”一节,这个“日元确论”非同小可,已明显有调侯的具体法则了。“日元确论”这篇赋文在很多风水,子平书籍都有收录,应为明中期后期广泛流传的法理。“日元确论”与《栏纲网全集》相比,文辞之中法理的叙述层次极为接近,在调侯之理的范畴下,“日元确论”与“栏纲网全集”很难脱得了关系。只不过“日元确论”以论日元干支为中心而兼论调侯,调侯之理虽精但不是此赋文主流。 四、“调侯法理”当然不是甄松年所创,以“日元确论”行文之功力可以推断明后期调侯法理就已经极为明确,且已有具体规则、技巧。 五、假如《栏纲网全集》不是甄松年所编著,再假如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早于康熙朝的话,为什么康熙收录“日元确论”而不收录内容、法理更为精巧的《栏江网》呢,可以预想:一个原因是康熙时还没有这本书,一个是康熙看不上或者看不到这本书。以上文中第二条所说“陈南陔得于日官”,陈南陔为康熙进士,康熙如果看不到这本书的话,那么陈南陔以及当时的日官应该是不懂康熙老人家喜好术数的心思了。 六,《御定子平》中所载“日元确论”不同于其它书所载的日元确论,应该有加工。但康熙版日元确论与《栏纲网全集》行文中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作者十分精通官职、典仪。以内容看,《御》版“日元确论”之编制者至少通晓兵法、医学、绘画、律令、人事安排……《栏》之编制者则是对官场极为有看法且也是精通文学、绘画、医术之人。 七、看《栏纲网全集》此书名,似可推断此书为“收录”“集合”性质之书。 八、看《栏纲网全集》文字,可以推断作者为清高、不得志、有洁癖、刚直之人。很符合甄松年其人,甄松年为人刚直清高,应该不会抄他之书而命自己之名,而我所得抄本明确有“甄松年著”字样,假如此书不是甄松年著的话,那么有以下可能:1,我所购抄本的抄者,应为二道贩子、假安名义。2、即是甄松年以全集名义而将此文收录,而抄书者不知是甄松年收录而误以为是甄松年所著。3,假如1、2点都正确的话,那么现在民间仍有很多抄本上也有“甄松年著”字样则作何解释?难道第一个抄书之人就已经搞错了“著”和“收录”的区别?而能第一个接触甄松年著作的人不是官员、亲属则就是盗墓贼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