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他们含着金勺出生、出身名门望族,
有的是归国华侨,
有的刚考上清华,
一个个英武潇洒,前途无量!
他们中,有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有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
还有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幼子……
他们是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一直到抗战结束,
一共有1700人冲上天空!
谁能想到,这些还是孩子的鲜活面孔,
在抗战的8年时间里,
一个一个变成墓碑上冰冷的名字,
而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
才只有23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73年了,他们耀眼的青春、
他们无处安放的炙热爱情,
和那一段属于他们的
“誓死报国不生还”的历史,
北洋君今天一定要讲,
也请您,一定要听!
1932年,9.18事变仅4个月后, 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东三省全部沦陷, 中日全面战争随时可能爆发, 这一年,国民政府在杭州笕桥成立了 培育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 中央航空学校!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相信全世界再没有 第二所学校会以这样的文字作为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 同归于尽!”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彼时,中国航空基本依赖美国, 空军所用的霍克三双翼飞机 不仅速度上远不如日本, 数量仅只有不到300架, 打下一架就少一架! 而日本投入的飞机多达2000多架, 还源源不断地再生产投入战场上。 敌我差距极其悬殊, 留给这些年轻人的选择不多: 要么亡国,要么玩命!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8月13日,日军以重兵向上海发动进攻。 14日,驻防河南的第四驱逐机大队 被紧急调往杭州笕桥, 未及加油,即遭日机空袭。 大队长高志航在飞机余油不多、 气象条件恶劣的情况下, 毅然率领所属3个中队 27架飞机紧急升空抗击。
笕桥空战是中日首次对决, 日本 人企图将中国空军一举瓦解。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高志航驾驶战机首先击落了一架敌机,这是中国飞行员击落的第一架日军飞机! 整整30分钟激烈战斗,中国空军击落日机3架、击伤1架,中国空军无一损伤。 而胜利的喜悦总是太过短暂,自8.14笕桥空战开始,刚刚才翱翔于蓝天的年轻人,开始折翼、陨落……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8月14日,张锡祜驾驶飞机在抗击日寇的途中,失事殉国,时年25岁!
在他牺牲的十二天前,他在给父亲张伯苓的信中写道:阵中无勇非孝也!
得知儿子死讯后这位南开大学校长压住失子之痛,说:我个人出身水师,今老矣,每以不能杀敌报国为恨,而今吾儿为国捐躯可无遗憾了!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3天后的8月17日,闫海文,这个从东北来的,曾在航校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的21岁帅气小伙子,在完成轰炸任务返航时,座机被敌高射炮击中。跳伞时,因风向变化落入日军阵地。当日本 人将他团团包围时,他宁死不肯投降,立即以随身手枪反击,击毙日军5人,击伤数人,他大喊着“中国无被俘空军!”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戕殉国,年仅21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闫海文牺牲仅2天后,25岁的沈崇诲选择与战友几乎同样的壮烈以身殉国…… 8月19日,沈崇诲返航时发现大批敌舰,此时,他的飞机出现故障已难以返回基地,只有紧急降落或是跳伞逃生,沈崇诲不愿苟且偷生,决定奋力一搏,他从两千米高空极速冲下,与日本军舰同归于尽,年仅25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3个月后,1937年11月21日,年轻飞行员们的“总教头”高志航在机场遭遇敌机突袭,他跨进座舱准备起飞迎战,但座机发动不了,战友们劝他暂时避一避。他说:“身为中国空军,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就在他第3次试图开机之时,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高志航再也没能飞上蓝天,他连同14架飞机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殉国时的高志航,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这位赫赫有名的中国空军总教头,这位精通三国语言、被世界公认的中国空军最有价值的王牌飞行员、指挥员,牺牲时才刚刚满30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高志航牺牲了,被誉为中国空军“四大金刚”的刘粹刚、乐以琴、李桂丹全部阵亡……
开战不到半年,中国空军击落近百架敌机,但也损失了将近100名第一代飞行员!
他们,比谁都接近死亡,如果死神来敲门,他们没有任何闪躲的余地!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刘粹刚,东北人,中央航校二期驱逐科学生,日后成长为空军“四大金刚”之一! 1937年10月,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途中,由于对航线不熟、夜色漆黑,在山西高平,刘粹刚的飞机撞毁于魁星楼,他当场死亡,年仅24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1936年,21岁的许希麟成为刘粹刚的妻子!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1937年,许希麟在昆明创办粹刚小学。当时,这所小学几乎完全是为了收容空军子弟,她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用来教育和照顾空军子弟。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1938年4月29日这天,日军出动54架飞机空袭武汉,空战刚开始5分钟,陈怀民就将一架日机击落!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这是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在空战时拍摄的武汉街头的照片
陈怀民成了众矢之的,5架敌机集中火力朝他猛射,敌人的子弹射中了他的胸部。陈怀民完全有机会跳伞求生,但他选择了与邓世昌 勇撞吉野号一样的壮举!陈怀民忍着剧痛拉平飞机,加大油门,倒扣着向上翻转180度,朝着敌机狠狠地撞了上去……敌机飞行员做梦也没想到,中国的飞行员会杀身成仁。顷刻间,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爆炸,黑烟红火,弥漫空中。这一年陈怀民仅22岁。
陈怀民牺牲后,母亲哭瞎, 未婚妻跳河殉情…… 而他的妹妹陈难, 则怀着巨大的悲痛 给日军的妻子美惠子写一封信:
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同归于尽,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很。他们只是代表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
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的整天在笑中生活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
如果贵军阀对于中国的残暴行为和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化的斗争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绝没有一人会屈服……
末了,我告诉你,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他们的儿女一般,不带一点怨恨……
陈难 1938年5月31日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1941年,日本已经完全封锁中国的海岸线。飞越喜马拉雅的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成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补给线!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让人心惊的是,共有超过500架飞机失事于此,在这条被称为“铝谷”的死亡航线上,年轻的飞行员竟是靠着坠机残骸的反光来导航!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1942年春,郑少愚率中国空军飞行员前往印度接收美国援助飞机,途经“铝谷”时飞机失事殉难,年仅31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林徽因(右)和三弟林恒(左) 1941年3月14日林徽因三弟林恒对日成都空战中牺牲,年仅23岁。当年,林恒放弃清华大学的学业报考航空学校。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1943年底,空军王牌飞行员周志开这位家境殷实、梦想当电影明星的河北籍小伙子在一次低空侦查任务中弹牺牲, 年仅24岁!
在他在短暂的战斗生涯中,击落了6.5架敌机,并创造了中国空军单机在一次战斗中击落敌机的最高纪录,他是抗日空中战场上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这位英武帅气的飞行员叫张大飞,他的父亲因放走不少抗日同志,被日本 人在广场上浇油漆烧死。
1945年5月18日,就在抗战胜利的前夕,为掩护友机,张大飞中弹!曾穿过蓝天白云,曾穿过无数枪林弹雨,张大飞还是没能看到胜利的欢庆,壮烈殉国时,年仅26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的 消息传遍中华大地, 所有人都沉浸在喜悦中, 而那些在抗战中殉国的空军勇士的家人们, 却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丈夫, 兄弟、父亲、儿子......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73年了, 请记住这些鲜活的面孔吧, 他们翱翔在天与地之间, 走进生命的幽谷, 开创国家的出路! 至抗战胜利, 中央航校总共有十六期毕业生, 1700人冲天参战, 击落日军敌机超过1200架, 平均年龄不足23岁。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那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