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9 21:2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逍遥地仙 于 2019-1-9 21:46 编辑
《葬经》首段是全经的核心和总纲。讲了两件事。
一是讲葬的本质是乘生气。葬的目的有两个——保存先人遗骸与趋吉避凶。而要实现、达到这两个目的,就必须乘生气。乘生气就是将先人的遗骸葬在有生气的地方。
二是用排除法讲什么是生气——真阴真阳之气。
从阴阳二气的运动方式来讲:
噫而为风——噫,阴阳二气从内向外的扩散的运动方式,此种运动方式,产生风,使阴阳二气(正能量)消耗、减少,是死气。
升而为云——升,阴阳二气由下往上的运动方式,此种运动方式,产生云,也使阴阳二气(正能量)消耗、减少,是死气。
降而为雨——降,阴阳二气由上往下的运动方式,此种运动方式,产生雨,也使阴阳二气(正能量)消耗、减少,是死气。
行乎地中则为生气——行乎地中,阴阳二气由外向内的运动方式,只有此种运动方式,使阴阳二气(正能量)汇聚于地中,是阴阳二气(正能量)的聚集、增加。内聚于地中的阴阳二气,是真阴真阳之气,也就是生气。 生气是内聚于地中的真阴真阳之气。是在地中,不在地上也不在地下。
童断石过独五不葬,无生气是也
天子之地、王候之地、富贵之地,生气内聚的能量等级不同而也。贫贱之地、大凶之地,死气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