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994|回复: 5

70万年走了22亿公里 科学家揭露“流浪木星”之谜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19-3-27 16:2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来源: 观察者网 于      2019-03-26

当地时间3月25日,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报道,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通过电脑模拟的方式,揭示了木星在太阳系内的奇妙流浪之旅——木星形成时与太阳间的距离为现在的4倍,经过70万年的时间,木星才迁徙到现有的轨道。

据隆德大学的天文学家西蒙娜·皮拉妮(Simona Pirani)介绍,木星诞生在距今约45亿年前,那时候它与地球相仿,是一颗平凡的冰封行星,之后经过70万年缓慢的沿螺旋线移动,木星最终停靠在现有的轨道上。

目前,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8亿公里,也就是5.2个天文单位(AU)。而隆德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木星一开始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可能超过30亿公里,与天王星远日点的距离相仿。

皮拉妮表示:“这是我们第一次证明,木星在形成时离太阳很远,然后才迁移到现在的轨道。我们在绕着木星周围轨道运行的特洛伊群小行星(Trojan asteroids)上发现了木星迁移的证据。”

特洛伊群小行星是与木星共用轨道,一起绕着太阳运行的一大群小行星,在木星和太阳的作用下处于拉格朗日点上,前后分成两组,分别位于木星轨道前方(L4)和后方(L5)60度的位置。

70万年走了22亿公里 科学家揭露“流浪木星”之谜

70万年走了22亿公里 科学家揭露“流浪木星”之谜

(动图超出论坛限定,只提供静图)最外层轨道的黄色圆形是木星,而两侧的绿色群点是特洛伊群小行星 图自NASA

据隆德大学研究人员介绍,特洛伊群小行星是此次证明木星曾有过迁移的关键。

研究者发现,木星轨道前方(L4)的小行星数量,比位于后方(L5)的小行星多出了50%,正是这种不对称性成为研究人员理解木星迁移的关键。

隆德大学天文学教授安德斯·约翰森说:“在太阳系中,不对称性一直是个谜。

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者发现在木星迁移至太阳的旅途中,木星自身的引力会将更多小行星吸引至前方,而只有当木星形成时与太阳间的距离为现在的4倍,并随后迁移到其当前位置时,目前的不对称性才会产生。

同时,研究团队称,包括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等行星,也可能经历过与木星一样的“流浪之旅”

如果隆德大学的模拟正确,那么特洛伊群小行星的岩石结构与木星岩石内核的结构相似,未来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向特洛伊群群小行星发射探测器的方式,来研究木星的内部结构。

202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探测器“露西”(Lucy)将被发射到木星附近的6颗特洛伊小行星上。约翰森说:“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特洛伊小行星来了解木星的内核和形成情况。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6: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9-3-27 10:36 编辑

“阴阳平衡”是易学关键,请注意易学在计算“不平衡”到“平衡”、“平衡”到“不平衡”所用的方法。
即,“非平均”与“平均”,“非对称”与“对称”。

五星,有周率、日率、月余、月法、大余、小余、虚分、入日月,等。
运行有,晨伏、见东方、留不行、夕伏、除伏逆、与日合、凡一终、通率(其间有顺逆。水金不经天,有夕伏、晨伏之别。)
请仔细计算各天运行合处。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7: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对科学的误解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9-3-27 12:09 编辑

作者:牛城地主

科学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完全是个外来品,中国文化没有孕育出它来。它在中国的历史也就一百多年,但由于这方面文化的缺失,到现在很多国人,包括很多高层科学家,对于他的认识都有些偏差,更别提普通百姓了。国人对科学的认识的偏差应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不分

国人汉语里讲科学,很容易变成科技,而讲科技的时候,指的是技术。

不管是国内的人还是出国了许多年的人,也不论学位高低,能把科学是什么讲清楚的没几个。

现在对科学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很多种解释。总的来说是对自然认识的一个知识体系。

哲学是古希腊一群大孩玩的纯逻辑游戏,而它的延伸产物叫做科学,后来发展起来,科目越来越多。它主要有两个特点:

a. 它是无用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把知识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经验,叫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知识,就是你会做,但不知为什么。

第二类叫技艺,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第三类是科学,即无用的知识。

对于中国人来讲,知识的来源是经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通过经验进行概括,然后又指导实践,这就是中国人对知识的理解。

古希腊人认为,任何知识,你强调它有用,就是贬低它,把它变成了手段,所以他们说,真正的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科学。

因为只有知识本身是无用的,才能够真正做到自由。一个人要训练自己有一颗自由的心灵,就必须学习这些无用的知识,而有用的知识最好不要学。

自由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不怎么存在过,所以不理解它的意思,而学习和发明唯一的驱动力都是“用”。

b. 它是一种内在的,一种自我推演、自我演绎的,它是论证的,证明的。

就是说,它要有逻辑模型在先,事后才建立一个实验室,用实践来检验。在真正的西方哲学里,永远见不到“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因为真正西方所谓的知识,全部跟实践无关,都是纯逻辑的推演。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解释中西方在这个方面的不同:

同样对“地心说”,西元150年,托勒密建立地心说,书名叫《数学汇编13卷》,他居然用数学来表述整个天体运动,才能讲明地心说。

这个完整的逻辑模型缜密而具有延展性,但由于过于缜密,越复杂的结构越容易破坏。于是哥白尼只是发现了其逻辑模型里的破绽,把它推翻了,而他其实找不到日心说的任何证据。

跟托勒密完全同时代的中国伟大的天文学家,汉代的张衡,做了一个浑天仪,一个实物模型,你永远无法证明它说。后来这个东东也不知道搞到哪里去了。

这也是为什么建国后中国人数理化水平很高,但不出大科学家,因为不知道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科学之母。中国把哲学并入文科,更是颠覆了哲学的本意,从数学模型上的逻辑推演,退化到了文字游戏。

哲学和科学与生存无关,而技术是和生存有直接关系的。从新石器到铁器到工业、信息时代,都是技术发展的结果。

一直到清朝,中国的技术发展还是不错的,但缺陷是后面没有科学理论的支持,所以难以为继。而西方的工业革命的基础后面有理论支持,很快就超越了以农业文明为主的中国。

科学通过概念和逻辑体系覆盖整个技术面,而中国式的纯技术体系是一项项试错,于是中国沦落了。有理论模型在先的,叫应用科学也许更准确些。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不大准确,科学在西方工业革命前并没有对生产力有什么影响,有的学科现在还没有影响,而有的学科对生产力不产生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是逻辑在前,实验检验;技术是实践在前,事后用理论贯通。

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特别是新技术在加速发展,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新学科不断出现,使得很多人迷失在其中,而忘记了科学的本来含义。

第二个误解是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全国陷入“科学教”的状况

在说这个之前,先说说两个错误做法,一是给科学赋予过强的功利色彩。

由于我们科、技不分,所以我们理解的科学还是救国救民、治国安邦,在我们的认知中,科学是作为工具出现的,而不是做为目标。

所以在国人的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比如钱学森,两弹一星,增强国防实力,可以保卫国家。民间流传,一个钱学森可以抵五个师。还有袁隆平,解决了粮食问题。

那么陈景润算不算?一辈子研究1+1的问题,貌似毛用没有,但好歹为国争了光,有一个定理以他命名,也算吧,中国在这方面太稀缺了。

“学以致用”是中国人对知识的普遍态度,从古到今对知识的看法就是“知识要有用”,所以对知识有着极强的功利主义,把知识当做手段而不是目标。要是一个孩子说他就喜欢读书,就会称他为“死读书,读死书”。

沿袭到现在,家长们对孩子未来学习专业的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这个行业将来是否容易找工作,能挣多少钱,而不是从兴趣和追求心灵自由出发。

二是过分强调分科,我们常说科学是分科之学,太看重这一点,在高中时就分文、理科,聪明点的去学理科,数理化不灵光的学文科,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一些人的自卑。

造成这些原因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缺失科学的背景,近代被迫学科学,建国后在思想上(.......屏蔽........)造成的吧。

很奇怪,中国文化历来讲究中庸,保守,是一种老年化文化(这个需要较大篇幅,这就不说了),但在做事情上却急得不行,凡事都要立竿见影,这在现在的快餐文化, 政府政策和商业行为等上一览无余。

再说对科学的绝对真理化,国人要表述一件事情是正确的,往往在前面加一个“科学的”形容词,比如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态度。。。。,要是说某事不合情理,往往会说“这不科学啊……”。

前面加了科学二字,就意味着这是完全正确的,于是人们便不再追问,国人自古便缺乏追问的精神。

于是“科学”便成了“真理”和“正确”的代名次,变成了不可质疑的“神”。宗教里面“神”是至高无上,不可质疑的,中国缺乏宗教,对科学的盲目崇拜使得它成为了“科学教”。也许是找不到什么才能真正救中国,在体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把它当成唯一救命稻草。

事实上,科学绝不是真理,只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现在又加入了精神,社会等)的一个认识体系。爱因斯坦说,宇宙就像一个蒙着表壳的钟表,我们只能站在外面对它的运转进行猜测,而永远无法知道它究竟是怎样运行的。

科学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证伪性,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波普尔说,除了数学和逻辑学外(公理),科学的表述是可证伪的。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其局限性,并不是在什么条件和环境下都成立,且是不断发展的,总的趋势来看,一门学科的寿命越来越短。

国人喜欢把很多东西赋予“精神”二字,如铁人精神,大寨精神等等(不清楚为什么),那么科学也得来个“科学精神”。

最常见的表述是把“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表述为科学精神,尤其是把求实精神列为首位。

求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实事求是”,这应该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反应,你不求实,愣把一头老虎当成一头鹿去亲近,不是找死吗?除了人之外,这也是动物生存的基本反应,不求实只有死路一条。

也许是人物质条件丰富了,忘记了生存的基本法则,总搞些虚头八脑的,才想起来要求实,还把它摆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这不是搞笑吗?在(..屏蔽..)下,求实是不可能的。

创新是智能动物对生存条件改善的一种反映,怀疑和宽容更是文化或者文明里的内涵,国人的怀疑精神不强。

这些跟科学精神不搭嘎,科学或者说哲学的一部分本质是务虚,形而上嘛。逻辑学,几何学,数学,这些都跟实体没多大关系,都是逻辑推导的产物。要是从“实践出真知”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学科是诞生不了的。

要说什么是科学精神,它可以有很多层面,要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也许可以说就是自由的精神,如果一个民族或文化缺乏自由这个纬度,这个民族或文化不可能真正拥有科学精神。

自由的精神和开放的环境,也许是为什么古希腊是世界上唯一诞生科学的地方,它的自由精神也是环境和生存造成的。在国外很少有人提科学精神,就是因为自由这个东西在科学里或者在思维里是不言而喻的。

也许我们不是不知道,也许是不愿意说,所以左顾而言它,把它导入别的内容。没有了真正的科学精神,哪里会有真正的科学产生,哪里来的真正科学家,有的只是“技”的皮毛。

==================
Fanreninus 2019-03-23 14:12:53
哪里有对科学的盲目崇拜呢? 目前国内假大空的东西盛行就是因为科学还没有普及和一般人没有基本的科学知识造成的,你说的什么科学发展观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和盲目崇拜一点关系都没有。

兵团农工 2019-03-23 11:45:20
Science (from the Latin word scientia, meaning "knowledge")[1] is a systematic enterprise that builds and organizes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testable explanations and predictions about the universe.[2]
这句话可能更加好懂

Sunron 发表评论于 2019-03-24 09:47:42
好文。同意"清水一隅","neue" 和 "oplog" 的评论。另外,还应该包括艺术。哲学,科学和艺术是三胞胎。真正的哲人,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未来学家(futurists),引领向前看的(forward-looking).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很多智者是集这三样为一体的。

J_man 发表评论于 2019-03-23 07:04:0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Albert Einstein

J_man 发表评论于 2019-03-23 06:19:04
楼主错的离谱,已经到了大放厥词的地步。建议网友自行维基百科‘科学’。

山乡不仕 发表评论于 2019-03-23 05:49:28
回复 'oplog' 的评论 : 技术可以从两个源头来。我觉得大多数是因为需要,"创造" 出来的。并没有什么理论根据。另一个就是根据某种理论发展出来的。这种技术我觉得并不多。

fonsony 发表评论于 2019-03-23 05:16:05
中国的最高科学是道家修道、能元神脱出自已的身躯、

DD1122 发表评论于 2019-03-22 19:41:54
把希腊的伪史当真了。

oplog 发表评论于 2019-03-22 18:37:34
回复 '牛城地主' 的评论 : 归纳法用在证伪更有用些, 不能证实。
-----------
准确地说,归纳法的结论是或然的,演绎法的结论是必然的。正因为演绎法的结论是必然的,它有很大局限性。
大多数科学发现以归纳法为主,辅以演绎法,科学的大发展也是在归纳法产生后才出现的。


oplog 发表评论于 2019-03-22 18:05:11
很好的文章。
但似乎把逻辑局限在演绎法了,逻辑还有归纳法,大多科学发现是用归纳法,即从事例到理论,比如从苹果落地到引力理论。
技术是实践在前,事后用理论贯通。- 应该是技术是科学的应用,也就是说理论在前,实践在后。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2019-03-22 16:57:00
看来这就是Ph.D 为什么就是Doctor of Philosophy的由来了。

大酱风度 发表评论于 2019-03-22 16:26:55
现在发展出来一门新学科叫做混沌。真理就是一种混沌状态。能讲明白的肯定不是真理。
科学不必要讲得明白。因为他是一个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下无的东西。

简言之,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把整个宇宙的奥秘分解来研究。分得越细,研究得就越深。从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技术则反之,技术是一个综合得学问。把不同得学科综合起来解决一个问题,就形成了一个技术。

再有一个概念就是产品。产品是技术与材料的综合。具有明确的终端用途。

产品与技术,产品与材料都是相对的。比如,汽车发动机对生产发动机的人是一个产品,而对于制造汽车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技术了。

科学与技术也有同样的相对关系。不细说了。


Neue 发表评论于 2019-03-22 15:34:58
汉语的概念表达本身就不是准确的

清水一隅 发表评论于 2019-03-22 15:09:05
生产率是规划system, 人,机器结合的工程输出能力。说科学技术水平是最重要的衡量元素不能说错。但(...屏蔽..)体制永远不懂规划中包含的(...屏蔽..)人文自然的思想对进度和监察的重要性。
科技在进步。爆炸也更强烈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7: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ximefr 于 2019-3-27 12:16 编辑

看youtube,有个科教片的一句话印象很深:
科学,是用来怀疑的。

如果不怀疑科学,就失去了科学的精髓思想,成了宗教信仰。

文章不做评论。但有句话很赞同:中国把哲学并入文科,更是颠覆了哲学的本意,从数学模型上的逻辑推演,退化到了文字游戏。
仔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发现都跟数学有关。一直称:天地人合。天地都是需要计算的,哲学都是研究天地之道形成的人的思想认识。


有个朋友是研究法律的,他主要研究哲学和法律的关系,算是国家这方面的权威(当然,他也说,有很多人认为法律和哲学没有任何关系,现在是2个观点在法律界一直在争论中)。
另一个朋友,写了一本书,不是畅销书,因为这本书,他去年被授予“骑士”勋章,也是哲学类的。
后来我有一些兴趣,查了一下关于传统文化的勋章,大陆似乎没有,台湾有“对复兴中华文化有特殊表现者”。
发表于 2019-3-27 22:23: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3-28 07: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maximefr 发表于 2019-3-27 17:34
作者:牛城地主

科学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完全是个外来品,中国文化没有孕育出它来。它在中国的历史也 ...
地轴进动解岁差是中国由西方引进的伪科学!以讹传讹到如今。
牛顿说;地轴进动引起节气点进动(西移)?
那么请问;虚拟的地轴如何能挥动太空的节气点进动?它们的因果关系是如何建立的?

陀螺进动解岁差.JPG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8 23: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