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其他有关于岁差的几个帖子,王先生一如既往,只会指责别人不懂、胡说八道,没有办法提供足够的理论基础证明,又再度重复发帖许多过去已经发过的重复内容,令人十分遗憾。
岁差现象是古今科学家透过观测和发现认可的天文现象。鄙人回帖的目的是要厘清产生岁差现象的原因,是否如王金甲先生所谓的地球內核与地幔旋转速度不一致,形成地壳地幔与地轴旋转速度提前或滞后所导致。即固体潮汐导致地壳西移。
为了避免陷入复杂天文计算的漩涡里、各说各话,鄙人希望用一个浅显的概念来解释,并且也能够让更多同好们可以参与讨论。
王金甲先生认为,岁差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地球內核与地幔旋转速度不一致所形成,即固体潮汐导致地壳西移。(经过王先生确认)
通俗来讲,就好像AB两个人一起在正圆形的跑道上沿跑道向前肩并肩赛跑,A 是机器人,以时速5公里的定速向前进,而B这个人是用跑步的方式向前进。两个人从同一个起跑点开始跑。一开始两个人的速度均等,所以形成肩并肩的运动方式,经过4000圈之后,A因为是机器人,所以速度仍然维持不变,但是B因为体力逐渐下降,速度变慢,相较于A逐渐滞后。
按照这个逻辑及理论基础,假设我们选定【北京】为一个观察岁差的观察地点(我们也可以更精确以紫禁城的经纬度作为观测地点来讨论)。按照王先生的理论,北京在地表上虽然都是同一个地点,但是2019年的北京相对于4000年前的北京,因地球內核与地幔旋转速度不一致所形成,即固体潮汐导致地壳西移,所以,原本4000年前紫禁城所在的观察地点由于地壳向西移动,已经变成是北京的【东五环】(因为地壳向西移动所致),如果觉得从紫禁城移到北京东五环,这个变量太小,我们也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美国的西雅图,因为美国西雅图这个城市的纬度跟北京接近。 也就是说,按照王先生的理论:原本4000年前紫禁城所在的观察地点由于地壳向西移动,到了2019年已经变成是美国西雅图城市所在的位置。 请注意:地球內核与地幔旋转速度虽然不一致,但所形成因为地壳向西移动的方向,仍然是以地球自转的旋转轴为中心向西平行旋转移动。也就是说:地球內核与地幔旋转速度虽然不一致,但所形成因为地壳向西移动的方向,不会从北京到广州这种从南到北的漂移,只能是经度的变化,不会是纬度的变化。这个逻辑道理应该很容易理解。(可参考前一段A、B两个人在正圆形跑道上向前肩并肩赛跑的这个概念。)
现在的北京紫禁城是4000年前的观测地点。而现在的美国西雅图市2019年的观测地点。
由于岁差被发现是因为古人发现在冬至交节日当天,太阳在黄道上都是在天盘12宫的丑宫初度(冬至太阳的黄道度数是270度),但是冬至太阳交纏28星宿的宿度,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例如西元前104年冬至在斗宿、明末冬至日纏是在箕宿,而现在(2019年)应该是在尾宿的14度左右。
2019年冬至的交节日期是2019年12月22日、交节时间大概是北京时间中午12:20左右。
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2019年12月22日冬至节当天中午12:20,A君在美国西雅图观测推算太阳在28星宿的度数。在同一个时间,B君也在北京紫禁城观测推算太阳在28星宿的度数。请问当天A君跟B君所推算出冬至太阳交缠入28星宿的度数,会不会是一样?
换个角度来提问:冬至是因为太阳绕着太阳进行公转运动,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交节时间,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也可以看成太阳交缠28星宿入宿度),会因为A君跟B君分别在北京紫禁城以及西雅图不同地点,太阳的位置就会改变吗?
答案显而易见:2019年12月22日冬至交节日当天,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以及对应到28星宿入宿度的位置,在当天不论你在地球任何地点,太阳的位置是固定的、不会改变,因为冬至是基于地球的公转运动,不是基于地球的自转运动。
因此,就算地球內核与地幔旋转速度不一致,形成地壳地幔与地轴旋转速度提前或滞后,固体潮汐导致地壳西移。(就如同北京紫禁城西移到美国西雅图这个概念),并不会产生太阳在2019年冬至交节日当天,黄道日缠跟太阳在28星宿入宿度与4000年前不同。
我想套用王先生的一句话:您的”固体潮汐导致地壳西移理论”,从逻辑上推演并不成立。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