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率:0.00%
差评率:0.00%
质量:4.00分
交流:4.00分
附件:4.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100年前,这位嵊州人做了一件事影响至今…
长乐刘老头
10-30
关注Ta
一代儒医 王邈达
他出生书香门第,聪明好学,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他遵从父亲遗愿,弃儒从医,和兄弟共同创办芷湘医院,造福一方百姓;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深,医理深湛,善于运用哲理解释医理,合哲学、科学为一体,传承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他就是一代儒医王邈达。
青年王邈达
王邈达,幼名孝检、又名若园,字盎叟,号覆船山人,生于清代光绪四年(西元1878年),嵊县(今嵊州市)普义乡(今甘霖镇)白泥墩村人。王邈达出生于殷实的书香门第,家教极严,家风淳厚,自幼在本村“小书房”(私塾)就读,除熟读四书五经外,还在家中书房博览群书,对算学、格致(物理)、易经、医学等,都有所涉及,上探轩岐之奥,下穷诸家之学,学思贯通,学用结合,为以后成为医学大家奠定了扎实而丰厚的基础。清末,王邈达在浙江甬绍台道主持院试中膺获第二名,其答辩论文得到考官们的赞许和推崇。
嗣后,王邈达往返于沪杭等地,经营茶叶、丝绸生意。1903年夏,王邈达父亲王芷湘不幸病故,他守墓三年,开始专研医药典籍,热衷于治病医事。丧事期满,在沪、杭等地设立诊所。
王邈达见乡间缺医少药,村民苦不堪言,遵照父嘱,决意弃儒从医。他发誓:“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近以造福桑梓,远以治国医人”。
左起:王味根、王邈达和王晓籁
1917年,王邈达和兄弟王晓籁、王味根商量,筹资兴建“芷湘医院”。经过2年多的努力,1919年2月22日,以王邈达、王晓籁、王味根三兄弟父亲之名命名的“芷湘医院”,终于在嵊县县城鹿胎山南麓开业。王邈达任董事长、首任院长,兼中医部主任。
芷湘医院旧址
芷湘医院院舍包括西式楼房4幢,中式楼房2幢,有房63间。医院业务以中医为主,西医增设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牙科、耳鼻喉科等,医疗设备精良周齐,各地中西名医集聚,规模、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均居浙东之首。
同时,院方规定,每年逢二月二十二日,全天免费施诊,再加上王邈达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就医患者纷至沓来。
王邈达和冯玉贞夫妇
当年,杭州巨商沈佐舟病危,群医毕汇,但不见疗效。正在一筹莫展时,沈家派人请王邈达为其治病。诊断后,王邈达主张用“承气法”救治,但遭到多数医师反对,家属也疑虑重重。最后沈佐舟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含药而亡!”王邈达当即开了一方药剂让沈佐舟服用。患者服了一帖即泻,泻后欲饮粥汤,经服药调理数日后,渐趋康复,家人喜出望外,遂称王邈达为“王一帖”。为感谢王邈达救命之恩,沈佐舟特地在杭各大报纸显著版面登报鸣谢一个月。自此,“王一帖”更是声名远扬海内外。
国学大师马一孚和王邈达一直以来,王邈达对就诊者不分显贵贫困,一并悉心诊治,而对贫困者尤为关切,为患者免费施医、送药,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和敬仰,于是有了“救命王菩萨”的美誉。
建国后,王邈达备受人民政府的高度器重和关爱,他深感“祖国中医药事业的春天已经到来”,他意气风发,夜以继日地工作,一方面继续临床诊治,另一方面开始著书立说,有《汉方简义》《学医十步骤》《高注金匮要略》《伤寒论讲义》等书问世,它们都凝聚了王邈达毕生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学说的心得。
1950年1月,嵊县人民政府接管了芷湘医院,改名为嵊县人民医院,芷湘医院得到了新生。
1968年,王邈达辞世,享年91岁。行医六十余年,王邈达为祖国中医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作为一代儒医,必将永远铭刻在老百姓的心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