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5-27 08: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报讯 (记者 赵争耀)3月26日,记者从文物部门获悉,在我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地下遗址博物馆———汉阳陵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全面竣工之际,考古工作者经过7年的考古调查,最终认定汉阳陵“罗经石”遗址其实是湮没了2000多年的德阳宫遗址。 “罗经石的性质已经重新得到认定,这块旧的碑文很快就要被换掉了。”在汉阳陵“罗经石”遗址旁,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副馆长王保平指着那块由国家测绘和文物部门早年所立的碑石说。明清以来,历代学者认为德阳宫遗址核心圆点即中心柱石是“罗经石”。“罗经石”平面略呈方形,边长180厘米至183厘米;“罗经石”上部有石质圆盘,直径约140厘米,盘面凹槽是十字形;“十”字凹槽的四方所指均为正方形。所以,古人认为“罗经石”是建汉阳陵时所使用的测量标石,具有测定水平位置、测算高度、标示方位和规划等作用。“罗经石”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41年设置于西汉景帝阳陵东南约500米处,据此国人一直自豪地称,阳陵“罗经石”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测量标石。
据史书记载,从汉景帝开始,帝王可以把宗庙建筑设在自家陵园内,而以前,帝王宗庙建筑都设于宫城附近以便于皇家祭祀。汉景帝设于自家陵园阳陵内的祭祀建筑就是德阳宫。景帝后,帝王多沿袭其祭祀礼制,把祭祀建筑建于陵园内。2000余年来,世人都知德阳宫应在汉阳陵附近,但却找不到遗址。
汉阳陵考古队专家说,从1999年开始发掘了“罗经石”附近遗存,近日基本上弄清了这块地方其实是一处西汉时期的大形礼制性建筑遗址。该遗址平面为正方形,边长260米,遗址分为内外两重。外重遗址上发现了壕沟遗存;壕沟是沿着整个遗址的正方形边缘而修成的,遂呈正方形;壕沟内侧的四个拐角处有曲尺形廊房。外重遗址的每边正中间有阙门遗址,阙门跨度90余米;每个阙门内侧两边各有渗水井。内重遗址是一座中心建筑遗存,遗存平面为正方形,正方形边长53.7米。建筑遗存核心圆点是一巨形柱石,即误传为测量标石的“罗经石”,该核心柱石边长近2米,专家判断当初上立的柱子直径有1.4米。
在德阳宫遗址上记者看到,其基座呈正方形,每边有14根柱子,与核心柱共同撑起“长安城内就能历历在目”的汉阳陵高台建筑。在建筑遗址的每边都有3个门道遗址;东边门道遗址铺着青龙文饰空心砖,西边门道是白虎文饰空心砖,南边门道是朱雀文饰空心砖,北边门道是玄武文饰空心砖。建筑遗址四边房檐下至今完好保存着回廊铺砖和卵石散水;散水内外都有回廊,回廊地砖颜色各不相同,东西南北分别为青色、白色、朱色、黑色。考古专家说,德阳宫建筑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汉代最大的礼制性建筑。
据悉,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将在德阳宫遗址上以绘图、文字、模型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德阳宫遗址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考古学、建筑学方面专家的诸多研究成果,从而让人们全面认识汉代宗庙制度等重要历史文化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