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12-28 0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个人觉得,还是十二次对应十二支表述最直接省力。虽精确定位达不到,但意义表述最清楚。
只是,很少看到论述。只在一些律历志里,偶尔看到。但很多在后期被混淆本意作用了。这我在几年前还特意查证过。尤其淮南子。
再说些其它:宋代,开禧历,确实可以认为是个精确标点。但之后的官禁天文,导致很久的后人不清楚了。这是古代帝王自身引发的灾祸。历法大乱,连将军都无法用奇门打仗了。
直到元初,才又搞清楚。再又经历明清的外围故意混淆,虽经1684即康熙23年的正运,他也没借势把历法搞清楚,事实恰恰相反,所以有了后来五百年的悲惨国运。历法搞不清,就无法定方向。说简单点就是节拍始终不合。
说远了,。
总之,是一吸一合,引发气机交汇,随旋转带动而化生。与天地共振。进而引发巨大效应。
说起共振,想到了其它,
读高中时,就有个疑问,就是共振的能量哪里来的呢?它不符合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呀。实验除了音叉外,还有著名的特斯拉共振摆,它能引发大地震。特斯拉线圈更是如此了。
看是越说越偏,实则不然。地气从何而来?应该明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