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我对人盘消砂的观点,需要先说明两个基础原理,一个是关于易理中的流行与对待,另一个是罗盘十二支的确定基础。
一、关于流行与对待。
古代的道统思想,体现在天人合一观念中:天地万物由原初的“道”所生,天与地,天与万物、地与万物、万物之间,存在着相互感应、相互交通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分为两种:一种是“交通”,一种是“感应”。
“交通”在风水上称为“交媾”,以河洛来表达则是“合五合十”,以易卦的方式来表达则是“颠倒、抽爻”,在自然现象上表现为阴阳融合,风水上体现在炁的交媾而生出新的炁。
“对待”在风水上称为“生成”,以河洛来表达则是“生成”(易卦并无表达此对待之理),在自然现象上表现为感应和全息,在风水上体现在静态的象数感应。
河洛和先后天八卦,又各自体现交通和对待两种作用,其中河图和先天卦主要体现对待的作用,洛书和后天卦主要表达交通的作用(交通的作用又可以称为演变发展规律)。
在阐明流行与对待两种作用之后,回归到消砂。砂与龙(或者穴)的作用,主要归于对待,也就是说,砂与龙之间,并无交通交媾,只存在着感应和全息的意义,这种感应和全息作用,按“天光下临”之天人感应法则,砂与星宿一一对应,具备星宿的禽星属性,具备五行属性,星宿有光有变色,则砂与龙亦有光有变色而生吉凶。结论是:砂的属性,完全由天星决定(砂之象是另外一层易理,在此只是为了说明对消砂的易理理解,暂不讨论砂象),同理龙穴的属性也由天星决定。这个观点,是天星风水的逻辑原点。
二、罗盘十二支的确定。
十二支,是计算气运的度量工具。风水之术,除了天星感应这种作用之外,另外还有一种更主要的是作用,就是气运的交通。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上分阴分阳分出四象廿四节气,此为风水流行作用之本,有了阴阳四象廿四节气,才有复杂的万物,复杂的社会人事,风水则通过计算阴阳的多少来预测或者取用,而计算阴阳首先需要度量阴阳,先天罗经十二支,则是度量阴阳的工具。大略思路如下:子中为冬至,表示阴极阳生,午中为夏至,表示阳极阴生……。在此基础上,加入八干四维以表达更加丰富的易学信息。
这里可以看到,罗盘上的24山,本来只是表达气运消长,并不能表达天星感应的属性。那么,消砂需要确定砂和龙的五行属性,又从何确定呢? 斗纲三合图,表达了气运与星宿之间,说明气运和天星之间存在着关系,具体的表现即是岁差:冬至点在廿八宿上逆时针移动。
于是,问题就跃然纸上了:
1、砂的五行,是由廿八宿决定,与气运无关(也就是与罗盘先天十二支无关),只要根据赤道星制的宿度,就能永恒确定龙与砂的五行,也就是说,本质上说,消砂需要的五行,其实跟廿四山无关,只是跟砂与龙穴的周天度有关,并且永恒不变。
2、开禧度,可以视为永恒不变的赤道星制转换为黄道制的结果;同时人盘廿四山五行由开禧度分野确定,于是,人盘廿四山的五行与赤道星制就固定下来永恒不变了,因此消砂就可以不看岁差了。
3、消砂不看岁差,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更本质的逻辑:天上廿八宿永恒不变,地上龙砂的位置也永恒不变,这种对待关系就不需要考虑气运的移动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