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他的专栏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举报
太易郑 发表于 2022-3-2 12:35 问题出在天人盘的造假上,世人误用至今。
蘭谿吳沉學士祖墳屬於【風飄羅帶形】,按鄙人驗證,其案例地點特徵均吻合。 特手繪原穴位、前朝,以饗易反。 【穴形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前朝峰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附上《鉛彈子》木刻版上的穴形、前朝圖(如下),即可知古書巒頭穴位圖形, 大都有許多錯誤。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天機 发表于 2022-3-3 08:41 樓主論點,見仁見智。 樓主應該已經研究過張九儀仙賢在《地理琢玉斧》書中重要的案例,例如: 蘭溪縣出吳學 ...
yylt_yu 发表于 2022-3-28 11:34 张公的《铅弹子》与辜托的《入地眼》,这两本书,也不知道是谁抄谁的?
龟藏易 发表于 2022-3-28 11:49 后人抄前人没有前人抄后人的
小小925 发表于 2022-8-20 13:06 看书多,不如看地多
龟背桥 发表于 2022-4-1 10:58 说的也是,但是大家都是互抄的,入地眼又是说宋的文章,内容又有宋之后的。清的张九仪在琢玉斧中说他的手 ...
天玺灵光 发表于 2022-8-22 09:28 地理琢玉斧本许试可先生所著,张九仪先生又增释,不是张原著,这是需要强调的。那个版本应该是严陵张九仪增 ...
xiaoyang372 发表于 2022-8-23 08:43 明显,入地眼内容有宋之后的, 说明这本书是后人伪托老和尚的名义写的。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4 2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