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1292|回复: 20

二十八宿划分来源于月食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88.89%
差评率:11.11%
质量:4.56分
交流:4.11分
附件:4.11分
qq:QQ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22-11-23 15: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真金白银购买的这篇文章,仅供大家研习。
探讨干支理论、二十八宿与月食周期
作者: 罗惜春 吴官保
   内容提要:本文运用哲学思辨方法分析了干支的理论构架,证明了二十八宿划分源于月食的周期,论证了干支理论与二十八宿、与夏历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地球上出现生命与太阳系、地月系的结构密切相关的观点,对中国上古时代天文学、哲学所取得的成就有一个全新认识,同时也阐述了干支理论尚未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的理由,并对后世的五行理论的非科学性作了扼要分析。
   关键词:月食、系统运动四分法、系统静止五分法、反向相参照运动
   夏历干支理论是商朝思想家的一大杰出贡献,尽管当时对天体运行及其结构缺乏科学的了解,但已经在天文学、哲学领域有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就。
  在研究干支前,我们不妨先探讨二十八宿理论,它不仅是与干支理论密切相连,而且反映了上古天文学的成就。略微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人士都知道,二十八宿的各自距离是不一的,有的间隔31度,有的仅相隔0.5度。这是什么原因?它有什么依据?其实,我们只要对近几十年所发生的月食作一统计分析就不难发现,月食存在平均每十九年28次的规律,有时正好为十九年。若将某一周期的月食标在天度上,就形成了各月食点宽窄不一的现象。例如1978年3月25日——1997年3月24日的28次月食:资料源于《天文学词典》。
  (因为以月为单位的黄道,体现了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故月食以月令为序)
  
月食时间  
  
  
黄道度  
  
  
宿距
  
  
1978.3.25 0.22
  
  
3*17h  
  
  
10*23h
  
  
1966.4.4 8.09
  
  
14*16h
  
  
10*14h
  
  
1995.4.15 2.18
  
  
25*6h
  
  
8*11h
  
  
1986.4.24 20.43
  
  
34*3h
  
  
10*5h
  
  
1985.5.5 3.56   
  
  
44*8h
  
  
19*13h
  
  
1994.5.25 11.31
  
  
63*21h
  
  
10*
  
  
1993.6.4 21.01
  
  
73*21h
  
  
11*10h
  
  
1991.6.15 11.27
  
  
85*7h
  
  
8*2h
  
  
1983.6.25 16.22
  
  
93*9h
  
  
11*5h
  
  
1982.7.6 15.31
  
  
104*14h
  
  
10*10h
  
  
1981.7.17 12.47
  
  
115*
  
  
19*11h
  
  
1990.8.6 22.12
  
  
134*11h
  
  
10*
  
  
1989.8.17 11.08
  
  
144*11h
  
  
10*2h
  
  
1988.8.27 19.04
  
  
154*13h
  
  
9*4h
  
  
1979.9.6 18.54
  
  
163*17h
  
  
10*2h
  
  
1978.9.17 3.04
  
  
173*19h
  
  
31*1h
  
  
1986.10.18 3.18
  
  
204*20h
  
  
10*10h
  
  
1985.10.29 1.42
  
  
215*6h
  
  
31*18h
  
  
1993.11.29 14.26
  
  
247*
  
  
11*3h
  
  
1992.12.10 7.44
  
  
258*3h
  
  
10*17h
  
  
1991.12.21 18.33
  
  
268*20h
  
  
9*11h
  
  
1982.12.30 19.29
  
  
278*7h
  
  
10*21h
  
  
1982.1.10 3.55
  
  
289*4h
  
  
31*13h
  
  
1990.2.10 3.11
  
  
320*17h
  
  
10*6h
  
  
1989.2.20 23.35
  
  
331*23h
  
  
12*9h
  
  
1988.3.4 0.13
  
  
344*8h
  
  
8*9h
  
  
1979.3.14 5.08
  
  
352*17h
  
  
10*21h
  
  
1997.3.24 12.39
  
  
3*14h
  
  
3h
  
(*代表度 h为小时代号,,1*为24小时。)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宿度(月食点之间相隔的度数) 为9至11度,最大值为31度多,最小值为3小时,不到半天,这与二十八宿的宽窄不一的划分理论是吻合的,且一个周期为28次,同时,中国古代的夏历19年7闰的天文依据正在于此。可见,二十八宿理论是根据月食周期得出的,不是主观臆造。
  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分析,月食是以地球为中心,形成太阳、地球、月亮三点一线的天文现象,在一个区域中不可能观测到一个周期的月食。只有对大地有一个较科学的认识,即推理出大地为一个球体,且能准确计算出月亮太阳视运动的周期,方能得出月食的周期。仅从这一理论分析,我们的上古祖先所表现出的杰出智慧是当时同时代其他民族不能企及的。
  也许殷朝思想家已认识到,局部事物的形成离不开整体的背景,如庄稼要有好收成得有良好的气侯土壤,而气侯是诸因素的主要矛盾,气候又离不开天体运行,于是企望通过推理天体运行规律来得出天气的变化规律,故甲骨文中大量出现了天气方面的记录。这可能是干支理论形成的根本原因。
  上古哲人发现,地表上的一切生物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由天体运动形成的气侯影响。也许他们已认识到事物之间没有联系就不可能产生影响,于是产生了从万物和天体之间找到有内在联系的、有共同性质的根本属性。他们发现太阳、大地、月亮是一个整体系统,阳光离不开太阳,而月亮总是围绕着大地转动,出现朔望现象,它必然会对大地产生影响。而这些天体在运动中或自身出现阴阳现象,或在大地上出现阴阳现象,而万物总体上总是由雌性的阴和雄性的阳组成繁演系统,因而想到用“阴阳二分” 代表运动。光有运动的总法则还不能得到天体运动的规律,可能他们认识到,就每一天、每一年而言,整体上是相对静止的,季节也有相对静止不变的特性:要么几个月都冷,要么几个月都热,要么几个月均有雨,要么几个月为干旱。由于考虑到了事物相对的静止性,于是想到要将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来反映天体运行规律。既然运动用“2”,而静止是在运动基础上产生的相对形式,是否用“三”呢?通过观察,人类所处的天体系统是三位一体的,即太阳—大地—月亮,而三角形又最为稳定,任何一个固定物体总存在三维空间,于是就用“3” 作为相对静止结构的基本数,它既附合天体系统的客观性,又符合稳定静止的道理,还附合万物的共同特性。从而形成用“2” 和“3” 综合反映这一共同规律。
  先哲们通过测量日影发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存在由南而北、由北而南的往返现象。如果将南和北作为两个运动关系量考虑,则可用“二分法”划分,因而出现了由南到北的两季和由北到南的两季。这样一来,就出现了运动系统的四分理论。由于黄河流域地处温带,四分法直接反映了气侯的变化规律,因而产生春夏秋冬四季理论。同时,先哲们还发现,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由东往西,与周年南北视运动正好组成一个“+” 的四分法则,这正好体现了整体考虑问题的方法。于是用“4”反映整体的基本运动。整体理论离不开静止结构3 和运动结构4 。以四为基础结合三分,就形成了运动上的相对静止结构数“12”。这应该是十二地支形成的理论依据。他们可能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由南到北的两季划分是建立在静止的三点上的,也是建立在中心上的。于是形成了中心的五位静止结构理论:东南西北中。以系统静止的五位理论结合运动基本结构“2” 就产生了十位天干理论,二者结合就形成六十位的循环体系——六十花甲。
   我们不妨以现代人的思维方法重新审视“四分法”和“三分法”理论。首先得明确的是,干支理论是立足整体的理论。从整体运动分析,对立之中存在同向性运动,它们构成阴阳交替关系,因而有了数学中奇数与偶数的整体二分法。然而,客观运动总是在一定背景下的运动,正是这样,我们计算某一物体在运动中所需要的时间,则是通过速度和背景空间距离得出的,而这种背景空间与事物的客观运动,总是呈反向,这种背景运动是建立在相对静止上的被参照运动。由于存在反向的参照运动,该运动与物质的客观运动则呈负数与正数的二分关系。同时,这种反向运动又存在阴阳交替关系,因而形成了整体绝对值“4”,即“一分为四”。可见,“一分为四”的划分理论,客观上已反映了系统对立关系。这种被参照的反向运动,一定要以客观事物为前提,缺少这一前提,这种反向运动就不存在,故属于抽象运动范畴。据此,我们不难看出,立足整体的运动是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运动。
   再来分析“三分法”理论。立足整体到局部分析,事物的运动是以自身为主体的运动,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运动。比如说某人从A点出发,到达B点,运动的主体者始终是该人,也是以该人为中心的运动。因此,我们在考察局部某一人的运动时,必须以该人为中心,那么出发点A和终止点B,就构成相对静止的关系量。而A与B则体现了空间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是建立在该人不断移动的中心点上,这种中心既是形成空间对立关系的立足点,又是空间划分的依据,它不存在具体的空间,是处于对立空间关系之间的0。这样就构成了A-0-B的静止三分体系。若将某一事物视为一个整体,同样存在立体的三维空间关系,它们均存在客观的相对静止空间。因此,从物质相对静止的立体关系认识,三维空间是客观的实在,但这种三维是以立体坐标的中心“0” 作基础的,这正体现了立足整体的法则——对立之间互为前提:抽象与具象互为前提,整体与局部互为前提,静止与运动互为前提。整体静止的三维结构对局部的影响,正是通过抽象表现出来的,它是整体的具象形成的局部抽象。由此我们可认看出,“三分法”是建立在抽象中心上的划分理论。这种中心也是局部的相对中心。
   由于整体和局部是一组相对概念,任何一个物体均可视为某一系统下的局部。因此,整体对局部的物体影响总是通过抽象形式实现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说,建立在整体理论指导下的“二分法”、“四分法”以及“三分法”,虽然有其的抽象性,但它们是附合自然辨证法的,是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但古代哲人将这中心视为“帝” ,似乎存在意志,可以随心所欲,没有认识到这种抽象是建立在天体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基础之上,从而出现祭拜苍天,祈求国泰民安的愚昧行为。至于天干十位与地支十二位为什么形成组合关系的问题,实则反映了整体理论对立之间相互并存的对立统一哲学观,因而形成整体指导下的局部的60位循环。
  那么二十八宿到底与干支理论有什么联系呢?这是后代学者尚未解决的问题。其实,它直接关系到干支的起元问题,即解决从哪一年哪一日作为干支记录的起点。略有知识的人都知道,一切稳定的运动是围绕中心的循环运动,这是从具象的宏观天体运动和微观的分子运动得出的规律。从具象分析,是局部基础上形成了中心的的集结,若从抽象的角度分析,则是中心指导下的运动:从运动的起点到终点均离不开中心。十天干的中心是“戊”,十二地支以年论,是春分和秋分,以日论,是中午和零时。二者不取阴而取阳,反映了整体抽象理论以阳为前提(阳也是客观事物的象征) 的哲学理念 。一年之中以春分为阳的中点,但春分位“卯”属地支第四位,属阴。于是取六合位戌(卯与戌合,后文再述) 为阳的中心;一日之中以中午为阳的中心(“午”的中心与夏至同位) 。由此得出了年上起元的中心“戊戌”,日上起元中心为“戊午”。月食时分是以地球为相对中心的天文现象,是一个相对静止的三点一线,运动以相对静止为起点(前提) ,当客观的中心与干支理论的季节中心相吻合时,就形成了日与年的干支起点:春分与月食同日为年上干支的中心起点,计“戊戌”;夏至与月食同日,为日上干支的中心起点,计“戊午” 。这从甲骨文的“岁”、“戊”、“戌”的造字相仿以及二十八宿戌宫起点为奎宿(立圭测量)可以佐证。“午”字写法更为形象,是两个黑圆的并列:一个代表太阳、一个代表月亮,光线全部被遮,故为黑圆。那么,夏历为何以“立春”为一年之始?概言之,它是整体理论的产物。以地球为相对静止中心存在两种视运动,太阳周年南北视运动和周日东西视运动,它们各有自身的起点,一日之阳以卯(相当于春分位)为起点,一年之阳以子(冬至) 为起点,二者兼顾(折衷)即形成子卯之间的中点,即以立春节为起点。可见,二十八宿理论不仅与夏历闰月法则密切相联,而且直接关系到干支的起元,而干支理论又是夏历制定的理论依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地月系组成了运动的二分法;以地球为相对中心,与太阳、月亮又组成相对静止的三分法(月食现象) 。可见,以地球为中心的组合法则正好是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共性法则,或者说,这一组合个性正体现了宇宙的共性。凡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则均是最为合理的,这恐怕是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之一。另外,太阳与九大行星又构成了10数,而“10”又是建立在相对静止基础上的基本系统运动数,而运用十进位计数法是记录物质(相对静止的反映) 数量的唯一合理方法,太阳与九大行星的总数正好与这一运动数相呼应,这可能是地球出现生命的外在条件。
   尽管干支理论有它合理的一面,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比如在整体运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静止的区域划分没有建立起来。按照此理论,地支表现的是基本运动系统上的相对静止关系,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认识,全球应按经度应分为相对静止的十二宫,按纬度也应分为十二宫。但由于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制约,先哲们还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另外,整体是包括三个层面、三个侧重点的综合,包括以抽象能量为出发点的理论(已有周易),以“运动”(时间)为出发点的理论(尚未成熟的干支理论) ,以相对“静止”(空间)结构为出发点的理论(也许就是堪舆理论)。这三个理论如何综合,先哲们尚未得出规律。这即是笔者认为尚未成熟的基本理由。
   到了周朝,由于周易理论的出现,产生了按卦的阴阳组合之理形成的大象(如乾为火、为天、为刚强、为勇武之类) ,并按八卦数理与地支数理相呼应、时辰表现的阴阳盛衰与卦象相呼应的原理,形成了八卦归入十二支的理论。而后又出现了由大象生发出来的金木水火土五行理论。从汉代起,“五行”学说影响相当深远,从哲学到天文学、从医学到巫术,从星相到测卦算命,均成为这一理论的天下。然而,笔者对这一五行理论却不敢苟同。不妨对“五行” 理论作一扼要分析。“五”是建立在运动上的中心调节数,调节的本质是稳定,是静止,“五” 因而是一个系统的静止数,它是由两个角度的静止“三”形成的,而不是一个运动数。故周易八卦中每过五卦成交合关系,如艮到兑五数,兑到艮五数,坎到离五数,离到坎五数;地支中则是每过五数为一静止(稳定)体:寅午戌一体, 司南,巳酉丑一体,司西,亥卯未一体,司东,申子辰一体,司北。可见,由“五” 所形成的理论已经在地支和八卦中体现出来了。至于天干,本身就是产生在“五” 的基础上的运动数。五行中的核心是相生与相克,“相生”表现为同向运行的阴阳互为前提。子到丑,是子生丑,丑到寅,是丑生寅。根据五行理论则是子属水,丑属土,寅属木,三者依次不为相生关系,与自身的相生理论相背离,天干中甲到乙是甲生乙,也与五行中木生火大相径庭。“相克”属于异向运动的冲突关系,在干支中表现为顺向运行的十二辰与逆向运行的十二次, 天干依附于地支运行。干支的异向运动与顺向运动又构成一种协和关系,表现为起点相隔六数的相合法则。为何是“6”?它是建构在相互联系的基本值上上的相对静止理论,单方面的相对静止值为3,相互联系的基本值为2,两个静止值联系一起则是2×3=6;“6“也可理解为两个静止值上的运动数:3×2=6。“6”之所以成为一个和合数,就在于它身兼两种功能:一是静止上的运动功能,一是运动上的静止功能。对于黄道由西向东和十二辰由东向西的反向运行来说,6是静止上的运动调节数,它通过抽象的静止0调节相反方向的运动。这即是以春分“卯”为中心形成地支六合的原理:卯与戌合、辰与酉合……事物在整体运动中,还包括同向的阴阳交替关系,它们在运动中形成一个相对静止的整体,静止的一面为3,另一面也为3,从而形成了整体相对静止的6。这即是天干六合的原理:甲与己合、乙与庚合……正是由于这样,中国历代思想家将以和合为核心的“仁” 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甚至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再者,相克、相生均是在运动中实施的,用运动结构数来反应这一规律似乎还有其道理,用静止的“五” 来表现就显得太离谱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五行理论来阐述建构干支理论是行不通的。至于中医学中也完全没有必要用五行解释,因为中医治病原理主要有三点:一是建立在整体的能量和合理论基础之上,凉热和合,燥湿和合;二是建立在药物整体结构与病情相呼应的基础上,如藤状物有通经络功能;三是建立在药物整体的运动特性上,如何首乌生长速度慢,有延缓衰老的功能。五脏六腑之间的病理关系是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的,不能将其绝对化。当然,中医中也还存在“以毒攻毒”的相克而转化的理论,这又牵涉到“重阴必阳”的哲学理论,与干支理论无关。由于整个干支理论牵涉的内容庞杂,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还不可能完全明晰笔者为什么否定五行的理由,不过是略抒己见罢了。
  以上即是笔者对古代干支理论最基的构架及二十八宿理论的粗略认识。也许有些学者认为,研究干支理论要以考古资料为依据,笔者却认为,真正经得起推理论证的学说,经得起哲学思辨的学说,无需考古,这就如同1+1=2用不着考古一样。考古只能证明历史事实,不能证明学说的真伪。同时,殷朝离今天已三千多年历史,除留下一些甲骨文残片外,再要找到其它考古资料来佐证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即是本人运用哲学思辨方法写作此文的缘由所在。
  
   附:甲骨文中干支造字法分析(因受电脑限制原写法不能表现出要对照甲骨文写法参阅)

  甲:为中心的会意,它是建立在运动四分法基础上的静止中心理论,表明了天干的理论基础。
  乙:为一个纽曲的阴符(甲骨文和篆文造字法均以直竖直横为阳,纽曲线为阴。在篆文中增加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的法则,即两个阴符相交为阳 ,如“九” ,两个阳符相交为阴, 如“十” ) ,表明干支理论将运动中的阴阳交替作为理论依据之一。
    丙、丁:前者象形为门,后者象形为窗(原始的窗户) ,大门是房屋的表面中心,会意干支理论离不开中心理论,中心的基本数为3,“丙”处第三位;门和窗均有采光之用,门为主,为阳,窗为次,为阴。
  戊:该字与“戌” “岁”写法相似,表明了天干的起源,竖弧线会意月亮运动,竖直线会意太阳运动,取二者的中心,即日月与春分点同处在一线作为年上天干戊起之时。
  己:为S形的对立关系,因它处于天干第六位。如前所述,它是一个对立运动的相对静止和合数,它与“甲”为一体中的两个方面。是六合理论在天干造字法中的体现。
  庚:“7”是一个事物形成基本联系后的中心数,一方为“3”,另一方亦为“3”,构成中心而成“7”。它也是一个立体的中心数,一个体有六面,加入中心绝对值则为“7”。可见,“7”是一个系统的静止中心调节数,庚处于天干第七位,故该字为中心的会意。
  辛:事物整体的构成分相对静止的3个层面,一个层面的相对运动数为2,静止和运动的结合即为:2×2×2=8。故8是一个建立在局部基本运动基础上的整体运动数,辛处于第8位。
  壬:整体的系统运动符号应为“十“ 该字表明的是周年的南北视运动,是局部的运动,而“8”是局部基本运动上的整体运动数,9则是调节该数的中心数,“壬”处于第9位。
  癸:处于天干第10位,它是建立在系统中心5基础上结合运动2而形成的,以“ד代表系统形成的中心,再以小弧线代表各自运动的二分法。该字是对天干理论的总结。
  子:是原始天文平台上立着量天尺的象形,会意测量开始(与“贞”字写法相仿),表明地支的起点确立与测量天体运动密切相关。
  丑:为两个阴符相交(在甲骨文的造法中尚未出现“重阴必阴”理论),表明性质属阴。其中一个阴符象北斗形状,北斗是决定测量仪的空间位置、确定时辰起讫的依据:太阳进入黄道丑宫为冬至,即以冬至时分斗杓所指之地为天文台设置之地,古人得出该地在西藏的定日(大约是东经66.65度,北纬28.7度) 。
  寅:会意太阳视运动两个起点的中心,周日运动阳起点卯中,周年阳起点子中,取二者之间作为月令起点。
  卯:为一组对立的会意,卯处于第四位,为基本系统运动的对立数。
  辰:该字要结合“酉”字分析,因“辰”与“酉”构成六合关系,造字中暗示了二者紧密相连。“酉”为陶瓷罐的象形,为古代漏刻壶;“辰”字则是安置漏刻壶的台架,水滴入管中即可量出夜晚时刻,表明了二者之间呈相合关系。
  巳:居地支第六位。由于“6”是建构在互相联系的基本值上的静止数,有静止就有中心,因而是分辨对立的中心数,即子到巳为阳,午到亥为阴。故该字为中心的会意,半圆代表地支的一半。
  午:两个黑圆点的连接,表明日上起元理论(前文已述) 。
  未:为岁字的倒写。古人可能认为,大地的另一面不存在人类,还不理解引力,因而得出建立在运动基础上的12宫静止空间划分,仅仅是理论上的周年(岁) 十二宫划分,事实上不存在人类的空间位置。另一写法则为三阴符的连接,也表明了“不存在”的意思。
  申:为一组对立的相反符号。申处于地支第九位,如前所述,“8”是一个建立在局部基本运动形成自身整体的数,或者说,“8”构成自我的运动整体,进入“9”就不属自我运动范畴,是物极而反之数。
  酉:前文已述。
  戌:年上起元理论中已释。
  亥:它是甲骨文“方”字的一部分,四方的确立是以相对中心为前提的,“方”的写法也是中心的会意,而地支的十二位均是建立在相对中心上的静止划分理论。该字是对地支理论的总结。
   通过以上对甲骨文干支造字法的分析,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和立足整体的数学原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发表于 2022-11-23 16: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就像小孩子看星星
发表于 2022-11-23 21: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二十八宿的術數是不完整的
发表于 2022-11-24 10: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法新颖!
发表于 2022-11-24 10:45: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nfhy 于 2022-11-24 10:47 编辑

28宿就是用赤道附近的一圈恒星来标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和方位,就是一个恒星日,恒星月,恒星年中日月五星的行度。

点评

赞成此观点。  发表于 2022-11-30 00:17
发表于 2022-11-24 10:5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各种思潮泛滥的时代!
发表于 2022-11-27 12: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28宿来源于月之养生旺气: 微信图片_20221127122652.jpg 微信图片_20221127122715.jpg 微信图片_20221127122732.jpg 微信图片_20221127122745.jpg


火星就是生气前一位,就是养位贪狼
 楼主| 发表于 2022-12-9 12:3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cnfhy 发表于 2022-11-24 10:45
28宿就是用赤道附近的一圈恒星来标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和方位,就是一个恒星日,恒星月,恒星年中日月五星 ...

日食而朔,月食而望(十五,十六,十七)。19年发生28次月食,其间必有规律。若破解,定与流传的某秘诀相合。
发表于 2022-12-9 14:0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cy666 发表于 2022-12-9 12:35
日食而朔,月食而望(十五,十六,十七)。19年发生28次月食,其间必有规律。若破解,定与流传的某秘诀相 ...

请问兄台所说的秘诀是什么?

点评

我也不知秘诀,只是猜测风水界古先贤必有秘诀推算月亮位置、月食时间的方法。  发表于 2022-12-9 14:3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9 14:3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道吉 发表于 2022-11-27 12:33
28宿来源于月之养生旺气:

常老师,认为司令之龙在天文上是何意义
发表于 2022-12-9 20: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道吉 发表于 2022-11-27 12:33
28宿来源于月之养生旺气:

对中火两星解释透澈。青江子说中火两星是真挨星大法,吉能速发。
发表于 2022-12-10 09: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想得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1 14: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cnfhy 发表于 2022-11-24 10:45
28宿就是用赤道附近的一圈恒星来标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和方位,就是一个恒星日,恒星月,恒星年中日月五星 ...

仔细分辨罗吴两位作者的这篇文章发现,黄道度是发生月食的时间,太阳的黄道度数,而非月亮的黄道度数。
发表于 2022-12-11 14:35: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cy666 发表于 2022-12-11 14:18
仔细分辨罗吴两位作者的这篇文章发现,黄道度是发生月食的时间,太阳的黄道度数,而非月亮的黄道度数。

以28宿立极的周期是赤道周期,以太阳立极的周期是黄道周期。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1 17: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cy666 于 2022-12-11 17:50 编辑
cnfhy 发表于 2022-12-11 14:35
以28宿立极的周期是赤道周期,以太阳立极的周期是黄道周期。
cnfhy 发表于 2022-11-24 10:45
28宿就是用赤道附近的一圈恒星来标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周期和方位,就是一个恒星日,恒星月,恒星年中日月五星 ...


仔细分辨罗吴两位作者的这篇文章发现,黄道度是发生月食的时间、太阳的黄道度数,而非月亮的黄道度数。


作者从梓阳认为:
现代天文学已经证明,月食的发生也是有周期性规律的,大致为每18.6年(约19年)28次——这个周期与阴历置闰的“19年7闰”相同,并且28次的数字又同二十八星宿的数字相同。从此点来看,认为二十八宿是起源于古人对月食位点的标注是有理有据的。而且“1978.3.25 0.22 3*17h”与“1997.3.24 12.39 3*14h ”两组的宿度几乎重合在一起,这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参宿与觜宿的相互交织。
我国著名天文史学家陈遵妫在《中国天文学史》中讲述到:德国历法学家伊德那(C.F.Ieler)就认为中国的二十八宿是为了追踪月球在恒星间的运行轨迹,而设立的二十八个标准点。那么月食位点与二十八宿究竟有何关联呢?现以2007年至2025年期间28次月食发生点为据点,分别与北极点连连接,形成一些列经线,在天赤道上寻找相应的经线交点以及邻近的星宿:
月食时间
天赤道位点
校正后
2007.3.04
张宿与翼宿之间
张宿
2007.8.28
危宿
危宿
2008.2.21
张宿与星宿之间
星宿
2008.8.17
虚宿
虚宿
2010.1.01
井宿
井宿
2010.6.26
箕宿
箕宿
2010.12.21
参宿
参宿
2011.6.16
尾宿
尾宿
2011.12.10
毕宿与参宿之间
毕宿
2012.6.04
心宿
心宿
2013.4.26
亢宿
亢宿
2014.4.15
角宿
角宿
2014.10.08
奎宿
奎宿
2015.4.04
轸宿与角宿之间
轸宿
2015.9.28
壁宿
壁宿
2017.8.08
女宿
女宿
2018.1.31
柳宿
柳宿
2018.7.28
牛宿
牛宿
2019.1.21
南河与鬼宿之间
南河
2019.7.17
建星
建星
2021.5.26
房宿
房宿
2021.11.19
昴宿
昴宿
2022.5.16
氐宿
氐宿
2022.11.08
胃宿
胃宿
2023.10.29
娄宿
娄宿
2024.9.18
壁宿
壁宿
2025.3.14
翼宿
翼宿
2025.9.08
室宿
室宿




补充内容 (2024-11-5 12:33):
18.6还与木星的运行周期相同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1 20: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cy666 于 2022-12-11 20:21 编辑
cnfhy 发表于 2022-12-11 14:35
以28宿立极的周期是赤道周期,以太阳立极的周期是黄道周期。

太阳躔宿的规律好找,月亮的躔宿规律不好找,如果月食跟躔宿与五行相关的规律找到了,则天文破解大半矣。赖布衣说太阴得水富还豪。因此月亮得水的规律很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1 20: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cy666 于 2022-12-11 20:41 编辑
常道吉 发表于 2022-11-27 12:33
28宿来源于月之养生旺气:

打船洲王宦的死不知是否与月食有关。
发表于 2022-12-14 16:3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越王剑 于 2022-12-14 16:41 编辑

二十八宿如果是月食位置的记录,就会时常变动,而不是固定的二十八宿位置。这种用天文软件对一下就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7 14: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cy666 于 2022-12-17 14:08 编辑
越王剑 发表于 2022-12-14 16:36
二十八宿如果是月食位置的记录,就会时常变动,而不是固定的二十八宿位置。这种用天文软件对一下就知道了。

终于查到了资料,1718年戊戌年4月14日癸亥日发生了日食,而4月14日正对着王宦阳宅的坐山。坐山得不到日月之照临而又得煞砂之克,日食比月食还要令人生畏!焉能不发大凶?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4-11-28 2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