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3-12-14 12:39: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阳主动,阴主静,木为少阳,火为老阳,金为少阴,水为老阴。水为冬季,万物归藏,一年之中,冬至日是万物归藏,天地至静之时。而冬至日,一日之中,又以子时为阴极之时,所以,冬至日的子时,是万物归藏、天地至静,星辰周天运动回归起点、回归本位之时,这个时候测定的星宿位置,才是最精准的时候。其它时候的宿度位置,都是在运动中动态的星辰方位,不能作为吉凶定性的依据。
研究易学,首先要明白阴、阳的本性是什么??如果连阴阳的本性都搞不懂,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懂易经,不是自欺欺人、自取其辱??
夏季去量宿度位置,然后说宿度不对,你搞对测量宿度的最恰当时间点没???是你不对,还是古人不对??连测量的时间点都搞错,种种谬论不是一推就倒,不攻自破??
搞易学,首先要搞清楚阴阳的不本性。连阴阳的属性都搞不懂,还自吹自己很懂《易经》,不是大言不惭、自欺欺人??
这是第1点,天星位置测量,要搞清楚,什么时候测量才是最合理、最精准的时间??
第2点,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在当地时间的冬至日子时,测定的星宿位置是绝对存在一定差异。南半球的冬至日子时,测定的星宿位置跟北半球冬至日子时测定星宿位置,绝对存在差异。南极圈跟北极圈,看到的星辰位置、所占的度数多少,也是存在绝对有差异的。
忽略测量点所在的位置差异,谈论星宿位置、宿度多少,是不严谨、不科学的!!
星宿位置、占度多少,一般都是由钦天监在首都进行测定,西汉的都城是长安,就是西安,北宋首都在开封,元明清在北京,西汉长安的星宿图跟宋朝开封、清朝北京的星宿图,肯定存在差异。要说宋朝的开禧度跟清朝的时宪制有差别,那是必然的,因为测量的地点不一样。如果测量的时间点还不是冬至日子时,差异就更大了。
地球运动不同的时间点,再加上地球上不同的观测点,这些都是谈论星宿位置、占度多少问题之前必须要考虑的立论基础。
测量的时间点都是错的、观测位置也不相同,大谈特谈所谓的宿度差异,那都是一席空谈。就好像在沙堆上建塔,只需要在基座下掏沙子就行,想让它往哪边倒,它就往哪边倒。
谬论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只需要挖墙角,一推就倒,想让它怎么倒,它就怎么倒。“大师”吹牛逼,太好揭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