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正體中文

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找回密码
 註冊
查看: 320|回复: 1

安作璋 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 1984)

[复制链接]
信誉: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发表于 2008-6-24 19: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在整个古代官制史中,秦汉的官制有其特殊重要的意义。秦汉以前的官制,班固说是“夏、殷亡闻焉”。师古曰:“盲夏,殷置官事不见于书传也。《礼记•明堂位》曰:‘夏后氏官百,殷二百’,盖言其大数而无职号统属也。”①当然,事实上并不是毫无所闻,只不过无系统的记载罢了。而班固所说的。周官则备矣”②,也不尽然,《周书》、《周礼》的记载也不是完全可靠的。总之,秦汉以前的官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秦汉以后在官制上有一个大的变化,《汉书•百官公卿表》说。“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一方面是“汉因循而不革”,即所谓的“汉承秦制”,另一方面同时又是“颇有所改”。改变的地方实际上很多,本书中随处可见。“因循”当是就主要方面或者说主要精神而言,从这方面说,不但是“汉承秦制”,在某种意义上秦汉宫制又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这就是秦汉宫制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意义。秦汉宫制的特殊地位又是和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致的。

329页皇太后宫官缺失文字:
《汉书•百官公卿表》写道:
“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张晏曰:以太后所居宫为名也。居长信宫则曰长信少府,居长乐宫则曰长乐少府也)。平帝元始四年,更名长乐少府。”
这个记载过于简略,张晏的解释也失之笼统,《汉官仪》的记载比较具体一些:
“帝祖母为太皇太后,其所居者长信宫。”


解壓密碼 Whju1687UnBskCsWOG

(上册)擊下載


无标题1.jpg
无标题2.jpg
无标题.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18 收起 理由
何有 + 18

查看全部评分

0人打分
|
好评率:100.00%
|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楼主其他發帖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20: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作璋 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下册)(齐鲁书社 1984)

安作璋 熊铁基著:秦汉官制史稿(下册)(齐鲁书社 1984)

解壓密碼 Whju1687UnBskCsWOG

下冊點擊下載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元 +16 收起 理由
何有 + 16

查看全部评分

本网免责声明|Archiver|手机版|網站索引|百度Sitemap|谷歌Sitemap|天機易學論壇(風水168)

GMT+8, 2025-4-12 2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