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22 22: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刘重生 于 2025-3-22 22:38 编辑
看张氏诸例,不重视对龙真穴的之要素的描述。只描述或较多讲砂水。默认发坟就是龙真穴的。默认出问题的就是砂水出问题。经曰不向龙身观出脉,又从砂水观吉凶。说的就是这个通病。状元与探花之别,虽是同个大龙而出,从同一个峰而方位不同来看,相距不少于几百米。这样去比较是没有可比性的。同一个山向,同一个方位的砂峰,如有应验大小之别,才有比较性。这是常识。同是艮龙丁向,发福的有,发祸的也有。不是一个理气能解释的。关键还是在龙局大小。峦头吉,理气只是辅助,吉凶先后大小的差别而己。发福的还是发的。
广西有一例,明师徒弟所迁,两墓才隔几米。同龙同向,砂水相差很少,如是远峰的方位之差甚至可忽略。但差别在于一个是葬后顺利,后来发上将。另一坟是先凶后吉,同是发上将。
还一书中例。同脉而下,一坟不贵发丁,而另发大发。这样的才有可比性。
而张氏所举之例。如余成吾家的例,三次葬高低左右相差就不是几米了。几十米都有,连砂水方位都变了,还能说明问题吗?余家迁三次,如是迁后平安,不会有三次,前两次必然出了问题,才有三次迁。张氏却忽略峦头不足的问题而从消砂去解释,明显是偏颇的。
同样的三迁典故,徐善继两兄弟在描述倪氏三迁之例时,就分出了三者的区别。位置相差大,方位角度也相差大。更有峦头的真假之别,当然吉凶相差大了。何须多言。如果只凭罗盘去找位置,不出问题就怪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