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3-12 19:46: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传张帆飞先生擅长堪点水龙平洋穴法。每逢下雨天,先生必雇船出行,于原野浅滩之处,遍洒谷糠,以辨龙脉行踪,水道潆止。有意邀其造福之东主,多有意驾画舫置歌笙酒乐,于雨中以遇先生相。因先生生性豪爽,好酒乐。时多欣然允约。至今,潮汕多处尚留有其规划的村落和宗祠。
比如潮阳区贵屿镇的“八角楼”、上山虎祠。“八角楼”为木质结构,以琉璃瓦盖顶,陡成45度角,人不能在瓦顶站行。楼顶分成八角,顶端有葫芦镇之。楼内四面都有大窗,炎夏季节,东西南北风尽入楼内,冬天则阳光满楼。建筑结构严谨,数百年来巍然屹立。 先生还规划了“龟地”村落的布局,颇具的建筑特色。其主造的墓地也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横梁吊金钟”和“倒戴纱帽”、南阳“草山婆” 墓等都诸多成祖大地。先生的很多风水逸闻,至今经常为人们所传颂。
可惜天妒英才,在潮汕堪造墓地时,不幸染得顽疾。当时恰逢予贵屿陈氏堪造墓地,先生知自己命寿不久矣!故于普邑山埔姜山自卜一地,并嘱咐东主置其后事。先生殁后便留葬于此地。
关于张帆飞先生的生平与学术记载甚少,仅限于坊间传闻。现通过对张帆飞先生的一些风水作品数据的研究,参佐相关学术资料,做进一步深入梳理剖析如下,意在抛砖引玉。其中不乏错漏,翼望高明有识者提供补充,不胜感激。
1、据民间传闻张帆飞先生是明未清初风水大家严陵张九仪先师的后人,有没有凭据?
郭济怀幼年修学之时,家祖父谈及赖派地理曾经提到,张帆飞先生之学得东湖先生(张九仪)真传。东湖先生师从浙省淳安县方老夫子,方氏乃溯焦仁山一脉,焦仁山为宋代赖太素之首徒。故东湖之学皆得赖派地理真髓,於大清康乾期间地理山水喝形之术,世无出其左者。在《地理正义砂法要义》一书,便可见其峦头砂法精微,学理洞观广识。帆飞先生少年奇才,更得其砂法之真传。我们从张帆飞先生的墓葬形制与方式中,也可看出一些赖派催官天星风水的痕迹。这是张帆飞先生为东湖先生后人较有力的佐证。
2、补充佐证资料:张九仪,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终于清雍正丁未(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桐庐严陵人。贵屿华美陈学亭公墓,大清乾隆四十六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庚子十五癸丑日癸丑时安葬,即是公元1781年。公元1781年,比张九仪先生逝世晚54年。张九仪先生大约在乾隆己亥年(1719年)编著《仪度六壬择日要诀》一书,书中记载:男张廷桢贞木、张廷柽圣木,孙张永灼昭远、张永燝明远肆业(授业完成)。我们可以断定1719年的时候张九仪的孙子辈(张永灼、张永燝),也应该有二十岁左右了。到公元1781年,张永灼、张永燝就大概八十岁。在这里,我们根据年龄就可以粗略推断,张帆飞先生应概为张永灼、张永燝的孙子这一辈人。张帆飞就是张九仪的玄孙辈。
3、关于出生地问题商榷:张先生墓地碑文,“江南无锡张帆飞先生墓”。张九仪为浙江桐庐严陵人。“江南无锡”与“浙江桐庐”似乎对不上号。
经过认真的查阅,终于在《地理正义砂法要诀》一书,陕西学宪高嵩侣在序言写道:“甲戌岁自都南归,道经无锡。因爱其山水而寓居,焉【yan】余视学泰中客秋还里。家大人时年八十有三,神明朗健,方幸存登上寿,子舍徘徊,忽遭大故,茕茕【qiong孤独,忧愁】苫【shan】块中叹景纯之不可见。适往锡山唔九仪,叩其所学。九仪曰,择地无地,惟生动紧凑,趋吉避凶而已,生动则龙真,紧凑则穴确,能趋避则砂水效用而无破败,余心折焉。”《地理正义砂法要诀》成书于康熙乙亥年(1695年)。从序言中,我们可以知道张九仪在公元1695年已居住于江南无锡。后来,张九仪虽出任广西全州吏目官,在这里可以论证张九仪从桐庐迁居江南无锡。过三五代后,张帆飞先生以江南无锡为出生地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刚好与碑文的籍贯是一致的。
以上论证,依据现有资料客观推断,可能与事实存在一定的偏差,欢迎朋友提供更为详尽的资料佐证。本文也仅代表个人观点,拒绝一切学术攻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