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aling 于 2008-9-29 17:36 发表 楊公都天宝照经:又从分水脉脊处,便把罗经照出路。 节节同行过峡真,前去必定有好处。 子字出脉子字寻,莫教差错丑与壬。 若是阳差与阴错,劝君不必费心寻。有請 ...
所谓阴差阳错,杨公这里给出了一个原则,后学须自悟。既然指名要我回答,我就将二版《堪舆正经》中本段内容贴上,供大家参考。
经文:
平洋妙诀无多说,因见黄公心性拙。
全凭掌上起星辰,类聚装成为妙诀。
大山唤作破军星,五星所聚脉难分。
但看出身一路脉,到头要分水土金。
又从分水脉脊处,便把罗经照出路。
节节同行过峡真,前去必定有好处。
子字出脉子字寻,莫教差错丑与壬。
若是阳差与阴错,劝君不必费心寻。
蒋注:
自此章以下,皆杨公平洋秘诀,字字血脉而又字字隐谜,非真得口口相传、天机钤诀者,未许执语言文字、方寸罗经,而妄谈二十四山八卦九星之理也,苟得口传心授,则虽愚夫稚子可悟杨公心诀,不得口传心受,纵智过千夫,读破万卷,何能道只字耶?此书乃杨公当日装成掌诀,传与黄居士妙应者,大山唤作破军星,言水法涣散迷茫之处,五星混杂出脉未见分明,概名之曰破军而不入龙格,只取龙神一路出身之脉,其脉又分水土金三星,合贪巨武为吉,而余星皆不取,此三星者乃形局之星,非卦爻方位之贪巨武也,学者切莫误认,自分水脉脊以下,乃属方位理气矣!故云便把罗经之照出路也,盖看得水神龙脉,既合三吉星格,其地可以取裁,乃将指南辨其方位,以定卦之合不合也,合卦则用之,不合卦仍未可用也,节节同行,卦无偏杂,乃许其为过峡脉真,而知前去定有好穴,不然则行龙先见驳杂,到头何处剪裁?子字以下,乃直指看龙诀法,而举坎卦一卦为例,若出脉是子字,须行龙只在子字一宫之内,乃为卦气清纯,如偏于左而癸与丑杂,是子癸一卦而丑字又犯一卦也,如偏于右而壬与亥杂,是壬子一卦而亥字又犯一卦也,此为卦中之阳差阴错,非全美之龙,故云不必费心寻也。
谈注:
蒋氏云,自此章以下,皆杨公平洋秘诀,玩出身一路,分水脉脊,同行过峡,子脉子寻等语,平洋虽重水法,而实地行龙,仍与山龙无异,可知平洋原与山龙相类,世言平洋以水为龙者,大都误解也。因平洋为眠体,来脉踪迹,不如山龙之立体易于辨别,故以水为言也。水非平洋之龙,仍以实地为龙,而以水之来去抱绕,以认龙脉之止不止聚不聚也。上节云中间求,即实地之中间,认脉之要诀也。平洋地仍有来龙,仍有过峡,细心察阅,实与山龙无异,凡平洋多水之处,来脉难认,似难下手,然终有出身一路来脉之实地可觅,到头终有或水或土或金之星体,既有星体,再从分水脉脊处,格其过峡,属二十四山之何方位,若能节节同在一卦,脉气清纯,至其尽处,必有好结作,所谓节节同行者,必子字出脉子字寻,若丑与壬,则卦气夹杂,非若子癸之同为一脉矣,末四句虽言脉气之清纯,实与玄空理气有密切关系,言壬言丑,乃卦气之不同也。阳差阴错,非表面上语,子癸一脉者,上节天玉已言之矣,虽如此言,然必随气运而定取舍,以上元初运言则确是,如在下元七运,则子癸与丑壬,又所不同矣,其他二十四山,各有作法,杨公以子字言者,以此为例耳,蒋氏亦云,将指南辨其方位,以定卦之合不合也。此卦即玄空六法中挨星之卦位,非二十四山后天八卦之卦位也。所谓口口相传,天机妙诀者,实已屡见解于青囊天玉各卷矣,非平洋另有他法也。世以平洋山龙有两作法者,恐附会于此,或术士之伪托耳。
陈传:
本段注解,蒋谈意思明显不同。蒋以大山为平洋大水,以为杨公不认得山与水两字,或是故意把水说成山以迷惑读者,这是蒋以一己之私意推测,实在不符合杨公性格。蒋又说子字出脉如偏于左是子癸一卦而丑又犯一卦,偏于右而壬与亥杂则是壬子一卦而亥又一卦,这更是强词夺理。杨公根本就没有提到亥字,为何硬要把亥字也加进去?谈氏并不认同蒋的以水作山的说法,但也不理解本段文字,对子字出脉子字寻更是乱解一通,让人读之茫然。
前面已经说出千里大干龙落平所结军州大地的一些特征,但再继续往下说,对黄师兄这样拙笨的人意义也不大,干脆授以掌诀,使遇上离祖离宗出平洋而尚有踪迹可寻之龙时也好应用。
大山指祖山,破军星头似火,身似土,脚似木,甚至有水金混于其中,脉气不清而难以裁穴,故定要寻出身(出山)之脉而用。龙脉离开祖山可走数路,但正脉必是节节生枝,儿孙簇拥。而临结穴时应特起或火或土或金之尊星作少祖或父母,且必开出或水或土或金之帐砂以送真脉入穴。此处之“分”字指龙身展开成帐。非水土金帐则煞气不尽或不成帐,向两边直叉之木不成帐,而火帐则带煞不成穴。
又从穿帐直出之分水脉脊上用罗盘仔细格定脉脊走向,作为定穴立向的依据。格龙,这一审龙之必不可少的程序,却因诸家理论不同而有不同的做法。常见的做法两种,第一种从蓄咽过峡的最低处下盘测量,而第二种则以蓄咽过峡前后二峰连线为龙。两种方法实际上都有问题。从过峡最低处下盘的问题是,过峡前后脉路一伏一起的走向通常都发生了变化,且在最低处也时有连续的变化,究竟是以来脉为准还是以去脉为准?而来脉和去脉走向又代表了什么?而以两峰连线作为脉向则是不晓阴力传递走的是实实在在的地脉而非空中,这种做法因此显然不对。杨公本段告诉我们正确的方法,那就是是反身朝向父母,测量穿帐而来的分水脉脊方向,脉路变化时一个变化测量一次,直至过峡。来脉方向连续渐变的,这种渐变可不必考虑,因为过短的距离不能成势。当然,这种弯弯曲曲的出脉多数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请注意,这里说的是穿帐而出的分水脉脊而不一定就是过峡,这个脉脊的走向正是龙力从父母山发出的方向。当然,脉也常于最低的峡处穿出,峡距帐越近则越专纯有力。过峡起顶至龙穴之间脉路有时又有转折,也一样须要考虑。因此杨公告诉我们的是把由父母山穿帐而出至穴的各段脉路变化都纳入测量和考虑的范围,而不仅仅是过峡处的一个方向,更不能以山峰的连线为龙。
出身后之脉路若节节同行,尤其是于过峡处气真不杂,则前面必结美地无疑。如何知道行脉与过峡气真不假?法当以其同行与否来确定。同行者,阴阳同路之意,并非一定节节同向。如子癸与艮寅同行但却不与任何逆局同行,即便顺局也不尽然。子字出脉须于子字卦内寻其同行之脉和峡,若带丑气之同时又杂壬气,则两者因不能与子同行,非阳差便属阴错,而断不能结。并非子可兼癸而不可兼壬,而是临结穴的几节不能既杂丑的同时又杂壬之意。这一层涵义读者可在天玉三般卦理论中慢慢体会,但在未完全懂得九星排列组合之前,恐怕一时难以明白为什么子字出脉不可见丑之同时而又见到壬。
有人据本段得出宝照应是杨公门徒所作而并非出自杨公之手的结论,因为没有师父管徒弟叫“公”的。这种说法的确有一定道理。但本段及引出的后面三元龙的论述与精准作法却让宝照经有着任何经文都无法替代的价值,不会因为是否杨公所作而有任何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