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0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05
- 回帖
- 0
- 精华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佛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南传和北传两大系统。流行于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泰国、缅甸、老挝和柬埔寨的的佛教,被称为南传佛教;流行于中国、越南、朝鲜和日本的佛教被称为北传佛教。 本书是专门谈南传佛教的基本教义—四圣谛和八正道。 本书作者毗耶达西法师(Ven . Piyadassi),斯里兰卡人,青年时代出家,是科伦坡金刚寺著名的大长老金刚智(已故)的弟子,早年就学于那烂陀学院和斯里兰卡大学,曾一度是美国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他精通巴利三藏,博晓巴、梵、英、斯四种语言,是现今斯里兰卡佛教界著名学者;尤善于运用通俗语言深入浅出,弘扬佛法,为斯里兰卡电台的佛学主讲人。他还是一位大旅行家,作了十三次环球性弘法旅行,访问过一百多个国家(1981 年曾访问中国)。此书写于1964 年,首先在英国出版,由于文字通俗易懂,成为欧洲一时的畅销书。1974 年在斯里兰卡再版,1979 年又重印。现在这本书,据作者说已经翻译成西班牙文和荷兰文。译者征得作者的同意,以斯里兰卡1979 年版本为蓝本译成中文。 本书第一章是佛陀的传略,作者以朴素的语言,描写佛陀,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平淡地描写佛陀,不足以显示佛陀的伟大,但是作者的看法恰恰相反,他认为佛陀是人而立足于人间进而以净化人生为宗旨,这是第二章一开始就谈到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佛陀的出家、修道、成佛、说法,直到最后涅槃。均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从这些事迹中就愈显佛陀的伟大了。从第三章以后,作者更契入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智慧的源泉,详细论述了四谛与八正道,并认为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一些佛教典籍所讲的内容,都不离开这个范畴,充分表达了佛陀立教的人本思想。 由于作者是一位巴利文佛教学者,因此他在书中使用了许多巴利文术语和名词,译者在翻译时,参考了日本巴利文学者水野弘元先生的《南传大藏经总索引》,尽可能地采用汉文中原有的译名,不敢贸然创新。但有个别名词,汉文中缺,译者只好按照一般规律音译。巴利文词汇和外文姓名汉译对照,附在本书之后,供读者参考。 书中引用的巴利文经典的许多段落,是作者从巴利文译成英文的,我又从英文译成中文,因无南传经典中译本核对,经过两次转译,不符原文之意和错误之处,则有待于汉译南传大藏经出版后,进行核对,并予以修改。书中引用的《法句》偈文,见叶均译《法句》本。 本书原文,基本上照译,但有个别段落从略,还有些段落,仅取其意,未照原文全译。书中凡有参考价值的注释,均已译出附在各章之后。但有些注释,如“见前”或“见后某页”等,在中译本上毫无用处,故亦从略。基于这些情况,本书只能算是一个节译本。 本书原名《佛陀的古道》(The Buddha’s Path),旨在突出四谛中的道谛。但本书的内容,是全面阐释四谛和八正道的。由于作者弘传的是南传佛教,说四谛八正道是佛教的中心思想,故今将本书改名为《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