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鼓有关的舞就有多种。
建鼓舞。它源于商代,“建鼓,商人柱贯之,谓之楹鼓。近代相承,植而贯之,谓之建鼓”(高承《事物纪原》)。汉画像石上所见建鼓一般鼓形较大,横置,以一柱贯通鼓腔,树立在鼓座上。建鼓又称楹鼓,它的得名与其形制有关,“建”犹树也,“楹”为柱也。其义为和柱贯通、树立的鼓。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座建鼓,底座上插有一根立柱,柱的中央是鼓,鼓身长形,木制,类似今天的腰鼓。建鼓的鼓座形制很多,有十字交叉形、方形、山字形、虎形等,其中虎形鼓座又可分为双虎相背、尾部相连的伏虎形,单虎和双身共首立虎形等多种。建鼓立柱上部有的饰羽葆、有的饰流苏和幢,立柱顶端有的还有伞盖作饰,有的还在立柱顶、羽葆上饰翔(栖)鹭或其他飞鸟。有的建鼓两侧还安置一个小鼓,这就是所谓应鼓,以与大鼓的强声相配合,增加鼓音的变化。建鼓的打击点和打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打击点有鼓心、鼓边和鼓身。打击方式仅按下肢的动作变换就有跪坐、跪式、半跪、站立、小步、大步、弓步、跨腾、反身跨步、提踢、骑坐、蹋鼓等;上肢当然也有变化,有慢击、快击、重击、反手击、扭身挝、按击等。在汉代,建鼓舞是盛行于宫廷和民间的一种双人舞蹈。最典型的是对称性构图,建鼓置于画面的正中心,将画面一分为二,增强了画面的稳定均衡感,而鼓舞者的大幅度动作,使画面活跃了起来,气氛热烈而欢快。
盘鼓舞。是汉代民间酒会、豪富吏民宴客时广泛表演的助兴乐舞。
傅毅的《舞赋》注引王粲《七释》和卞兰《许昌宫赋》对汉代七盘舞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
“七盘陈于广庭,畴人俨其齐俟。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踌。邪睨鼓下,伉音赴节。安翘足以徐击,马反 顿身而倾折。振华足以却蹈,若将绝而复连。鼓震动而不乱,足相续而不并。婉转鼓侧,虫委 蛇丹庭,与七盘其递奏,觐轻捷之 (“擐”去“手”,加“反”,迭字使用)。可见七盘舞就是将盘、鼓置于地上,作为舞具,舞者在七个盘子和两只鼓之间,按照鼓节,在盘、鼓之上或环绕盘、鼓之侧进行表演,穿梭起舞,舞姿流畅,放置场地中的盘子却完好无损。汉代七盘舞画像资料除七盘,还有四盘、六盘和十盘,展示出这种舞蹈的丰富多彩。其中以七盘为常见,因此以七盘为数的盘鼓舞,便径直称为“七盘舞”。另外还有三种情况:一是盘鼓并用;二是有鼓无盘;三是有盘无鼓。表演盘鼓舞的舞伎在盘鼓之上纵跃腾蹋,蹈击出有节奏的鼓声,还要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似飞袅之迅速,若翔龙之游天”、“纵轻躯以迅赴,若孤鹄之失群”,在向前腾跃中蹋鼓;而在松驰舒缓之时,则如“翩栗鸟燕居”,轻歌曼舞,徐蹈鼓面。盘鼓舞很注意手袖和腰肢的动作。舞人身穿长袖罗衣,腰部或衣裾系上飘带,只有少数持巾、拂,但巾、拂仍属袖的延长,犹如长袖。盘鼓舞是汉代深受人们喜爱的舞蹈,它以优美的舞姿风靡一时。遗憾的是,大约在魏晋之后,此舞就衰亡了。
鞞(bing)舞。因舞人持鞞鼓而舞得名。所谓鞞鼓,其大者实与鼗鼓(类似货郎鼓)为一类,其小者则形如团扇,安柄可握。鞞舞源于民间,比较早进入宫廷燕飨乐舞中,汉章帝还亲自创作《鞞舞曲》五篇。鞞鼓,舞姿豪迈奔放,只以建鼓伴奏。安徽宿县褚兰1号画像石墓前室西门楣上,女舞人手持小鞞鼓而舞,无伴奏。(插图褚兰)
夯杵舞。在汉画像石、砖上,我们见到的木类乐器只有夯杵,这是由夯筑城墙发展而来的乐器,用夯杵演奏的乐曲叫《睢阳曲》。《睢阳曲》图上三位乐人立于场中,左手持杵置于肩上,右手前伸,小跨步,动作协调一致。足前各置一小鼓,图左一人张口作歌。沛县栖山出土的汉画像石里就有一幅《教舞图》。表现的就是一位舞蹈教师和他的助教在教他的四个学生夯杵舞。
武舞。手持兵器的舞蹈为武舞。使用的武器多种多样,有棍、刀、钩镶、戟、剑、盾等;并有单人舞和双人对舞之别。这类持兵器而舞的舞蹈,既有乐曲的节奏、舞蹈的神韵,还有武术动作的优美矫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剑舞。这种流行于军旅中的舞剑、舞刀、舞戟,应属于武术表演。“鸿门宴”的故事家喻户晓;刘邦和项羽在鸿门会见,酒宴上,范增想除掉刘邦,让项庄舞剑,以便乘机杀掉刘邦,于是留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汉代剑舞的形式多样,有独舞、双剑对舞、一人舞双剑等。马上皇帝刘邦,当年驻军关中,曾命乐工将富有战斗性的賨人舞蹈改编成武舞,开汉唐以来武舞之先河,这就是流传了数百年的《巴渝舞》。汉乐府专门设置巴渝鼓员3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