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輿門戶之見,自楊公以降,早已司空見慣。
如今,科技昌明的20世紀,仍有人自我宣傳悟出楊公正法,
可見,千年來,是否有楊公正傳,仍是無定論。
堪輿界對楊公傳承,既無共識,如何比較誰悟出的內容,是楊公正訣呢?
批評他人之非,並不能證明自己是正法!
且此類人,一定不會談論其所悟之內容,原因有二:
一、就人性角度來思考,好不容易悟出的內容,他應該不會輕易公開。
二、一旦公開後,若有他人也循此模式,宣稱其也悟出楊公正法,指責其非。那麼,他不就是啞巴吃黃蓮!(因為自己可以悟出,別人也可悟出)
可是,不能公開所悟內容,如何取信他人,自己悟出正法呢?
只好不斷指責、批評他人不是正法,否則,失去發聲機會,很快就會被市場遺忘。
這種惡性循環,並不能帶來正面的討論,也無法讓真訣越辯越明!
最近重拾清朝高守中先賢的《地理冰海》一書,高守中把書名取為【冰、海】,
乃是因時師無法深求堪輿真訣,門戶之見,讓人眼光短淺,有如井底之蛙、夏天之蟲。
井底之蛙,從未見過海,怎能描述【大海】是什麼樣子?
只在夏天出生、死亡的蟲,從未體驗過冬天,豈能談論【冰】的樣子呢?
此乃《地理冰海》書名之由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