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6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阅读权限
- 0
- 积分
- 165
- 回帖
- 0
- 精华
好评率:100.00%
差评率:0.00%
质量:5.00分
交流:5.00分
附件:5.00分
浏览他的专栏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註冊
x
佛教理论框架 |
-------------------------------------------------------------------------------- |
多识仁波切 时间: 2005-1-20 14:09:57 |
佛教把人生世界,更确切地说把有生死之苦的生命世界称做此岸世界,把超脱生死之苦,获得永恒的快乐称做彼岸世界。 或者说把沉浮飘流在无边苦海中的有情识的众生称为此岸,超脱生死苦海获得快乐自在称为彼岸。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这“此岸”和“彼岸”之间都有一条在平常情况下无法跨越的无边大海。 这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海,有暗礁、风浪,有无数鳄鱼和白鲨,随时都有葬身鱼腹的危险。 要想跨越这风浪险阻的生死大海,就需要一条不怕风吹浪打的坚固结实的船,需要掌握航海原理和技术,需要一张航海图,需要一个指南针。 在这些条件具备之后,方可选择路线,制定方案,实施出航计划。漂洋过海是如此,超越生死之海也是如此。 但是有很多人意识到身在苦海却又不想寻求超脱苦海的办法;有些人虽然想超脱苦海,向往彼岸,却不想准备船只、掌握航海原理和技术,也不想购置航海地图和指南针,却把航海的计划建立在虚无飘渺的幻想之上,自以为神可以保佑自己到达彼岸;有的还没有在横隔两岸的大海中深入一步,就觉得自己超越了苦海,毫无自知之明地宣称:“啊!我已到达彼岸!”这是多么的可悲和可怜啊! 佛陀留给世人的珍贵遗产就是一条永不沉没的“船”,一部“航海技术原理”,一张“航海图”,一个“指南针”——这就是全部佛法。
第一节 理论的先导作用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有理性的人类,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目标,或者设定目标,确定目标,然后根据目标的性质,利用知识和经验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方案和实施办法,最后根据确定的方案、办法进行工作,尽量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避免盲目性。 这种实现目标的行为模式,适合于任何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学佛当然也不能例外。 但在现实中千千万万的学佛修行人却缺乏这种合乎科学的思路,糊里糊涂,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不知道目的离自己有多远。 有的人一生连一级目标(人天善果)都很难达到,却想超越一、二级(出世解脱)目标,达到三级(成佛)目标; 有的人把此岸当作彼岸而原地踏步; 有的人却在与目标相反的方向上寻找目标而终无所得; 有的人像黑夜走路,瞎子射箭; 有的人把下堕之道误认为上升天堂的阶梯; 有的人追随伪装成佛菩萨的魔鬼,走向罪恶的深渊。 堕入上述种种歧途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几乎本能性地具有一种改变自身命运、给苦海中颠簸的生命之船寻找一处能安然栖息的幸福港湾的心愿,但却缺乏一种驾驭生命之船直达目的地的相应的正确理论知识。 正如寂天菩萨在《人菩萨行论》中所说的那样: 人人虽有离苦之心, 却往往自讨苦吃; 人人虽有求乐之心, 却往往自毁其乐。 这种行为和愿望背道而驰的原因也就是智慧的对立面——无明。 无明就像黑暗,消除无明黑暗的唯一方法就是点燃智慧的明灯。 因此宗喀巴大师在《缘起理赞》中说: 世间中的一切忧患, 其根源是心智愚暗, 明见此理可以根治, 故此讲说依存因缘。 消除心中无明的“智慧明灯”是自心智慧体的燃烧放光。众生心中本来就有的这种可以燃烧放光的智慧体,大乘佛教称为“佛心”。 但这种佛心——觉悟性,只是一种可燃烧放光之物,不是生来就处于燃烧放光的状态。 自心智慧体的燃烧放光,必须借助于来自外部的智慧火炬的点燃,否则不会自己燃烧放光。 如果在人的心中没有可燃烧放光的智慧体,光靠外部的点燃也绝不会燃烧放光,就像点燃石头不会放光一样。 如果人心的智慧体生来就处于自然放光状态的话,就不需要学习知识开发智慧。 但人类的经验证明,一切聪明才智,包括佛教的开悟见性智慧,都是后天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结果,不是“自生”和“自悟”的产品。 所以弥勒菩萨在《大乘经庄严论》中说: 若不精通五明之学, 虽大菩萨难成遍知。 要认识佛教的追求目标,掌握实现目标的正确道路和方法,除了学习佛教的知识理论外没有任何别的途径。所以,“依法广闻细思辨,然后步入实修途”便成了佛教人道修学的基本原则。 有的人说什么“只要一心念佛号就能往生净土,不需要学习经典”,这种观点的本质是主张愚昧,反对佛教。 因为佛教的“教”是教化之义。“教化”就是用三藏经典理论,开发智慧,破除无明。如果不用开发真智就能往生净土、解脱成佛的话,天下的愚民和动物往生极乐、直至解脱成佛的系数定会高于精通佛理、证悟理性的大德善知识。 如果是那样的话,佛陀出世传教三转法轮还有什么意义呢?佛教是理性的宗教,在它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道路之间具有一种严密的逻辑关系,无论是学习佛法还是研究佛教,都需要紧紧把握合乎逻辑的总体理论原则。 有的人以“法无定法”和“法门无量”为借口,随心所欲地解释佛教,甚至把佛教的修行证道行为变成和外道迷信没有多大区别的随意性选择,这是对佛法理性原则的破坏。 “法无定法”的“法”指的是万物,“法门无量”是说众生无量,心态各异,引入善道的智慧方便也与众生心态相应之义。在未入道之前用种种智慧方便引入正道,人道之后则按统一的轨道修行证果,这两件事并不矛盾。 所谓“方便”,并非无原则的方便,其原则就是趋于解脱成佛之道。解脱成佛是佛法的统一轨道。 这统一轨道就有一种在严格的逻辑规律控制下与目标体系紧密相联的修道体系,以及总结概括修道规律、对修行者起到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 整个佛法就像无数零部件组成的一台精密的机器,制作这部机器的原理分散在经、论、律、续等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中。 其中大部分经典都是阐明解脱大机器上的某一个部件或者零件,只有被称做佛经精髓的“般若”部全面系统地透露了三乘佛法整体的框架原理。 大般若六百卷,中般若一百卷,内容浩瀚如海,明说性空,暗示修道原理,深奥难解。 弥勒《现观庄严论》将《般若经义》一级概括为八品七十法,二级概括为道果二法。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略)论》将三乘佛教八万四千法概括为三士道,并将三士道纳入菩提道的统一轨道,作为一个人一生学修的三个步骤,在般若理论结合修道实践方面提供了一个一法涵盖万法的全面系统的修道方案。
第二节 与目标相应的道路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转生人天善果、出世解脱和成佛是佛教的三级追求目标。与三级目标相应的修行方向、道路也有三级,分别称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这“士”指的是修行人。 “三士”可以理解为学佛修行人的上中下三个层次,或者说根据不同追求目标划分的三种人,也可以理解为成佛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 下士中又根据思想心态、追求目标分为下下士、下中士、下上士三类。 “下下士”是指不关心后世,只关心今生今世,没有正确信仰,见识短浅的那一类人; “下中士”是指只希望转人身,进天堂,为获得人天幸福戒恶行善之人(大部分世间宗教,即追求死后进入天堂的信仰者都属这一类); “下上士”是指把转生人天之身看做解脱成佛的必要条件而皈依、发菩提心、修转生人天善因缘的人。 中士也分中下士和中上士两类。 “中下士”指那些只求出世解脱轮回之苦,以声闻、缘觉罗汉为终极目标的小乘修行人; “中上士”是指那些把出世解脱心看做成佛的先决条件,把皈依、发心、受戒、行善、修定、修慧作为修行内容之人。 上士根据发心的程度可分为钝根上士和锐根上士两种。 “钝根上士”是指在发一般菩提心的基础上修六度,通过三个无量劫完成显宗五道十地的进程而到达佛地的菩萨乘修行人; “锐根上士”是指那些具有特胜慈悲心,以发疾速成佛的猛烈菩提心为基础进入金刚乘的大乘修行人。 以上“三士”“七类”人中,下下士不属于修行人范围,在下中士中有信佛的和信世间外道的两种人,前者是皈依三宝而修转生人天善因缘的人,后者虽不信仰佛教,但却信转世和因果报应而重善德戒恶行善亦能获得人天善果。 中下士是只求自我解脱而修出世道的小乘人。其中又分钝根和锐根两种,其钝根人一心修小乘涅架,彻底破除转世因缘——三界烦恼障,获得二乘罗汉果后进人常寂状态,永不转世;锐根小乘人获得罗汉果位后,觉悟到自己的果位非终极果位,发菩提心,回转到大乘资粮道修行,终成佛果。 下上士和中上士、钝根上士和锐根上士属于上士道根基之人。这“三士”“七种”的划分标准是衡量一切佛教修行人层次的标准。 追求往生净土是并非以破除三界烦恼障为目的的解脱道,是属于修人天乘的殊胜善道。 三士道作为修佛道的三个阶段而论: 修人天善果是修上士道的第一阶段; 修出离心的中士道为修上士道的第二阶段; 修两种菩提心的上士道为其第三阶段。 把这三个修行阶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大乘皈依心和大乘发心。有了大乘心,就属于大乘人,无论行善消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力量。 因此,寂天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如像点土成金术, 能把污秽凡俗体, 变为佛体无价宝, 故应坚持菩提心。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修行原理集要》中说: 发菩提心大乘道根本, 诸大乘行基础与主体, 完成二资粮之点金术, 万般善缘汇集福宝藏, 一切大勇佛子明此意, 菩提宝心常做修行本。 消业犹如清除身心中的垃圾,行善如增加营养、美化环境,对修行人来说这两方面缺一不可。而菩提心在这两个方面都能产生极大的功力,因此,才显得十分重要。
第三节 下士道修行重点 作者:多识仁波切著
下士道人天善果因缘修积法,可以概括为四观、一行、一舍去。 “四观”是: 具缘人生难得观; 人生无常观; 恶道苦重观; 善恶业报观。 “一行”是: 皈依三宝,重视业报行。 “一舍去”是: 舍去今生今世的贪图享乐心,求取后世的利乐。 现分别叙述如下: 一、下士道修行重点 对佛教的起信是从对生命的本质认识开始的。 首先生命既不是一成不变的恒常物,也不是一种偶然一现、死后永远消失的断灭物,它是一种永远相续不断、非常非断的流变之物。 因其处于刹那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故“非常”;又因精神之续流相续不断,故“非断”。 生命像植物的种子和植物之间的关系一样,是无始无终、连续不断的因果链。 其次,生命的存在形式有多种多样,根据智力、身体器官等生理特点和生活条件、寿命等划分为五类或六类,也称“五道”或“六道”众生。 其中人类是介于苦难深重的三恶道和自在快乐的天道之间的有苦有乐、有作为的生命。 人生有苦的感受,才会产生改变受苦的命运的志向;人有富贵和贫穷的差别,有制人和受制于人的差别,有享乐和受苦的差别,有安享天年和多病多灾的差别,有享受自由和无自由的差别,有聪明和愚昧无知的差别,有品行善良和品质恶劣的差别,这种种差别构成了人生的不同和人间苦乐的不均。 人是有理性思维的高级生命,能够在现实社会和自身生命的观察思考中提出无数个为什么,并能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终答案。 人类的一切有意义的活动,都是从思考开始的。佛教的起信也是从思考生命的本质、万物的变易无常、人生的苦乐为起点的。佛教就是在这些问题上做出了答案圆满的解决办法。 佛学是以研究人的本质、人的心理和意识特点以及生命的升华超越等问题为主要对象的学问。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在充分认识生命规律的基础上,从思想意识到外部行为,按理想的标准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的道德情怀、思想意识逐步达到具有无比慈悲和完善的佛菩萨境界。 成佛是学佛的终极目标,但按通常的轨道,成佛并非易事,需要经过无数世的学修积累福慧因缘。在未成佛之前的漫长岁月中需要具备长时期连续不断的学修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具备能够学修佛法的连续人身。 因此,为了在遥远的将来成佛,在现阶段珍视和追求人身、修积转生人身的因缘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在成佛成菩萨的幻想中虚度人生的人们,回到现实中来衡量自己的思想行为,考虑死后的归宿才是对机的法门。 正因为按理一生成不了佛,成佛需要经过三个或多个无量劫的修福修慧,所以首先要修连续不断的人天之身,特别是具佛缘的人身。因此把修人身当作修佛的必要条件并作为成佛的基础道和初级道是合乎逻辑的。 同时,佛的精神智慧是人的精神智慧的升华和超越,因此,人是佛的基础,修佛先从修人做起乃是理所当然之事。 下士道修道核心就是修品行端正、心地善良、积德行善的好人,争取下一世和多世连续获得人身,为自己和众生建功立业。 不但要经常想此心、发此愿,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依照佛法改变观念,做出实际行动。 下面就下士道人天善果修法中须解决哪些思想认识问题,如何立志学修等作概括介绍。 二、树立具缘人身难得观 佛教所追求的人身,不是一般的人身,而是内外条件优越的人身,是具备众多善缘的人身,即具缘人身,有人直译为“暇满人身”。 内因指自身条件,外缘指社会和自然环境等条件。具缘人身应具备内外基本条件。 内部条件:生理上无缺陷,心理正常,心智聪明,身体健康,好学上进等。 外部环境条件:具备生存和生活条件,具有佛教文明和学习佛法的环境条件等。 在认识人身难得方面须从两个方面认识: 一是认识人身本身的珍贵价值; 二是认识获得人身的因缘形成的难度。 为了珍视人生,发挥人身的积极作用,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认识人身的价值: (一)成佛离不开现世的人身,转世人身是现阶段修行的主要目标。通过现世的人身可以修积继续转生人身的因缘。 (二)现世的人身有能力修积超世解脱和成佛的因缘,利用人身特有的精气脉条件可以修即身成佛的无上密道。 (三)人若能自觉,现有人身每时每刻都能发挥有益的作用。 在认识人身难能可贵的基础上,不浪费时间,不虚度年华,使现有人身发挥积极的作用是认识人身价值的目的。 另一方面,人身的珍贵还要从人身稀有难得方面去认识。 (一)修造转世人身的因缘有三难:转人身的先前因缘是持善戒,财富的先前因缘是施舍,身体健美的先前因缘是忍让等美德。这类美德一是难修,二是难以一贯坚持,三是难以做得圆满成熟。 (二)转生具备继续修学条件的具缘人身,比转生普通人身所需先前因缘更多而修造难度更大。从世人的德性和行为衡量,别说具善缘人身,就连转普通人身的可能性都是极小的。 (三)在充分认识具缘人身难能可贵的基础上,珍惜自己的难得之人身,充分发挥人身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树立三个观念: 1.树立人身是如意宝,要珍惜,要发挥作用的观念。 2.树立此身具备千载难逢的超越契机而须牢牢把握的观念。 3.人生如落水者侥幸获得的救生圈,要树立此机会绝不能放过的观念。如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犹如将珍宝视为粪土,如从宝岛空手返航。 在已得的优越人身上发挥积极作用方面: 一要树立为后世着想的远见; 二要为后世的长远幸福创造蓄积充足的因缘。 三、人生无常观 一切存在都是暂时的存在,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有生命的人身也是一种暂时的存在,因此,也难以超脱有生必有死的变易无常规律。 人生最大的不幸和缺憾是迫使放弃一切的死亡无常。不回避自然规律,常思无常,对人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能激发人们的紧迫感,能消除消极懒惰思想。 树立无常观,可以对人生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可以淡化对今世眼前利益的贪心,面向未来; (二)可以意识到死亡有可能随时来临而对死后的再生尽快进行思考,作好安排; (三)可以意识到从诞生之日起,就是走向死亡,每过一日就是寿命减少一日、死亡向自己逼近一日,可以提醒自己放弃对虚幻事物的迷恋。 若无无常观念: (一)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 (二)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做常住久留的打算,在无益的事务中消耗时光; (三)对死亡平时无思想准备,死亡突然来临时就会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不知所措。 总之,后世至永世的幸福靠的是今生今世的善德善行因缘,今生今世能不能积极有效地发挥利己利众的有益作用,靠的是对自身生命无常规律的认识和自觉。因此,佛教把认识万物无常、人生无常看做是人向积极的方面发展的精神动力。 生死是生命续流中的变易过程,死亡不是生命的永远消失,而是生命再生的过程。 只有认识到必死、将死,才会对死后的转世再生做思想准备和超前打算,以创造积极的条件。故称:认识人身无常为入道之门。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为: (一)生必然死亡理; (二)死无定时理; (三)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每条公理有三条证明理由,称“九因”。 “九因”为: (一)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二)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三)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四)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期限; (五)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六)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七)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八)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九)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是:认识到人必然会死,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死亡痛苦的只有一种训练有素的心理和精神力量,而这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产生于佛法的修炼,因此: (一)决定学修佛法; (二)死无定时,随时可能发生,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三)因死时有用的只有佛法,故决定全力以赴学修佛法。 四、恶道苦重观 人的死是今世生命的结束和来世生命的开端,像埋在土中的麦种坏死生出新的麦芽一样,旧种不死,新芽不生。死后又生,生后又死,生生死死,连续不断。这就是生命流转的规律。 人死后必然再生,但再生的前途只有两种,一是人天善道,一是畜牲、饿鬼、地狱组成的恶道。 转生人天善道是前世善业的结果,转生恶道是前世恶业的报应。 以善恶业为转世因缘的六道众生,转世何道完全由业力所决定。自己下世投生何道,完全是由今生今世的思想德行和行为事业决定的。因此隔世的转生前程,按因果规律,完全可以从今生今世的思想行为做出判断。 人们反思自己的一生,便会发现在自己的思想行为中合乎佛法善恶标准的善念善行所占比例极小,而恶念恶行几乎充满生活的全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转生人天善道的希望非常渺茫,而堕生恶道几乎已成定局。 那么堕生恶道后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为了避免转生恶道,必须充分认识恶道生命的深重苦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