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何以言之?夫外气所以聚,内气界水,所以止来龙千尺之势。委婉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穴,腐骨之藏也。夫噫气为能散生气,龙虎所以卫区穴,叠叠中卓,左空右缺,前旷后折,生气散于飘风。经曰:腾漏之穴,败棺之藏也。 此引经二句,以见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最重,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缘山上峙其中融结之处为内气,若有凹缺之所,即为外阴气所入,如无凹缺,而有水拦,则水之所在,天光下临水中,即阳气外包,固其内气不散,故云界水,所以止来龙,然界水何能止龙?以天光阳气外固而内之阴中阳气止聚,故云然也。至云龙者,莫实认为龙,须认作阳生之气看,以龙为生气之所依附者也。是以下云外无水拦则阳气散,或有空缺则阳气为风所飘,皆腐骨败棺之所也。书云:得水者,水龙法也;藏风者,山龙法也。上者平阳水龙之地,为至好者也,次者山龙次于水龙之谓也。九升不能分山龙水龙之别,从何知风知水,而妄谈风水也耶。
此处可见其人一样是无知甚也,其言有水则气止尚可从,而无风之句当真可从?后面一句得水者水龙法?当真难道山龙不可得水,不能得水,不会得水?藏风者山龙?难道山龙不论水法?可知其人连基本的山龙的龙水交媾都不知道。山龙之地,凡是龙真者必定与大江大河通行,凡是江河界其龙则龙止结穴,所以可知山龙一样重水,何以言山龙只论藏风?可见其一样是屋里先生。比之叶氏的以形式水城而定向之多轮峦头可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