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海大師
空海(公元774-835年),出生于贊岐國善通寺町(京都附近),俗姓佐伯直。自幼學習日本及中國的經典、史書等。十五歲時,到京都學習儒學,后來轉入大學明經科,逐漸接觸佛教,十八歲發表「三教指歸」,評判儒、釋、道三教。在大學不到兩年,空海決定輟學,一心修習佛法。
延歷十二年(公元七九三年),空海依止和泉鎮尾山寺的勤操和尚出家,取名教海,后改名如空,專研三論及大小乘教法。延歷十四年,在東大寺受具足戒,改名空海。翌年,曾于夢中感得「大日經」,然未能解悟。
延歷二十三年,空海和最澄同時出發到中國,途中遇到大風侵襲,經過三個多月才到達福建。傳說,當空海一行人抵赤岸城時,未准許上陸,不得已轉到福建,還是不准登岸,最澄及其隨行人員因語言不通,束手無策。在瀕臨絕望之際,空海說:「可否允許我寄一張呈文試試......。」由于文字優美通暢,心意誠懇,感動地方官,立即飛報洛陽,特許登陸,并待以上賓之禮。
到了中國,空海北上遍訪長安博學之士,并向般若三藏、牟尼室利三藏及不空三藏的弟子曇真學習梵文。最后于青龍寺遇到惠果大師,承續密宗法脈,受傳法阿獬黎灌頂,成為日本真言宗開祖。惠果示寂后,碑文即由空海執筆寫成。碑文的大意是:「弟子為求佛法,來到大唐國,遙望故鄉,在東海之東。論其路程,于今思之,實困難中之困難,時須冒生命之危險。海路行船,波濤洶涌﹔陸路之山,云山萬重。于今身臨大唐,能晤恩師,可惜未足一年。余得真言密教密法,感激萬幸。朝思暮想,實是恩師之導引。以上這些不可思議之法緣,牽引我,導引我,感恩萬分。」
日本大同元年(公元806年),空海回到日本,次年在京都久米寺講授「大日經」,三年,嵯峨天皇敕許弘揚真言宗。
空海在中國求法時期,以長安為中心,見到宮中設置鎮國道場,祈求國運昌隆,宗教受到朝廷的大力支持,有助于弘揚的方便。因此,回到日本后,首先建設東大寺灌頂壇,成為鎮護國家的道場﹔并進一步奏請興建宮中真言院,以祈求皇體安和,國泰民安。同一時期入唐求法的最澄,受到山林教團的影響,返回日本后,則隱遁于比山。日本真言宗就在空海的影響下,受到朝廷百官的歡迎,成為佛教的主流。
弘仁七年(公元八一六年),敕賜高野山之地,建立密宗道場。弘仁九年,天皇賜空海為「傳燈大法師」號。次年,高野山建寺落成,題名「金剛峰寺」。據傳,空海到中國之前,曾遇一奇人,并被引到一處靈山,他遙向遠處投出三鈷杵,杵落在一棵松樹上,其地點就是現在的高野山。至今,仍然可以看到當時空海親手種植的松樹,遍滿高野山,高大蒼勁無比。弘仁十四年,又敕建東寺,與高野山同為密宗的根本道場。而東寺的建筑、佛像、僧眾威儀等,悉仿效唐朝青龍寺的原古風貌。
據日本「密教綱要」說:天皇曾詔各宗派大德至皇宮研商開會,討論何宗最優,証道最快,以資擇而從之修習。各宗祖師各自呈本宗優點并自許為最優、最快、最完善后,密宗弘法大師空海白帝曰:「諸宗皆好,各有優點,但均離不開密,離密即無諸宗。以密乃諸佛心印,離佛心何有諸宗,故密實集諸宗之長,為最完善、最方便、最迅捷之法門,為三世諸佛成道必由之徑。」天皇深深的贊許,所以日本密宗在弘揚發展上,不但獨一盛行,且流傳很廣。
天長五年(公元八二八年),空海成立綜藝種智院,教授僧俗弟子諸學,確立密宗教學,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學校。
承和二年,空海示寂于高野山,世壽六十二。逝后將近百年,醍醐天皇謚號「弘法大師」。因其建立高野山為密宗的祖寺,時人多稱「高野大師」。
空海一生的佛學著作丰富,教義方面有:「辨顯密二教論」、「秘藏寶鑰」、「十住心論」、「付法傳」、「請來目錄」、「御遺告」、「即身成佛義」、「聲字義」、「字義」、「般若心經秘鍵」等,另有「大悉曇章」與「篆隸萬象名義」。文學方面亦有「文鏡秘府論」等多種著作。空海長于書法,墨寶甚多,也曾指導密宗美朮,對社會教化之功既深且廣,日本人稱為奇僧。 空海所傳的東密,后來分出廣澤流和野流兩大流派,合稱為「東密二流」或「野澤二流」﹔隨之又衍生有野澤七十余流,然一般以三十六流為主。 (摘自:chinese.hsilai.org)
|